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人】对李冰精神的认识 ‖ 王克明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对李冰精神的认识
王克明
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成为享誉中外的“天府之国”,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李冰治水的功绩,被世代传颂,2000多年来,受到历代蜀地人民的敬仰和崇拜。自古迄今,在都江堰的维护、管理和发展上,人们继承先贤治水传统,以李冰精神自励,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堰功”人物,使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民造福至今,并将继续传承下去。
都江堰 (何勃 摄,都江堰市地方志办公室供图)
作为新时代的都江堰人,我们应该学习李冰的哪些精神呢?1999年9月,都江堰市委书记在都江堰市申报世界遗产环境整治誓师大会上,作了《弘扬李冰治水精神,拿出决战气魄,集中一切力量完成整治任务,确保世界遗产申报成功》的动员讲话,但讲话中没有提出李冰精神的具体内涵。都江堰管理局孙小铭、吴修杰撰文认为:李冰精神,就是以李冰为代表的都江堰历代建设与管理者在都江堰2000多年的治水实践中形成的“尊重自然、崇尚科学、开拓创业、勤政务实、为民造福、忠于职守”的治水理念和优秀的意志品质。对此,我表示赞同。同时,我认为,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和学习。
勤于职守、造福于民的公仆精神
李冰于秦统一蜀地40年后就任蜀郡太守。其时,为战国后期,秦统一中国的步伐正加紧推进。地处边远的蜀地,思想相对保守,经济较为落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历代官员的主流追求。2013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山东菏泽召开的座谈会上要求市、县委书记要勤奋工作,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2000多年前的李冰在蜀郡任职期间,就为后世树立了光辉榜样。
为纪念李冰父子修建的二王庙道观
当时的蜀地亟需发展经济安定民心,只有创造良好的经济基础,才能为人民谋福利,为秦国的统一大业作出贡献。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李冰率领蜀地人民“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又溉灌三郡,开稻田”“发卒凿平溷崖,通正水道”“通笮道汶井江,径临邛,与蒙溪分水白木江会武阳天社山下,合江”“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bào)口,经什邡,郫别江会新都大渡”“又有绵水(绵远河),出紫岩山,经绵竹入洛,东流过资中会江江阳”“又识察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bēi)池”,做了大量造福于民的工程。“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以蜀川人称郫、繁曰‘膏腴’,绵、洛为‘浸(jìn)沃’也。”李冰为治蜀兴川、造福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后世留下宝贵财富。没有勤于职守、造福于民的公仆精神,就没有都江堰水利工程。
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洪水的斗争史。岷江水患由来已久,史料上有明确记载治理过岷江的就有大禹、鳖灵等。大禹曾“岷山导江,东别为沱”,鳖灵曾“决玉山,使民得陆处”。但岷江水患始终没有得到根除。
岷江治理难度大,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岷江水流变化很大,据1993年版《都江堰志》记载,自民国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50年间岷江日最小流量与最大流量之比达1:74。由于上游来水变化很大,成都平原往往是旱则赤地千里、涝则民居漂没。虽然有大禹、鳖灵从岷江河边开凿的人工渠,就算能抗十年一遇的洪水,也难抵百年一遇的洪灾,从沙石中开挖出的人工河道,被洪水冲毁是迟早的事;二是岷江洪水含沙量高,年输沙量达760万吨,且90%以上在洪水期内。原有的水利工程很容易因泥沙淤积而被埋没废毁。所以,蜀地居民随时都受到洪水的威胁和伤害。
为造福于民,李冰不畏艰险,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经过充分论证,最终把治水目标锁定在凿山引水这一艰巨工程上。玉垒山(古名湔山)由砾石组成,强度很高,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很难凿开。如果开凿失败劳民伤财,很可能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被追究责任。李冰经实地考查,用火烧水浇的方法和当时最先进的铁制工具,一层层开凿砾岩,经过多年努力和坚持,离堆总算被凿开,引水的宝瓶口最终形成。再加上鱼嘴分水堤的分水泄洪,飞沙堰分水排沙功能的作用,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协调配合,终于实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的治水理想,使成都平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这些都是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奋斗精神的体现。
师法自然、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仅有理想和干劲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渠首工程选址、原有河道利用、竹笼杩槎、羊圈、水则等河工技术的应用等各方面都蕴含着古人的治水智慧和务实精神。“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深淘滩,低筑堰”等治水格言和“三字经”,是后人对都江堰治水原理的归纳和总结。都江堰渠首工程选址在岷江出山口的弯道修筑,充分认识到河水夏涨冬消的自然规律。鱼嘴既能在夏秋季节起到分流洪水的作用,也能在冬春季节巧妙地引水利用,实现“分四六,平潦旱”的目标;飞沙堰之所以能将内江大部分泥沙“飞”出外江,是巧妙利用了对岸虎头崖的“挑流”作用,使河底泥沙涌向坝顶,被洪水带入外江;凤栖窝段的高程与飞沙堰高程的相对高度,一方面确保内江入水咽喉宝瓶口夏秋季水位不至过高、冬春季水位不会过低,以利于控制宝瓶口进水量变化在适当范围内。另一方面确保洪水期间泥沙被有效排出内江,减少内江的泥沙淤塞。
都江堰治水六字诀
宝瓶口的作用至为关键。一方面最终完成鱼嘴和飞沙堰分流江水的引入,使岷江清流源源不断地由宝瓶口进入内江河道,最终在下游分流进入成都平原灌区。更为重要的是两岸坚硬的岩体坚定地阻挡了泛滥的洪水,确保了成都平原的安全。
都江堰宝瓶口(图片来源:都江堰青城山)
据前蜀杜光庭《贺江神移堰笺》记载:前蜀武成三年(910)六月二十六日(8月5日),岷江泛涨,将坏京江。鱼嘴一夜间被冲毁下移数百米。其结果:是时,新、嘉、眉(外江流域)水害尤多,而京江(内江流域)不加溢焉。
民国《灌县志》记载:“清康熙丙戌(1706)秋,孟董沟有二物如牛相斗,山为之崩,横截谷口,水不得流者三载,弥漫浸淹,逆上数十里,官民时惊恐。戊子(1708)……淤决水发,威、保城廊(即今理县薛城、汶川县城)皆没。水至灌口,尚涌起三、四十丈,洪涛巨浪……所漂木石,壅塞离堆堰口,水遂趋外江东南下,不复北流。成都诸堰,得以无害。”
1933年10月9日,茂县叠溪地震堰塞湖溃决,造成有史料记载最准确,也是历史上罕见的一次岷江洪灾。据紫坪铺洪痕推算:水位上涨7.4米,相应洪峰流量10200立方米/秒。此次洪水因灾死亡2500余人。但其受灾害区域全部在外江流域发生。内江因宝瓶口“旋节堵塞”而没有发生灾害,确保了成都平原安全。
史料记载的岷江历次大洪灾中,宝瓶口都发挥了奇特的限流作用,有效地保护了内江流域的安全。岷江水患在李冰建成都江堰水利工程后,基本得到根除。
都江堰宝瓶口与离堆(孙东平 摄)
以上功绩都是千百年来都江堰神奇功效的体现,也正是历代蜀民崇敬李冰的原因。都江堰水利工程饱含的科学原理和哲学精神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李冰精神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发扬。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克明(四川省都江堰市档案馆信息中心主任)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