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人物】蒋德均 ‖ 大地之子——记侯光炯院士(五):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作者:蒋德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26 16:44:46 浏览次数: 【字体:

大地之子

——记侯光炯院士

蒋德均

五、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1

大地之子 痴迷土壤

侯光炯院士从小就对生长万物的土地产生了深厚感情。从研究土壤这个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普通的物质来实现强国富民的梦想,是侯光炯院士一生的追求。

在他眼里,冰冷僵硬的泥土是“有血、有肉、有脾气甚至有生命的东西”。侯光炯院士倾注毕生心血研究土壤的气血,研究土壤的水分、温度、空气及相同的平衡关系,提高农作物产量。

侯光炯院士对土壤的痴迷成了人所共知的美谈。1931年,侯光炯与新婚妻子一起逛王府井,半路上他却摆弄起土来,差点把初来乍到的妻子弄丢了。还有一次,侯光炯路过长沙,偶然看到候机室外新栽的香樟树周围的泥土很特别,便想采集土样回去研究。苦于找不到口袋,他便将女儿买的糖果、食物全倒出来,装了两袋泥土回家。



侯光炯院士在工作中(图片来自网络)

土壤也默默地回报着他的辛勤劳动。1935年,他将纯土壤的研究引向了土壤与水稻作物的相关研究,首次提出了“水稻土”的概念,受到国外同行的瞩目。他改良旱坡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也取得显著效益:自然免耕在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推广,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比传统耕作增产了15—30%,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1984年,侯光炯与农技人员一起在相岭新桥田间测试土壤 摄影:高石汉(图片来自网络)

“土壤生万物。它忠于职守,千万年来默默地为人类奉献出粮食和其它许多财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土壤这种没有喧闹,不求索取,但求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钦佩,时时启发我进行这样思考:应该怎样对待工作,对待生命。” 侯光炯院士曾这样说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他对土壤的痴迷始终不变。在去世前不久,正在研究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的他还伤感地说:“那些土地千疮百孔,可惜我完不成治理它的任务了。”

2

扎根农村 心系农民

1.长期蹲点农村。

侯光炯院士曾说:“我是农业科学家,为农业服务一辈子是我的宗旨。生命有限,服务于农业可以无限。我决定在长宁这块土地工作到我离开这个世界为止。”他说到做到,在长宁他一蹲就是18个年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文革”后期,学校正式复课后,对已经66岁的他学校没有硬性的教学安排。为了将自己的科学知识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他决心到农村去长期蹲点,把有生之年的分分秒秒都献给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侯光炯院士一再要求下,四川省委负责同志终于同意了他在农村建立土壤科研基点的请求,获准参加省委农村工作组的侯光炯来到简阳县云龙区金马公社蹲点。侯光炯白天与社员一起劳动,晚上还跟大家一起下生产队,进行农情访问。1973年3月,侯光炯院士带领几位青年教师,在简阳自然条件较差、生产水平比较低下的镇金公社联合大队建立了一个农村科研基点。6年之后,侯光炯院士又辗转江安县铁青乡,最后又选择了土壤种类众多,代表性强的长宁县农村蹲点科研。

2.以农民为友。

自从立志从事土壤科学,侯光炯院士便和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说:“农村是我的家,土壤是我的朋友,农民是我的亲人。”在农村基点,侯光炯院士对农民一往情深,衣农民衣,食农民食, 与农民兄弟同甘苦、共患难。他常以“农民的儿子”自诩,在指导农民生产的同时,又把农民当作老师,经常到农民中搞调查访问,学习农民经验,寻求耕作技术的新突破。



小憩不忘工作(高石汉摄,图片来自网络)

侯光炯院士乐善好施,对农民有求必应, 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献给人民大众。农民搞试验,他补贴;农民搞科研,他送仪器;农技校的学员遇到难题,他再忙也要抽身去解决。免耕所一位民工生病需要住院,侯光炯院士当即掏出400元;看到所内4位临时雇用人员工资低,侯光炯院士便用自己的奖金和津贴等收入长期按月给予资助;看到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苦难的,侯光炯院士也会主动给钱。几十年来,受到过他救济帮助的人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侯光炯院士与农民心贴得紧,最听不得坑害农民之事。有一次听说有人用假激素骗农民的钱,他肺都气炸了,硬是拉着助手,冒着绵绵秋雨,赶到骗子行骗的村社,用自己的工资一家一家地把钱送到被骗农民的手中。

