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张喜洋 ‖ 穆旦之命运 杜诗之精神——评郑大谟其诗其人

作者:张喜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1-21 16:40:03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19年第5期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读完厚厚一本《郑大谟诗词集》(简称《大谟诗》,四川民族出版社 2018年11月第1版)后,心里像碰翻了五味瓶儿,久久难以平静!大谟诗词通俗易懂,童心未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飘散着四川东北泥土的芬芳,是对中国古代格律诗词的一 大创新。徜徉在大谟先生的诗海中,我好像在与一位逝去的同乡诗人对话,触摸他的文字,触摸他的词,触摸他复杂的内心。

《郑大谟诗词集》(2018年11月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郑大谟创作的诗歌题材广泛,意境高远。大部分诗词充满人性的温暖和对家乡土地和人民深沉的爱。但也有部分诗词就像穆旦的诗歌“黑夜里叫出了野性的呼喊”,说出了许多人想要说的话,使人产生共鸣。 

1

当读到他描写李家农村“红衣篱畔拍青菜,牛背村童笑语喧”的景致时,我想起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读到他描绘村姑“定水桥边遇丽人,二十上下苗条身”时,我又想起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他关心农民疾苦,“夏日炎炎似火烧,苕藤插下半枯焦”,又好似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情怀;他“人老衣单薄,苦寒不可支”的境遇,又使我想起白居易“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他在《风雨三餐》中所揭示的“树不静兮发怒声,大风专向高楼鸣”,又使人想起杜甫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 茅”那种艰难困苦的人生境遇。

民国时期四川大学(资料图片)

 作为民国时期四川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毕业生的郑大谟,可谓饱读诗书,博学多才。尽管后来以“教书匠”为生,但他情感细腻,内心世界极其丰富。他透过自己犀利的双眼,善于观察生活,刨开生活内核,以诗词形式,记录、表现他身处时代。他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既有远方,又有诗行,还有田野。只要有诗词的日子,他能做到“菜淡饭稀也不饥”。正因为他有“一口香茶一首诗”的情怀,所以他能拥有“风刀霜剑相逼严,香溢骨犹硬”的豪迈人生。

2

 和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众多古代行吟诗人一样,诗人郑大谟也有行吟诗人的特点。他诗词中的场景主要包括城市、乡村、学校、当场日、重大节假日、劳动场面、家庭、家宴、故乡等;此外,“移动”是其重要场景,即不停地行走、记录。他能充分与当地老百姓接触、交流、了解,与他们打成一片,走进人民中间,了解他们的生活,深入他们的内心。

 他写《四月农村》是这样的情景:“四月农村最是忙,稀红肥绿遍山黄,家家户户闲人少,多数儿童上战场。”其中的“稀红肥绿”,诗人巧妙引用宋代词人李清照《如梦令·昨 夜雨疏风骤》中的“绿肥红瘦”,将其稍加改动,表达农村四月绿叶繁茂、红花凋零,而山上麦子成熟、一片金黄的景象。农村这个季节忙到什么程度?诗人又写了一首《农村四月》:“大麦割罢小麦黄,平田车水又栽秧,未了蚕桑育苗始,四月农村就是忙。”这两首诗,诗人真实记录了四川乡村“双抢”季节(既割麦又插秧谓之“双抢”)和育蚕苗的繁忙场面,颇有生活气息。 

 农村生活中,不仅“双抢”忙,秋收、秋种也很忙。诗人写有一首《浪淘沙·战四秋》的词为证:“男女喜洋洋,正莅秋忙,壮青好似上疆场,李媪何翁难示弱,撒种刨厢。戴月披星光,斗志昂扬,点完平地又山岗,一片红旗迎风舞,笑向斜阳。”秋收季节,农民收稻谷、挖红苕、点粮食等就像走上没有硝烟的战场,可谓毫不夸张,字里行间,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深情的赞颂。

  蓬安县周子古镇濂溪祠(资料图片)

