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我家成都雪山东

作者:王 果 来源:《巴蜀史志》2018年第1期(总第215期) 发布时间:2018-04-12 16:52:00 浏览次数: 【字体:

虞集(1272-1348),元朝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元四家”虞、杨(载)、范(梈)、揭(傒斯),虞集居首。某天,虞集的友人刘伯温携来一幅《雪山图》,请虞集题诗。这位刘伯温是张掖人,应该不是明朝初年的那位风云人物刘基。看到画中的雪山,虞集倍感亲切,一下就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成都,“成都是距离雪山最近的超大型城市”,七百多年前的虞集似乎早就知道这个真相,他提笔写道:

我家成都雪山东,公家张掖雪山北……(《题刘伯温监宪所藏雪山图》)。

身在宦途 心系故乡

虞集祖籍四川仁寿,是南宋名臣虞允文的五世孙。虞集的曾祖父虞刚简曾在广元工作,任利州路提刑,也是一位“大宋提刑官”,他“尝与临邛魏了翁、成都范仲黼、李心传辈,讲学蜀东门外”(《元史虞集传》,下同),虞刚简从仁寿迁居成都,曾在成都东门外生活讲学,置下房产。虞集的父亲虞汲,宋末时在湖北任黄冈尉,宋亡后,侨居临川(今属江西)。虞集于1272年出生于湖南衡阳,此时恰在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的次年,又过了四年,南宋王朝投降,元朝一统。

aaafcd75b14e485e9a8f41a987a73615.jpg

考查虞集的履历,早年的他并未到过成都,对故乡的风物应该一无所知,但他一生对成都充满了热爱向往。一幅雪山图,几乎和成都毫不相干,但虞集首先联想到的,是位于雪山之东的故乡成都。看到另一幅画,他更加想念成都,因为这幅画画的是蜀中山水。《题王庶山水》:

蜀人偏爱蜀江山,图画苍茫咫尺间。

驷马桥边车盖合,百花潭上钓舟闲。

亦知杜甫贫能赋,应叹扬雄老不还。

花重锦官谁得见?杜鹃啼处雨斑斑。

他坦承“蜀人偏爱蜀江山”。画中山水,不论是峨眉,还是夔峡剑门,虞集在万山之中看到的是驷马桥、百花潭、杜甫草堂、锦官城,听到的是杜鹃的啼声,叹息的是“扬雄老不还”。

有人画了成都杜甫草堂图给虞集看,更引起他的乡愁,于是他写诗四首,《题西郊草堂图,为从子作四首》。

其一:

故家东郊百花洲,梅柳西郊总旧游。

贤子独知怀土念,结庐为拟草堂幽。

虞集的故家在成都东郊,是他的曾祖父曾经生活讲学的地方,而图中所画的草堂,则是祖辈们曾经经常游览的地方。虞集的这位从子,也是他的养子,诗人希望他能回到成都,能建一所像草堂那样幽美的住所,这是他的梦想。

其二:

早晚东吴羁客船,直归万里画桥边。

寄资尽有诗人在,忍向图中看数椽?

虞集自信地表示,早晚有一天,他这个“东吴羁客”,一定会长驱万里,回到万里桥边的梦中故乡,而不是仅仅沉浸在眼前的画幅中,羡慕向往图中的幽栖别墅。

其三:

草堂在处即西郊,巴岭还如雪岭高。

但有好孙能力学,不愁老杜不春遨。

“草堂在处即西郊”,提起故乡风物,虞集津津乐道,讲了又讲,到了喋喋不休的地步。

其四:

野梅官柳颇依依,酒债寻常七十稀。

莫遣锦溪贤侄觉,恐愁安乐不思归。

锦江畔,浣花溪,这么美好的地方,千万不要让“贤侄”知道了,一旦知道,恐怕就会贪图安乐,不愿归来。成都,果然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几百年前已经如此。

看画思故乡,还有可说,更有甚者,看到一株出自故乡的花树,虞集也情不自禁,写诗怀乡,《题秋日蜀棠》诗云:

