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人物】阎子诚:晋绥边区特等英雄‖陈探许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2-08 11:13:31 浏览次数: 【字体:

阎子诚:晋绥边区特等英雄

陈探许

阎子诚,又名阎思忠,吕梁山上赫赫有名的抗战英雄。

1906年,阎子诚出生在离石县(今吕梁市离石区)歧则沟村,童年当过染房徒工。1937年,在表叔韩昌泰影响下参加“牺盟会”并入党,先后担任过离石一区区委副书记、书记、武工队队长、政委、离石县副县长等职务。

阎子诚

抗日战争中,他带领武工队打游击、搞情报、割电线、炸碉堡、杀鬼子、抓汉奸,挤敌人、地雷战、地道战、民兵封锁线搞的轰轰烈烈,威震吕梁,当地群众亲切地叫他“大老阎”,敌人却害怕得叫他“阎王爷”,贴出悬赏捉拿他的告示。敌人抓不到他,便派兵扫荡了他的家乡歧则沟,抓了他的二叔和弟弟,把二叔打得遍体鳞伤,打落一口牙齿,弟羊弟也被拉去灌辣椒面水……但仍动摇不了阎子诚的抗日决心。

由于他带领的武工队反维持、反扫荡、配合部队作战战功突出,多次被晋绥边区评为“特等对敌斗争英雄”。1944年,阎子诚出席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又被评为“特等英雄”,晋绥边区授予其锦旗一面、奖章一枚、骡子一头。

ac993f47a3704bd9bec839b459ab5ef4.png

中央在给华中、五师、东江的电报中,表扬了离石武工队。“一种是深入敌人内部,掌握合法斗争,如阎子诚型以秘密为主的武工队。

苏德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巨变,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蒋介石政府加紧了政治诱降。在山西最明显的是,1942年2月,晋绥军骑1军1师长赵瑞、5师师长杨诚也相继率部投敌。日伪一起集中兵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最疯狂、最频繁的连续“扫荡”,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晋绥边区也进入了三年最艰苦、最困难、最残酷、最复杂阶段。

所谓最艰苦,指的是物资匮乏。几年的战争消耗,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禁运,加上日军趁根据地秋收冬藏之际,多次进入根据地武装抢粮,企图困死饿死根据地军民。

所谓最困难,指党政群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从公开转入地下。有的停止活动;有的处于瘫痪状态;有的迎敌搞维持,帮敌人摊粮派款;有的党员退党,甚至当了叛徒。这些地区的武装斗争也受影响,有的人不敢刀对刀、枪对枪地与日本人干了。搞维持后,有的地方群众滋长了苟安思想。离石一区的民兵见敌人“扫荡”,准备开抢,被群众拦住不让打,怕开枪引火烧身带来杀身之祸。有的民兵把枪支藏起来、埋在地下,一时情绪低落消沉。

所谓最残酷,指敌人对根据地的破坏和对抗日军民的残害更加利害。日本人制造“佐主村惨案”,二区的艾掌村维持后,仍然被日军烧毁了半个村子;三区的郝家津维持后,全村也被烧光;六区的刘家山维持后,被日军杀害了20多人;四区一次就被抓、被杀群众300多人。

所谓最复杂,主要指斗争的形势复杂化了。原来是国共联合抗日是“二打一”,然而1941年8月11日阎锡山与日军签订《晋绥军与日军基本协定》,双方约定停止一切敌对行为,共同防共。晋绥边区变成了“一打二”,共产党不但要组织民众抗日,而且要预防阎锡山的破坏活动。

最复杂还表现在,日军在政治上不泽手段,一是写信劝降,先劝说,后威胁利诱;二是对抗日干部造谣,引起干部与群众间猜疑;三是利用特务、汉奸暗中活动,搜罗劣迹人员,组织特务网络。

日军推行强化治安,到处烧杀抢掠,离石城是敌占区,城外则成了近敌区。这时,离东县游击队4个中队,除王凤树领导的三中队外,其余3个中队均由队长率队投敌。日军在叛徒指认下,一区有11名抗日干部被抓,不久又抓捕了任秉明等4名区干部,1名干部在突围中牺牲,对敌斗争陷入低谷。区政府摊痪,离石城附近成了“巩固治安区”。

