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9:14:25

【四川历史名人】三苏家庭教育思想 ‖ 刘清泉

作者:刘清泉(四川省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7-31 20:51:14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三苏家庭教育思想

刘清泉

曾枣庄先生曾高度评价苏洵,说他的“最高成就是培养出了苏轼兄弟成为文坛巨匠、朝廷名臣”,是“教育出苏轼兄弟的教育家”。因此,三苏家庭教育思想值得关注。

三苏家庭教育的目标

三苏家庭教育的目标是科举入仕、治国安邦、修身养性

三苏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科举入仕。(明)郑瑄《昨非庵日纂》记载:“东坡端正道人,乐善好施。有一异人频受施舍,因谓曰:‘吾有二穴,一富一贵,惟君所择。’道人曰:‘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于是偕往眉山,指示其处。命取一灯燃之于地,有风不灭。道人遂以葬母。”苏序希望子孙读书做官——显贵,而不希望子孙经商赚钱——富裕。

从苏序3个儿子读书科举来看,长子苏澹,“以文学举进士”。次子苏涣,“时独勤奋问学,既冠,中进士乙科”。少子苏洵,青壮年时期,游荡不学,27岁始大发愤,宋神宗嘉祐五年(1060)才被举荐踏入仕途。嘉祐二年(1057),苏轼兄弟参加礼部考试,同科进士及第。当年眉山县进士及第13人,占当年全国进士总数388人的3.4%。嘉祐六年(1061),苏轼、苏辙兄弟参加制科考试,皆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被录取,苏轼入三等(最高等),苏辙入四等。后辈子孙由于受到党争波及,功名受到影响,但苏迈、苏迨、苏过仍然进入仕途。苏涣曾孙苏元老,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及第;苏轼孙子苏符,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赐进士出身。三苏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治国安邦。苏洵受苏序影响,热衷功名,他说“慨然有志于功名”“固有意于从宦”“窃有志于今世”“尝有志于当世”。苏辙说母亲程夫人“生而志节不群,好读书,通古今”“好读书,明识过人,志节凛然,每语其家人:‘二子必不负吾志。’”苏轼说“盖尝有志于事功”“少年出仕,本有志于救人;晚节倦游,了无心于交物”,话虽如此,但在贬谪英州途中,又屡遭贬谪,仍然吟出“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的诗句。苏辙诗云“少年读书不晓事,坐谈王霸了不疑”“一生有志恨无才,久尔萧萧白发催”,后一句是其73岁生日所写。苏辙曾官至副宰相,在元祐政坛上叱咤风云,可他却认为,自己没有实现理想,感叹岁月已逝、华发早生。

读书科举、治国安邦是家庭教育的外在目标,家庭教育的内在目标是修身养性。程夫人在家庭教育中倡导仁爱、清廉、刚直。苏轼在《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中记述母亲程夫人禁止捕鸟,告诫子孙要有仁爱情怀;在《记先夫人不发宿藏》中记述母亲程夫人不贪外财、不发宿藏的故事,她的言行影响儿子、儿媳和孙子,并形成“不贪外财”的家风。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记述苏轼10岁时,母亲程夫人讲授《东汉史》,母子二人被范滂的故事深深感动,苏轼说长大要做范滂那样的人,程夫人说你做范滂那样的人,那我就做范母那样的人。

眉山三苏祠启贤堂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云:“公上疏,言:‘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其言切至,皆母子间人所难言者。”倡导治身之孝和治国之公的美德。苏辙《泉城田舍》云:“家世本来耕且养,诸孙不用耻鉏耘。”告诫子孙苏家历代躬耕自食,切不可以农耕为耻。苏过《和叔宽田园六首》云:“一饭食我力,愿与农夫同。”教育子孙不能因为出身官宦,觉得颜面尊贵,而鄙视农业生产。

三苏家庭教育的内容

考试制约着读书,从古至今概莫能外,人们总是习惯于依据考试内容选择阅读范围。三苏家庭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六经、史书、诗赋、属对、声律、琴棋、书画、佛道等,其主要特点是养德、有用和广博。