野棠青子来青鸟,霜日清妍欲近人。

忽见嫣然红数萼,故乡情思不胜春。

虞集心心念念,朝夕不能忘怀的,就是他远方的故土,梦中的故乡,成都。

还家十天 终遂所愿

梦想终于成真了。某一年,虞集得到一项“代祀西岳”的差事,他迂道还乡,终遂平生所愿。可惜,虞集在成都期间,没有留下纪实性的文字,也没有日记流传,仅有三首诗,是我们今天管窥虞集成都之行的宝贵材料。其一为《代祀西岳,至成都作》:

我到成都才十日,驷马桥下春水生。

渡江相送荷主意,过家不留非我情。

鸬鹚轻筏下溪足,鹦鹉小窗知客名。

赖得郫筒酒易醉,夜深冲雨汉州城。

虞集到成都,仅停留了短短十天,因为人在宦途,身不由己,他又要离开了。虞集提到了成都城北的驷马桥,这里是成都北郊著名的送别之地,也是虞集离开成都时与亲友告别的地方。他感谢友人渡江相送的盛情,表白了自己过家不留的无奈。家乡的鸬鹚渔舟多么亲切,家乡的鹦鹉也曾唤名挽留,可是他不能久待,他冲风冒雨,当晚就抵达了汉州,也就是今天的广汉。

虞集此行,除到成都外,还回过一趟他的祖籍地仁寿,《自仁寿归成都》一诗写道:

还乡思速去乡迟,王事相縻敢后期?

里父留看题壁字,山僧打送舍田碑。

胡桃筇竹南方要,庐橘枇杷上国知。

此日君亲俱在望,徘徊三顾欲何之?

在仁寿,乡亲们指给他看墙上虞氏先人遗留的文字,僧人也拓赠了虞家祖上捐田给寺庙的碑文。乡亲们如此热情,希望他能多留几天,可是“王事相縻敢后期”?故乡亲友在挽留他,朝廷皇帝在盼望他,虞集左右为难,他“徘徊三顾”,还是不得不踏上了归途,回到北京,向皇帝复命去了。

287dfe11a44b4d589e4521d8cb09afb2.jpg

虞集在元朝的入仕经历,历成宗至顺帝十朝,知遇于仁宗、英宗、文宗等数朝。英宗时,虞集丁忧,朝廷“遣使求之于蜀,不见;求之江西,又不见;集方省墓吴中,使至,受命趋朝”,使者行程万里,终于找到了他,将他召回了朝廷。文宗朝,虞集数次请求外任,皇帝以朝廷一天也离不开他为由数次拒绝他的请求。后来有大臣为虞集说好话:“虞伯生久居京师,甚贫,又病目,幸假一外任,便医。”希望皇帝同意虞集到外地做官,方便他就医,可是皇帝的反应是——帝怒曰:“一虞伯生,汝辈不容耶!”虞集终于没有实现离开北京,到外地逍遥的理想。

虞集还有一首诗比较有名,即《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

江山信美非吾土,漂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有人引用“江山信美非吾土”一句,将其理解成江山虽好,但已经不是宋朝的天下,而是元朝的天下了,以此认为虞集有怀宋反元之心,这真是天大的笑话。虞集是元朝名臣,一生为元朝的利益呕心沥血,得到几代皇帝的善遇,作品中赞颂元朝皇帝神文圣武、土舆辽阔、文化昌明的句子,俯拾即是。“江山信美非吾土”的意思,不过仅仅是“这里的江山虽好,可惜总不是我们自己的故乡”而已,表达的也只是思乡怀归之情。

虞集太想念他的家乡了,从他父亲起,两代人,在外漂泊已近百年,父亲的灵柩还葬在异乡的水滨,听到“不如归去”的啼鹃之声,虞集心如刀绞,昼夜不安。

这一次,因代祀西岳的原因,虞集总算回到成都一次,得遂所愿。还朝后,有人向他了解此行往还的情况,虞集写诗二首相答,《代祀西岳,答袁伯长、王继学、马伯庸三学士二首》:

其一:

