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虎痴抗战 丹青铸史——缅怀张善子先生‖汪毅

作者:汪 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6-30 21:37:54 浏览次数: 【字体:

虎痴抗战  丹青铸史

——缅怀张善子先生

汪 毅

张正兰(1882—1940),号泽,字善孖(善子),常署名虎痴,亦署名张虎痴、虎公、虎知。清光绪壬午(1882年)年农历壬午年丁未月壬子日(五月二十七日,即公历7月12日)癸卯时,出生于四川内江。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农历庚辰年丙戌月丙申日(九月二十日,即公历10月20日)甲午时(上午11点),病殁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宽仁医院(中央医院),享年59岁。

图片

张善子 (1882—1940)

张善子有兄弟10人,他排行二;妹妹2人。张善子系双胞胎中的弟弟,其兄号荥,生下来便夭折。张善子系张大千二哥,昆仲共创大风堂,系大风堂堂主之一。早年在日本东京加入由孙中山组建的中国同盟会,与廖仲恺、何香凝、黄兴交往密切,特别是追随与孙中山并称“孙黄”的黄兴奔走革命。1937年7月中旬,参加由蒋中正在庐山召开的会议(被邀参会者200余人。会上,蒋中正发表“最后关头”演讲和《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又称《抗战宣言》)。张善子曾任黄山建设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主席暨首席理事等职,是抗战时期由国民政府唯一颁令褒扬的画家。

图片

《虎》 张善子 作(《大风》杂志第23期)封面

张善子工诗,善文,精鉴定。山水、人物、花鸟画科无所不能,尤精于画虎,以“虎痴”著称中外艺坛。其笔路开阔邃远,作品创意四射,特别是他的一系列抗战美术作品,传递了强烈的社会意识及国家意志、民族大义信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凸显了特别的审美价值。其代表作《中国,怒吼了》《怒吼吧!中国》《勇猛精进,一致怒吼》《忠心报国》《正气歌像传》等传播十分广泛,构架了中华抗战美术,再倡了千秋正气,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

image.png

《怒吼吧,中国》,张善子 作。这是一个令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的声音,这是一个让世界都能听到的一个伟大民族的声音!

图片

《勇猛精进,一致怒吼》 张善子 作

张善子虽有军旅生涯和数渡东瀛的经历,但其作品却没有一张是图解战争的血腥与杀戮,也没有一张是图解日寇铁蹄对中国土地的蹂躏。由此可见,张善子美术创作的姿态、格局、高明所表现的匠心独运。

张善子以他的绘画艺术语言作为一个美术家的“抗战宣言”,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和特色。他的抗战美术作品,大体分为两大类(抗战前的作品为“金钗”类):一是虎威类,二是正气类。所谓虎威类,便是通过拟人化传递虎(狮)的气势来展示中华民族同仇敌忾、“雄大王风”的磅礴力量;所谓正气类,通过对中国历代节义英杰代表人物及其人格的凸显(包括崇拜),大力倡导正气凛然,强调了民族先贤文化自省、浩然正气、英雄气概的旗帜性,完成了民族精神的构建,激发了国民精神和民族抗日斗志。

图片

《虎啸生风》(崖刻)张善子 作

张善子“美术抗战”的行为表现别致,传播广泛,影响深远,让人由衷感慨:中华民族的抗战不仅有台儿庄大战、平型关大捷,有张治中、王铭章将军等的浴血奋战,还有张善子彰显的人文力量和特殊的战斗力量。诚如张目寒在《忆善子二兄》中引言:“《正气歌图像》(又名《正气歌像传》)曾一度展览,朝野人士颇以为我之工作能与抗战相配合,总裁取之悬诸中央政校,鼓励诸生。”不仅如此,他的《正气歌像传》还名列“战争图书丛书”榜首,一版再版,发送至前线战壕。这对于民族精神的振奋,前方将士意志的砥砺,民众气节的完美,无疑具有时代号角作用。

图片

《正气歌像传》 张善子 作(载《良友画报》1938年3月号)

