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9:14:25

徐希平:杜甫是情圣

作者:徐希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7-22 14:59:28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杜甫(712-770),字子美,郡望京兆杜陵,故自号“杜陵布衣”“杜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杜甫少逢开元盛世,有“致君尧舜”的理想。后应试落第,客居长安十载,写下诸多现实主义诗篇。后又辗转成都,于浣花溪畔草堂度过短暂幸福生活。杜甫的诗歌贯穿了爱国忧民的主线,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急剧变化,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面貌及其个人的生活经历,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故有“诗史”之誉。杜甫在艺术上集古今诗人之大成,影响深远,被奉为“诗圣”。

杜甫,几乎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诗人之一。提及他的名字,诸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诸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诸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诗句,皆在脑海挥之不去。

在人们惯有的印象中,杜甫是一位忧心天下、具有家国情怀的诗人。他关注苍生、关注社会现实,听得到人民的呼声,亦始终为人民呐喊。他情感丰富,上至国家、下至百姓,近至亲人朋友、远至陌生人,他都怀有真挚感情。正是如此,梁启超才说:“我以为工部(杜甫)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徐希平自20世纪80年代研究杜甫,至今已30余年。他提到,杜甫情感的复杂丰富体现在许多方面,单从爱国这一点说起,就有许多因素影响。

诗圣杜甫像

杜甫祖上世代为官,受儒家思想影响极大。因此,他自小就有忠君爱国的想法。他年少轻狂,意气风发,怀有凌云壮志。他回忆自己,“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一直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

同时,杜甫志向的背后,还有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意味。可见,杜甫亦是一个鲜活的人。

有人说,杜甫的一生都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矛盾。他渴望做官,却也在看透世态炎凉后,心灰意冷。但即便一身布衣,他仍旧关注民生疾苦,仍旧心忧天下。

35岁之前,杜甫生活肆意潇洒。他曾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之后心情也不沮丧,反而与好友漫游快意人生。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尽当时的不凡抱负。后来,他去长安应试,却因权相李林甫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与所有科考士子全部落选。

“杜甫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他真实地描绘那个时代,讲述自己落第之后,在长安城中的落魄生活。10年客居,他奔走四处,过着贫困的日子。至44岁时,迫于生活压力,他得了一个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的工作。此时,他对人生、对大唐有了反思,和少年时代壮志凌云的心理形成巨大反差。

安史之乱后,杜甫理想破灭,亦失去了在长安生活的基础。兜兜转转中,他对朝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意识到自己再无机会实现远大抱负。曾经的凤凰之志,转头已成空。

幸运的是,在杜甫年老漂泊的后半生中,遇见了成都。这一年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是杜甫一生中的转折点。他加入难民队伍,由东向西逃难。一路所见,艰难苦恨,皆成诗文。诸如“三吏三别”等,都是逃难路上所写。当年年底,杜甫从甘肃陇南翻山越岭来到成都。

这一年何以关键?徐希平提到:“有人说,杜甫47岁之前写作的诗歌,与当时的著名诗人所写大同小异。”但是,这一年之后,杜甫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人。因为他深刻体会到民生之多艰,也深刻洞悉了社会现状。

成都给了杜甫以慰藉。他惊喜地说道:“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他叹道,即便是冬日,成都仍旧绿意葱葱。风土人情的差异与这片乐土的繁华,让杜甫停下了逃亡的脚步。

正是如此,近代学者冯至才会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作为首批四川历史名人,杜甫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直到今天,研究杜甫仍然具有许多现实价值。“他心忧天下,具有家国情怀;他初心不改,始终为人民呐喊。他是真正听到人民呼声的人。”

西安大雁塔杜甫像

Q

您曾在采访中说杜甫性格很丰富,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A

回到杜甫当时那个环境来了解他,其实他就是一个真正与时代密切相关的平凡而伟大的人。他的性格丰富多彩。

杜甫的多样化,是鲜活人生的代表。我们都熟知杜甫忠君爱国,从小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杜甫家庭世代为官,他自己也深受影响。他以祖先的功业为荣,但同时也想要展现个人价值,将自己奉献给时代。这个是传统的影响。

此外,他从小有家国情怀。但同时也有一种,我们今日或许会觉得有些“庸俗”的方面,他身上有一个光宗耀祖的想法,想要弘扬家族事业。这是一个人的正常心理。所以,单是爱国方面,就有这样一个比较丰富的层面。

Q

杜甫前半生过得很悠哉,后半生又多灾多难。他与时代的关系是怎样的?

A

杜甫前半生的不疾不徐,包含了一种自信的想法。他不那么着急求取功名,是他志存高远,他对自己的前景非常乐观。因为当时是盛唐,整个国家朝气蓬勃,时代洋溢着张扬活力。杜甫对国家、对自己都充满着信心。从小读书写诗,漫游天下。那时有一个传统,就是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年轻时,确实见识了不少。但后来残酷的现实改变了浪漫自信豪放的杜甫。

其实他20多岁时,在家乡就考过一次试。当时没考上,他也没在意。但30岁时,他安心到京城准备正式走仕途时,本以为自己势在必得,可以轻而易举“立登要路津”。他很有自信,认为自己“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谁知,他赶上盛唐后期,奸臣李林甫当道,打压人才。因此,杜甫在京城漂泊10年,饱受白眼。他到处求情,考试,被欺辱。当时,他对盛唐的情况非常了解。

去京城之时,他满怀豪情,很有李白的浪漫情怀。但10年时间,让他从理想回到现实,对社会有了非常清醒的认识。到了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他才按照唐代规矩,作为官员的后代,得来一个很小的官。这个官很小,相当于一个仓库保管。

他说自己“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属于名人之后,开始时还有人给他出主意。但到后来,也没几人再帮助他,这让他感受到了人情冷暖。可以说,杜甫与时代联系得非常紧密。

Q

冯至曾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怎么理解杜甫与成都的关系?

