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朱德与仪陇客家文化
朱德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是十大元帅之首。在朱德的伟大一生中,22岁以前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四川仪陇故乡度过的。他是四川籍的客家人,是四川的骄傲,也是全球客家人的骄傲。
朱德的祖籍家世
朱德的祖先原是广东东部韶关汝源的客家人,在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左右“湖广填四川”的人口大移动时期进入四川北部。最初在广安州、营山县一带流动做生意。到了雍正末年,朱氏入川的第二代朱文先,带着第四个儿子迁居到仪陇县马鞍场,世代务农。随着家庭人口的繁衍增多,大湾住处乡里人称之为“朱家大院”。
到六世祖邦俊、妣潘氏(即朱德的祖父和祖母)时,面临着人口增长、弟兄分家产而带来的贫困,难以维持生计,只得把一亩地的草房典了三百吊钱(另一说为一百吊钱)作为押金,佃租琳琅寨西麓李家湾地主丁邱川家八十挑田,从此成为佃农。
入川第七代是“世”字辈的。世连、世林、世和、世禄,其中第二子世林是朱德的生父,长子世连是朱德的养父。入川第八代是“代”字辈。朱德的祖父、祖母有13个孙子,“代德”是朱德的谱名。清光绪十八年(1892),朱德6岁随两个哥哥入塾读书时,又取名“代珍”。
仪陇县清同治七年(1868)续修的《朱氏宗谱》,记载沿用了广东省韶关乳源的七言字派“发福万海从事克,有上成文化朝邦,世代书香庆永锡,贻谋继述耀前章”。对照朱德直系祖先的班辈,从上川始祖仕耀公起“仕先云荣”对应为“上成文化”,与韶关乳源字派有出入;从“朝、邦、世、代”——即上川五世到八世皆为一致。
上川祖朱仕耀五个儿子,繁衍为五大房,分布于广安、篷安、营山、仪陇和渠县五地,朱德属于幺房——五房之后裔。
仪陇县客家移民分布与方言
在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时期,粤东粤北的客家人争先上川,也有来自江西和福建的客家人。其中有一些辗转到了大巴山边缘地带的仪陇县。历经二、三百年至今客家人口繁衍达30万,是四川第二大客家聚居区。大的家族有:朱氏、杨氏、张氏、梁氏、彭氏、陈氏等,多数是来自韶关、乳源、乐昌等地,在清康熙雍正年间上川。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朱德元帅家族。以朱德元帅之殊荣,被誉为客家帅乡。
仪陇县的客家姓氏与客家聚居区仪陇县客家移民姓氏计有二十多个:朱饶陈张许潘丁钟林吕郑罗杨邓彭梁王肖莫余缪等,聚居在29个乡镇。现今的30万客家人占仪陇县总人口的25.6%。据仪陇县1985年统计,全县345个姓氏中,全县万人以上19个姓氏及5千人以上的姓氏中皆包括有客家姓氏。仪陇客家的主要姓氏人口,位居仪陇县人口较多的大姓氏之列。
朱德的生母钟氏家族是仪陇县的客家大姓,钟氏的一位“玉”字辈祖先,于清康熙中叶从祖籍地韶州到川北落于仪陇县周河乡钟家湾,至第七代“德”字辈是朱德的生母——钟太夫人。
仪陇县的客家方言从粤北、粤东进入仪陇的客家人,聚族而居,保持传承了原籍的风俗习惯、方言“广东话”(仪陇当地称客家方言为“广东话”,成都人称成都东山的客家方言为“土广东话”)。
仪陇县境中部的客家人聚居地,其方言与粤北、粤东客家人讲的一致,牢记祖训:“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据方言学者调查,县境中部客家人语音、词汇和语法都自成体系。朱德元帅曾以一口流利的“广东话”——客家话,与叶剑英元帅的现籍广东客家话交谈,十分亲切。
仪陇县的客家风俗
从清前期至今,仪陇是客家文化的一片沃土,保持传承了客家祖先的语言和风俗习惯。
祖先崇拜客家人每户房屋都有祖堂(堂屋),堂屋上方位修有神龛,上供列祖列宗牌位。每逢年节、列祖列宗生辰忌日,子孙们都要烧香敬祖;清明节墓祭祖先,各大房裔孙汇聚同祭上川始祖墓,各支各房分祭直系祖墓。七月中元节封包供品奉敬祖先;八月中秋节,糍粑团圆以慰离人;以父系血缘传承裔脉关系建立宗祠,营建祠堂,祠堂内供奉祖宗神主牌位,定期举行宗亲活动;宗亲家族有的续修宗谱族谱,记载共同祖先的家族源流、衍派和播迁的历史,收录有家训、族规、字派、墓葬、族中人物、祠宇等。
特有习俗 如,收获节。每年新稻收获后,家家户户都要煮“干饭”尝新,先敬天地、敬祖先,为不忘狗的传播稻谷之功,还要舀碗新稻干饭喂狗(仪陇“广东人”——客家人流传着狗尾巴沾带稻谷从海外传来的说法)。又如,举丧祭品与物种。仪陇客家人举丧时,祭台上的祭品供有面食精制的番黍(玉米)、金瓜(南瓜)、番椒(辣椒)、螃蟹、鱼等。反映了其先祖入川时引进的新物种、良种等。
耕读传家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中不断地创立新家园,世代不忘对家族子孙的培养,兴教崇文,“耕读传家”。在川北仪陇县,客家人无论贫富,都要努力培养后代,各大姓氏宗祠都办有族学,延聘塾师培养族中弟子,以功名入仕光宗耀祖,壮大家族势力。马鞍文人席聘三设馆办学60余年,因材施教,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塾,培养出朱德、陈光第、吴绍伯等人材。
