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保护国宝的国宝: “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保护国宝的国宝
“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2023年2月16日,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中国大熊猫之父”的胡锦矗教授病逝,享年94岁。
胡锦矗,1929年3月24日生于四川开江,动物学家,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019年9月,获“大熊猫科学研究和保护终身成就奖”。
胡锦矗是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曾组织领导了我国第一次大熊猫调查,建立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曾任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首任主任,是我国大熊猫研究的标志性人物。
1983年胡锦矗在实验室(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独创“胡氏方法”
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奠基人
1974年,45岁的胡锦矗作为四川省内知名野生动物专家,受命进入四川卧龙,组建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队,牵头开展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他研究发明结合其它指标从大熊猫粪便分析大熊猫数量的调查方法,后来被命名为 “胡氏方法”,沿用至今。
基于胡锦矗科研团队的调查情况,国务院批准了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2万公顷扩建为20万公顷,同时批准建立唐家河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等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得到拯救。胡锦矗在卧龙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取名“五一棚”。以“五一棚”为起点,中国大熊猫生态保护逐步走上世界之巅。
在野外调查期间,胡锦矗担任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第一任主任,完成世界上第一部全面探索大熊猫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的著作——《卧龙的大熊猫》。胡锦矗也获得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最高奖项——“自然保护贡献奖”,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
胡锦矗教授在指导研究生(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熊猫大学”里
师生痛心:“先生千古!”
2000年,胡锦矗先生以78岁的年纪“退休”后,依然每天在办公室工作,也依然会到实验室给学生讲授知识。
西华师范大学的野生大熊猫研究在全国高校中开展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科研成果一项接一项,取得世界瞩目,西华师大也因此享有“熊猫大学”之称。探索国宝的生存奥秘、解开生命密码,西华师范大学四代大熊猫研究者,坚持了半个世纪。
1984年竹子开花后,胡锦矗教授与乔治·夏勒(美)在灾后发现一具熊猫尸体,进行观察记录(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以创始人胡锦矗先生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为代表的第二代,张泽钧、张晋东教授等所处的第三代,韦伟、杨彪、白文科、洪明生、唐俊峰和韩菡等年轻一代为代表的第四代……
2018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回母校西华师范大学看望恩师胡锦矗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供图,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四代熊猫学者在佛坪、卧龙、蜂桶寨、唐家河、栗子坪、大风顶、大相岭等川陕多地建立大熊猫监测站,这些研究点延伸出来,覆盖到大熊猫分布的各个山系,描绘出中国野生大熊猫的一张生态地图。
2月16日晚,胡锦矗教授病逝这一悲痛的消息,在西华师范大学教职工中传开,大家转发先生有关的报道链接,表示痛心,表示惋惜:“先生千古!”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扩展阅读
“熊猫教父”胡锦矗
守护国宝的国宝
“十分荣幸,但也诚惶诚恐。”2021年6月3日,“熊猫教父”胡锦矗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入选“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的感受。他认为,四川的发展离不开几代科学家的前赴后继,他谦虚地说道,“他们中不少人比我做得更好,取得的成果比我更丰硕,但并未获‘百杰’,因而‘百杰’于我,‘诚惶诚恐’。”
对于自己60多年来的科学探索之路,已逾耄耋之年的他认为既有遗憾也有欣慰,遗憾在于还有很多工作未能完成;欣慰在于培养了一大批从事生物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其中不少已经成长为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他希望自己培养的科研人员能和全国的科学家一起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生物科技的进步,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胡锦矗教授(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他的故事
半路出家,和熊猫结下“半生缘”
1957年,刚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毕业的胡锦矗,抱着建设新中国的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四川。
可他头一天到成都市,第二天领导就找他谈话。“你到南充(市)去吧。”领导的话直截了当。那一年,南充师专(现西华师范大学)生物系刚刚成立,急需专业教师,科班毕业的胡锦矗正好合适。“好啊。”胡锦矗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背着还没来得及拆开的行囊,直接到了南充市。
1981年,胡锦矗(右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左二)在海拔4000米的卧龙贝母坪考察野生大熊猫(图片来源:教育导报)
在南充师专最初的十多年里,他先后参加了《四川省志·地理志》的编写和长江水产资源调查;组织了四川东部地区动物资源调查研究;主持了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
