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出炉 他们开创多个“第一”
□本报记者吴梦琳 吴晓铃
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备受关注的全省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正式出炉。这10位名人,从汉代到清代,来自政治、文学、思想、教育、科学、史学等领域,他们作为巴蜀文化的杰出代表,以敢为人先、善于创新创造的突出特点,在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开创多个第一,人格魅力光照千秋,功绩成就影响至今。
非凡之人创非凡之功
汉代文翁兴政崇教首创官办学校,一代赋圣司马相如文脉赓续百世,史学家陈寿会通古今写三国史实,方志鼻祖常璩撰写首部地方志著作,文坛雄杰陈子昂开创先河,蜀中才女薛涛引领独特风潮,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史诗流芳,理学家张栻躬行践履传道济民,数学家秦九韶成就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全书式学者李调元撰刻蜀文化巨著。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表示,历史名人对文明的绵延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把这10位历史名人放在整个中国历史名人甚至世界历史名人星空当中来看,都有其不可忽略的一面。例如文翁,他既是地方郡国学校制度创始人,也是孔庙官学的创始人,还是诗学书院的开拓者。“他不仅开办官学,还开创了时习讲堂和温故讲堂,这两个讲堂都是中国书院的开端,是与官学并行的自由讲学的一种模式。”“而数学家秦九韶,其所著《数书九章》代表了当时中国数学的先进水平;其系统总结和发展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一次同余式组解法,创立相当完备的‘正负开方术’和‘大衍求一术’,更是代表了当时世界数学发展的最高水平。”谭继和说。
为蜀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总体来看,这10位历史名人,立时代潮头、创时代先河,在时代背景下,紧跟时代主旋律,站在家国济世的高度,鸣国家之盛,为古代中国治理留下了独特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成果。这批历史名人还为蜀学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谭继和介绍,这10位历史名人,在文学、史学、教育、思想以及不可忽视的蜀中才女文化等方面为蜀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创造。“西蜀自古出文宗。”一代文宗司马相如,被誉为“辞赋之宗”,就是蜀学文学领域里的杰出代表。在史学方面,常璩所撰写的《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著作,记载了以四川、云南、贵州全境以及陕西、甘肃、湖北部分地区的史实,是巴蜀大区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陈寿首创纪传体断代国别史体例体裁书写《三国志》,其中记载了蜀汉“必以人为本”“弘毅宽厚”“赏罚必信”的治国理念和蜀地儒学、经学及其师承流变的情形,对巴蜀历史文化和蜀学、经学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藏族英雄格萨尔王,促进民族文化交融,丰富了巴蜀文化的内涵,为中华民族广域文化共同体作出了独特贡献。
让历史名人走入今天精神家园
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推荐申报延续首批四川历史名人评审条件,包括:卒年在辛亥革命以前;出生地、祖籍地、成长地、旅居地在当地;在当地有故居、遗迹、遗址等历史遗存;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思想著作或功绩有当代价值。申报工作自去年8月启动以来,经过前期13位专家书面评议和15位专家集中初评,形成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初评名单。采取专题论证、座谈研讨等方式,多次组织省内知名专家学者,综合考虑名人时代、民族、地域、代表性,对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初评名单进行深入论证,形成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建议名单,经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最终确定这10人入选。放眼今天,这10位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成就依然闪耀,他们留下的文化遗存,也见证了后人对他们的推崇和怀念。谭继和说,今天,我们学习历史名人,不仅仅是要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成就,更应该让他们的灵魂融入到今天的精神家园中。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评选出后,我省将继续深入挖掘保护四川历史名人资源,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四川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文翁
文翁(公元前187年—前110年),名党,字仲翁,西汉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年任蜀郡守,清正仁爱、举贤兴教、励精图治,深受蜀地民众拥戴,最终逝世于蜀中,“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被《汉书》列为《循吏传》(“循吏”指政绩突出、政声斐扬于天下的清廉官员)第一人,闻名天下。
【主要贡献】
文翁勇于创新,是历史上最早创立官办学校、施行“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第一位地方政府领导人,汉武帝高度褒扬,推广于天下,开创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篇章。文翁任蜀郡守的西汉景帝、武帝之际,正处于中国古代第一次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文翁以其经世致用、廉洁勤政的卓越政绩发挥了引领时代的历史作用。