紫禁沉沉曙色低,奉使群祠已肩齐。

承恩归院迷烟树,赐传开关踏雪泥。

蹀躞共怜骑苑马,委蛇不若听朝鸡。

山川有事宁辞远?咫尺成都是国西。

虞集首先提到他还朝之际,“承恩”得到了朝廷的善遇,于是他表示“山川有事宁辞远”,愿为国事奔波万里,不辞劳苦。此行更让他欣慰的是,他还借便回了一趟成都,因为成都离此次代祀的西岳,已经近在“咫尺”。其实,从西岳华山到成都,还有八百余公里,一千六百余华里的漫长路程,归乡心切的虞集并不觉得遥远。

其二:

栈道年年葺旧摧,已将平易履崔嵬。

经行关辅图中见,梦想山乡马上来。

诸葛精神明似日,相如情思冷于灰。

重思亲舍尤南国,愿托江波去却回。

入川的蜀道,因为年年修葺,已经改艰险为平易。《元史》(世祖纪)记载,早在至元四年(1267),忽必烈就“发巩昌、凤翔、京兆等处未占籍户一千,修治四川山路、桥梁、栈道”,入蜀之路,已经非同往昔。虞集骑马疾行,梦中的家乡山水,很快就扑到了眼前。又想到亲人的灵柩还暂厝在江南,虞集希望能借由长江水道,完成先人还乡的遗愿。

念念难忘   魂牵梦寄

虞集生于1272年,卒于1348年,1300年开始在朝廷做官,一生为官四十多年,这次代祀西岳,迂道还乡,不知究竟成行于哪一年。此后,虞集身在远方,仍然关心家乡的点滴消息,翘首期盼来往故乡的亲友和书信。

有人送来家信,虞集喜不自禁,写诗记录,《喜陈克绍自蜀中持舍侄书至,用韵就呈上》:

有客持乡信,殷勤远及门。

枯桑同我老,慈竹赖谁存?

万里迷归梦,苍茫念老孙。

遍呼小儿子,一一话亲尊。

他惦记故乡的桑、竹,一草一木总关情。他关切故乡的老、幼,因此叫来自己的儿子,指着信中的一个个人名,向他们介绍这些亲人的身份和事迹。

他也写信写诗,托人带给还在成都的亲人,《寄成都孝成侄》:

寒食风花高下飞,锦官城外是邪非?

百年坟墓惟孤侄,因酌寒泉荐蕨薇。

寒食节,身边的草木花落花飞,成都的郊外景色,是否也是如此?祭奠先人的清明节到了,可怜侄儿,留在故乡陪伴先冢的,只有你一个人了。虞集自己远隔万里,无能为力,只能遥献一点微薄的祭品,聊表寸心。

有友人要回成都,虞集写诗相送,《完哲笃下第归蜀》:

西郊长忆草堂吟,尘外幽居更可寻。

奏赋上林春事晚,携书旧隐岁华深。

濯锦江波红滟滟,浣花潭水碧沉沉。

白头未觉归欤暮,待子重来献好音。

此诗篇幅不长,但信息量颇大。虞集有一位友人,名叫完哲笃,这是一个蒙古名字,说明此人是蒙古族,他“下第”了,说明他参加了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只不过没有考中罢了。元朝后期,科举考试已经恢复,尽管对汉族、蒙古族等各族考生还区别对待,但科举制度总算复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考卷,少数民族有“加分”政策等优惠,也并非没有政策上的合理性。完哲笃是成都来的考生,说明他已经在成都占籍,是有成都“户口”的真正的成都人。他是虞集的同乡晚辈,还可能是虞集名义上的学生,所以,虞集盼望他下次再来,能有登科夺魁的好消息。而他自己,尽管头发都白了,仍表示:若能还乡,为时未晚。

“濯锦江波红滟滟,浣花潭水碧沉沉”,对那些能够去往成都的友人,虞集的内心是多么羡慕啊!他跂足翘望,仿佛看到了濯锦江的秋色,浣花溪的春光!

有官员要回成都,虞集也写诗相送,《送秘书也速答儿大监载书归成都》:

连舸载书三十万,雪消春水上成都。

列仙歌舞成烟雾,世将旌旗属画图。

定有鸿儒堪设醴,岂无佳客共投壶?

