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9:14:25

都江堰的岁修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5-06-26 18:03:33 浏览次数: 【字体:

    岷江水量丰沛,流速快,冲击力强;洪水季节江中悬移质、推移质含量大,河道极易淤积,堤堰毁损的情况连年发生。因此,建在岷江中游出山口处的都江堰就必须年年岁修和防洪抢险。

    每年冬春枯水季节,都要组织灌区民工治理都江堰,这就是通常说的“岁修”。岁修始于何时,史无明文。相传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时,曾在风栖窝下埋石作深淘标记。《蜀中名胜记》:“都江口旧有石马埋滩下”,足证内江引水渠首河床下确有石马存在。传为李冰所刻的“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正是岁修的要旨,说明岁修之举古已有之。《宋史·河渠志》:“岁暮水落,筑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则役工浚治,谓之穿淘”。这是对都江堰岁修最早的记载。

    岁修的主要任务是修复被洪水损坏的堤堰;具体作法大略如“三字经”所述。

    “深淘滩,低作堰”。“深淘滩”指内江引水渠道要深淘去淤。都江堰虽有自动分水分沙功能,但内江引水渠风栖窝下面一段河床每年仍有大量沙石淤积。这段河道的深淘,对于保证内江灌区有充足的水量用于灌溉至关重要。“低作堰”指飞沙堰不宜作得太高。过高则内江进水太多,影响灌区安全和泄洪排沙;太低则内江引水不足,影响农田灌溉。《宋史·河渠志》云:“岁作侍郎堰,必以竹为绳,自北引而南,准水则第四,以为高下之度”。这是对古代飞沙堰高度最明确的记载。现在的飞沙堰一般以高出内江河床二米左右为宜。“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流传最久,是都江堰治理的大纲,它兼顾了引水和泄洪排沙,保证了都江堰的灌溉效益,是都江堰诸多治水经验中最重要的两条。

    “挖河沙,堆堤岸”。堤岸是兴利除害的重要设施,历来十分重视。疏浚主河漕,用挖出的大量沙石加高加固河堤,一举两得。

    “分四六,平潦旱”。都江堰的巧妙布局,起到了自动分水的作用,即冬春水少,内江进水六成,外江泄走四成;夏秋水盛,内江进水四成,外江泄走六成,不潦不旱,既保证灌区用水,又防止灾害发生。

    “水画符,铁桩现”。“水画符”指宝瓶口右侧岸壁刻的水则,是判断内江水情的标志。都江堰早在李冰主持创建时,就开始了水情测量。《华阳国志》:李冰“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就是以江水淹没石人的部位判断水量的大小。宋代开始在“离堆之址刻水则。则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则,流始足用,过则从传郎堰减水河泄归于江”。元代增至十一划。乾隆三十年(1765)膝兆棨、汪松承重刻水则十划。随灌溉面积的增加,水则逐渐增至二十二划。“水画符”就是要人们注意水则的刻划和使用,掌握水情变化,防止灾害发生。“铁桩现”,指风栖窝下卧铁。为便于掌握深淘标准,李冰曾在风栖窝下河床埋石马,后人又埋铁板作标志。明代万历后开始在风栖窝下埋卧铁,共埋设四根,今存三。一为明万历卧铁。清道光十二年(1832)二月水利同知强望泰组织岁修时挖出,“长一丈,径五寸,上署永镇普济之柱,明万历四年造,字三寸”。二为清同治卧铁。同治三年(1864)观察何咸宜督修都江堰时增铸,上署“大清同治三年缵绪贻则之柱”。三为1927年左右官兴文治理都江堰时补铸,上有“署成都水利知事官兴文造”字样。清光绪间铸的卧铁一根已不存。卧铁是深淘的标志。淘挖河床,淘到卧铁才算淘够了深度,一定要淘到“铁桩现”。

