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戴碧湘的戏剧人生与捐赠的珍贵戏剧资料(一)‖ 汪毅
戴碧湘的戏剧人生
与捐赠的珍贵戏剧资料
(一)
汪 毅
摘要:戴碧湘(1918—2014),四川安岳人,诗人、戏剧家、艺术教育家、文艺工作组织者与领导者,系一位有76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出席过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三、四次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文化部艺术委员会委员。其戏剧人生时间长达79年,活动区域几近半个中国且跨军地两界,见证了现当代中国戏剧的发展,堪称戏剧界的“寿星”,具有“一生戏剧人,半部戏剧史”意义。他创作的经典之作《抓壮丁》(与人合著)曾轰动一时,影响了一个时代。他的戏剧人生多元,集创作、表演、组织、管理、领导、撰写(回忆录)于一身。本文重点讨论了其戏剧人生的三个阶段及捐赠的珍贵戏剧资料,聚焦了一个老党员的高尚情怀。
关键词:戴碧湘 戏剧人生 捐赠 资料
戴碧湘的戏剧人生
诗歌与戏剧是戴碧湘心中的缪斯。如果说诗歌是他割不断的情愫,那么戏剧则是他的灵魂。戴碧湘具有浓郁的诗人气质,他的灵魂一直在歌唱,歌唱在人生诗意创造中,歌唱在“三任书记,数任团长”以及文艺工作领导经历的履历表中。
检索这个履历表,根据戴碧湘1935年从事戏剧活动至2014年离世的时间计算,他的戏剧人生长达79年,表达多元,称得上殚精竭虑,把毕生献给了中国戏剧(文化)事业。1997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为戴碧湘颁发了“从事话剧事业逾五十年,为中国话剧事业作出了历史贡献”的证书和荣誉奖章,以是表彰。至于他的戏剧人生空间,主要在四川(含今重庆地区)、延安、陕甘宁三边地区、东北、天津、广州、北京等地,几乎遍及半个中国,甚至跨军地两界。这在现当代戏剧人物中,实在是不可多得。
1938年5月,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出剧队在四川彭山县街头进行宣传(右为)戴碧湘
鉴于戴碧湘戏剧人生的时空接点,笔者把他的戏剧人生大致分为业余(1935—1938)、职业化(1938—1986)、业余(1986—2014)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业余阶段
戴碧湘的戏剧人生始于1935年。是年,他17岁,就读于成都市四川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其初涉戏剧的标志是,与友人在成都创建了热风剧社,并作为剧社五位负责人之一,负责宣传工作,编辑社刊《热风》(开设于《复兴日报》上)。按笔者设定的“三段论”划分,此为戴碧湘戏剧人生的第一阶段(业余阶段)。其间,他一方面学习美术,一方面从事业余戏剧活动。这个开端虽说是“绒毛鸭子初下河”,但决定了他后来的漫漫戏剧人生路。
在热风剧社活动期间,戴碧湘经艺术专科学校的同学李兆鸿介绍,结识了后来成为挚友和中国戏剧界有代表性人物之一的吴雪,并牵线搭桥,邀请吴雪加入热风剧社。剧社当时演出了《父归》《心底里的一星》《马百计》(又名《最后一计》《死里逃生》)等剧。在《父归》中,戴碧湘饰次子二郎,开了他的戏剧表演的先河。有缘的是,戴碧湘竟与吴雪同台演出,成为舞台上的“父子俩”,即吴雪演马百计,戴碧湘演马百计之子。戴碧湘还与吴雪参加了由车耀先召开的成都各界救国联合会筹备会,邀人组织了成都市戏剧界救亡协会,开展戏剧救亡活动。
1936年,戴碧湘18岁,步入传统的成人之年。与戏剧结下不解之缘的是,命运送给他的成人礼物竟是与吴雪等友人组建成都剧人协社。他们把剧人协社作为救国会的一项工作来开展,从事秘密救亡工作,团结社会有关力量。剧人协社演出的剧目有《汉奸的子孙》《一个女人和一条狗》等独幕话剧。
1937年,戴碧湘19岁。“七·七”抗战爆发后,他与友人组建了明天剧社,被选为社长,由此脱颖而出。该剧社社员主要来自各救亡团体。继后,戴碧湘与友人研究了国防剧社的组建。他不仅提出了“国防剧社更应办成戏剧界大团结的组织;利用省后援会是官办群众团体的有利地位,为开展抗战戏剧运动创造一些有利条件”的两点重要意见,而且提出了剧社机构和人员配置的方案。国防剧社成立后,戴碧湘为负责人之一,负责剧务工作,主持了大型剧目《抗战》的演出。此剧参演人数达120多人,成都《新新新闻报》为之登出专刊,具有相当轰动。
四川旅外剧队建队六十周年(1938—1998)。前排左为戴碧湘,右为吴雪
1938年3月,成都的剧团组织联合演出,戴碧湘参与排练了洪深创作的《米》,并饰剧中人物从事银行业的李先生。此次演出之后,戴碧湘的业余戏剧活动画上了句号,从而走向更为广阔的戏剧人生舞台,唱响了更为高亢的戏剧人生之歌。
(未完待续)
说明:本文参考了戴碧湘所著《浅水堂剩稿》《戴碧湘诗文集》。照片由周翠翘老师提供。
作者简介
汪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副巡视员,《四川省志》原副总编,一级文学创作(正高)职称,与戴碧湘先生有28年交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汪 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