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寻巢谷
我心仪眉山,敬仰眉山,不单是因为李密,也不单是因为三苏祠,还因为一个叫巢谷的老人。
知道巢谷,亦是因为苏辙的《巢谷传》。苏辙平生为人写传记不多,自发地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乡邻作传记,也许是仅此一部。
苏辙画像(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巢谷一介布衣,既无显赫事业,也无传世诗文,却与东坡兄弟有着一段无法割舍的生死情缘。
最让东坡兄弟感动的是,当他们兄弟显赫之时,巢谷隐没江湖。当他们落难之时,亲朋好友害怕受到牵连,纷纷避而远之,惟巢谷不知从何处突然冒出,公开扬言要独自徒步岭南探望两苏,并要送上自制的祖传秘方圣散子。
圣散子是预防和医治岭南瘴毒的特效药。
说起祖传秘方,会让我们联想到隋代的著名医学家巢元方,他曾做过太医博土,太医令等职。
公元610年,巢元方曾奉诏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这应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病理学专著。圣散子妙方也许是经过代代临床实践又不断完善,传到了巢谷手里。
绍圣三年(1096),随苏东坡南贬的爱妾王朝云在惠州因病早逝,年仅34岁。巢谷在眉山闻知这个噩耗,心情十分沉痛。
不久,他读到了苏东坡写给王朝云的数首悼亡诗。其中那首《西江月·梅花》里有“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足以证明她是死于瘴毒之侵。
王朝云与苏轼
更让巢谷担忧的是,东坡年事已高,老疾在身。没有王朝云的陪伴侍候,一个年过花甲的垂暮老者,孑然孤寂,形影相吊,又如何敌得住岭南瘴疠?
想到东坡兄弟此时险恶处境,他一刻也不能耽搁,他要赶制圣散子,他要亲自送到东坡兄弟手中。
巢谷并非一介武夫,他年少时饱读诗书,只是感觉横刀跃马比诗酒人生更能尽忠报国,才弃文从武,改行易辙。
广东惠州西湖苏东坡与爱妾王朝云塑像(图片来自网络)
于是,在那浩浩荡荡的眉山八百学子进京赴考的队列里,有巢谷的高大身影,而在文科武举的放榜中,却没有了巢谷的名字。
即使如此,巢谷凭着胆识过人和武技在身,仍然成为熙河名将韩存宝的得力助手,并与之结下金石之交。
当韩存宝蒙难在即,急需托付后事时,巢谷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他乔装打扮,隐姓埋名,躲过了一次次官兵的追杀,星夜兼程,把银两分文不少地交到韩存宝的遗少手中。从此走避江淮,成为一个四海为家、浪迹江湖的游侠义士。
巢谷的岭南之行,是在绍圣四年(1098)初冬。此时的苏辙,已从雷州贬至循州(龙川),苏东坡也从惠州贬至海南。
海南儋州苏东破塑像(图片来自网络)
1098年的农历十月,眉山也许寒风凛冽,东岸码头的船只、行人比平时少了许多,河堤上的树木被白霜冻过,显得一片枯黄,滔滔江水托着巢谷的木船顺流而下。
巢谷下长江,出四川,过重庆,转湖北,入鄱阳湖转赣江,转韩江转梅州上船,再徒步到龙川。
数千里水陆兼程,舟车劳顿,单在路上就走了3个多月。翌年正月,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巢谷,才抵达苏辙的寓所佗城。
他的到来,让身在异地他乡、举目无亲的苏辙欣喜若狂,相拥而泣又相视而笑,又让当初讥笑他独步访苏乃天方夜谭的眉州乡邻噤声无语。
几乎颓废的苏辙,因为巢谷的到来,重新焕发出巨大的创作激情。短短两年时间里,除写下《龙川别志》《龙川略志》外,还写下了《巢谷传》。
苏辙著《龙川别志》《龙川略志》
苏辙在这部传记里,写下了巢谷几件十分感人的事迹。
一是“予以罪谪岭南,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徒步访吾兄弟”。
二是在韩存宝落难之时受重托。“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按其子,人无知者。”
文章最后,苏辙把巢谷比作古代君子高恭。苏辙想起东坡第一次遭贬时,巢谷亦曾去黄州探视并一起躬耕于垅。故说:“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
苏辙用传记把他记录下来,成为我们今天扬贤颂德、追述缅怀的翔实史料。
苏辙《春寒帖》
来源:华西都市报(2018年8月25日)
作者:陈雪(广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