乡村农忙如此,农闲时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诗人下放农村劳动,暂住在一个叫“李家”的地方,这里融入了诗人的生命,因此在其诗词中,多次专门写“李家”或“李宅”:“小院清幽地,人居图画中,含烟枣岭翠,带雨桃花浓……。”这是写“李家”的外在景致,颇有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不久他又写了一首在“李家”的生活情景:“近日搭锅在李家,吃喝满意在粗茶,三餐两顿菜稀饭,一月双回糯糍粑……如此深情岂不夸!”反映诗人在李家的生活待遇,与主人相处和谐,就算粗茶淡饭也很知足,更进一步表明他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此外,诗人写“李家”还有一首词《苏幕遮·雨天李家》,颇有画面感,尤其令人难忘:“麦青青,细春雨,带笑夭桃,翠竹清如洗。阶上亁翁将篾起,老妇补缝,邦秀纳鞋底。天玉梁,小夫婿,半掩门窗,坐哺婴儿乳。切切不闻相戏语,‘肚子饥乎,要去烧锅否?’”这首词将下雨天农民无法出工,多数在自家堂屋或屋檐下干家务活儿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此词先景后人,说的是一个叫亁的老伯开篾条准备编织农具,而他的老伴和一个叫邦秀的妇女正在穿针引线,补衣或纳鞋底;另一个叫梁天玉的少妇正在半掩的门窗内一面为婴儿哺乳,一面和她丈夫聊天。诗人听不清楚他们聊什么,好似少妇在问丈夫:“是不是饿了,要煮饭不?”好一幅温馨的乡村美丽画卷!

3

 在那个特殊年代,通讯不发达,诗歌发表途径相当有限。大谟诗词在当时基本没有发表机会,只是偶尔有几首他自己创作的诗歌在他任教的班级或学校以手抄方式流传,数量相当有限。

 从《大谟诗》附上的手抄诗影印件来看,供他诗词创作的笔记本仅仅只有一个巴掌大小。他随时将这种小笔记本装在他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衣袋里,并且中间必须夹一支笔,能保证随时随地掏出来,进行他的诗词创作。从其笔迹上看,他创作的诗词,字迹工整,用词准确,往往极少改动,几乎连一个“墨巴巴”都没有。这不得不叫人叹服他的语言文字功力。诗人在“炭重如山空肚子,忘劳且走且吟诗”的日子里,有一组七言四句的《绝句》共22首,令人印象深刻:“……老妻临别道珍重,早作新人早日归。 ……定水桥边遇丽人,二十上下苗条身。……自言家住白云村,名董瑞薇性善温。……要问丈夫蒲世仁,公司会计有才能。……结婚十日又离分,屈指一年五月零。……金鱼桥前终一别,祝君幸福海洋深”。整组诗洋洋洒洒88行,一气呵成。 

 《郑大谟诗词集》(2018年11月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这首诗颇像白居易《瑟琵行》的叙事风格。叙写诗人1969年岁末的一天,一大早从其居住的“高楼”,经过龙溪,过跳磴河,到“三官”,再到“大王”,经过定水桥边时,偶遇一个叫董瑞薇的美丽女子,两人结伴而行。董瑞薇向诗人诉说自己的身世和婚姻,引起诗人深深的同情,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体贴和关心。从另一个角度看,尽管诗人正经受劳动改造,但当他行走在劳动人民中间时,他心怀社会,心怀百姓,他的内心并不孤独。

 紧随其后,诗人在1970 年元旦假期又写了一组回家的《绝句》,共10首 44 行,也很有意思:“八十行程何用烦?小桥流水总盘桓。虽然霜剑风刀逼,不惧年高上路难。……七零元旦假三天,学校机关坐绮筵。我恐途中无饭食,五根冷薯过新年。 ……一望红楼心喜欢,抵家儿女问平安。明灯之下团团坐,肉烂酒香用晚餐。”

 时年已满60周岁的郑大谟,因思家心切,不惧年龄大,不惧风霜雨,为能与亲人团聚,哪怕途中只吃5根冷红薯也无所谓。从他劳动改造的村庄,穿过河流,翻过高山,到“金星”,再到“三官”,步行80里,于黄昏到达“高楼”的家里。此时,家有儿女相迎,有酒有肉,全家围着丰盛的晚餐享受天伦之乐,那种家庭和谐的喜悦不言而喻。正是这种有希望的活着,才使郑大谟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决心和信念。 

 以上两组《绝句》,能让读者明白大谟先生一去 一回的行走脉络,从而进一步了解他且走且吟的诗意人生。   

4

 行吟进程中,特别是他对20世纪60到70年代缺衣少食、艰难生活的写实性“记录”,让人感同身受,过目不忘。这些诗篇也是大谟诗词的重点,具有划时代意义。“人老衣单薄,苦寒不可支。欲熬风雨夜,拥被读《诗词》”(《雨天》)。在四川乡下,冬天没有暖气,寒湿阴冷的天气,冻得直钻脚尖儿,诗人年老衣单,只好钻进被窝捧读《诗词》。

