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矗:研究“国宝”的“国宝”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19年第2期
每天早晨8点,在西华师范大学的校园里, 总能看见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拎着一个帆布包, 神采奕奕、步履从容地走进生命科学学院的大楼。 他就是今年已90岁高龄的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教授。
胡锦矗教授(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说起胡锦矗教授和大熊猫的结缘,还要回溯到1972年发生的一件大事。当年2月21日,美国总 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宣布将来自四川宝兴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人民。打破中美外交的坚冰,“熊猫外交”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意义。此后,访华的各国政要都纷纷表示想要大熊猫;而我国到底有多少只大熊猫,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于是,国务院召集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大熊猫产区召开座谈会,决定弄清野生大熊猫的真正数量。而这一艰巨的任务落到了胡锦矗身上。1974年,45岁的他受命进入卧龙,组建一支30人左右的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组织和领导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
1981年,胡锦矗(右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左二)在海拔4000米的卧龙贝母坪考察野生大熊猫(图片来源:教育导报)
野外如此辽阔,上哪里去调查呢?大熊猫独来独往,嗅觉灵敏,往往人还没靠近,它就一溜烟不见了。胡老决定从大熊猫粪便着手。他研究发现,不同大熊猫的粪便,其残留竹节的长短、粗细、咀嚼程度各不相同,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大熊猫的大体年龄、种群数量、活动范围等。胡老发明的这套方法后来被命名为研究野生大熊猫的“胡氏方法”。
1983年,胡锦矗在实验室(图片来源:教育导报)
胡老记忆中,当时的卧龙一带,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人在其中行走,很多时候都只得手脚并用。9万公里,全靠深一脚浅一脚地趟出来。一次,胡老师在青川县摩天岭独自追踪熊猫,突遇暴风雪,从早晨到深夜,他连续走了14个小时。就在命悬一线之时,他举起信号枪朝天射击,“砰”的一声,七八里外的同事们循着信号赶来,找到一个冻僵的“雪人”。等他从昏迷中醒来,看见所有的人都围着他哭泣……
胡锦矗教授为学生授课(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一天,调查队在汶川县草坡原始森林中迷了 路,一个个渴得慌。“不能让队员牺牲在森林里!” 胡老四处寻觅,发现不少泥炭藓,使劲一挤,水滴滴答答掉了下来。“嘿!有救了!”大家边走边找,陆续收集到两饭盒泥水,倒点米,混着泥水, 煮了一顿充满泥土味的米饭。整整五天,他们就靠从泥炭藓里挤水煮饭,走出绝境……
调查研究艰辛异常,胡锦矗与他的队员要趴在雪地上细细辨认熊猫的足迹;竹林深处,倾听熊猫把嫩竹嚼得嚓嚓作响的声音;大雪初霁的早上,钻进熊猫用身体挤出来的竹林“隧道”,积雪会从头上脖颈上灌下来,把棉服冻成僵硬的冰甲……
1984年竹子开花后,胡锦矗教授与乔治·夏勒(美)在灾后发现一具熊猫尸体,进行观察记录(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历时4年,一份20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出炉 , 调查行程9万公里,确认野生大熊猫约有2400只。
基于胡锦矗科研团队的调查报告,国务院批 准将卧龙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2万公顷扩建为20万公顷,也正是因为他的调查报告,青川县的唐家河从一个伐木的林场变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此外国家还批准建立宝兴蜂桶寨、北川小寨子沟、马边大风顶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等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及时有效地得到拯救。
胡锦矗教授与法国专家在卧龙考察(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1980年,中国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在卧龙建立“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胡锦矗被任命为首位中心主任。那年,世界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带领许多外国专家进驻胡锦矗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五一棚”。
要和外国专家一起工作,同事们建议他去买一身新衣服。在商场试衣服时,脱下外套,同事们惊讶地发现这个鼎鼎大名的专家衣服上居然打着好些个补丁。多年以后,夏勒博士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说:“胡先生打了厚实的羊毛绑腿,用来防水和防寒,脚上却只穿着单薄的黄胶鞋,我在心里记下,要设法替他争取到靴子。”
胡锦矗(左一)、秦自生(右一)在“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当学生问胡老,野外的生活觉得苦么?胡老回答说:“我们和熊猫同住一条河,同喝一江水,保护熊猫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即使艰苦的野外生活,也是一种快乐和满足。”
20世纪 80年代,宝兴县盐井乡汪家沟发现 一具因寄生虫病而死亡的大熊猫尸体。当大家都望而却步之时,胡老忍着恶臭仔细解剖,从中取出2336条蛔虫。于是,大熊猫研究史上有了第一 个关于蛔虫病的详细记录。
胡锦矗教授在工作中(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200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员来到四川,就大熊猫栖息地申请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进行考察, 作为随行唯一一位动物学专家,胡老近乎完美的介绍,为“申遗”成功增添了一块很重的砝码。
2007年,胡老因为对大熊猫保护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最高奖项——“自然保护贡献奖”。胡锦矗也被业内誉为研究国宝的“国宝”!
