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一身正气 为民请命
吴镇(1816—1899),字少岷,四川省平昌县白衣镇人。历任浙江、山东、广西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工科掌印给事中,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因病辞职,告老还乡,翌年病逝。著有《心一斋文集》和奏议稿若干卷。与呼延华国共修甘肃《狄道(临洮)州志》十六卷。
幼端谨,有大志,好读书。稍长,一应童子试,即鄙弃之,专制举业。清道光乙未年(1835)以监生应顺天(北京)乡试挑取国史馆滕录,议叙盐大使。咸丰乙卯(1855)顺天乡试举人,补户部河南司员外郎。庚申(1860)会试恩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历任浙江、山东、广西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工科掌印给事中,巡视中城西城,充辛未(1871)会试同考官,赏戴花翎,特授陕西盐法道。在任三年,振盐务,严惩私枭,浮费悉除,积弊一清。光绪元年(1875年),四川东乡(宣汉)县发生特大冤案,为“东乡血案”上疏,请旨查办。任御史期间,直言有声,不畏权贵,凡地方官吏有为非作歹、贪污枉法、冤狱诉讼之事,查个水落石出,方才罢休。其刚正不阿,遇事放言,通理明达,尤善辩法,为人折服。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因病辞职,告老还乡,翌年病逝。著有《心一斋文集》和奏议稿若干卷。与呼延华国共修甘肃《狄道(临洮)州志》十六卷。
严以修身鸣警钟
吴镇手书《文昌帝君蕉窗十则》,放在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常常警醒自己,远离恶习,规范言行。
①戒淫行。未见不可思,当见不可乱,既见不可忆。于处女、寡妇、尼僧尤宜慎。
②戒恶意。勿藏险心,勿动妄想,勿记仇不释,勿见利而谋,勿见才而嫉。貌慈心狠者尤宜慎。
③戒口过。勿谈闺阃,勿讦阴私,勿扬人短,勿设雌黄,勿造歌谣,勿毁圣贤。于尊亲死亡者尤宜慎。
④戒旷功。勿早眠迟起,勿舍己芸人,勿为财奔驰,勿学为无益,勿见异思迁。身在心驰者尤宜慎。
⑤戒废字。勿以旧书裹物糊窗,勿以废文烧茶拭桌,勿涂抹好书,勿滥写门壁,勿嚼诗稿,勿掷文尾于途间秽中尤宜慎。
⑥敦人伦。父子主恩,尤当喻之以义;君臣主敬,尤当引之以道;兄弟相爱,尤当勉之以正;朋友有信,尤当劝之有成;夫妇相和,尤当敬而有别。
⑦净心地。玩古训以惩心,坐静室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却私欲以养心,尤当悟至理以明心。
⑧立人品。敏事慎言,志高身下,胆大心小,救今从古,弃邪归正,思君子之九思,畏圣人之三畏,尤当不恤人言,以成人之美。
⑨慎交游。始终不怠,内外如一,贵贱不二,死生不异,功过相规,化夷惠而师仲尼,绝奸狂而交中正,尤当立身为万世法。
⑩广教化。遇上等人说性理,遇平等人说因果。多刻善书,多讲善行,尤当攻邪崇正以卫吾道。
清廉为官树正气