 郑大谟国立四川大学学生注册证(刘庆 供图)

在物资贫乏生活艰难的年代,仿佛吃什么都香。郑大谟除了写这种困苦的生活,还写出许多四川特有的美食,虽然有时在梦中,但令人垂涎三尺:“昨宵一梦飞成都,欣食枕江脆皮鱼……”“老妻招手笑嘻嘻,腌肉肥肠又腊鸡。醉后狂呼伤醒早,余香在口尚依稀。”“……红烧大鲤香甜味,五角一盘敢问津?”“……三杯淡白高粱酒,两碗红烧芋子鸡。”“……三杯白酒淡浓有,两盅猪肉肥瘦全。”脆皮鱼、腌肉、腊鸡、红烧鲤鱼、芋子鸡等都是四川名菜,美味佳肴。此外,他的词里还记载了四川南部美食“烧腊数贾鸭、脆鱼只肖手、白糖糍粑”(《望海潮·南部县》)。通过诗人的描写,让人闻到了菜香和酒香,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热爱家庭、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一面。

5

 在大谟诗词中,我特别留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诗人的日常劳动“铲渣滓”。其实,这种劳动在川东、川北乡下叫“铲草皮”或“铲土皮”,作为蓬安人 的郑大谟应该明白,可他在诗词里却坚持使用“铲渣”或“铲渣滓”这两个词。这表明,诗人另有深意:“已是漫山映夕阳,挑挑渣滓送牛房。归来抛却无穷事,但吟诗词句句香。”这是诗人 1967年12月5日的铲渣“记录”。接下来,是诗人 1968 年3月16 日的《铲渣有感》:“清晨铲渣水边过,小鸟声声唤奈何。池塘青草莫锄尽,留给青蛙蝈蝈歌。”“久坐溪边数落花,可怜芳草才抽芽。生机莫怪遭摧毁,任务须知在铲渣。”叙述诗人一边铲草皮,一边牵挂刚刚露芽的芳草和小动物青蛙、蝈蝈的生存处境。诗人明白,他的主要任务是必须铲渣!

穆旦(查良铮)(资料图片)

 “铲渣坟坪地,白杨气萧疏。墓茔对残照,逝者如斯夫!”这首诗意思是说:他在一个叫坟坪地的地点铲草皮,白杨树叶已很稀少,夕阳照射在一堆堆坟墓上,一切都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这首诗写于 1969年9月16 日。而记录铲渣,诗人还写有一首《相见欢》的词:“……问何事,铲渣滓,上山岗。喜看蓝天红树绿田庄。”该词写于1969年12月2日,到此,诗人的铲渣劳动已持续 3个年头。实际上,诗人执意使用“铲渣”一词,是想向人们表达,他手里在铲渣,而他的内心是想铲除社会“渣滓”,还世人一个清清白白的天地,这也是他的梦想和渴望! 

6

 诗人对中国古典文学、词牌等烂熟于心。他尤其喜欢唐代李白、李商隐的诗,宋代陆游、秦观、李清照的词,创作需要引用时,他信手拈来,并通常在诗词末尾加以备注,可以看出他对学术的严谨态度。

 比如,他的《绝句》“今夜劝君不用愁,愁来愁去莫来由。‘春蚕到死丝方尽’,‘事大如天醉亦休’”就分别引用了李商隐和陆游的名句。又如:“‘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爱河莫非成恨海,士贰其行有异心?”前两句引自宋代词人秦观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意为枝上突然响起黄鹂的鸣叫,梦中惊醒的我泪流满面,新泪痕叠着旧泪痕。

