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9:14:25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 | 文翁——公学始祖兴教化 汉代循吏第一人

作者:顾 恒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6-10 15:19:38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10位历史名人入选。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出炉,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10位历史名人入选。

2020年6月10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陆续推出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组织撰写的2批20位四川历史名人系列文章,敬请关注,并欢迎在文尾“写留言”处留下您的读后感言!

四川历史名人系列文章之一

文 翁

公学始祖兴教化 汉代循吏第一人

顾 恒

 文翁(公元前187年—前110年),名党,字仲翁,西汉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公学始祖,西汉循吏(“循吏”指政绩突出、政声斐扬于天下的清廉官员),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深受蜀地民众拥戴,都尊称他为“文翁”。

一、不遗余力,文翁入蜀兴教化

先秦古蜀文明曾有辉煌灿烂的成就,但因秦灭巴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断裂,故《汉书》称西汉前期“蜀地辟陋有蛮夷风”,蜀地本土文献《蜀王本纪》亦谓之“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汉景帝末年,文翁为蜀守,初入蜀地,为了彻底改变民风蛮夷辟陋的习俗,他决定引进中原的先进文化,教育感化蜀地人民。

《汉书·循吏传·文翁传》记载:“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才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文翁首先通过类似察举的程序,从自己的属吏中选定优秀学员十来名,亲自担任教师,短时间内的突击强化训练后送往长安,让他们跟随博士,学习儒家经典、律令等。

为减省蜀郡费用,他还常以蜀刀、蜀布等蜀地土产品赏赐给学员们转赠博士,作为他们的培训学习经费。

数年之后,学员们学成归来,他又根据各人学绩安排这批精英任郡守、刺史等重要官职,用在京城学到的知识管理社会,推行中原先进教化。

同时,文翁更是身体力行,作出榜样。班固的《汉书》,将文翁列于整个西汉“循吏”的首位,认为他“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意思是说文翁做人谨慎、率先作出榜样,老百姓觉得佩服、愿意效法;而他做事更是非常廉洁、公平,这样才能让大家彼此平等对待、和睦相处。

文翁的教化影响深远。西汉时,蜀地就出了一批文学家,其中以隐居不仕的王褒以及不慕名利的杨雄最为著名。到了东汉,还有地方官员效法文翁,在乡间建立讲堂,为老百姓讲述孝悌忠信的道理以移风易俗。

二、呕心沥血,文翁石室开先河

第一轮《四川省志·教育志(1840—1985)》“综述”记载:秦以前四川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宗教祭祀活动,工农业生产技能的传授和从师学经学艺来进行的。

西汉以前,中国的学校只有两类:一类是孔子倡导的私塾,一类是朝廷办学的太学。郡级及其以下则没有办学。

汉代画像砖拓片《传经讲学图》(图片来自网络)

文翁既是“仁爱好教化”的蜀郡太守,又是“少好学,通春秋”的饱学之士。要从根本上根除蜀地蛮夷之风,文翁深知唯有从娃娃的教育抓起才是根本之策。

面对地方教育机构的不完善,文翁力排众议,开源节流,从蜀郡拨出专款经费,兴办学校,在成都城南立文学精舍,作石室,后人称作“文翁石室”,亲自兼任学校首任校长,并亲力亲为,为学生授课。

文翁讲经雕像(图片来自网络)

文翁石室是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方官办学校,它填补了中央太学与私学之间的教育空白,开了全国地方办学的先河。

通过文翁办学,蜀地学习之风大兴,读书求学的人越来越多,为蜀地培养出了大量人才,有效地促进了蜀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传入蜀地,儒家思想在蜀地广泛传播,缩小了蜀地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差异,提高了整体文化水平,原来文化落后的面貌大为改观。对此,《汉书》记载道:“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

文翁举贤兴教,移风易俗,改变了蜀地落后风气,从此树立了“巴蜀好文雅”、崇教尚文的优良传统。

文翁在蜀地崇文兴教的举措,引起了中央对地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文翁石室创办17年之后,汉武帝下诏全国,要求推广文翁的做法,“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三、远见卓识,有教无类招平民

两千多年前的文翁远见卓识,他摒弃了狭隘的地域观和阶级观,教育理念是先进的、超前的。

文翁石室招生的地区范围是“招下县子弟以学官弟子”颜师古解释:“下县,四郊之县,非郡所治也。”这就是说,文翁石室的学生不限于成都市区,范围广大得多,包括了蜀郡所管辖的十多个县,,这就提供了充足的可供选择的生源 。

招生的标准是“开敏有材者”,挑选那些思维灵活、反应敏捷、智力发展好有相当才华的尖子生入学。由于这样,文翁石室便不是为贵族子弟们开设的,恰恰相反,进入“学官”的学生倒是一般老百姓的子弟居多,为“寒门出贵子”开辟了路径,也为朝廷广纳贤士打开了大门。

“古今一校,扬辉千秋”由季羡林1999年为石室中学建校2140年所题写,2015年刊立(图片来自网络)

