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9:14:25

诸葛亮在家乡的社会文化影响——以临沂市诸葛地名为例‖ 高升田

作者:高升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4-23 13:59:07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诸葛亮在家乡的社会文化影响 ——以临沂市诸葛地名为例

高升田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古称阳都,阳都故城遗址今在沂南县砖埠镇孙家黄疃村。史家比较一致认为,在阳都故城这个地方,从历史上溯源起来,上古时期有个小国叫“阳”,秦朝始置阳都县,历经两汉、三国、西晋,到东晋时期,阳都城坍塌毁废。

琅玡或作琅琊,春秋时齐国已在琅琊山下置邑,称琅琊邑。秦时设琅琊郡,并改齐国琅玡邑为琅玡县。西汉时,先后设琅琊郡、琅玡国,郡治由琅玡迁东武(今山东诸城)。东汉时琅玡国都由东武迁到莒(今山东莒县),后又由莒迁到开阳(今属山东临沂市,在阳都以南约20公里处),国都在开阳。从东汉、三国曹魏时期、两晋、南北朝,琅玡国在开阳(今山东临沂)稳定了500年。在这500年间,琅玡成为今临沂一带的专称。

阳都县是诸葛姓氏的发源地、诸葛家族的繁衍发祥地、诸葛亮的出生地和少年生活地。从西汉诸葛丰开始,诸葛氏族人走向政治舞台,两汉是诸葛家族的初显时期,三国是诸葛家族的辉煌时期,两晋是诸葛家族的中兴时期,南北朝是诸葛家族的余音时期。因为三国时期从阳都走出的诸葛氏族人,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等,“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所以自从三国开始到南北朝,诸葛氏族人无不以“阳都”或“琅玡”为地望。琅玡阳都诸葛氏家族名响全国,在历史的长河里从宫廷、官吏、士子,到民间口耳传说,一代代流传下来,诸葛氏家族历史人物的主要代表诸葛亮,受到全面的肯定和崇拜,成为一代贤相、千古全人。

诸葛亮作为诸葛氏家族最杰出代表,大名垂宇宙,其在家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也都是最高。在临沂市有多个地方的地名都带有诸葛字样,是全国诸葛地名最多的。有些是诸葛氏族人曾经居住过,可有些却与诸葛氏没有实际关系,但确实是很自然地以诸葛亮这个历史名人为荣,冠以诸葛地名,表现出家乡人们对诸葛亮浓烈的崇敬热爱怀念之情。

沂南县是诸葛氏家族的居住地,但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战乱频发,五胡乱华,阳都城毁,诸葛氏族人南下,大多渡江入晋。由于诸葛亮这一历史名人的历史影响力,在家乡的人们对诸葛亮感到由衷的自豪,诸葛亮的故事和传说深刻地影响着家乡人们学习、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把地名冠以诸葛就可见一斑。

比如临沂市沂水县诸葛镇,位于沂南县北邻,在沂水县西北。在全国称诸葛镇的大约3处。一处是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镇,这里因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居住地而得名。一处是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诸葛镇。这个地名的由来,传说是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此打过仗,所以叫诸葛镇,旁边还有司马村。而沂水县诸葛镇的来历则是因为镇政府驻地在一个叫大诸葛村的地方。这个大诸葛村并没有姓诸葛的人在此居住,也和诸葛亮没有关系,只是因姓朱和姓高的人最早在这个村子居住,这个村庄就叫朱高村,后来演化成为诸葛村,所以这个镇也就叫了诸葛镇。到这个和诸葛亮、诸葛氏没有任何关系的村镇走访老居民,他们都说诸葛亮曾经来过这里或居住过,满脸的自豪与崇拜。

在临沂市还有这样一个村,是郯城县李庄镇的诸葛店村,位于郯城县西北,与罗庄区接界,靠近沂河。关于这个村村名的来历,《郯城地名志》载:位于李庄南4公里,沂河东岸,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因此处原是北朱庄朱姓的果园,故名朱果。后周、季两姓迁于村西南大道旁开店,遂改成朱果店,后演化为诸葛店。笔者到诸葛店去,遇到一个在河北工作回来探家的中年人,他说这个村靠近沂河有码头,又靠近大路,交通方便,可能诸葛亮曾经在这里住过店,所以叫诸葛店。还有一个老者说,这个村是因为少年诸葛亮经常来这里游玩,夏天常常带领小伙伴到沂河洗澡嬉戏,在那片水域有一片石梁,有时下大雨上游水急浪高,但只要诸葛亮带着小伙伴在哪里,水就淹不到那里去。有时一夜之间发大水,到早上河沙就把整片石梁全覆盖了,很是神奇。人们说诸葛亮从小就是沂河的一条龙,在沂河上下游玩巡视。因为诸葛亮常常在这里住店,所以这个村子就叫诸葛店。

临沂市兰山区的诸满村是个千年古村,在建村近两千年历史中,前后用过六七个名字。如孝悌里、诸满里、临沂西村、演朴村、孝义乡、朱仙镇等,现在叫诸满社区。第一次叫诸满大约是公元572年,村里有个兴圣寺修建了一个四面造像碑,寺主是诸葛始兴,当时当地诸葛姓氏的人很多,村名就改为诸满里了。2005年,村庄合并,诸满6个村重新划为一个行政村,即诸满村。因历史人物而命名地名的,在中国不算多。诸满村是颜氏祖居地,因颜氏孝感乡邻,曾名孝悌里,后几经变迁最终命名诸满里,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诸葛亮的全面认同和情感继承。