吴镇长期在同治皇帝身边任给事中,既不恃宠骄横跋扈,又十分清正廉洁。吴镇习惯良好,在朝堂该说话时,侃侃而谈,用语简短,剖析深刻;下朝时,不议朝政,更不论他人是非;在家时,亦闭门谢客,或看书习字,或草拟诏书,不请客、不赴宴、不收礼,家里陈设简单,生活节俭。他的廉洁和俭朴,朝廷上下人人尽知。同治皇帝非常器重吴镇,任命为陕西盐法道,负责征收盐税、茶税等。吴镇到任后,在京城当官时的作风不改,力扫旧风,革除弊端,拒收贿赂,让“苞苴(指贿赂)不敢到门”。那些想偷税漏税的贪赃枉法之徒,无机可乘,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吴镇在任盐法道三年,百姓得到实惠,而他家产无增,老百姓称为好循吏(遵纪守法、自身清廉、有政绩的官员)。吴镇任陕西盐法道时,重振盐务,严办私盐,取消一切浮费,不到一年积弊一清。当时陕西粮道卒于任上,按照旧例,粮道出缺,应由盐道兼代。而陕西粮道是个肥缺,富甲天下。当时粮道与陕西巡抚有交情,巡抚希望代理人能出钱给上任,于是就让自己的亲信转告。吴镇坦言:“朝廷职官代理有成例,在某道新殁,以寅僚之谊赙之可也,若谓出金钱以营斯缺,是铝穴隙之类,吾不为也”(朝廷职官代理,有成例在。粮道刚辞世,要是以同僚的关系送礼物慰问是可以的。如果是拿金钱谋取这个官职,是小人干的勾当,我不干)。
伸张正义传美名
吴镇任御史时,正直敢言,闻名朝廷内外。他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即使不在自己监察范围内,也要纠察参奏。最为典型的就是为“东乡血案”上疏,扳倒众多官员,为晚清较有影响的大要案。“东乡血案”不仅在《达县县志》有详细记载,而且吴镇写的奏文至今还保存在故宫博物院。
川剧《巴山秀才》剧照
光绪元年(1875年),四川东乡(今宣汉县)县民袁廷蛟因不堪赋税沉重,带领百姓抗粮。袁廷蛟聚众城外,声言要与官府算账。知县孙定扬向省告急,说老百姓要造反,望赶快派兵弹压。四川总督文格没有弄清事情真相,就命李有衡派兵前往剿灭,结果在东乡大肆屠戮,无辜百姓惨遭不幸,各村各寨哀声一片。有人将此事上奏朝廷,四川总督为息事宁人,百般为下属辩解,仅将李有衡革职,以致民怨沸腾。此时正遇吴镇回家探亲,路过绥定听到此事,深入调查摸清真相后,为“东乡血案”上疏,如实将情况向朝廷上奏。不日,光绪皇帝即命因病在家休养的前两江总督李宗羲就近明查。光绪四年(1878年),李宗羲将调查结果上奏后,又有官员提出复查。于是又派当时的国子监司业张之洞再查。回复后,朝廷派出钦差大臣恩承、童华到四川处理,将孙定扬、李有衡处以死罪,时任四川总督文格被革职。光绪三年(1877年)继任四川总督丁宝桢也因渎职而受到降级处分。此案前后经过5年,终于尘埃落定,成为晚清一大要案。为此,四川东乡(今宣汉)县为吴镇修建了功德庙—吴公祠。吴镇在上奏“东乡血案”的同时,为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赋税沉重问题,奏请革除川省各州县一切私派,以疏民困。上奏后得到朝廷认可,军机大臣抄录原片,交由四川总督查办。于是州、县夫马各局裁撤一空,缓解了农民的赋税压力。20世纪60年代,川剧以“东乡事件”为背景、以吴镇为人物依据,创作出《巴山秀才》剧本,后来搬上银幕。监察御史吴镇的感人事迹为世人传颂。
有口皆碑树楷模
吴镇博览群书,“思君子之九思,畏圣人之三畏,尤当不恤人言,以成人之美”,立身为人,人品官品在朝野皆有口碑。吴镇撷取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粹教育子弟和后人,研究中国传统核心文化和社会演变进程,如何把家族引向可持续发展,行正道造就良好的家风和族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在他的教育和感召下,吴氏家族及其乡邻俊才辈出。戊戌七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语:“三吴(镇为其一)蜀中三龙也,吴国有此等人才岂是亡国之象”。吴镇的人品和才华对治国兴邦、振兴中华影响深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王华琼(平昌县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