为重建离石一区抗日政府,县上先后调阎子诚、陈彬等到一区工作,阎子诚担任区委书记,陈彬协助阎子诚工作,担任副区长后任区长武工队长。

1937年5月,陈彬参加了“牺盟会”在西局岔村龙泉小学开办的村政协理员和小学教师培训班,投身抗日斗争。1938年2月,韩昌泰安排陈彬到黄河古渡薛家坪村,让他以教书为掩护,在村小开办联络站,负责秘密掩护过河人员和传递情报。“晋西事变”后,陈彬分别担任过离石一区副区长、区长、县政府秘书、离石市长等职。他们虽然年龄相差14岁,但同样都是在离石早期共产党员韩昌泰影响下参加革命、投身抗日斗争的,要搞好武装工作队,阎子诚没上过学,而陈彬当过小学教员,有一定的文化,工作上可以互补。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困难、最残酷、最复杂阶段,阎子诚、陈彬在离石一区搭班子,是共过命运的生死战友。

1942年6月,在县领导王大昌、韩昌泰和县武委会主任车守珠指导下,扩建了武工队。全队分5个组分片活动。第一组穆桂崇带队,活动在西崖底、赵家庄、马茂庄一带;第二组刘寿春带队,在交口、田家会一带活动;第三组马济民带队,在柳林一带活动;第四组杜学才带队,在薛村、穆村一带活动;第五组李岗带队,在大武、石门焉一带活动。

武工队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对敌的战术单位,是深入到“敌后之敌后”去的轻骑队,挺进到敌人心腹中去开展工作。

武工队基本上活动在敌占区,要求队员会做敌人工作、群众工作、有一定文化,会写标语传单、会开会讲演,这是以政治进攻为主,充分发挥武工队熟悉当地情况、灵活机动滋扰和打击敌人。武工队与地方武装、民兵相结合深入敌占区,发动组织群众,摧毁敌伪组织,打击外出活动之敌,捕捉汉奸特务,割电线、破路、拔除敌人据点,将根据地内日伪扫荡时建立的维持会全部肃清。在阎子诚带领下,陈彬和战友们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战胜各种艰难困苦,渡过了难关,坚守了阵地,保存和发展了抗日力量。

武工队的一切工作,都是隐蔽在群众中间进行合法斗争。他们首先掌握了伪政权组织。这里共有敌人13个“编村”(由几个村编组的行政村),村政权原先全部掌握在日军手里,伪村长多是死心塌地的汉奸。武工队利用敌人为欺骗人民提出的“提倡廉洁”“反对贪污”等口号,发动群众改选村政权,很快便掌握了十个伪村长。经过这样改造的村子,开头每村有一个伪村长,后每个村子都另有了一个秘密的抗日村长,对敌伪的摊派应付之,而作实际的抗日工作。公开的说是13个伪村长(其中有8名是我们的人),暗中则由4个抗日村长分别领导。一切行政工作,都由抗日村长执行。

就是这样,武工队逐渐打开了局面。他们又进一步发动群众,打退汉奸伪军的敲诈掠夺,正确执行抗日政府的法令,减轻人民负担。工作先由一个村做起,逐渐开展到几十个村庄。

第一阶段武工队进入维持了的村子,工作方式是秘密的,武工队口号是:“维持敌人,大家受穷!”“给敌维持,大家苦死!”这时的工作,主要是调查了解敌伪的活动规律和群众的思想情绪,对群众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算账教育,指出敌人的苛捐杂税,“维持分子”的贪污腐化,造成了敌占区人民的穷困痛苦,启发群众站起来与“维持分子”作斗争。

第二阶段的口号是“减少维持,减少负担”“谁愿意维持,叫谁出钱”,打乱维持敌人的秩序,对敌人勒索的税捐粮款,采取避重就轻的办法,进行消极抵制;同时组织群众制止汉奸公开活动。

第三阶段是最紧张的一幕,口号是“停止维持,减轻负担”“谁发动维持,谁是汉奸”。公开地打起抗日旗帜,彻底打垮维持,与敌人一刀两断,摧毁敌人一切反动组织,建立农民救国会的基层小组织;彻底实行空室清野,以防敌人的窜扰破坏,不使群众受到敌人的报复打击。

离石一区的武装斗争,也经由了高潮—低潮—又走向高潮的过程。有组织的民兵,取得的胜利可以影响人们,使得许多人由自发的反抗成为自觉的斗争。近敌区敌占区与根据地不同,这里受敌威胁压力大,群众关心武装抗日斗争。而根据地内则离敌较远,群众更关心日常的经济斗争。各村摧毁伪政权后,一区的民兵又活跃起来了,原只有十个村子坚持不维持,经过斗争后,有50多个村打掉了维持会,其中有27个村庄建立了民兵组织,使民兵发展也出现了一个飞跃。