3.拜农民为师。

在侯光炯院士眼里,每个人都是他的老师,而农民则是最敬重的老师。他从不以名誉和地位自傲,总是那样地谦虚温和。



侯光炯院士在基层蹲点“田间归来”的珍贵照片(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在长期的农村实践中,侯光炯院士与农民建立了深厚感情。在农民面前,他总是把自己摆在小学生的位置上,以农民的学生自谦,他交了很多农民朋。只要知道哪里的农民有新的耕种、培土方法,再远他也要去向他们请教。听说长宁县古河镇农民戴德光搞“生态循环农业”很有成效,侯光炯院士虽然年高体弱,却坚决不肯放过学习的好机会,坚持要去20多公里外的现场参观学习。现场太远,又不通车,学生们只好用临时捆绑的滑杆抬着他去了。他的半旱式栽培法、大窝种植技术、半旱式垄沟蓄水等研究成果,都闪烁着农民的智慧之光。谈起取得的成果,侯光炯谦虚地说:“我不是什么专家,农民才是真正的专家,我只不过给他们作了一下总结。”

侯光炯院士经常教导助手和学生要虚心向农民请教,认真总结农民的经验。他给前来农村基地的研究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只有与农民多接触,尊敬他们,才能从他们那里受到启发,才能学到真正实用的知识。他说:“我研究的是土壤,离开了生长的植物和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就不可能成功。农民才是土壤的真正主人,离开农民,我的一切研究都没有意义。”

3

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1.忘我的“工作狂”。

侯光炯院士说过:“在农村,我最喜欢的是老牛,它不图享受,默默工作,我们科技工作者就应该像牛一样,为国家,为人民奉献我们的一切”。他一生中像土壤一样朴实无华,像老牛一样无私奉献,不求索取,不图享受。

面对“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等接踵而至的一系列荣誉,侯光炯院士不但不居功自傲,而且把这些荣誉看成是“欠人民的债”。他说:“名誉、地位和金钱都是人民给我的,我得到越多,欠人民的债也就越多,债是要还的,我这辈子,人民给我的太多了,只有拼上老命才还得清哪!”



侯光炯院士在工作中(图片来自网络)

侯光炯院士从1973年起开始长期扎根农村,到1996年逝世。在这期间,他只有开会或讲学才短暂离开基点,就连春节也是在农村和农民一起过。他总是利用春节农民闲暇时,同农民、基层干部讨论生产,总结过去的一年,筹划新的一年。学校领导和同事们关心他的健康,多次动员他回学校,都遭到他的拒绝。在农村蹲点的日日夜夜里,侯光炯院士常常工作到凌晨三点半钟,他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干工作就要有这种三点半精神。”每当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劝他早点休息时,他总是说:“我在时间上的本钱不多了,一分一秒都要算着用。我要利用有限之年,为土壤科学多做点贡献,为人民多还一点债。”

1974年春节前夕,侯光炯院士在重庆开完会已是大年三十,此时出门在外的人不管千里万里都纷纷赶着回家同亲人团聚,虽然侯光炯院士的家就近在咫尺,他却径直赶回了他蹲点的镇金。面对人们“年事已高,要注意休息”的劝说,他回答:“我的人生哲学是,如果因为老就‘照顾’,不去做自己专长的工作,那我宁愿早日死去,绝不浪费人民一粒米一元钱为我养老。”

1989年起,侯光炯院士的双眼白内障开始逐渐恶化,致使本来就高度近视的双眼几乎失明,之后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什么事情全靠手摸着做。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不顾领导和朋友劝阻,依旧坚持在农村搞研究。听汇报,布置工作都要亲力亲为。写文章,信件时,常常由他口述,助手记录。下农田做调研时,由人搀扶着去田间,看不到就摸、就听助手的汇报,从而了解到农作物的长势和土壤性质。



侯光炯院士在工作中(图片来自网络)

1995年5月,侯光炯院士到宜宾参加科技顾问团会议。他拒绝坐地委派的小车,自己乘公共汽车,没想到却在路上因车子突然颠簸而受伤。下车后到宜宾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腰椎第二椎压缩性骨折,并伴有肺部感染。因系重伤必须住院治疗,可侯光炯坚持要回长宁免耕所。在学校领导再三劝说下,侯光炯最后终于同意卧床休息一个月。侯光炯躺在床上全身不能动弹,心里却惦记自己的土壤实验。刚满一个月,他就托人带话给张郁书记:“30天期限已满,我一天也睡不下去了。”医生和领导怎么劝阻也无效,只得用担架抬着上了地委派来的车,平躺在担架上回到长宁免耕研究所。