1938年11月,参政会议决定派出于斌大主教出国谢赈,同时派张善子以中央赈济委员会委员名义随往宣传。同年12月,张善子携《正气歌像传》《四维八德》《忠孝节义》(即《忠心报国》《孝道可风》《节不可夺》《义当勇为》)、《勇猛精进,一致怒吼》《中国,怒吼了》、“黄山系列”等及与张大千共同创作的180余幅作品,以及大量印有法文、英文的国画印刷品,赴法国辗转美国,从事“国际化”的美术宣传活动与十分特殊的抗战活动,影响了国际社会。

图片

《山君爱国,吞此倭寇》 张善子 作

1939年2月,张善子在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举办“张善子、张大千兄弟画展”,开中国画家在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举办个人展览先河。法国总统勒伯伦不仅对张善子颁授勋章,而且赞誉他系“近代东方艺术之杰出代表”。

图片

《千秋正气,一代虎痴》 苏士澍 书

1939年4月,张善子抵达美国,在纽约、芝加哥、费城、旧金山、波士顿等地举办了若干场画展,在诸所大学及若干社会团体作了数场演讲,为中华抗战募捐总计20余万美元。在华盛顿,张善子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及其夫人欢迎,多次被邀请赴白宫做客。从国民外交角度,他积极联系各地华人社团,代表政府参加纽约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不懈地争取友邦人士的制日和物资援华,甚至激发侨胞发起“一碗饭援华运动”,被誉为平民外交“第四战线斗士”,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凸显了中国画家的人文情操、视野格局、民族意志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940年6月,美国佛丹大学颁授张善子荣誉法学博士学位,这之前仅有罗马天主教教皇获有此学位,开中国人获其殊荣之先河。

张善子在美国的文化交流和募捐及国民外交活动,具有国际影响。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纽约时报》《时代》《生活》等报刊有若干报道,国内《中央日报》《新华日报》《新新新闻》《盛世报》《良友画报》等媒体有若干介绍。仅1940年上海《申报》就刊载有:《张善子在美大受欢迎》《张善子在美游历募捐救济中国难民》《张善子在美得荣誉学位》《画家张善子将由美返国》《著名画家张善子由美抵港》等报道或通讯。同年,10月5日的《新华日报》报道:“画家张善子先生,于民国廿七年十二月出国,展览画品,为国家筹赈宣传,道经欧美各大城市,备受当地朝野人士之热烈欢迎,前后历时将近两年,收获成绩极为美满……张氏此行,在国外举行画展达一百余次,义卖画虎得款十余万元,均已先后直接汇我赈济委员会,作为赈济难胞之用。张氏且于画展筹赈之余,从事国民外交活动,各援华团体之更多借张氏游美机会,扩大援华制日工作,对于我国国际宣传影响至巨……”

图片

张善子在美国作画(张心廉 供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人生的书写中,张善子既有风雅艺坛之文韬,又有曾(国藩)胡(林翼)治兵之武略;既有胸藏千古英烈人物之创意,又有运筹帷幄吹角连营之才能;既有艺术家之云水风度,又有沙场点兵之壮怀激烈;既有文人雅士之情致,又有将军奋战之豪迈;既有儒士之风范,又有从政之远瞩;既有读书破万卷之过程,又有行游亚欧美之经历;既有不凡之革命生涯,又有特殊之圣教洗礼;既有画家和诗人之表现能力,又有平民外交家之开阔胸襟;既有痴虎之别具情愫(豢虎、驯虎、戏虎、画虎、诗虎、印虎、以虎貌己像,乃至称虎为“虎儿”及为虎皈依、立虎儿墓等,堪称古今“虎痴”第一人),又有匠心独运的“抗战宣言”。他以极强的文化自觉和别具一格的行为方式,高唱时代正气歌,为中华抗战美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故当时政府给予他的褒扬荣誉之显、社会名流作出的评价之高,文化艺术界至今几无人超越。如国民政府为他颁发的褒扬令,以及后人对他的若干评语:“中华民族之大侠魂”“中国真正的爱国大画家”“名垂宇宙生无忝,气壮山河笔有神”……

图片

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昨晨开大会正式成立(载1938年6月7日《新华日报》)

图片

国民政府褒扬张善子令(渝字第306号)