《四川省志·地理志》(图片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在这段时间里,胡锦矗自己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和熊猫结缘。
1972 年4月26日,两只可爱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抵达美国华盛顿动物园,并受到极大欢迎,“熊猫外交”由此显现出不同寻常的意义。
可中国到底有多少只大熊猫,当时没有人能说得清楚。1973年,国务院召集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大熊猫产地召开座谈会,决定弄清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起来。
胡锦矗教授在指导青年教师(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1974年,胡锦矗受命进入四川省汶川县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建一支30人左右的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
1981年,秦自生教授(右)与胡锦矗教授(左)在四川卧龙(邓任远 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为什么会把这一重担交给当时毫无经验的胡锦矗?多年后,胡锦矗揭晓了答案,“大概是因为林业厅晓得我是个跑山的人嘛,指明要我去组织。”
但胡锦矗不知道的是,在接受这次任务之后,他之后的人生将再也无法和大熊猫分开了。
胡锦矗教授(图片来源:南充日报)
他的成就
发明了胡氏方法,建立了世界大熊猫研究的基础
在接到任务后,这支30人的调查队很快组建起来,这支队伍是从当时包括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林学院、重庆博物馆等各个高校、单位广泛参与下挑选出来的。作为此次调查的队长,胡锦矗需要带领大家考察四川所有大熊猫栖息地。
胡锦矗教授(中)与法国专家在卧龙考察(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野外那么大,哪里才能找到大熊猫?找到了大熊猫,它嗅觉灵敏,往往人还没靠近,它一溜烟就不见了,又该如何了解它?
为找到大熊猫,胡锦矗和队员花费4年半时间,踏遍了川西群山。他们趴在雪地上细细辨认熊猫的足迹;在竹林深处倾听熊猫把嫩竹嚼得嚓嚓作响的声音;在大雪初霁的早上钻进熊猫用身体挤出来的竹林“隧道”……
通过9万多公里的艰苦野外调查,胡锦矗和团队最终弄清楚了大熊猫的数目和分布区域。
又该如何研究大熊猫呢?初期的调查,让胡锦矗吃到了苦头:经常连相机都没掏出来,大熊猫就消失不见了。于是他决定换个方法,在经过长期实践后,他提出从大熊猫的粪便入手,通过对不同的大熊猫粪便对比,胡锦矗发现其中残留竹节的长短、粗细、咀嚼程度各不相同,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大熊猫的大致年龄、种群数量和活动范围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大熊猫在野外的踪迹来还原它们的生存状态。后来这种调查方法被总结为野生大熊猫调查的“胡氏方法”。
胡锦矗教授在工作中(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而这些探索也最终形成了一份20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这份报告不仅确认中国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为 2400 余只,同时也根据调查情况,经国务院批准,将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 2 万公顷扩大为 20 万公顷,也直接促成了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等 5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将大熊猫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拯救工作正式上升至国家层面。
在全国第一次大熊猫资源调查后,中国决定继续加强大熊猫的生态学研究。1978年,胡锦矗牵头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取名“五一棚”,这个名字源于从厨房到取水处需要走51级台阶。
20世纪80年代初五一棚观测点(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正是以这51级台阶为起点,中国大熊猫保护事业走上正轨,走向国际,走出了胡锦矗、潘文石、张和民等一批在国际上响当当的“熊猫专家”,也彻底解决了大熊猫生存与繁育难题。
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得益于中国持续数十载的保护,大熊猫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五一棚”的工作告一段落后,胡锦矗回到西华师范大学,继续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半生岁月里,发表论文近200篇,专著23本,先后获省部级奖14项。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但他的贡献远比这些更为深远,在西华师范大学任教的几十年中,他带出了近20届研究生,为大熊猫科研工作种下了无数宝贵的种子,其中就包括以魏辅文院士、张泽钧教授为代表的第二、第三代大熊猫研究者。
胡锦矗教授在指导研究生(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2008年12月,胡锦矗教授获斯巴鲁野生动物保护奖(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2019年3月4日,为编纂《巴蜀史志》“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专刊及《大熊猫图志》,应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邀请,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在西华师范大学采访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教授(刘艳平 摄,图片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胡锦矗教授、魏辅文院士应邀担任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共同编纂的《大熊猫图志》特约顾问(图片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2019年9月29日,胡锦矗教授等中外顶级大熊猫专家共同在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共同编纂的《大熊猫图志》上签名(图片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来源:方志四川综合封面新闻、川观新闻报道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