北宋时期考试制度虽然屡有变革,但大致包括试论、试策、试诗赋等。司马光《贡院定夺科场不用诗赋状》说,当时科举考试有3场考试内容,“第一场试论,第二场试策,第三场试诗赋”。曹安《谰言长语》说:“吴临川云:初场在通经而明理,次场在通古而善词,末场在通今而知务。”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认为:“至宋代科举制度相对稳定之后,知识结构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能背诵约四五十万字的《四书》《五经》;二是精通历史,尤其是政治史,以便长于策论;三是填诗赋词。”

从三苏的文献作品、进论篇目和程文选本来看,三苏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经史。苏轼在《眉州远景楼记》中说,眉州的士大夫“贵经术”,“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苏洵“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有二子轼、辙,龆龀授经,不知他习”;苏辙云“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轼云“可读史书,为益不少也”等。从宋代制科进论题目来看,亦可窥见一斑,如苏轼、苏辙各有进论25篇,再如张方平、李清臣的进论篇目等。魏天应编选、林子长笺注《论学绳尺》是南宋省试的程文选本,“从题目出处看,大致统计,全书共155篇文章。出自《汉书》约47篇,《论语》11篇,《孟子》23篇,《荀子》10篇,扬雄之文14篇,《文中子》5篇,唐代史实、史书及文16篇,韩愈《原道》2篇、《进学解》1篇,以上包括同题作文,所选文都为南宋人之‘论’。”

此外,三苏学习内容还有子集。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云:“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云:“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云:“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至于读文集,从苏轼对乡贤司马相如、扬雄、李白、杜甫的接受可见端倪。在科举中有诗赋的专场考试,可以肯定地说,士子必修作诗赋,必须学习诗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诗赋的基础知识包括用韵、对仗、平仄等,苏洵对这些东西很不感兴趣,因而很不擅长,他说:“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苏轼兄弟在年幼之时师从张易简、刘微之,掌握了属对、声律的基本知识和诗赋写作的基础技能,诗赋写作得心应手。苏洵说苏轼兄弟“始学声律,既成”。关于作文,李方叔云:“东坡教人读《战国策》,学说利害;读贾谊、晁错、赵充国章疏,学论事;读《庄子》,学论理性。又须熟读《论语》《孟子》《檀弓》,要志趣正当;读韩、柳,令记得数百篇,要知作文体面。”开列的一长串书单,便是作文所需要的积累。

对于琴棋,苏轼说“不通此二技”“予素不解棋”,北宋陈正敏《遁斋闲览》云:“子瞻尝自言,平生三不如人,谓著棋、吃酒、唱曲也。”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博弈活动的浓厚兴趣。三苏家中有传世雷琴,苏轼诗文屡有提及。苏轼12岁时,于纱縠行故居,发现一块天石砚,父亲激励他说,这是你文章发达的祥瑞之兆,苏轼作《天石砚铭并叙》以记此事,苏辙有《缸砚赋》记述自己的心爱之砚。

北宋时期的四川,佛教、道教皆有浓厚氛围,苏轼外公和母亲都信佛,因此苏轼兄弟小时候便受佛道濡染。苏轼兄弟有不少诗文提及阅读佛教经典,如“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聃释迦文”“《楞严》在床头,妙偈时仰读”等。除受佛教思想影响之外,苏轼兄弟幼时喜读《山海经》,从后来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那些神话的痕迹。

三苏家庭教育的形式

三苏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记诵作文,次要形式是读书行走和寻找伯乐,三苏家庭教育的形式具有顺势、激励和自觉的特点。三苏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记诵作文。从三苏的诗文中,可以看出他们记诵诗文的痕迹。苏轼说“少年记诵经史”“我梦入小学,自谓总角时。不记有白发,犹诵论语辞”“考论师友渊源所自,复知诵习欧阳子之书”“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苏辙所记诵的书籍,除《诗经》外,还有《楞严》《圆觉》等佛教经典。“问我近来谁复可,对君聊拟诵《周南》”“昔尝诵《楞严》,闻有乞食师”等。

苏轼曾多次提倡抄书,尤其是抄写史书,他说自己抄写《汉书》3遍,且戏称为“日课”。“虽是玉堂挥翰手,自怜白首尚抄书”“儿子到此,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多读书史,仍手自抄为妙”等。