【历史功绩】
先秦古蜀文明曾有辉煌灿烂的成就,但因秦灭巴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断裂,故《汉书》称西汉前期“蜀地辟陋有蛮夷风”,蜀地本土文献《蜀王本纪》亦谓之“不晓文字,未有礼乐”。文翁举贤兴教,移风易俗,改变了蜀地落后风气,史称“大化”,“文章冠天下,繇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影响广及于巴、汉二郡,从此树立了“巴蜀好文雅”、崇教尚文的优良传统。文翁继李冰之后,在蜀中大兴水利,将蜀中水利工程体系拓展至湔江流域,弘扬发展了大禹、李冰以来蜀地优秀治水文化传统,促进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的形成。
【在四川的历史遗存】
成都市有成都石室中学、彭州关口文翁祠两处纪念礼祀文翁之地。
【当代价值】
文翁“仁爱好教化”,其廉洁勤政、崇教尚文,而且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意义。
一句话评语
公学始祖兴教化,汉代循吏第一人。
——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彭邦本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生于西汉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长于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汉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客游于梁。梁孝王死后,相如归蜀,得临邛(今成都邛崃市)富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汉武帝读到其居梁时所作《子虚赋》,大为赞赏,因得召见,任为郎。曾拜中郎将奉使西南,后转任孝文园令,晚年免官闲居而卒。
【主要贡献】
司马相如是汉大赋的奠基者和蜀学的开创者,也是通《尔雅》、著《凡将篇》的训诂学家,还是一位古蜀历史学家和博物学家。司马相如被誉为“辞赋之宗”,历代备受推崇。其《子虚赋》《上林赋》《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等,皆为传世名篇。作为卓越的政治家,其奉使西南,注意妥善处理朝廷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解决社会治理和经济贸易等问题,是拓边功臣,西南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之一。
【历史功绩】
司马相如是巴蜀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一生的传奇经历和做“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为后辈巴蜀学人的事业进取和人生追求树立了榜样,正如《汉书·地理志》所说“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乡党慕循其迹”,“相如为之师”。司马相如的学养和写作,具有鲜明的巴蜀文化特征。他在蜀中学业养成,精通经书、史籍、子学,又能以儒学为本,融汇诸家之学,勉力推进文化学术的发展进步。
【在四川的历史遗存】
成都市今存驷马桥、琴台路、文君井等遗址或纪念地。南充市蓬安县正倾力进行“相如故城”的修复建设,已恢复文明门、紫气门、蓬州州署、玉环书院等,正加紧重建司马相如祠堂。
【当代价值】
司马相如具有读书人可贵的淑世情怀,故能仁民爱物。其文章体现了春秋大义、家国情怀。
一句话评语
一代赋圣、文宗,文脉绵赓,沾溉百世。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大明
陈寿
陈寿(公元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南充市)人,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侍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元康七年(公元297年)病逝。
【主要贡献】
陈寿与司马迁、班固齐名,史称“并迁双固”,编撰了史学名著《三国志》,该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陈寿在《三国志》里,以人物传记的方式记载了蜀汉“必以人为本”“弘毅宽厚”“赏罚必信”的治国理念和蜀地儒学、经学及其师承流变的情形,对巴蜀历史文化和蜀学、经学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功绩】
陈寿在传承汉代史学传统的基础上,首创纪传体断代国别史体例体裁,以新的范式书写了三国时代复杂多变的历史风云画卷,为后人留下了解和研究三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物的信史,并成为后世《三国演义》、三国文化的底蕴所在。编纂《益部耆旧传》,保存巴蜀历史文化。撰《官司论》,主张制度改革,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
【在四川的历史遗存】
南充市有陈寿旧居、万卷楼旧址、陈寿公园、陈寿衣冠冢等纪念场馆。
【当代价值】
陈寿勇于创新,不拘一格,敢破旧制的创新创造精神,实为今人应当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一生虽屡历逆境却不事权贵,体现了中华传统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和风骨。
一句话评语
学富五车,会通古今,书写三国史事,探究历史演变。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教授何一民
常璩
常璩(约公元291年—361年),字道将,蜀郡江原(今成都崇州市)人,东晋史学家、地理学家。常璩生于“文献故家”,得其叔祖父常宽《易》学、史学之真传。成汉时期曾任散骑常侍。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灭成汉。常璩入晋后,专注于修史,撰有《华阳国志》《蜀汉书》等。
【主要贡献】
常璩所撰《华阳国志》记载了四川、云南、贵州全境以及陕西、甘肃、湖北部分地区的史实,记述时间远起于天地开辟之初,近止于晋永和三年(公元347),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著作。
【历史功绩】
