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德均 ‖ 大地之子——记侯光炯院士(六):桑榆晚景 结缘长宁
大地之子
——记侯光炯院士
蒋德均
六、桑榆晚景 结缘长宁
1979年初,已经退休完全可以安享晚年悠闲的侯光炯院士受原宜宾地委书记冯振武同志邀请,作为全国农业普查顾问组顾问和西南组与四川组组长,他来到宜宾指导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在土壤调查中,发现宜宾地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结合部,地形地貌特殊,土壤具有多样性特点,是深入研究紫色土的天然科研场所。1980年,侯光炯院士从简阳迁来宜宾,地委领导本来安排他住在生活条件较好的市里搞研究就行,他却坚持驻扎长宁县相岭区公所,设立科研试验基点,从此与宜宾结缘18年,将他生命的最后光辉和全部的爱奉献给了宜宾这片美丽的土地和他深爱的人民。
长宁县城(图片来自网络)
初来长宁相岭,侯光炯院士通过调查走访便了解到这里的人民常受洪灾之苦。而1979年夏天的洪水淹没了整个乡镇,摧毁了交通路道,泥沙淤塞河道,冲毁良田庄稼,千百人无家可归,生活陷于绝望之中。1980年8月相岭乡再次被洪水淹没、围困,工作人员用小木船从乡公所2楼窗口将侯老接出来。目睹和经历了相岭人民遭遇洪水的苦难,面对连日交加雷电的暴雨,滔滔洪水像脱缰之马肆掠即将收获的庄稼,他心急如焚,老泪纵横,自责没有将土地治理好,对不起受灾的百姓,对天发誓,一定要治愈土地的创伤,战胜灾难,造福人民。他立即组织人员,调查研究,写出了《治山治水,防洪防旱》一文,提出实施生态环境“大三化”(大地园林化、农田渠网化、耕作复种化)和培肥土壤“小三化”(腐殖质化、细菌化、温润化)的根治措施,指出要绿化秃山,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河道淤积。他带头捐款并指派林业干部引种育苗,沿淯江河岸植树种竹,逐步恢复长宁生态环境,他的这一举措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唤醒了竹乡儿女植树栽竹、保土护河的热情。
暴雨后的长宁河洪水暴涨(图片来自网络)
与此同时,在侯老到宜宾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全省性的大干旱,水库都干涸见底了。四处都是打井找水的人,有的地方甚至发生因水而起的械斗。侯光炯看在眼里,忧在心里,不顾年来体弱,白天指导打井找水,晚上思考一劳永逸解决旱涝的问题,再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系统思想和建设“四大水库”的治本主张。话音既出,让张子先等地委领导激动万分,坚定了走生态农业、保持水土的信心。通过各级干部、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和不懈努力,今天的川南处处郁郁葱葱、根连枝叠、拥绿泻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水更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好生态与友好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前,川南丘陵区,冬水田面积大,水稻产量底,生产水平不高,侯光炯院士来到长宁后,认真分析了冬水田的主要矛盾是长期关冬水,土壤温度底,结构分散,冷、烂、毒患较多,使得土体内水热气肥不和,土壤与植物间达不到正常生理谐调,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设法恢复土壤的自然结构。他从我国北方传统的垄作栽培实践中受到启发,运用“农业生态系统学”和“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开展“水稻半旱式栽培”试验研究。
水稻半旱式栽培(图片来自网络)
1981年春至1983年冬,在长宁县多个乡镇开展“水田半旱式栽培”试验,改水稻平作栽培为垄作栽培,改长期淹灌为浸润灌溉,改单种大春为大小春连作,收到水稻增产12-18%增收效果,创造了冬水田大春亩产900-1000斤、小春亩产300-500斤的高产纪录。1984年“水田半旱式栽培”作为全省农业五大增产措施之一进行全面推广。
通过深入研究和生产实践,该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日臻完善,逐步发展为“水田自然免耕技术”。1986年四川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认为:“本项成果的指导思想具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特点,是一项先进的、开拓性的研究,是一套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稻田产量和产值的综合技术,具有国际水平”。1987年6月,国家农业部在长宁召开“全国水田自然免耕技术推广现场会”,使该技术迅速在我国南方13个省、市(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项技术于1986年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长江上游地区旱地多属陡坡薄土,水土流失严重,常有洪涝和泥石流灾害发生,特别是国家决定三峡工程上马后,如何减少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对工程的威胁,这是侯老晚年最关心的事。在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又潜心从事旱地自然免耕的研究。针对旱地水少易干易流失的特点,采用土体等高垄作加连续植被覆盖的方法,增加雨水的地下渗透,阻止地表径流,保证土不离根,最大限度地改地面蒸发失水为叶面蒸腾失水,使土壤保持毛管水浸润状态,以达到既高产稳产、又保持水土的目的。
1992年,四川省科委下达了由侯光炯院士主持,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中科院成都科分院、四川农业大学、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的“旱地自然免耕研究”项目,1996年8月,“旱地自然免耕”项目通过四川省科委组织专家考评验收。自然免耕技术的成功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生产实践闯出了走生态农业的新路,是人类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次伟大飞跃。
侯光炯院士
如果说,侯光炯院士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基础研究以及80年代以前的理论研究,完成了我国土壤学理论的沉淀积累以及具有中国特色土壤学派的形成建立,那么,在宜宾的18年则是侯老将他独创的土壤学理论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喷发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创立理论体系更有价值。在宜宾的18年是侯老一生事业最辉煌、事迹最感人的一段历史,是宜宾宝贵的历史和人文财富,也是中国科学院和西南大学极为珍视的院士文化遗产。
(未完待续)
主要参考文献
1.大地之子——侯光炯学术思想研究【M】.谢德体 申丽娟 丁恩俊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世纪情缘——侯光炯的人生道路【M】.余德庄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3.农业土壤学——侯光炯在宜宾应用研究17年论文选集【C】.侯光炯著.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
4.侯光炯画传【M】.张晓华、郭兰、刘润编.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5.院士长宁情——侯光炯院士在长宁17年工作事迹梗概【A】.胡怀洲著.四川: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
作者简介
蒋德均,1966年生,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三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诗百年100位最具实力诗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天府人才计划”文化领军人才候选人,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型文化丛书《李庄文丛》主编,书剑创意写作坊主人。侯光炯院士纪念馆文字撰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地方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
主持或主研市厅级、省部级、国家级课题12个,负责多个大型文化文学写作项目。已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等学术著作5部,文化随笔集9部,《文生抒情哲理诗选》《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等诗集24部,其中大量作品选作985、211和“双一流”工程大学通识博雅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5部9册。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