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愿得此生长报国:纪念王淦昌诞辰113周年

来源:中物院曙光视点 史志绵阳 发布时间:2020-05-28 22:55:11 浏览次数: 【字体:

导读

今天(5月28日)是“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院士诞辰113周年。王淦昌院士的一生,是为我国科学技术和国防科技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下面,我们用一组图文,回顾王淦昌院士数十年光辉人生中的点滴足迹。

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任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兼任该所副所长。1961年起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物院前身)副所长、副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核工业部科学顾问,中物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1990年10月被苏联莫斯科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王淦昌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及组织领导工作。20世纪80年代,与王大珩、杨家墀、陈芳允等科学家一起提出并促成了国家“863”计划,为我国高技术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32年 王淦昌在德国留学

留学归来 学术成就斐然

1933年,王淦昌在德国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怀着一颗拳拳报国之心,历经千辛万苦于次年回到祖国。有人劝他不要回国,中国没有从事科学研究条件,他回答说:“科学是要为祖国服务的,我是学科学的,但我首先是中国人。”1941年,他独具卓见地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并为实验所证实。1953年到1956年,他领导建立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利用多板云室和磁云石研究粒子及其相互作用,获得了一大批奇异粒子事例,使我国宇宙线研究走在当时国家先进行列。

▲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左起:赵忠尧(1)、胡宁(3)、周光召(4)、王淦昌(5)

成果卓绝 蜚声国内外

1956年,王淦昌赴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他领导一个小组于1959年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荷电负超子——反西格玛负超子,把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然而,这时,王淦昌应召回国秘密研制原子弹。从这天起外国科学界发现,即将要拥抱诺贝尔奖的著名物理学家、反西格马负超子的发现者王淦昌却一下子从地球上“蒸发”了。

▲1966年12月28日,王淦昌(左)、聂荣臻(中)、朱光亚(右)在核试验基地

隐姓埋名 “愿以身许国”

1961年4月,王淦昌受命投身核武器研究、试验和组织领导工作。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愿以身许国”,从此隐姓埋名17年,战斗在戈壁荒原,深入试验现场,指导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带出了一支年轻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及地下核试验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9年,王淦昌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氟化氪激光装置前指导工作。

求是创新 开拓新领域

1964年,王淦昌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氘靶出中子以实现核聚变的科学设想,在此后直至去世前的30多年间,他为在我国开展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殚精竭虑多方奔走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和指导工作。他是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创始者与奠基人,也是世界上这项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1986年3月向中央提出发展高技术建议(即“863”计划)。右起:王淦昌、杨家墀、王大珩、陈芳允

高瞻远瞩 訏谟定命

王淦昌非常关心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1986年3月,他与王大珩、杨家墀、陈芳允一起提出了对我国高技术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863”计划建议。他们在建议书中指出,这是“事关我国今后国际地位和进入21世纪后在经济和国防方面能否进入世界前列的问题”。

▲王淦昌在准分子激光实验室指导研究生工作

科学泰斗 一代宗师

王淦昌的思想精髓之一是“一个科学工作者要为祖国的富强献身”。他大力倡导协作,他常说:“中国科技工作者要团结一致,参与国际竞争。”他十分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在几十年科研和教学实践中,他身体力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其中,不少人成为国家的栋梁或著名科学家,包括诺贝尔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先生都曾是他的学生。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王淦昌院士为科学事业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生。他那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赤子之情,以民族振兴、祖国强盛为己任,“愿以身许国”为事业献身的精神,以及他卓越的科学成就,深邃的科学思想,敏锐的战略眼光,坚持真理、淡泊名利的高贵品格,谦逊质朴、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杰出的典范,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正迎来科技文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科技支撑综合国力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深刻。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我们纪念王淦昌,就要以他为榜样,牢记使命,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来源:中物院曙光视点

来源: 中物院曙光视点 史志绵阳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