A

这句话是对杜甫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的概括。

背景是这样的。天宝十四载,杜甫刚得了一个小官,就遇上安史之乱,失去了生活基础。他被乱军包围,却又非常忠诚于唐朝皇帝。因此,他突破万难,去追随皇帝,后被任为左拾遗。这个官职虽不大,但能经常见到皇帝,是一个很荣耀的官职。其实皇帝只是给了他一个名头,并非真让他提意见。但杜甫就不是一个安于名、安于现状的人,他是实实在在地反映朝中所见弊病。结果因为保护朋友,他差点被杀头。

皇帝安排他到华州做一个小官。他亲眼见到战乱中的难民,最后由于饥荒,他也辞官加入难民队伍。经过此事,他对朝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知道自己再没机会实现远大抱负。

这一年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是杜甫一生的转折点。杜甫这年47岁,逃难至甘肃天水。他一路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如“三吏三别”等。年底,他翻山越岭来到成都。

有人说杜甫在47岁以前写的诗,和普通人写的差不多。但这一年之后,杜甫就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诗人。

在成都,他写的第一首诗是《成都府》。“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他没想历经千辛万苦之后,遇见了成都这样一个繁华之地。所以他决定在这里寻找一块乐土定居。

在朋友资助下,他修建了一所茅屋。他的好友高适、严武也到了四川附近做官,尤其严武来到成都做剑南节度使。在这种情况下,杜甫在成都过了两年最巴适安逸的日子。

Q

杜甫从小凌云壮志,后来四处漂泊,最想要一个安定的家。成都就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正是因为这个对比,所以成都的意义非凡。

A

在成都期间,他写诗的题材更广泛。如《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有家国情怀,也有更多内容。他一直在用诗记录这个时代。

中途,好友离开成都,杜甫又去送朋友,送到川北等地。这期间成都发生战乱,杜甫无法回去,只能在梓州等地躲避了1年多,体会了川北文化。后来,严武二次回成都,杜甫又重归草堂。所以杜甫是两次回草堂,对草堂感情很深。

此次回草堂,杜甫受严武邀请,做了工部员外。这是杜甫一生做官最高的一个职位。但未多久,好友离世,杜甫没了依靠,只得离开成都,坐船到重庆。杜甫在巴蜀地区,大概待了9年。这9年是杜甫一生写诗最多的阶段。杜甫一生写诗1455首,三分之二的诗歌都在巴蜀地区所写。可以说,如果没有入蜀的经历,就没有杜甫创作的丰硕成就。甚至说,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杜甫不会成为“诗圣”。

Q

怎么理解杜甫是“情圣”这一说法?杜甫是以真情动人的。

A

“情圣”,第一说明的是杜甫情之深、广。我们知道,杜甫有爱国爱民之情。但是,杜甫对朋友、对家人,甚至对异乡普通的老百姓,都有真挚的感情。同时,杜甫的情还包括对自然、生命的情。一草一木,自然万物,他皆有情。杜甫的情真挚而丰富。此外,杜甫写诗表达情时,可以用特殊的艺术手法将其传达到读者的心里,让读者受到感染。

Q

杜甫这一生是在“入世”和“出世”之间矛盾?

A

杜甫的一生体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他虽然没做官,但关心国家的心始终没变。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依然关注社会发展,希望老百姓可以过得好。他始终想尽一份自己的心。这就是范仲淹后来所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杜甫并没有因为身份的低微,放弃他关注社会的心。他过得很贫苦,所以对老百姓的痛苦能感同身受。当然,人是复杂的动物,杜甫一生未改变关注社会的心,但他偶尔也有一时的“牢骚”。

比如他也有佛老思想。这与当时的时代相关,会觉得我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为何不达观一些?杜甫年轻时,是一个非常豁达张扬,而非谨小慎微的人。所以他虽短暂有过想放弃的心,但他的责任感让他始终回到儒家思想之上。他始终在用诗歌真实地记录自己、记录时代。好的,不好的,偶尔的世俗想法,真实的喜怒哀乐,高尚与俗气,他都会记录。这就是杜甫,真性情。

Q

杜甫很真实,所以才会说杜甫今天也活在我们身边?

A

我们不要以为杜甫历史久远。历史上许多统治者看到杜甫家国情怀的一面,就把他其他方面给弱化。比如,把杜甫“拍马屁”、求情的内容,就给忽略。杜甫不是每一首都是传世绝句,但他每一首都真实。无论庸俗与否,杜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是慈父、好丈夫,是为了家庭四处奔波的人。这些内容都在诗中有所体现。

其实,他和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心灵息息相通,并未相隔千年。所以鲁迅会说,他活在我们人堆里。杜甫已经超越了文学,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 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

作者简介

西南民族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四川省杜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著有《李杜诗学与民族文学》等著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徐希平(西南民族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四川省杜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著有《李杜诗学与民族文学》等著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