常璩将古代志书中历史、地理、人物三体相结合,创立了体制完备、内容丰富、记事生动的方志体裁,堪称“方志鼻祖”“舆地功臣”。《华阳国志》综合继承了西汉以来八家“蜀纪”、历朝“正史”以及其他地方文献,完整构建了北起汉中(今属陕西)、南到南中(今属云南)、东到湘西鄂西、西际康藏甘青的广袤区域内,上起远古、下迄晋室的地理人文历史体系,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提供了重要史料,时称“蜀史”,被誉为“地域渊薮”“巴蜀良史”。该书历来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崇,范晔的《后汉书》、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郦道元的《水经注》、唐初编修的《晋书》以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大量取材于《华阳国志》。
【在四川的历史遗存】
成都崇州市有常璩广场、华阳国志馆等纪念场馆。
【当代价值】
常璩具有秉笔直书的良史态度,敢于创新的学者风范,维护统一的大局意识,资政育人的济世情怀。
一句话评语
方志鼻祖、蜀史巨擘。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舒大刚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遂宁射洪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诗歌理论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考取进士,任麟台正字,后升任右拾遗,直言敢谏,后世称“陈拾遗”。
【主要贡献】
陈子昂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充实、刚健的诗风,肃清了齐梁诗歌中绮靡纤弱的习气。其诗文革新举措为唐诗的健康发展作了铺垫,是唐诗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也是唐诗变革的风向标。陈子昂提倡“风雅”之音,使唐诗的创作风格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奠定了唐诗的壮阔景象,散文革新也开风气之先。代表作有《感遇》诗38首、《登泽州城北楼宴》《登幽州台歌》《观荆玉篇》《喜马参军相遇醉歌》《度荆门望楚》《晚次乐乡县》《送魏大从军》等。
【历史功绩】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高峰,光耀百世,但其发轫离不开陈子昂的诗文革新和创作实践。陈子昂开创了唐代诗文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先河,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四川的历史遗存】
遂宁射洪市有陈子昂古读书台、陈子昂墓等遗迹。
【当代价值】
陈子昂的诗文理论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革新求变的精神在当下同样有启示意义,值得含弘光大。陈子昂为官清正,敢于直谏,也为后世景仰。
一句话评语
风骨嶙峋,文坛雄杰。
——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何开四
薛涛
薛涛(公元768年—832年),字洪度,生于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长于成都,终老于成都,为中唐诗人群体中的翘楚,中唐女诗人魁首。她自幼随父来到成都,八九岁知声律,能赋诗,十五岁诗名已闻于外。父早逝,母孀,生活困顿无依,曾先后历事十一任西川节度使,受到著名节度使韦臬、武元衡等人器重。辨慧工诗,多才多艺,与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竞相酬倡,诗名大振。后隐居浣花溪,于城内碧鸡坊修建“吟诗楼”栖居至逝世。
【主要贡献】
薛涛是写诗最多、现存诗最多的唐代女诗人。她自编诗集《锦江集》(已佚)五卷,选入自作诗500首,今存世93首。其诗中最有特色的是爱竹敬竹诗,托物寄志,以竹的“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歌颂高尚的气节,上承竹林七贤,下启宋以后中华审美中的竹文化。其书法自成一体,发明特殊用纸“薛涛笺”。
【历史功绩】
薛涛是唐代杰出女诗人和大才女,在唐诗发展史、历代妇女著作史、中国书法发展史、特殊造纸史上都占有一席,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在四川的历史遗存】
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有薛涛井等历史遗迹,以及清代以来纪念薛涛的崇丽阁、吟诗楼、濯锦楼等历史遗存。
【当代价值】
以薛涛为代表的蜀中才女文化、诗歌文化、诗笺文化,千年来薪火相传至今。每年三月三上巳节,开展的望江楼竹文化活动、古蜀弦歌文化活动等,推动了薛涛文化传承发展,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句话评语
蜀女多才,薛涛秀冠。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
格萨尔王
格萨尔(约公元1038年—1119年),藏族英雄,出生在今甘孜州德格县。一生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在金沙江上游和黄河上游地区建立岭国。后世称为格萨尔王。
【主要贡献】
格萨尔王结束了吐蕃崩溃后长达数百年的部落纷争局面,在今川青藏三省区相连的藏区建立了统一政权。
【历史功绩】
格萨尔王创建岭国,结束战乱,让人民安居乐业,使这一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技术有所发展。倡导相对于原始宗教更为体系化的佛教,形成了以佛教世界观为核心、具有统一特征的藏族文化,是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格萨尔王传说中,他同父异母的亲密兄弟嘉察协噶(母亲是汉族),在统一岭国过程中战功显赫,贡献巨大,直到最后在战场上英勇牺牲,是说唱史诗《格萨尔王传》中人格最为完美的正面英雄。
【在四川的历史遗存】
甘孜州有格萨尔王出生地——阿须草原遗迹、格萨尔王古都森周达泽宗遗址、格萨尔王妃珠姆官寨遗址、岭国大将出生地及战争遗址。以其为原型形成的口述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现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格萨尔王为题材的唐卡、石刻、绘画等艺术遗产,一直流传于民间。
【当代价值】
