2024-05-15 15:32:58

刘光第

来源:《四川省志·人物志》(1840-1985) 发布时间:2017-02-16 16:26:00 浏览次数: 【字体:

刘光第,原名光谦,字德星,号裴村(培村),又号吉六,生于 1859 年 6月 11日(清咸丰九年五月十一日),富顺县赵化镇人。刘光第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勤奋好学,1880 年参加富顺县县试,名列前茅。不料有人向主考官告状,说他祖父当过“剃头匠”,他无资格应试,应予除名,幸得富顺县知县陈锡鬯力排非议,将其录取。

1882年,刘光第乡试中举,次年入京应试中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同年秋,刘光第经上海溯长江返乡省亲。在回川途中,他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惨遭蹂躏,朝政日非,灾荒荐臻,民生憔悴的景况,以日记体裁写下《南旋记》,发出了“江河日下,谁能力挽狂澜?”的呼喊。

1888 年夏,刘光第携眷入京任职。他忧国忧民,痛恨官场腐败,在京做官多年,“不与时流所谓名士通”。经常闭门谢客,在家读书写作。然却时与知己者,“听夕过从,讨论文史,或与盱衡扼腕痛抉时事利病,至夜分不忍罢”。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感,促使刘光第认真探索救亡图存的大计。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进一步暴露了清王朝的腐败,引起了有志之士的忧虑和悲愤。刘光第认为,中国只有“极力振刷”,才能“图存”,才不致为“外洋吞占”。是年冬,他冒着丢官和被杀头的危险,毅然向光绪皇帝提出“论战守与愿皇上专政权以图变法”的《甲午条陈》。他认为,要抵御外侮,根本的途径在于改革变通。他希望光绪皇帝“勃然发愤,了解国内外局势,参酌古今中外政治成败之得失”,“用开创之规模,为继述之事业”。如是,“彼外洋诸大国闻之,犹当心折气沮,况于胜倭,必如操券”,则民族之难可解,国家的自强可求。他向光绪皇帝呈述了四条建议:一、请光绪皇帝“乾纲独断,以一事权”,不要慈禧太后干预政事;二、光绪皇帝下诏罪己,固结人心,诏求直言以去蒙蔽,破除忌讳以济艰难;三、严明赏罚,以操胜算,对李鸿章等“挟私非”、“不满人望”的大臣,悉宜罢职,别简贤能;四、隆重武备,以振积弱,裁减绿营,精选兵卒,简派忠勇知兵的大员管教,推广武备学堂,建设东北边防重镇。

按清朝制度,候补主事上奏的条陈须交刑部堂官代递。堂官以刘光第位卑,更因其内容涉及慈禧太后、李鸿章等人,而不敢代奏。刘光第又请相识的御史代奏,亦未能如愿。虽然《甲午条陈》上呈受阻,终未上达,却在清廷衙门中广为流传,在各省亦多传说,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刘光第在《甲午条陈》中大胆抨击时政,言“正下之公言,人人所欲言者,特不敢言”之言,说出了当时人们关心的大事,不愧是一位有胆有识的改革者。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刘光第义愤填膺,借请假回祖籍福建武平县湘坑湖扫祖墓之机,游览东南山水。游踪所及,感怀甚多,草成不少爱国记游诗。在《南来》一诗中,写下了“息忆海疆新割去,愁时不觉涕汍澜”的忧愤而诚挚的爱国诗篇。《香港舟次夜》一诗,表现了刘光第对祖国失地的怀念和感伤之情:

“水碧山青画不如,楼台尽是岛人居。

依依三十年前月,曾照华民采夜鱼。”

《甲午条陈》未能上达,刘光第并未灰心,他的爱国维新思想日臻成熟,并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改革主张。他指责过去采西学,“尽失我自有之利,而全承外人之害”的错误倾向,提出在采西学时,要“能取其长而制其害”的主张,反对盲目学西方。

