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9:14:25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挟以文章妙天下 忠义之气贯日月——苏轼

作者:冯国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8-13 13:49:08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10位历史名人入选。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出炉,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10位历史名人入选。

2020年6月10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陆续推出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组织撰写的2批20位四川历史名人系列文章,敬请关注,并欢迎在文尾“写留言”处留下您的读后感言!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文章之二十

挟以文章妙天下 忠义之气贯日月 

—— 苏 轼

冯国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其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天才全能作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传于世。

一、天才的文艺巨星

苏轼会通百家,冠绝千古,在众多领域上堪称大家,被誉为大师,是中国历史上“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之人。

——文学成就光芒四射、闪耀古今

苏轼成长于一个经济、文化都高度繁荣的朝代,正如史学家陈寅恪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 之世。”较之唐代,宋代的统治者更加沉迷于文学艺术,对文人也极为看重。可以说,有宋一代,是文人的天堂。苏轼一生留下2700多首诗歌,340余首词和体裁多样、卷帙浩繁的散文著作。

在词作创作上,苏词气势磅礴,酣放畅流,“以诗入词”,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词的表达领域,极大突破了过往词以描写温情婉约为主的局限,一扫唐五代柔靡气息,开创豪放一派,为中国古典文学再添新葩。

在诗歌创作上,苏轼“才思横溢,触处生春”,想像奇绝,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在宋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诗确立了“以议论为诗”的宋诗新体,推动宋诗以精警雄奇、内容宏富、哲辩纵横、旷达俊逸的特征,与唐诗的意象比兴、情景交融、色彩绚丽、含蓄蕴藉的特色,形成双峰并峙、各呈其美的态势。人们把苏轼与李白、杜甫、韩愈并举,誉称“李、杜、韩、苏”。

苏轼在散文、议论文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艺术领域天才横溢,神完气足

在书法、绘画、音乐等众多艺术领域,苏轼既以作品名世,也因立论成家,独领风骚,饶有卓见。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 黄庭坚 、 米芾 、 蔡襄 并称为“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 王僧虔 、 李邕 、 颜真卿 、 杨凝式 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祭黄几道文》等帖。

苏轼书法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等。

二、爱民如子的地方官员

纵观苏轼一生,他官场沉浮,在京时间颇短,大部分都在地方为官。因与王安石“新党”政见不一,他两次出任杭州,为浙西军区钤辖兼杭州通判。先后到徐州、湖州、黄州、常州、登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等地,或为官,或遭贬谪近乎平民。他在地方任职时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筑坝治水,为民去除水患

苏轼在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在曹村决口,使 梁山泊 泛滥,南清河水溢出故道,洪水汇聚在徐州城下。暴涨的洪水不时泄出,城墙即将被洪水冲毁,苏轼奋不顾身,抢救城池。他几十天不回家过夜,就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固外圈的城墙。洪水退后,又请求征调明年夫役增筑徐州旧城,修建木质护岸,以防洪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苏轼任杭州太守时,非常关心杭州居民的用水问题。

苏轼 看到茅山有一条河专门容纳钱塘江潮水,盐桥有一条河专门容纳西湖水,于是疏浚这二条河道以通航;再修造堤堰闸门,控制西湖水的蓄积与排泄,钱塘江潮水不再进入杭州城内;又用剩余的人力修复了六个水库,再把挖出来的淤泥堆积在 西湖 中,南北长三十里,修筑 成长 堤以来往行人。长堤筑成,在堤上种植芙蓉、杨柳,望去好像图画,杭州人把长堤命名为苏公堤。

苏堤美景(图片来自网络)

——稳定谷价,防民于饥馑

苏轼第二次到任杭州的那一年,粮食收成不佳。米价八九月间六十文一斗,到十一月间涨到九十五文一斗。幸而常平仓还有存粮,苏轼又筹划到二十万石,卖出了十八万石,才算稳定了米价,元祐五年(1090年)正月,米价跌倒七十五文一斗。元祐五年春,他又减价出卖常平米,做了很多的厚粥和汤药,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

——建立公立医院,为民治病

杭州位于钱塘江口,海陆行旅人员聚集,往往有疫病流行。苏轼对零星无组织的帮助病人看病的方法颇不满意,他从公款里拨出两千缗,自己捐出五十两黄金,在杭州城中心众安桥,建立了一家公立医院。这所医院,三年之内治疗了一千余名病人,在苏轼离开杭州后,依旧为人治病。

——筹建“救儿会,割除当地溺婴恶习

苏轼在黄州谪居时,听说武昌有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这令他非常痛心。他捐献大部分俸禄、筹建“救儿会”,并致书鄂州(武昌)太守,建言“明以告诸邑令佐”,严禁溺婴;在密州时他收养弃婴数十名;在惠州时收葬暴骨,施医散药,疗救孤苦……。

