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老兵”李化武 不为国家添麻烦 失去双手返乡奋斗 58 年

作者:向朝伦 燕巧 来源:20210803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03 10:44:16 浏览次数: 【字体:

李化武(右一)和退役老兵在广元市昭化区红军山祭奠烈士。王菲菲 摄

李化武获得的功勋奖章每一枚都有一段故事。袁茹莉 摄

身着军装的李化武。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燕巧 摄

失去双臂的李化武年轻时在生产劳动中。受访者供图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他失去双手和右眼被定为一级伤残军人

他决心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坚强地活着

每当组织上问他有啥困难?

他总是摆手,“请放心,我一切都好。”

敬礼!7月29日,广元市昭化区举行“参战老兵”庆祝建军94周年活动,一位无手老兵举臂齐额的军礼,在一片绿军装中非常特别。这位行“残臂军礼”的老兵名叫李化武,88岁,广元市昭化区元坝镇云雾村人,党龄66年。

李化武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失去双手,失去右眼,被定为一级伤残军人。他本可以在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过有专人照料饮食起居的生活,但他却执意返回农村,建设家乡,并养育了6个子女。“不给国家添麻烦!”是他的口头禅。为建设家乡,李化武辛勤劳作58年,即便遇到困难,也没有给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今,李化武依然活跃在家乡的机关、学校,义务宣讲党史、抗美援朝战史。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朝伦 燕巧

主角名片

李化武,抗美援朝老兵,生于1933年,广元市昭化区元坝镇云雾村人。1951年4月赴朝作战,1952年12月在乔岩山阻击敌人中炮负伤,失去右眼和双手,成为一级伤残军人,受到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亲切接见。1963年他从休养院申请回乡,自立自强生产生活、无私奉献,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义务爱国宣讲,先后获得过30多项荣誉。

A “你的命,是从战争死神手里抢回来的”

1950年6月,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一年,美国侵略者就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屡派军机侵扰我东北边境。

保家卫国,反击侵略。1951年4月,17岁的李化武报名参军,6月奔赴朝鲜,成为12军35师105团3营7连4排60炮班的一名志愿军战士。1951年11月的一个傍晚,李化武第一次投入战斗。在激烈的枪炮轰鸣中,开始还有些紧张的他很快就丢弃了“胆怯”,他知道,只有赶走敌人,祖国才会安宁。经过4个多小时舍生忘死的血性拼杀,李化武和战友们击退了敌人多次冲锋,死死守住了阵地。

初战胜利的洗礼,使李化武快速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人。但是,战争是残酷的,胜利往往需由热血铸就。

1952年12月,李化武所在部队开赴乔岩山阻击美军。双方连续激战,一天晚上,在抗住美军4次攻击后,我军果断发起反冲锋,随着在冲锋号响起,李化武扛着近20斤的炮架,和战友们跃出坑道,在密集的火网里飞奔。已经攻到美军阵地前沿,李化武突然听到尖厉刺耳的呼啸,一颗炮弹飞来,他双手护头顺势倒下,沉闷声中,炮弹在他前方崩炸……两眼一黑,他便昏死过去,等醒来,已是三天三夜之后。

刚苏醒的李化武艰难地睁开眼,可右眼什么也看不到,左眼勉强能看见一丝光线。想要揉一揉,手臂却被木板紧紧包夹住,一动也不能动。侧着头,透过迷糊的视线,好不容易才看清,左手没了,再侧头向另一边,右手也没了。卫生员告诉他:“和你一起冲锋的大部分战友都英勇牺牲了,你的命是担架队战友和医护人员从战争死神手里抢夺回来的。”

李化武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

B “要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坚强地活着”

随后,李化武和其他重伤员被转回国内,虽然经过多方治疗,但终因伤势太重,他彻底失去了双手和右眼,成为“一级伤残军人”。吃饭要人喂,衣裤要人穿,如厕需人帮……没有了手,以后怎么生活?自己才十八九岁呀。李化武陷入人生低谷,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人”,越想越悲观。

为了鼓舞李化武,医护人员给他讲述苏联英雄保尔·柯察金的故事,一遍遍给他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英雄的力量是无穷的,李化武被感动,决心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坚强地活着。他开始学习自己吃饭。残臂太短,吃不到嘴里,就在半截右臂上系上手帕,吃饭时将勺子或筷子插入,用牙齿将手帕勒紧,再哆嗦着往嘴里喂。起先,无论他怎么努力,也不能将饭菜送进嘴里,而是撒得到处都是。医护人员心疼他,说要不算了吧,我们可以照顾你。他却毫不气馁,反复练习,常常是饭没进嘴,全身是汗,当第一口饭菜吃到嘴里时,他激动得泪流满面。

后来,李化武再接再厉,又学会了用残臂穿衣服、洗漱、上厕所……

1956年,李化武进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即新繁荣校)。这里集中了上千名重残伤员,休养院除了照顾这些功臣的衣食住行外,还组织大家学政治,学文化,学器乐,学书法,学手工……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让大家慢慢坚强起来,情绪也渐渐高涨。

连名字都不会写的李化武决心摘掉文盲帽子。他跟着老师学拼音,用残臂夹着学吹口琴,用布条绑着笔练习写字,几年努力下来,他已能读书、看报、写信,达到了初小文化水平。

放下受伤包袱走入生活正轨的李化武变得开朗了,他开始主动开导安慰其他伤病员,领着失明的战友散步,为他们念书读报。1956年,李化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爱情也悄然而至。在休养院战友张光龙牵线搭桥下,李化武认识了南部县谢合乡19岁姑娘杨正清,双方一见倾心,10多天后,两人在当地领了结婚证。那年,李化武25岁。

C “我还年轻,难道让国家养我一辈子?”