刘光第在政治上主张参用民权,设立议院,整顿吏治。他认为清王朝的腐败,已如“诸大器将倾,意欲起而扶之,而势有不能”,“非得极力振刷而变通之”。他把中国积弱不振归之于“君权不行之故”,希望中国“能如外国参用民政议院便好”。针对吏治败坏的状况,刘光第提出“另行换一班人,重新整顿,始有起色”的见解。他认为,要整顿好吏治,就必须培养人才,“力崇实学,成就人才,蔚为时用”。

在经济上,刘光第针对帝国主义侵略日益深入,清政府的政策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状况,对外主张修改不平等条约,提高进口税,以保护本国的工商业;对内主张鼓励商民集股自办工厂、公司,即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此外,刘光第还提出了兴修水利、垦荒等推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方案。

刘光第一方面提出改革主张,一方面又以诚挚的爱国热情积极参加变法维新运动。1898 年 2月,刘光第同杨锐等人在北京开蜀学会,以“讲新学,开风气,为近今自强之策”为宗旨,定期召集会员聚会,纵谈国事,商讨自强之策。为了培养人才,蜀学会还设立蜀学堂。要求通过办学,使“风气渐开”,“人才挺出,为国家之用”。4月,康有为发起“保国会”,刘光第引国事为己任,不顾成败利钝,携长子出席大会,并列名为保国会会员。

1898年6月 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正式变法,起用维新人士,推行新政。由于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推荐,9月 4日光绪皇帝召见询问刘光第。他“对颇详直”,“力陈时事艰危,与中外积弊,非力矫冗滥,无以图治”。翌日,光绪皇帝赏加刘光第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事宜,与谭嗣同同班。当时广开言路,全国官民上奏章甚多,每日以数百计。刘光第与谭嗣同竟日批签,签识处理意见,送呈光绪帝裁夺。9月 11 日,湖南守旧党举人曾廉上书请杀康有为和梁启超,罗织罪名指为叛逆。光绪帝便把曾廉的摺子交谭嗣同逐条详加批驳,谭嗣同在驳语中写道:以百口保康、梁之忠,若曾廉之言属实,臣嗣同请先坐罪。”刘光第观之,立即提笔联署道:“臣光第亦请先坐罪。”并对谭说:“即微皇上之命,亦当救志士,况有君命耶? 仆不让君独为君子也。”刘光第以死保康、梁的行动使谭嗣同非常敬服。

变法新政的推行,引起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恐惧和仇恨。9月 21日,慈禧太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发动政变。9月 24 日凌晨,刘光第在入朝值班途中被捕,禁于刑部监狱。刘光第与杨锐、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康广仁等人被捕下狱,未经讯鞫,9月 28 日,慈禧太后下令将他们立即处死。这天拂晓,刘光第六人等被狱吏从监狱西门提出。刘光第质问道:“未讯而诛,何哉?”临刑,协办大学士刚毅监斩,令刘光第跪下听旨,他拒不下跪,质问道:“祖制,虽盗贼,临刑呼冤,当复讯。吾辈纵不足惜,如国体何!”刚毅默然不答。

先是,在政变前数日,有人劝刘光第设法逃走,他毫不犹豫地说:“我又何至于幸免也。”就义时他慷慨从容。刘光第遇害后,由同乡好友乔树枬等人备具棺服就地装殓;灵柩停在北京三圣庵,前往吊祭者流涕呼号,相向流泪。刘光第灵柩由亲友护送回川,抵富顺赵化镇时,通街香烛相迎,停柩于龙潭公所,家乡人民举行公祭,后葬于赵化镇外沱江边的普安寨。

遇害后,由同乡好友乔树枬等人备具棺服就地装殓;灵柩停在北京三圣庵,前往吊祭者流涕呼号,相向流泪。刘光第灵柩由亲友护送回川,抵富顺赵化镇时,通街香烛相迎,停柩于龙潭公所,家乡人民举行公祭,后葬于赵化镇外沱江边的普安寨。

来源: 《四川省志·人物志》(1840-1985)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