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席(右)为胡锦矗教授颁奖(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那些年,胡老长期在野外工作,一年就只有春节回家待几天。胡老的女儿舍不得让爸爸走。于是,年幼的女儿就趁爸爸睡着的时候,用线把爸爸的手拴在床头,以为这样爸爸就不能走了。 面对国家的需要,胡锦矗把更多的爱给了大熊猫, 留给女儿和家人的,却是长长的牵挂与思念。
胡老不仅把爱给了大熊猫,也给了他的学生 们。1983年,胡锦矗开始培养研究生。对学生,他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为让学生了解得更形象, 他把收集的标本、彩色照片和原色图片,制作成几百张教学幻灯片,一张一张讲给学生听……
胡锦矗教授在指导研究生(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胡老上课是学生们一天当中最紧张的时候。 因为他一上课,连续3、4个小时不休息。有一次, 胡老上课时突然鼻子大量流血,血止不住,学生们都吓坏了,说老师您去医院吧,去看医生。胡老师却抓起一把卫生纸,堵住鼻子,继续给学生上课。这一上又是3个小时不休息。
野外的学习考察生活异常艰苦,学生们又是长身体的年纪,胡老看着心疼。每次野外考察回来,胡老都自掏腰包带着一帮学生“下馆子”,给学生们补充营养。逢年过节,也总是把全体学生叫到家里聚餐,亲自下厨做好吃的。而这个惯例,一直坚持到他80多岁。
2008年12月,胡锦矗教授获斯巴鲁野生动物保护奖(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胡老的学生魏辅文院士时常回忆起2001年,70多岁的胡老跟他一道重上宝兴蜂桶寨考察。胡老在蜿蜒、陡峭的山路上稳稳地留下一个又一个脚印。登上山顶之后返程,同行的年轻人已疲惫不堪,而他意犹未尽。在头道坪的一个山窝里大家清理腿肚子上的蚂蟥,“一根,两根,三根……”, 胡老一边数蚂蟥一边看着腿肚上的淋漓鲜血,哈哈笑道:“我血压高,蚂蟥吸点血,正好可以帮助降血压呢!”也许正是这种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才使他在野外研究中经历了常人不能想象的艰辛与磨难,翻越了人生一座又一座高峰。
魏辅文院士向恩师胡锦矗赠书(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有人说,论胡老对大熊猫研究的贡献,他如果在北大、川大这样的名校,会有更加令世界瞩目的影响。可他却从未想过离开南充前往繁华热闹的大城市发展。外界问他为何甘愿偏居南充这样一个川北小城搞研究?他总是说小地方也能干大事情,小地方也能干成大事情。几十年间,胡老培养出来的动物学工作者有上百名。他的学生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魏辅文,为青藏铁路设计藏羚羊通道的杨奇森,成功促使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海洋兽类专家杨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年轻的熊类专家张泽钧等等。胡老常常说:“培养学生是我最大的收获,学生的成功,就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西华师范大学2014级毕业生与上班途中的胡锦矗教授合影(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如今,胡锦矗先生早已至耄耋之年,身体仍然硬朗,能熟练使用电脑、智能手机。为不给学校和女儿添麻烦,胡老总是每天 7 点左右就出门,乘坐公交车到办公室上班。最近他在忙着把以前 手写的资料和一些照片扫描成电子档,他跟我们 说最新的一本书已在印刷了,估计很快就能与大 家见面……
这,就是胡锦矗教授平凡而伟大的点点滴滴。 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为了生物学的发展,他仍在不知疲倦、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为我们这些后辈,树立了一座新时代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不灭明灯!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邓静 黄燕(西华师范大学)
配图:方志四川(图片来自西华师范大学新闻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