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2023·天府人物㉕丨杨文钰:让1亩地产出1.5亩粮
四川在线记者 阚莹莹
人物名片
杨文钰,四川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曾获得国家星火计划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先进农业科研人员等荣誉。
杨文钰在田间查看大豆玉米长势。
1月30日,赴京参加农业农村部召开的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座谈会之前,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默数了一遍去年走过的地方。
这位带领团队研发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让1亩地产出1.5亩地粮食的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教授,在过去的一年跑遍了全国17个试点省(区、市),每一地至少跑了3趟。如今,这项技术在全国已经累计推广1.26亿亩,新增1453万吨的大豆产量。
国家星火计划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先进农业科研人员……相比于荣誉,这位65岁的科研工作者更关心的,是地里的一行行玉米和大豆。
24年攻关一项技术
1982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时为四川农学院)毕业后,杨文钰选择了留校任教,研究化控技术。
2000年前后,杨文钰发现,四川丘陵旱地盛行小麦、玉米和甘薯间套作,水土流失严重。于是,他想到了用能够固氮、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大豆,代替更耗地的甘薯。
另一个重要信息是,我国对大豆进口依赖度高达80%。这让杨文钰意识到,相比化控技术,“麦玉豆”套作技术研究更为国家所需,于是迅速调整了科研方向。
攻克一个个关键技术,杨文钰和团队用了十年的时间。终于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一亩多收100—150公斤大豆,实现1亩地产出1.5亩地的粮食,为大豆玉米兼容发展找到了有效途径。
有了技术,但更难的是推广。当时,这项技术并不被农业科研人员看好。一些声音认为,复杂的间套作种植方式,虽然有增收效果,但不能实现播收机械化,很难在规模经营主体中推广开。
打造高产示范田、解决项目支持政策问题……又是长达十余年的持续攻关,杨文钰带领团队创建了一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理论技术,研制出轻简、高效、安全的种管收系列机具,实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开始在四川大范围推广。
从四川走向全国,2020年,这项技术第一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大力度推广。农业农村部计划在全国推广该技术3500多万亩,其中四川就有805万亩。
“为了完成任务,我带着团队成员编制出版了技术手册、挂图、视频、课件和技术明白纸,分省、分片负责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满足了第一年大面积推广的技术需求。”杨文钰说。
截至目前,这项技术已3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26亿亩,新增1453万吨的大豆产量。四川累计推广面积5758万亩,遍及61个县(市、区),技术覆盖率75%以上。四川大豆产量曾一度跌至全国第十二位,2023年跃居全国第三位。
杨文钰(右一)在田间指导栽种技术。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过去的2023年,杨文钰把这项技术的关键词总结为“突破”。
单产实现突破。去年,全国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16万亩,玉米亩产457.9公斤、较上年增加9.9公斤;大豆平均亩产84公斤、较上年增加5公斤。
高产样板再创新高。去年,全国涌现出17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竞赛典型,其中遂宁市安居区和达州市渠县两地高产示范片大豆亩产首次突破200公斤,分别达到207.34公斤、206.8公斤,排名全国第一、第二。
尽管成绩斐然,但尚未解决的问题依旧是杨文钰和团队关注的重点。“长期以来,不同地区、不同经营主体之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产量差异较大。过去一年,我们摸清了限制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杨文钰说,带状复合种植玉米产量低,是因为有的农户按净作玉米株距播种,有效株数严重不足。大豆产量低,主要是耐阴大豆品种缺乏,引进外地品种既不耐阴又水土不服。
对于杨文钰来说,找到了症结所在,就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一步。“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抓技术培训、建高产样板,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全国各地的本土化改进。”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这是杨文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遂宁市安居区种粮大户奉光荣曾经无数次接受杨文钰指导,在奉光荣看来,“杨老师不像是大教授,更像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农民’。”
新的一年,杨文钰也有自己的新年愿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能否为提高大豆产能做出更大的贡献,取决于是否有一支全心从事这方面研究与示范的科技队伍。但是,现有省级以上专家组成员以及各地开展相关试验示范的科技人员,95%是兼职的。”杨文钰希望,有更好的平台、更多的政策,激励科研人员,让更多1亩地产出1.5亩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