     “笼编密,石装健”。竹笼是古代都江堰工程的主要构件,又称“竹落(络)”“竹篓”“篓石蛇”等,用竹蔑编成。《元和郡县志》:“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堤堰志》:“笼石护岸,水不蠹土而渠可坚久”。竹笼能将若干卵石组成一个沉重而又能渗水的整体,易于互相连接重迭,形成重荷直压水底;河床变形时能随河道变迁曲折下沉,紧固堤基,在都江堰得到广泛应用。“石装健”就是要装饱满平整、较大的卵石用于头尾及四周,笼心装中等卵石,每个眼孔用扁平石封堵,做到一眼一石。笼石的好坏直接关系工程质量,所以“三字经”中对笼石十分强调。

    “砌鱼嘴,安羊圈”。过去砌鱼嘴要以“羊圈”工程护底,就是在河床深坑中四角立四根大木柱作骨架,四边用横木连接,再往四壁插上“签子”,形成如羊圈似的木框,中填大卵石即成。这是一种保护顶冲部位河床基础的有效办法。羊圈工程做好了,鱼嘴才能牢固。

    “立湃阙,留漏罐”。“湃阙”即溢流堰。内江河道有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三道“湃阙”,用于泄洪排沙,保证灌区安全。“漏罐”指人字堤处暗涵引水口,即金堤堰,引溉塔子坝一带四千余亩农田,不可堵塞。

    “三字经”的内容主要涉及渠首治理。两个“八字格言”包容的范围则要大得多。“遇弯截角,逢正抽心”,概括了岷江及灌区输水排洪河道的治理要旨。“遇弯截角”,指河流弯道要截去凸岸沙滩角,在凹岸设排流护岸,以改变主流方向,减轻主流对凹岸的冲刷,防止灾害的发生。“逢正抽心”指顺直河道应浚深河床中间部位,堵塞沟汊,使主流集中于河道浚深的过水断面,达到“安流顺轨”的目的。“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即要掌握水势和其他有利的自然条件,利用有利因素,消除不利因素,达到兴利除害目的;要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解决面临的问题。

     岁修一般由堰务机构主其事。按岁修工程需要,组成岁修工程处,或大修工程处,或特修工程处,或岁修工程指挥部,办理岁修事宜。岁修人力的组织,长期采用包工制。技术工种,长期以来,一般是父子相传、师徒相传,形成了杩槎工、泥埂工、船工、淘河工、砌石工、编笼工、装笼工、栽桩工等“八大堋”包工制度。

    民国时期,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后,由都江堰管理处、灌县水利会对干渠主要堰口、溃缺河道、堤段逐一进行查勘,确定工程项目,编制经费概算,报经四川省水利局批准后,按内外江断流次序拟定施工计划,组织堰工按图纸设计要求施工。竣工后,由水利会验收。《都江堰水利述要》云:“岁修工作,年有常例。初期修理外江,自霜降节起开始截闸。外江河口断流后,应行淘挖砌筑工程,在春节前一律完成。旋将外江开放,截闸内江河口,即将内江下游应施工趁时修理,清明节前一律完竣,复开启内江”。民国时期岁修情况大致可见。

    新中国建立后,由县指挥部下达岁修任务,各乡镇根据任务需要组织民工,指定专人,负责施工。至1973年前,岁修都由都江堰管理处统一管理。每年10月,都江堰管理处组织干渠有关县对岁修工程进行查勘,召开灌区工作会议,分配经费,各县再查勘、安工,将岁修劳力、材料落实到各乡镇,按断流先后,组织施工。岁修结束后,验收、清工结帐。1973年后,都管处以县设站,县境内工程岁修由县负责。1978年后,县境内各灌溉干渠岁修查勘、安工、设计、施工分别由渠首处、人民渠、东风渠、外江管理处负责。民堰整修实行分级管理。支渠口以下至斗渠口,由县水利电力局勘安、设计,所在乡镇负责施工,经费、材料由县水利电力局报销。斗渠以下由乡水利会勘安、设计,材料、经费由乡镇自行解决。

    都江堰岁修,持续时间长,工程量大。据1936-1946年统计(中缺1943年),岁修用1151.4万工日,挖土石方151.9万立方米,装竹笼10.88万条,栽木桩5798立方米,耗用其他材料645.97万公斤。正是灌区人民年复一年的巨大付山,才有年复一年的好收成,才造就了闻名遐迩的“天府之国”

来源: 转载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