无疑,张善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把武功与文治结合得非常完美的艺术家。他拥有若干“第一”:第一个具有虎痴讨论意义的画家,第一个担纲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主席暨首席常务理事并领衔中华美术抗敌的画家,第一个由参政会议决定赴欧美谢赈、募捐和宣传中华抗战并具有重大贡献的画家,第一个被法国总统勒伯伦称赞为“近代东方艺术之杰出代表”的画家,第一个进入美国白宫的中国画家,第一个在世界博览会上为国民政府争得荣誉的画家,第一个作为中国人获得美国佛丹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的画家,第一个被誉为“第四战线——国民外交的斗士”的画家,第一个影响陈纳德将军“飞虎队”的画家,第一个由国民政府颁令褒扬的画家,第一个入围“第二批全国著名抗日英烈”遴选的画家……

图片

张善子的飞虎与陈纳德的飞虎

张善子传略载入《革命人物志》《四川省志·人物志》《内江市志》等。

扩展阅读

张善子的抗战宣言(选)

雄大王风,一致怒吼。威撼河山,势吞小丑。

——选自张善子《怒吼吧,中国》

落照虞渊惨不红,怒湍谁激大王风。山林尚有歼倭志,奋臂先张射日弓。

——选自张善子《怒吼吧,中国》

汉家飞将雄,直插倭虏穴。恢复旧神州,四海歌英烈。

——选自张善子题读《民族正气诗抄》

图片

《汉家飞将》 张善子 作,载《正气歌像传》

丈夫值此时会应国而忘家。此次我来郎溪,生平收藏存苏州网师园皆弃之如土,以今日第一事为救国家于危亡。万一国家不保,则虽富拥百城又将何用?恨我非猛士不能执干戈于疆场,今将以我之画笔写我忠愤,鼓荡志士,为海内艺苑同人倡。弟居首都,万勿消沉,当蹈厉愤发,济此艰难耳。

——摘自张善子致张目寒信

今天,我全国美术界一致联合组织起来,其唯一的目的是在发扬美术的力量,使民族抗战的精神磅礴充实,以打倒侵略中国、扰乱世界和平的日本强盗。

——摘自张善子在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所致开会词

多卖出一幅画,就多一颗射向敌人的子弹,多一份支援国家抗战的力量!

——引自张善子口述

画家要有恻怛好生之心,必行轩岐之术以济世。际此倭寇披猖,抗战日亟,制胜之道,端赖将不惜死,民不偷生,各尽其力,各尽其才能,方得到最后胜利。

我们是艺术家,非技术家,艺术要用时代反影,屯为天经地义名言;我们要洗刷素以为名士派艺术,以求时代艺术的产生,方能无愧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大声疾呼,不过万岁;志之所在,于乎千里),非群策群力,不能湧腾全国。在历史上,有时代性的艺术品:如吴道子《地狱变相》、郑侠《流民图》、法国格路所绘《战图》、威来所画《战争图》,多由爱国心而描写,对于民众收极大效果。现在我们要本着这种精神,去产生现代性作品培养民族正气,稳定后方描写抗战将士,艰苦热情,虽从治道与治术两点下手,治道画(历史人物)四维八德亘古不移,治术画现世印象,随时代的转变,画派虽殊,秉彝则一;取材虽异,理有同归。总之,作品不仅供少数人玩赏,要使一般观众愉快生民族自决心,方可以疗皮肤,疗血脉,疗骨髓,治身心。

以无声之史,激发民众意志,加强爱国抗战情绪,扶颠济倾之心,个个能兴奋到前线奋斗拼命,做中华民族堂堂正正的完人。这种时代性的艺术,于目前急切需要,善子有鉴于此,从颠沛流离中,绘有文文山《正气歌图像》,各地流动展览,其目的欲使后方民众,人均效文文山先生《正气歌》中所效法诸先烈,成仁取义知耻复仇,坚决牺牲,抗战到底,以期得到最后胜利。现在全美术界的动员,不管独擅,务望全国同志,共起振刷阐扬,无致颓靡,时不可再,幸勿犹移,毅然组织起来,以美术力量,激发民众抗战精神,提倡民众艺术,变为美的人生,这就是国画家应有的责任。

——录自张善子《国画家应有的责任》,载《抗战漫画·全美术界动员特辑》1938年第8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汪 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副巡视员,一级文学创作,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