关于作文秘诀,苏轼转述欧阳修的话说“惟勤读书而多为之”,提倡学习写作,就要多读多写。苏轼说“多读史书”“亦须多读史”“读书多则能撰文”。如此看来,多读多写,似乎就是三苏学习写作的主要途径,也是三苏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苏家庭教育的次要形式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三苏父子皆喜行走天下、游山玩水。苏洵说“昔予少年,游荡不学”,他在《忆山送人》中生动而又详尽地描述了他历次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的情况。苏辙《武昌九曲亭记》云:“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由此可见,苏轼兄弟对于游山玩水的浓厚兴趣。

总之,三苏都把游历山川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养气的重要途径。

苏洵以为,千里马之不遇于时,但不可守株待兔、以待伯乐;他主动寻求伯乐赏识,值得后人借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两次到成都拜谒张方平。这两次拜谒对三苏一生,尤其是苏轼、苏辙的成长极为重要。宋神宗嘉祐元年

(1056),苏洵还带着苏轼兄弟拜谒了雅州知州雷简夫、犍为县令吴中复,他们也都向朝廷名臣张方平、欧阳修、韩琦等大力推荐三苏父子。苏洵在自己与儿子学有所成的基础上,带着他们拜谒学者名流,无疑让自己与儿子都开阔了眼界。

三苏家庭教育的价值

三苏之前,在文化艺术领域父子兄弟互相影响、学有所成、成就卓著者寥寥无几,父子、苏轼父子等。在这些双子星中,在家庭教育史上,三苏更加璀璨。在眉州受三苏父子影响,一家父子兄弟皆成名宦者亦相继出现。譬如眉州丹棱在南宋出现“三李”,即李焘、李壁、李埴父子。《宋史•李壁传》曰:“壁父子与弟埴皆以文学知名,蜀人比之三苏。”在清代出现“三彭”,即彭端淑、彭肇洙、彭遵泗兄弟。

以三苏家庭教育管窥当今教育,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譬如藏书读书、言传身教、自然发展等。

三苏倡导藏书读书。苏辙在《藏书室记》中说:“(先君)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如今,有一部分家庭,儿童进入小学以前没有适合阅读的图书。进入小学、初中以后,除教材指定阅读的图书外,没有自己的藏书,倒是有不少的教辅。以致到初中或高中毕业之后,对教辅深恶痛绝,甚至发誓再也不读书。

三苏倡导言传身教。苏轼兄弟少时皆“师事先君”。父亲苏洵一方面严格督促苏轼兄弟读经史,另一方面亲自指导作文章。苏轼作的“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苏洵大加赞赏。苏轼作的《却鼠刀铭》、苏辙作的《缸砚赋》,苏洵很满意,让他们誊写出来,张贴到墙上,以示鼓励。有时父子三人还同题作文,一较高下,以致后人以“是父是子”赞之。母亲的言传身教侧重在品德养成方面,从而形成仁爱、清廉的家风。如今,适龄儿童上学读书,广大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分数上,当然也就迫使学校领导、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到分数上,而在思想品德的养成方面重视不够,出现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

眉山市青神县中岩寺唤鱼池苏轼与王弗塑像

三苏倡导自然发展。“知子莫若父”,譬如苏洵给苏轼、苏辙取名。轼是车上用作扶手的横木,露在外面,与苏轼豪放不羁的性格颇相类似。苏洵训诫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辙是车轮碾过的印迹,虽无车之功,但也无翻车之祸,“善处乎祸福之间”。这与苏辙冲和淡泊、深沉不露的性格符合。苏洵《名二子说》在诠释二子之名的同时,表达了他对两个儿子的担心、期望和规诫之意。苏洵写此文时,苏轼11岁,苏辙8岁,兄弟二人一生的际遇,恰如苏洵所预言。由此可知,苏洵对两个儿子的深切了解。深切了解子女,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目标、路径,顺其自然地发展,这是苏轼兄弟成才的关键。当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者太多,期望太高是普遍现象。我们应该理智地对待子女的发展,找到他们最感兴趣、最适合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 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清泉(四川省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