1957年5月,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教养院课余演出队成立,除了12位护士和工作人员外,其余33位全是伤残军人,且大部分都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负伤的志愿军战士,李化武是其中的一员。

演出队先后编排了一批“别开生面”的文艺节目,到党政机关、军队、工厂和学校演出,还到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济南、广州等城市巡演300多场,观众上百万人次。同时,演出队还做报告近百次,听众逾三十万人次,受到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接见和鼓励。

经过几年巡演,李化武心里阴影少了阳光多了。

“我还这么年轻,难道要待在休养院,让党和国家养我一辈子?不行,我要继续为党和人民服务。”一天,李化武向休养院领导提出:回乡参加家乡建设,自食其力,侍奉父母。领导为难了,毕竟是一级伤残军人呀,回到农村怎么生产生活?可李化武却倔强地表示:没得手,口还能说,腿还能走,肩还能挑,我能行。领导无奈同意了,但开具一纸特别证明,只要李化武想回来,随时可以。

1963年3月,回到广元县紫云乡中漕村5队(现广元市昭化区元坝镇云雾村)。

“他站在墙角,把双手背在后背,有点不好意思的模样。”原中漕村5队79岁的村民李化福回忆起李化武返回家乡,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情景,“当时,我就感觉他有点不对劲,问他怎么了,他埋下头说双手在战场上炸掉了,我愣在那里,一下子不晓得说什么来安慰他。没想到,他反而安慰起我,‘没得事,我啥都能干。’”

D“自立自强才是做人的根本”

话是说得轻巧,但真干起来,却是另一回事。当时,生产队有一些提、端、推的轻活,想安排给李化武,但这些轻活需要灵巧的手,他只能放弃,学习挑、抬、背、扛的重活。可没有手,这些重活做起来更难。

耕田时,他肩胛窝放一根长长的使牛棍,牵牛的绳子缠绕在断臂上,有时牛不听使唤,把他的断臂拉出血、磨破皮,一肿就是大半个月。

耙田时,耙子要经过特殊改良,在后部加一根棍子,以便牛回头时,能用残缺的双臂抬起耙具。

担粪时,用肩胛窝夹着长粪勺自己舀,担起来就没法轻易换肩,短短的臂膀竭力扶住扁担,爬坡上坎,平衡不好把握,跌倒打翻溅一身是常有的事。

在别人眼里简单的农活,在李化武这里却需要经过百次、千次的尝试和练习。原中漕村5队的村民,如今回忆起李化武干农活的情景,依旧会感叹一声“不容易”。

尽管身有残疾,可李化武的农活从来干得不比别人差,他最能背,一背篓可背180斤。在集体挣工分时,都是10分的满分。昭化区元坝镇云雾村支部书记徐怀明回忆说,当地群众非常尊重李化武,号召向他学习。“休养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30多项荣誉称号加身,人们都称李化武“英雄”,但他从不以此自居,反而比谁都“普通”。每当组织上问他有啥困难需要解决时,他总是摆手,“请组织放心,我一切都好。”

有人认为李化武太老实,不懂得利用自己一级伤残军人的身份,为自己和后代谋取更多利益。李化武笑笑说:“动不动向国家伸手要不得,自立自强才是做人的根本。”

E “当好宣讲员,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作为身残志坚的老战士老党员代表,李化武经常受邀外出宣讲。迄今,他已宣讲近300场次。

“同志们,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今天我们学习……”那些年,回到农村的李化武,每天早上社员们出工时,他就会挎上那个自制的铁皮话筒,向大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报刊社论等。

紫云小学退休教师李开详至今记得,“那些年,他是广元的大红人。哪里有需要哪里讲,主要是‘忆苦思甜’、战场经历等,学生都深受震撼、感动。”当过生产队队长的徐怀喜也说:“李化武给党员干部讲的那些亲历故事,让大家感触颇深,他也用实际行动教育着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不怕牺牲。”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李化武先后参加了广元县党代会、四川省双拥先代会、四川省党代会等,他应邀赴达县、成都、绵阳等地作了多场报告,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

“为了躲避敌人的轰炸,我们只能晚上行军。那时大家保家卫国的信念很强,每天背着50多斤的干粮走70多里也不觉得辛苦……”这些年,88岁高龄的李化武依然活跃在学校、机关或企业各大宣讲现场。

2020年8月23日,元坝中学举行入学军训,特别邀请李爷爷到校给新生们讲抗美援朝战争的事迹。元坝中学高一七班学生冯慧珍说:“我当时听哭了,他参军时只比现在的我大一岁,我连军训的苦都还吃不了,他已经保家卫国了,他的精神让我钦佩,也激励我努力学习。”。而她的班主任李睿则说,正是有老一辈的付出和牺牲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学习条件,李爷爷一直用实际行动引导学生们热爱党热爱祖国,树立远大志向。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重体力活干不了了,只要嘴还能动,我就要继续当好宣讲员,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李化武说。

来源: 20210803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