7

诗人许多诗都采用大量的方言、口语创作,尤其是使用大量蓬安市井话(川东和川北口语、方言),极大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如“劝君莫要伤别离,瞬息明年又转来”中的“转来”(回来之意);“已是漫山映夕阳,挑挑渣滓送牛房”中的“挑挑”(挑一担之 意);“生机莫怪遭摧毁,任务须知在铲渣”中的“莫怪”(不要怪罪之意);“若贪温暖忘披戴,布谷笑君是懒人”中的“懒人”(偷懒之人);“青山咫尺登不得,愁对黄花思故乡”中的“登不得”(登不了之意);“三顿 稀粥米一斤,无油无菜蘸盐吞”中“蘸盐吞”(用筷子头沾着盐粒下咽);“枝头有鸟声声唤,流水小桥气歇 匀”中“气歇匀”(等休息好了再走)。其他还有“推磨”“擀面”“夜饭”(晚饭)、“头回”(第一次)、“背时”(倒霉)、“白话”(闲聊)、“莫来由”(没理由)、“瘪腰 包”(空荷包)、“拍青菜”(剥青菜)、“搭锅”(搭食)、 “理麻”(批评)、“刨厢”(打垄)、“点完”(播种完)、“锅边转”(厨师煮饭炒菜)等等。另外,诗人还用大量笔墨写蓬安八景、相如琴台、龙角山、财神楼、牛渚滩等家乡美景,深深打上川东北地方烙印,也使他语言运用上有明显地理“坐标”。

  和许多古今中外诗人一样,郑大谟借景抒情的物像主要有大风、雨雪、雷电、寒冷、酷暑、斜阳、月亮、美酒等。

 从诗人创作的时间上看,郑大谟的每一首或每 一组诗(词),均有明确的年月日标注,这对郑大谟的心路历程研究,提供了明确方向。

8

 为何说郑大谟与穆旦诗人的命运相似?是因为大谟与穆旦都是学界诗人,年龄相近,人生经历相似,都是以知识报国,都具有爱国主义情怀。不同的是,大谟始终创作古体诗词,而穆旦写现代诗,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穆旦青年时期留学美国,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 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弃笔从戎成为一名中国远征军军人,曾穿越“死亡之谷”——胡康河谷回到祖国。正因为这段经历,1955 年在“肃反”运动中,成为“肃反”对象;1959 年初,被 打成“历史反革命”,被判处机关管制、监督劳动 3 年。他在《野兽》一诗中写道:“黑夜里叫出了野性的呼喊,是谁,谁噬咬它受了创伤?在坚实 的肉里那些深深的,血的沟渠……它抖身,它站立,它跃起,风在鞭挞它痛楚的喘息……”遗憾的是,他没能等到平反昭雪的那一天,于 1977 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蓬安县周子古镇(资料图片)

 与穆旦相似的是,郑大谟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后,也正逢抗日战争,经人介绍入黄埔军校成都分校做宣训干事。“文化大革命”初期,因曾加入国民党三青团和任国民党县参议员的 “历史”,郑大谟受到冲击,被打成“反革命分子” 和“反动学术权威”,被判刑管制3年,下放乡下劳动,他的人生跌入低谷。相似的经历使郑大谟的诗正如穆旦的诗那样,“黑夜里叫出了野性的呼喊”。他的诗词中,始终有对自我的拷问,有对现实生活的审视和批判。

 直到 1978 年,郑大谟被平反昭雪,恢复教学工作。特别是 1982 年 10 月,已 74 岁高龄的郑大谟又被召回到教学岗位,他仍服从安排,勤奋工作,有词作证:“……一电飞来,匆匆到建中,才知语文仍需我,八四级,一二班,尽才聪 ……”。一方面他叹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耽误了多少人宝贵的时光;另一方面,国家刚改革开放,需要人才,只要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他都只争朝夕,到生命最后一刻。在执教近2年后的 1984 年,他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家乡和亲人。

川东北大地上,历代文人辈出。在四川南部、蓬安司马相如故里,大谟诗人又将是一座文化丰碑,是四川、南充、南部,也是生他养他的故乡——周子古镇又一张响亮的名片!

(载《巴蜀史志》2019年第5期 总第225期)

作者简介

  张喜洋,男,笔名雨三言、吉二等,四川省蓬安县人,现定居广东佛山南海。1991年南下广东,辗转东莞凤岗、中山小榄、佛山南海等地打工,干过杂工、领班、车间组长、课长、人事经理、内刊编辑等职,现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金沙城区文沙路丹灶广播电视站新闻部记者。

 在《学习强国》《方志四川》等网络平台及《读者》《巴蜀史志》《广州日报》《珠江时报》《佛山日报》《打工族》《参花》《江门文艺》《佛山文艺》《黄金时代》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随笔、言论等文学作品约百余万字。散文《坐歌堂》获2004年度佛山市群众文艺“百花奖”三等奖,入选全国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辅书。目前已出版散文集《坐歌堂》(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 张喜洋(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金沙城区文沙路丹灶广播电视站新闻部)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