风水习俗客家人在不断迁徙不断创立家园的历史长河中,为了给子孙后代开好基业,遵循以阴阳对立统一为总纲的风水学说,即仰观天文、俯视地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一格的体系。客家人对阳宅——屋舍、村庄,对阴宅——坟墓,均十分重视风水。仪陇客家人称风水先生为“地理先生”。在清代和民国年间地理先生说的话不仅老百姓要遵听,就是官方也得考虑慎处。
客家妇女是劳动好手客家妇女勤劳能干,代代相传。在封建社会,仪陇的客家妇女不仅是家庭内部的好管家,也是田间劳动的全能手,挑水、担粪、耕田、种菜、喂猪、纺线样样在行。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即是仪陇客家妇女劳动好手之最。
朱母钟太夫人集客家妇女之美德
钟太夫人共生育了十三个儿女,因家境贫困,只养育了六男二女,朱德是她的第四个孩子。朱世林按谱名给这个儿子取名为代德。钟太夫人是干活的好把手,她身材高大、拥有一双天足,挑水、担粪、栽秧、打谷、种菜、喂猪、养蚕、纺线等样样精通。在中年时就是这个大家庭的组织者,到了壮年、晚年时成了家庭的顶梁柱,特别是在大难之际更显坚毅与智慧。1933年腊月至1937年上半年的几次白色恐怖,国民党反动派追杀红军总司令朱德的亲属,挖朱家祖坟。在艰难的岁月中钟太夫人带领朱家儿孙四处躲藏,改名换姓,在亲友的掩护下熬过难关。抗战初国共合作时期,她为防今后的反复,对自己的身后事作了安排。临终前,她念念不忘远在千里之外的三儿朱德,嘱付后辈不要把她葬入早已修好的“山”中(墓室),而是葬在屋后左侧的一棵大松树下,不修坟头、不立墓碑,以防反动派挖坟下毒手。
1944年4月10日,在延安隆重举行钟太夫人追悼大会。中共中央敬挽:“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敬挽“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共挽“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葆好家风”。朱德写了纪念专文《回忆我的母亲》。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3月25日特登载《朱母钟太夫人传略》,钟太夫人的美德传扬天下。
少年朱德的第一位良师
朱德在青少年时代共有四位良师:生母钟太夫人、养父朱世连、马鞍塾师席聘三、顺庆府中学监督刘寿川。钟太夫人集慈母与良师于一身,是朱德的启蒙良师。
慈爱与理解待子。钟太夫人不仅给朱德一个强健的身体,而且以她精明能干和豁达宽厚的言行,给孩子亲切、力量之感。劳累的母亲在纺线时也会唱民歌、山歌。朱德在戎马生涯中爱写诗、喜音乐,与母亲不无关系。
教孩子劳动和生产知识。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记述:“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在朱德长成少年后,母亲教给他如何根据山坡地形挑粪、挖土和下种等。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夏天大旱之际,大人四处找水。小朱德一人在琳琅山下老屋东边不远的阳坡草地下找到了一股泉水,他和小伙伴们挖了一口小土井,救了乡亲天旱无水之急。该井后经扩建取名“琳琅井”。
母亲一向同情贫苦的人,同情离乡背井的人,憎恨地主的剥削,对为富不仁的地主反感极为强烈。为了对付地主和衙门差役的欺压,她与丈夫和大伯节衣缩食、借债送子读书,以求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面”。母亲的爱憎给幼年的朱德很大的影响,启发他具有反抗和追求光明的朴素意识。
支持儿子到外地深造,慰勉儿子参加革命活动。朱氏两房合力送朱德读书,一度面临辍学,得塾师席聘三的相助终完成在故里马鞍的学业,又得席聘三的倡导和母亲的支持到外地深造。1906年秋,朱德考入顺庆府中学堂,受到张澜、刘寿川等传播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朱德因为反对家中的包办婚姻——与舅父女刘氏的婚姻,与父亲冲突毅然离家。在母亲的帮助下筹得盘缠赴省城成都,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属体育学堂,当年冬天毕业。经恩师刘寿川举荐,受聘于仪陇县立高等小学任体育教习兼庶务。他向学生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提倡新学新办,受到封建势力的排斥。他因帮助一位蒙冤的校工脱险,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愤然辞职回家。这时,朱德接到同学戴与龄从成都来信,约他去云南投考陆军讲武堂。1909年春,朱德决定离家,临行写下了投笔从戎的诗句:“志士恨无穷,只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母亲与三叔朱世和为他筹资,得以远赴昆明。几经周折,于该年11月以云南籍身分、首用“朱德”之名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军事,终得与中国革命之潮接轨。不久,秘密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参加新军,在南方共和派、青年领袖蔡锷麾下学习军事,以后追随蔡锷反袁护国,直至升任旅长。