据《汉书·循吏传·文翁传》记载,为鼓励学习,入学者可免除徭役,成绩优秀的派到郡县为吏,次等的派到各乡内为掌教化的乡官。他每次出行巡视所辖郡县,都让品学皆优的学员同行,一方面让他们有机会“见习”接触现实,处理事务,培养实际才干;另一方面让他们沿途挨家挨户现身说法宣讲教育新政。因为进入文翁石室不容易,很荣耀, 学生有地位有出路, 如是数年,争而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

“文翁石室”一创立就是“公立”学校,且面向平民招生,这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

四、披肝沥胆,大兴水利治灾患

据《华阳国志》记载,文翁为蜀守之后,办了两件大事,一是修水利,“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二是办学校,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承秦之后,学校陵夷,俗好文刻,翁乃立学。

文翁在蜀中大兴水利,弘扬发展了大禹、李冰以来蜀地优秀治水文化传统,促进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的形成。据《都江堰水利述要》记载:文翁在任职期间,带领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由于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蜀郡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

这里的“繁”是古代地名, “繁田”主要就是指的彭州。公元前285年,秦国推行郡县制,在今彭州境内设立繁县,此为彭州建制的开端。后人将文翁治湔功德与李冰建都江堰相提并论,清代学者何鹏霄《文翁论》评论说:文翁“湔江疏水二道,灌田二千余顷,蜀民赖以沃饶,至今歌其赐者比之李冰!”

在彭州,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文翁治水,泽及万代子孙的动人故事:汉初的蜀郡虽经秦李冰父子开凿都江堰,成为“天府之国”。但由于彭州和都江堰没有在一个流域,发源于龙门山的湔江,每遇下雨,山洪暴发,泥沙俱下,淤积河床,河水常常泛滥成灾,较高的地方又易干旱。

文翁上任之初,看到成都街头有很多灾民,他上前打听后,才知道繁县良田裂缝寸余,湔氐县一片汪洋,两县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纷纷外出逃荒。

文翁便来到繁县和湔氐县实地考察灾情。驻足天彭门,只见皂角岩垮塌,阻断湔江,致使断流成灾,上游水淹良田,下游久旱无收。文翁见此情状,立刻回到郡府,召集州官议事。大家认为,当务之急须立即打通皂角岩,以排上游水患,解下游旱情。

文翁当即上书朝廷,争取治水资金,同时开始在地方的绅士中募集钱款。当时关口有一富绅,闻听太守将兴土木治理湔江,便企图借此大发横财,便带三千两白银往求文翁。文翁将计就计,赐富绅美差,以集治水之资。富绅正想借机贪污中饱私囊。谁知汉文帝下令:“治水钱款有限,若官吏有贪贿之举,就地立斩不赦。”富绅听令如闻惊雷,不敢造次,后因经办差务有误,不但分毫无获,还不得不私下拿出银两充填,总算逃脱处罚。

秋后,文翁亲自坐镇,效秦李冰之法,大力治理湔江。首先他疏浚了山内的九条河流,使之顺畅汇入湔江;在关口下游,开通九条河,把湔江之水分流到下游各州县;并在平坝建立了自流灌溉水系。涝灾旱情因此得以控制,百姓欢呼雀跃,从此安居乐业。

五、历史遗存,文翁精神耀千秋

1

成都石室中学

成都石室中学,简称成都四中,为四川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成都石室中学前身为西汉景帝末年(约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创建的“石室精舍”,是中国地方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官学”,该校校名曾多次更改,但校址从未变动,这在中国及世界都很罕见。郭开贞(沫若)、曾琦、王光祈、周太玄、李劼人、贺麟等先后就读于此。

2

成都市文庙街

这条街原名文翁坊,是以街口立有纪念文翁的牌楼而得名。后经战乱,殿毁而坊亦圯,唐人于其故址建孔庙,兴学宫。学宫各代相承,清代为锦江书院。清末改学堂,为成都府中学。辛亥革命后,称成都联合中学。之后,改为石室中学。解放后为成都市第四中学。文庙迄今未毁尽,现以文庙的方位,分为前、后、西三街。

3

彭州文翁祠

位于彭州市丹景山镇。

4

成都市文家场

文翁为四川文姓之始祖,据民国《温江县志》说文家场“为后蜀侍御史文谷故里”,《成都市金牛区志》说文家场“因文翁后裔后蜀侍御史文谷宅在场北而得名”。文家场科弟进士门生,署名在册者有:文振齐、振德、振鹭、衡中、达之、振道、人中、定中、安中等十余人,有史赞曰,文氏诸族,科弟门生,可谓盛矣。

5

石室讲经图(文翁讲学图)

20世纪50年代初期,出土于成都市北郊羊子山,画像上一位儒者坐于榻上,上方有遮挡灰尘的“承尘”,六位学生席地跽坐,双手捧简,恭敬地听老师传经讲学。一位学生的腰间还悬挂着用于刮削竹简的削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顾  恒(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综合处)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