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2023·天府人物⑰丨温馨:焊花中创作的诗歌,带着砂砾感动读者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
换下蓝色工作服,脱掉厚重的胶鞋,1月25日下午,攀钢矿业公司朱兰铁矿检修作业区采修大班焊工温馨坐回家的通勤班车,“今晚有事,回家得抓紧时间吃饭。”按照计划,温馨将在第二天晚上7点进行网络直播,介绍她的诗歌,与读者互动。
新年伊始,《诗刊》改版后第1期,温馨创作的《采石场》组诗18首引来众多网友留言点赞,“我是矿工的一员,又在一线工作,矿工的喜怒哀乐,也就是我的喜怒哀乐。”她说。
在采石场工作的温馨(受访者供图)
苦练技术,“攀二代”成为焊接能手
温馨是一名“攀二代”,父亲曾是攀钢工人。“我成为一名焊工,也是受父亲的影响。”温馨说,一开始当学徒时,盯着飞溅的焊花,十天有九天眼睛都是肿的,还不停地流泪,看东西都看不清楚;由于不熟练使用护具,脸上脱过几层皮,手上烫过无数的水泡。
“不过我天生就是犟,一次做不好就十次,十次做不好就一百次,反正总有做好的时候。”为了练技术,温馨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从初级工到高级工,她从一个文弱的女孩成长为班组里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电铲、钻机,温馨每天要和20多台庞大的机器打交道。“有时候要窝到铲斗里面去,有时候要爬到18米高的爬架上,有时候要仰着焊,有时候要跪着焊,有时候要拗着各种姿势去适应空间。”温馨回忆,刚开始值夜班时,要在凌晨一两点穿过黑漆漆的采石场,“看不清路很容易摔倒,我心里害怕就捡起两块矿石,一边敲击着一边往前走。”
艰苦的工作环境没有让温馨退却,她从父辈身上学到,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温馨正在和同事合作焊接(受访者供图)
用心写诗,让更多人触摸矿工生活
工作之余,温馨仍然有着继续读书的愿望。通过自学考试,她考取了自己喜爱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并开始在新浪博客上发表自己写的散文,“那时候年轻,非常愿意表达。没想到,吸引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同城的一位诗人向温馨发来消息,鼓励她尝试诗歌创作。
“最开始还不知道写什么,朋友们说就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我想了想,最熟悉的就是矿山!”温馨留意起矿山的每一个角落,采场、矿石、厂房以及路边的喇叭花、小野菊、枇杷树、巴茅草、向日葵都成了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工棚里的老鼠、电铲上的蜻蜓、螳螂和吹过采场的山风以及汗流浃背的工友也都成了书写的对象。工作的内容——从焊水箱、换拉门绳到使用的工具焊枪、扳手也成了寄托情感的载体。
“千万别以为上班还有空写诗,没那回儿事!工作时必须专注细致,一点马虎不得。”温馨说,利用在电铲旁、钻机边的工余时间,将迸发的灵感记下来,再回家一行一行地修改,“有时,刚有写作的冲动,又要干活了,思绪因此中断,但一有空余,我就会酝酿接下来该怎么写,或看看书,有时一首诗要断断续续地写几天。”
《四川文学》副主编杨献平评价温馨和她的作品时曾说,“就其题材和‘现实场域’乃至诗歌的艺术性、现场性而言,堪称独一无二,我们通过她的诗看到更为广阔、深刻、丰饶的气象和境界。”温馨把她的喜怒哀乐和工友们融为一体,不刻意去掩饰矿山上恶劣的场景与艰苦的细节,“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但就是这么艰苦,也没有同事抱怨,每天下班大家都开开心心地聊天,开玩笑。我想让更多人了解矿山,了解矿工们的生活。”温馨说。
“作为一名诗歌创作者,我虽然走对了路,但做得还不够,还要继续往下挖。”
如今,温馨已是四川省作协会员、攀枝花市东区作协副主席兼攀钢文联副主席,凭借150多首采场诗有了不少“粉丝”。她积极策划、编印《花城小作家》杂志,鼓励孩子们进行诗歌创作,并给予创作上的指导,同时积极联络国内知名诗人,在攀枝花举办“金沙流韵”诗歌大赛,“让更多人接触诗歌、喜爱诗歌,写出千姿百态的生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