格萨尔王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在史诗传唱过程中逐渐神化,其统一部落纷争,发展生产,给人民带来了安定的生活。更具现实意义的是,他同兄长为统一事业南征北战,最后献出生命。在史诗有关格萨尔王与其兄长的关系描绘中,可以证明,汉藏两族关系的源远流长与亲密无间。深入发掘,还可以追溯到汉藏交往,比如茶叶如何进入藏区等重要的历史事实。
一句话评语
藏族英雄,史诗流芳。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
张栻
张栻(公元1133年—1180年),字敬夫,号南轩,谥曰“宣”,南宋汉州绵竹(今德阳绵竹市)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其父张浚是苏轼、程颐再传弟子,“出入将相,垂四十年,忠义勋名,为中兴第一。”张栻历任知静江府、知江陵府等职,皆政绩卓著。南宋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从祀孔庙。
【主要贡献】
张栻勤勉精思、见识宏博、践行笃实,在道学、政事、教学等方面均有建树,尤其对宋代湖湘学派和蜀学的贡献甚大。他创建了城南书院,主教岳麓书院,从学者达数千人,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蜀中学者从张栻受教后,返回蜀地,讲学于成都“两江之上”,促进了蜀学的发展,“二江之讲舍,不下长沙”。
【历史功绩】
张栻在与朱熹的“相与博约”中,发展了宋代理学,确立了理学中最盛的湖湘学派,并促进了宋代蜀学的持续发展。其爱国爱民精神和躬行践履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创建的城南书院之学风,影响深远。
【在四川的历史遗存】
德阳绵竹市有南轩祠、南轩洗墨池、桂香亭、读书台遗址等。
【当代价值】
张栻重视民生,勤政爱民,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加强民族团结,提倡孝道,重实事实功,内修外攘,爱国献身等事功修为,集中体现了“必治其实,而不为虚文”的经世致用精神,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句话评语
成就人才,传道济民。
——四川师范大学首席教授蔡方鹿
秦九韶
秦九韶(公元1208年—1268年),字道古,祖籍鲁郡(今河南省范县),出生于普州(今资阳市安岳县),南宋著名数学家,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营造之学。南宋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考中进士,历任建康府通判、江宁府知府、琼州守等,后遭贬,卒于梅州任所。
【主要贡献】
秦九韶是我国古代宋元数学研究高峰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所著《数书九章》被收入《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全书九章十八卷,每章为一类,每类9题共计81个算题,内容极其丰富,上至天文、星象、历律、测候,下至河道、水利、建筑、运输。该书许多计算方法和经验常数至今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被称为“算中宝典”,代表了当时中国数学的先进水平,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历史功绩】
秦九韶系统总结和发展了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一次同余式组解法,创立了相当完备的“正负开方术”和“大衍求一术”,是中国传统数学在这两个方面所取得辉煌成就的杰出总结,比西方著名数学家高斯建立的同余理论早550多年,被西方称为“中国剩余定理”,代表了当时世界数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在四川的历史遗存】
资阳市安岳县有秦苑斋、秦九韶纪念馆、秦九韶广场等遗址和纪念场馆。
【当代价值】
秦九韶吸收中国古代数学精华,将数学应用于社会生活并有所拓展,在数学观上的创见和突破对世界数学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也证明了东西方数学各有所长,西方以系统性、逻辑性取胜,东方以实用性、构造性见长。秦九韶的数学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句话评语
所在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教授姚乐野
李调元
李调元(公元1734年—1803年),字羹堂,号雨村,四川绵州罗江(今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人,清代文学家、诗人、戏曲理论家、藏书家。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考中进士,历任吏部主事、广东乡试副主考、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广东学政、直隶通永兵备道。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获罪流放伊犁,后发回原籍,削职为民,在家乡刻书、藏书十万卷,并著述直到终老。
【主要贡献】
李调元是清代百科全书式学者,一生著述极为丰富,达130余种,撰有《童山诗集》《童山文集》《蠢翁词》等文学作品,《雨村诗话》《雨村词话》《雨村曲话》《雨村赋话》等诗学、戏剧学、文艺理论作品,编刊其父李化楠所撰饮食专著《醒园录》,辑撰刊刻大型丛书《函海》《续函海》等文献学巨著,造“万卷楼”,藏书十万卷。
【历史功绩】
李调元推动了古代文献的整理与传承,对巴蜀文化复兴和清代学术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组织川剧伶班,着力扶持、大力推动川剧的兴起,融入对川菜、江南菜等饮食文化的独特见解,编撰了第一部川菜菜谱,为本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四川的历史遗存】
德阳市有李调元纪念馆、醒园、李调元读书台、李氏宗祠敦本堂摩崖石刻、李氏宗祠家规碑等,绵阳市有李调元出生地院落、万卷楼遗址、书冢、读书台等。
【当代价值】
李调元钟情家乡文化,具有坚守正义道德的爱国主义情怀,他孜孜不倦整理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为推动中华文化复兴提供了智慧与启迪。
一句话评语
整理蜀学文献、振兴乡邦文化。
——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王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