子云白首归无日,独抱遗编隔五湖。

也速答儿,这个蒙古名字的元朝官员,是一位出自秘书监的高级文官,此次回成都,他带去了大量图书,竟然多达三十万册,装了好几船。看到同僚载书归蜀,虞集羡慕不已,他自叹“子云白首归无日”,只好抱着父亲的遗著,滞留在异乡,与故乡远隔山水,相距万里。

2c4cce93f99f4f7db24b9158a3cf2e67.jpg

也速答儿在成都,不知究竟所任何职,负什么责任,他在成都待了多少年?他带去的三十万册书,是公家的,还是他私人的?这些书后来去哪儿了?是不是早就变成了“劫灰”?

元人刘岳申在《西蜀石室书院记》一文中,对以上问题给我们提供了部分答案。刘岳申写道:“秘书大监某,建石室书院于蜀,祠汉文翁”,又写道:“秘书蒙古人,生长蜀中,承恩入侍三朝,累官至大监,告老还乡,既以私财建书院,又购古今书籍,备礼乐器,载与俱归,托不朽焉。”原来,这位也速答儿是一位退休官员,是土生土长的成都蒙古人,三十万册书,是他为重建成都石室书院,以私财购买捐赠的。不知今天石室中学的校史中有没有这一段记载。

又有一位官员赴成都任职,虞集写诗五首相送,《送四川宪使五首》:

其一:

晚趋严召直承明,侃侃论思岁未更。

国老不应持节去,乡人徒羡过家荣。

对这位同僚赴成都任职的荣耀,虞集表示非常羡慕。

其二:

锦溪园里千寻竹,夏日移床就绿阴。

乌帽綀衣邛竹杖,闲来谁与共清吟?

你一去那么远,我则未能同行,闲暇时光有谁和你一起赋诗行乐呢?

其三:

已叹玄经返墨池,复愁国史奉严祠。

离乡游子归仍晚,独对东风惜鬓丝。

可惜我公务在身,离乡游子仍不得遂愿还乡,只能叹息年华。

其四:

小东郭外今无舍,万里桥西况问田。

不恨锦官非昔日,但寻玉局是何年?

虞集提到了成都故家的具体地名:小东郭外。古代成都东城有大东门、小东门两座城门,至今仍有“小东门”的俗地名,小东门外就是今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一带。诗中的“小东郭”如果就是“小东门”的话,那么虞集曾祖父当年居住办学的地方,应该就在这一带。而“玉局”殆指当年的成都名观玉局观。虞集向这位官员介绍自己在家乡的情况:小东郭外的祖居已经不存,万里桥边也没有置产,故乡风物早非昔日,自己却仍然不知还乡的日子究竟在何年。

其五:

龙游峡口芝千本,仙井山中玉数嵾。

老去首丘天所念,未甘孙子祇东南。

成语“狐死首丘”,源出《礼记》,屈原《哀郢》有“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句,传说狐狸临死,都要回到最初的巢穴,比喻不忘根本。现在虞集也年纪大了,他多想回到故乡,死在故乡,他不甘心自己的子孙后人,就这样永久留在了东南之地。“祇”,古代指地神。

虞集渴望还乡而不得,晚年又得到了一项繁重的工作:“有旨采辑本朝典故,仿唐、宋《会要》,修《经世大典》。”虞集被选中主持编撰《经世大典》,任“总裁”官,他“专领其事,再阅岁,书乃成,凡八百帙”。两三年后,这项工作才告完成,篇幅多达“八百帙”,是开明《永乐大典》、清《四库全书》的先声。辛勤的工作,导致虞集眼疾加重,他“以目疾丐解职,不允”,请求退休仍未得允许。又过了不久,虞集双目失明。虞集最终没有实现还乡定居的夙愿,1348年,虞集76岁,卒于临川。

虞集尽管思念故乡,终生不忘,但一生中真正踏上成都的土地,仅有短短的若干天而已。不过在他身后的大量诗文中,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元朝成都的历史资料,留下了若干元朝后期在成都生活过的人和事迹,他们是为友人捎书的陈克绍、在家乡守陵的虞孝成、进士不第的完哲笃、载书归蜀的也速答儿等。

 (作者:王果,原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1期   总第215期)

来源: 《巴蜀史志》2018年第1期(总第215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