在朱德漫长的戎马生涯中,钟太夫人甚为理解儿子的大志,不时写来家信,勉慰儿子参加革命,为国作大事。
养父朱世连的精心选拔培养
朱德的伯父朱世连是个治家严谨、心地善良、有独到见解的农民,平时少言寡语。他身为长子,但无子嗣。朱德小时候便过继给他们收养。
当时,朱德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弟弟,他是男孩中的老三。伯父能够选中他是颇具慧眼的。伯父收养他后,对他十分好,爱他如同爱亲儿子一样。
朱德过继到伯父家后,因为贫困朱家已无法供老大、老二和老三同时读私塾,于是在这三个男孩中作选择,最后将老三选拔出来,让他一直受教育。朱德既是朱世连的继子,又是朱世林的亲子,于是两家人决定共同负担他的学费,把他培养成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朱世连为养子选择了席聘三的私塾,让他在这位当地最有学问和声望的高师门下求学,并在那里读了近十年书,这对于朱德的一生极为重要。正是由于慈祥的养父的苦心培养,对造就朱德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提供了早期的条件。
为尽孝道,1919年朱德曾接双亲和养父母到泸州安享晚年,养父母未起程,留在老家大湾。养父母辞世后厚葬于“轿顶包”坎下——朱德父母旧居背后。
山沟里的卓杰名师席聘三的启蒙教导
席聘三(1840—1925)原名席国珍,又名白谷,字屏安,仪陇县马鞍场人。家贫,自幼随师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尤好经史。及冠起多次赴考不第,从此深恶科举弊端、清廷腐败,立志设馆育人。从教达60余年,成为当地名塾,朱德、陈光第、吴绍伯等人均受其启蒙教育。他善于“因材施教”,并能吸收新思想与新学,追求进步与革新,对少年朱德深有影响。
朱德在发蒙后上过茶铺垭、地主丁家、地主邓家、马安寺四个塾学,变动频繁。他九岁时随养父母迁住大湾,就学于席聘三塾学。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这样描述:“席聘三是这样一位师长:他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他虽然不曾中举,但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在这个穷山沟里很有声望,这里的人把他视为对外部世界颇有卓识远见的学者。他乐于教书,有胆量、有见解。在他的教导下,塾生们修完了‘四书五经’‘纲鉴’和‘二十四史’,这些内容是任何私塾都要学的。但席氏却把私塾办得十分活跃,如在塾生们读书读得累时,席就带着他们到他的菜园中散步,边走边谈古说今……”
席聘三对朱德关怀备至,为他取名朱玉阶,见他聪颖好学,极为器重。1901年,因经济困难,朱德父母打算让儿子停学。席即亲赴朱家,向朱德父母说“玉阶勇于进取,性愤不平,为人正直忠厚,必成大器”,劝其父母咬紧牙关助子完成学业,并慷慨免去“束修”之资,只需背口粮来同住。此后朱德背粮入塾,与先生同吃同住,亲如子嗣。席氏教诲朱德效法班超“枕戈待旦”、祖逖“闻鸡起舞”、岳飞“精忠报国”。朱德寄居老师家中的两年,接触到过往于先生家中的一些读书人,听他们围坐灯下谈天下大事而大开眼界。当教育改革方案公布后,朱德回到家中要求进入顺庆(今南充)的新学校,家人不许,还是颇有威望的席先生请朱氏家长到他府上长谈,终得到同意,席先生为自己的小儿子和朱德复习赴考,均考入顺庆府中学堂。1960年3月15日,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回乡视察,专程到席家私塾旧址瞻仰,感恩、缅怀他“最崇敬的启蒙老师”。
仪陇是客家人聚居地,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客家人敬宗睦族、艰苦创业、重教兴文等优良精神对少时朱德的熏陶,特别是慈母钟太夫人的支持理解、养父朱世连的精心选拔、具有先进思想的名塾席聘三的悉心培育,使这个佃农的儿子幸免于辍学,坚持完学业,受到了极好的启蒙教育。有远大抱负的朱德走出川北山沟到昆明投笔从戎,自此投入中国澎湃的革命潮流中,救国救民,成为了一代伟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