2018年5月28 日,纪念诸葛亮诞辰1837 周年祭拜典礼在沂南县卧龙山公园诸葛亮铜像前举行,图为临沂大坊坞村诸葛后裔舞龙队表演(杜昱葆 摄)

离诸葛亮故里最近的以诸葛为名的村庄是兰山区诸葛城村。诸葛城位于兰山区城北白沙埠镇东北6公里,东临沂河,原名中邱城。《沂州府志·古迹》称:诸葛城,亦名中邱城,《后汉志》琅琊临沂县有中邱亭,即此。现诸葛城古城遗址周长4.5公里,只存残碑及银杏古树一株等物。《沂州府志·古迹》记载诸葛城旧有“武侯祠”,碑文记载诸葛家族来此“避兵”,方志中也记载这里曾有大量诸葛氏族人居住,在诸葛城建武侯祠祭祀诸葛亮等。流传于临沂市河东区、莒南县的诸葛氏宗谱——《全裔堂》,也记载诸葛氏族人从诸葛城迁居迁出的生活轨迹。

诸葛城也流传着诸多关于诸葛亮的传说,诸葛亮“撵猪”的故事就是一个。东汉年间,诸葛亮南伐,路过中丘城,看到田地荒芜,就寻访百姓,得知这里每逢雨季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民不聊生。他就地屯兵驻扎,疏水治洪。这一天,他来到当时叫北山的茶山,见山上怪石嶙峋,便施法念咒,霎时满山乱石变成一大群猪。诸葛亮化作一个道士模样赶着这群猪沿河南行,路人啧啧称奇,说:“这位道士从哪里撵来这么些猪,要去干什么?”

诸葛亮一路走来,到了诸葛城附近,看到一位妇人在河边洗衣服,于是得意地唱起来:

奇怪奇怪真奇怪,

北山石头变猪来,

为民造福福来到,

挡住洪水润良田。

不料这位洗衣的妇人说:“你这道士赶来一群石头有何用?”顷刻间这一大群猪变成了石头,北至钓鱼台村,南至东安静村,排列得整整齐齐,足有5里长,石头自然成堤,挡住了河水。从此沂河洪水再不漫堤,两岸五谷丰登,安居乐业。不光附近的钓鱼台村、鸿福寺,还有周边的东安静、西安静、中安静、后隅、后城西等,乃至于沂河对岸的大太平、徐家太平、郭家太平、申家太平、王家太平等几个太平村,据说也和诸葛亮有关。“南望百尺八字山,北临万顷艾阳湖,前朱雀、后玄武,东太平、西安静,常年漫游山水景,世代稳坐钓鱼台。”这传唱千年的民谣里,把家乡人们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尽情传唱。

历代文人墨客误将诸葛城当作诸葛亮故里,留下诸多优美诗文。明代大臣陈玉《诸葛武侯祠》诗云:“鹿走人间汉鼎移,南阳山色草庐低。卧龙不起扶江表,瞒贼长驱到陇西。谓水古川春雨滑,丈原垒高阵云迷。年来独有祠前柏,岁照笼葱越鸟啼。”明万历进士周京《诸葛城》诗云:“三分筹策已茫茫,鱼腹千秋战垒黄。马上欲寻卧龙处,空城斜日下牛羊。”这也成为临沂诸葛地名的美丽花絮。

沂南是诸葛氏的得姓之地、诸葛家族的发祥之地、在全国范围与诸葛地名有关的主要是各地的武侯祠庙,也只有在诸葛亮的出生地有如此集中的诸葛地名存在。在诸葛亮家乡,这5处以诸葛为名的地方,每一处诸葛亮都没有在此居住过,有2处是诸葛族人曾居住过,其他3处都与诸葛亮或诸葛家族没有关系,但是也以诸葛命名。这些地方最初另有名字,但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演化,地名就叫诸葛了。还有一些与诸葛亮在此地的传说有关,是诸葛族人居住过的地方,以诸葛为名,建有诸葛亮祠庙,也以诸葛亮为荣,进行祭拜。

位于沂南县砖埠镇黄疃村的阳都故城遗址上的诸葛亮故里纪念馆(杜昱葆 摄)

诸葛后裔在临沂地区大约有6万人左右,在莒南县板泉镇葛家山,河东区相公镇、汤河镇的坊坞社区,临沭县郑旺镇杨家湾村,兰山区葛家王平庄、后十村,罗庄区黄山镇、储墩镇,以及兰陵县、费县等地皆有分布。这些后裔大多自称是诸葛亮的后代,河东区坊坞社区、莒南板泉镇葛家山的诸葛后裔,还有比较完善、记叙详细的族谱《全裔堂》。这些后裔居住地曾经建有诸葛亮祠庙。诸葛大名垂宇宙,虽然诸葛亮在家乡只生活了十几年,但家乡的人们一直以来以诸葛亮为荣,以诸葛为村名、镇名而自豪。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原 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作者:高升田(山东省沂南县诸葛亮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