1996年5月,侯光炯痰中带血,被诊断为空洞性肺结核,但他牵挂着旱地免耕课题,要搞田间鉴评,不顾医生劝阻,甚至以跳楼相威胁,急忙又赶回了宜宾长宁。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还念念不忘他一生未完成的事业。践行他“我要在大地田边告别人世!”的诺言。



侯光炯院士(图片来自网络)

2.一生淡泊名利。

几十年来,侯光炯院士从未向组织提任何个人要求,连工作需要和政府规定范围内他应享受的待遇也常常谢绝。

1956年11月,已是学部委员(后称院士)的侯光炯在工资晋升中获得一等工资。人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他却向学校领导写信,主动要求降低工资等级。

三年困难时期,国家对党内高薪人员提出降低工资的要求,他第一个自觉请求降低工资。中国科学院每个月发给学部委员100元津贴,侯光炯不愿去领,他认为自己已经拿了国家发的工资,不应该再拿奖金。每次侯光炯院士都把寄过来的津贴又退了回去,中科院只好将侯光炯个人的钱存起来。后来侯光炯院士将这笔钱捐给中科院图书馆。侯光炯院士一生生活俭朴,组织希望他注意营养,爱护身体,他常常说:“国家还很穷,农民的生活还没有得到大的改善,我不能接受优厚待遇。”“我们享受党和国家的东西越多,欠人民的就越多。我们所做的一切要对得起人民。”



侯光炯院士在工作中(图片来自网络)

“文革”期间,他虽受到审查和批斗,但仍交纳1.7万元党费。

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也越来越好,侯光炯院士依然粗茶淡饭。早上一碗豆浆,中午一个蒸蛋花,就算是改善生活了。一床蚊帐烟熏火燎用了10多年,子女为他添置的新衣服,他舍不得穿,有的还送给了农民。他在学校的家没有任何装饰,家具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没有彩电、冰箱等现代家用电器,只有一台黑白电视。

1989年,侯光炯被评为“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增加了两级工资。他每月留下369元,余下的用来设立土壤学青年科学奖励基金和交纳党费。199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他“四川省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并重奖10万元,侯光炯院士当众宣布:“这10万元,我一分钱也不要,将它全部用作农业科普博物馆的建设和办免耕技术培训班。”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上级领导考虑侯光炯院士长期在宜宾长宁农村蹲点,交通不便,视力又差,多次给他分配了购车指标,都被他一一回绝。1986年中科院成都分院将一辆吉普车无偿供他使用,也被他退了回去。九十高龄的他,在手扶拖拉机的拖斗中放把椅子,照样四处奔波,踏勘土地,指导农技,采集土样,分析研究。

在20多年的农村生活中,他先后住过风雨穿堂的茅草屋、破烂的庙宇、乡公所。直到1990年才搬进了位于长宁县城的自然免耕研究所大楼。位于2楼左边的那套两居室的房子就是侯光炯的工作室兼卧室,工作室那把椅子是工作人员专门为侯光炯院士设计的,捆绑在椅子上的靠背是侯光炯工作疲倦时打盹支撑头部用的。

(未完待续)

主要参考文献

1.大地之子——侯光炯学术思想研究【M】.谢德体 申丽娟 丁恩俊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2.世纪情缘——侯光炯的人生道路【M】.余德庄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3.农业土壤学——侯光炯在宜宾应用研究17年论文选集【C】.侯光炯著.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

4.侯光炯画传【M】.张晓华、郭兰、刘润编.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5.院士长宁情——侯光炯院士在长宁17年工作事迹梗概【A】.胡怀洲著.四川: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

作者简介

蒋德均,1966年生,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三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诗百年100位最具实力诗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天府人才计划”文化领军人才候选人,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型文化丛书《李庄文丛》主编,书剑创意写作坊主人。侯光炯院士纪念馆文字撰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地方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

主持或主研市厅级、省部级、国家级课题12个,负责多个大型文化文学写作项目。已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等学术著作5部,文化随笔集9部,《文生抒情哲理诗选》《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等诗集24部,其中大量作品选作985、211和“双一流”工程大学通识博雅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5部9册。

往期回顾

【方志四川•人物】蒋德均 ‖ 大地之子——记侯光炯院士(一):探索土壤奥秘的人

【方志四川•人物】蒋德均 ‖ 大地之子——记侯光炯院士(二):报国之志 践效国之行

【方志四川•人物】蒋德均 ‖ 大地之子——记侯光炯院士(三):严谨治学 成果丰硕

【方志四川•人物】蒋德均 ‖ 大地之子——记侯光炯院士(四):精心教书 诚心育人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