三、“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苏轼的一生,可谓是命运多舛的一生。他虽历经风雨,却也挚爱生活,旷达乐观。在他的诗歌里,很难看到颓废萎靡之气,惆怅牢骚之叹。在被贬谪到落后的蛮夷之地时,苏轼的旷达让他感悟到“此心安处是吾乡”,也如他所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贬谪黄州之时,他一度陷入“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境地,也不得不率家人劳作坡地,“身耕妻蚕”,生产自救,帮补生计。即便如此,他耕植自得其乐,自号“东坡居士”,并在劳作之余经常与朋友寄情山水之间,真可谓“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在惠州三年,他“泊然无所芥蒂,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愈加把自己当作岭南人,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之句。

在儋州,“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当时岭南之瘴气令贬谪来的北方官员瑟瑟发抖,但他却笑称 “北方何尝不病,是病皆得死人,何必瘴气?” 在夜渡琼州海峡而北赴廉州途中,苏轼乘舟漂泊于茫茫大海,但他却并未哀叹岭海七年流放之命运不公,而是庆幸人生能游历边远、得此奇遇:“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四、 地道的美食家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间烟火的实在。有人说,喜欢吃的人,能得到比旁人多一半的乐趣。苏轼一生坎坷,可他贬到哪,吃到哪,让世人忽略了他的苦难,而爱上了他的达观。苏轼对于美食的乐趣首先在于吃,其次在于制作,最后是与友人分享。宋人笔记小说有许多关于苏东坡发明美食的记载。在古今食谱之中,能以人名来命名的菜肴本就不多,而能以一个人名来命名多种菜肴的,恐怕就只有苏东坡一人了。

东坡肉

苏轼在黄州做官时,因为当地猪肉价贱伤民,于是写了一篇《猪肉颂》来为猪肉抬高身价:“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在杭州时,传说因他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过节时,当地百姓送他许多猪肉。而他却把五花肉切成大块,加葱、姜、酱油、料酒,慢火细焖,煨制成酥香味美、肥而不腻的红烧肉,分与每户,获得了很大声誉。从此,民间便把这种红烧肉命名为“东坡肉”,成为传统名菜。

东坡肉(图片来自网络)

东坡鱼

 当年,苏轼吃鱼常常是自己动手烹制,他在《鱼蛮子》一诗中记述了做鲤鱼的方法:“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破釜不著盐,雪鳞芼青蔬。” 

苏东坡在黄州时,曾写有《煮鱼法》一文,介绍他“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于堂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掩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片,乃食。”

现在饭店里各种“东坡鱼”的做法,应该还是在苏东坡的时候创造的。

东坡鱼(图片来自网络)

东坡肘子

相传,东坡肘子其实并非苏东坡之功,而是其妻子王弗的妙作。一次,王弗在炖肘子时因一时疏忽,肘子焦黄粘锅,她连忙加上各种配料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不料这么做出来的肘子味道却出乎意料的好,顿时乐坏了东坡。苏东坡素有美食家之名,不仅自己反复炮制,还向亲友大力推广,于是,这“王弗肘子”便以东坡肘子之名流传开了。

眉山东湖酒店制作的东坡肘子(蓬州闲摄)

纵观苏轼一生,他襟怀苍生,生活寄于风雨,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已没入历史的尘埃,他所表现出的伟大人格与社会良心,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辉。

参考资料

 1.林语堂:《苏东坡传》,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

 2.陶武先:《“千古一人”苏东坡》,《四川日报》2016年12月30日。

 3.御品坊美食特产馆:《史上最著名吃货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菜肴”盘点,看看你吃过几种?》

往期回顾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 | 文翁——公学始祖兴教化 汉代循吏第一人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 两晋两“国志” 光焰万丈长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 偶像的力量:最早的粉丝逆袭之路——司马相如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 一部《三国志》 千秋良史才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常璩:矢志于史终不悔 著录巴蜀“第一人”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风骨峥嵘 壮志难酬 ——一代诗骨陈子昂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薛涛: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巴山蜀水的乡土文化对李调元诗学思想的buff加成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草原上的雄狮大王——格萨尔王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张栻:湖湘有“理” 他从蜀中来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秦九韶:世界数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星星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大禹精神耀千古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不朽巨匠——李冰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世界杰出的古天文历算学家——落下闳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西汉儒学大师——扬雄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演义之外的传奇——诸葛亮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政启开元 治弘贞观——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一位浪漫主义者的奏鸣——诗仙李白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风景美 人情美 生活美——杜甫诗中的成都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冯国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省志工作处)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