摧毁伪政权后,发展民兵有了先决条件。在没有摧毁敌伪政权时,群众还是继续维持敌人的时候,就没有民兵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因为在维持时,大部分群众还是抱着苟且偷安的心理,当打掉维持后,武工队坚持与对敌斗争的情况下,群众有了主心骨,下决心不再维持敌人了,便有了要求武装自卫的要求。群众思想情绪上的这一变化,是武工队通过斗争争取得来的。

1978年,陈彬回山西途经吕梁山时,回忆当年战地写下的笔记

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阎子诚带领武工队发动群众开展闻名的“七月攻势”,先后拔掉张家山、南梁、上白霜、遇雨神等日军碉堡,击毙生俘日伪军数十人,组织了疙瘩上伏击战,活捉了方山伪警备队长。

阎锡山为投日反共,派了个督导组驻马茂庄,其特务头子叫班崇贵,捕杀抗日干部,欺压百姓,经武工队多方侦察、周密部署,一举歼敌包括班崇贵内27人,缴获机枪3挺、步枪80多支和大量物资。

马茂庄日伪村长叫“崔老要”横行乡里,无恶不作,阎子诚、陈彬带领武工队深夜闯入其住宅,就地将其处决,为人民除去大害,吓得日伪军龟缩城中不敢轻举妄动。

1943年初,离石县在总结1942年工作时,根据各区对敌斗争形势,加强民兵工作,调配齐了各区民兵大队长。一区的大队长李全业,是从县武委会政治处调来充实的;二区的王动荣,原是二区的武委会主任;三区的薛维华,是原三区的武委会组织部长;四区的葛光亮,是原一区的武委会主任;五区王平,是从游击队调来的;六区大队长王存保,由政治处调来。对各村民兵,要求按总人口的百分之四、青壮年的三分之一发展民兵。

因为动员民兵参加八路军,离石县1941年动员了2479人参军,一区仍保有168人的民兵队伍,只比原先的196人少了28人。人数虽然减少但队伍反而精干了。干部带头参加,影响群众,开宣传动员大会,事先发动干部,在大会上自愿报名,来影响群众。老百姓原来害怕参加民兵后要当兵,他们看见干部也参加时就不怕了,于是报名参加。如一区的李家洼等村,就是在李吉树带领下,李候云、李玉华这样发展进来的。

利用群众对敌仇恨情绪高涨,并及时解决群众切身问题来发展。驻扎在离石的近百敌人出发扫荡高家洼、李家洼一带,正巧遇上武工队和区民兵配合,把这股敌人打跑,区中队长王书仁和游击队员王道龙等人,还俘虏了4个伪军。区上开会宣传表扬,当即有很多青年报名参加民兵,他们激动地说:“鬼子再敢来,我们也打去!”

此外,区上村里帮助个别有困难的群众,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一区的冯大科、冯吉选,都是在解决个人切身问题后自愿参加民兵的。

在此基础上,区上将各村自卫队、民兵队重新编制合并,着重抓了民兵队长的集训,县上分两次集训了20多人,内容为“民兵战术”与“民兵须知”,使其回村后能培训民兵。如一区的穆树明训后回村就很活跃,常领,其他民兵练习埋雷搞爆,曾在公路上埋雷炸死了敌人。

教育巩固民兵队的办法,当时区上就总结了五条:

一、坚决执行命令和制度,以队为单位十天开会一次,总结布置工作;

二、执行纪律,奖惩严明。如有个民兵中队长,为调戏妇女,在人家耳边打枪,给予了处分;

三、以参加集体的实际斗争来锻炼新民兵,提高其胆量和积极性;

四、加强民族意识和战术、技术教育,使其知道为谁打仗和怎样打仗;

五、村上组织力量,解决民兵的切身问题,如代耕、帮助秋收、照顾病人等,让其无后顾之忧。

1944年,日寇面临败局,阎锡山与日寇相互勾结作垂死挣扎。一次,有一部分日寇要过境离石,在贺家山一带,阎子诚亲自带武工队居高临下,以少胜多全歼敌军,缴获机枪3挺、小钢炮2门、步枪20余支,还有军火弹药等大量物资,充实壮大了地方武装力量。

抗抗日战争胜利后,阎子诚调任离石县副县长,陈彬担任离石市长。1949年为迎接全国解放,他们一同随部队南下。途中,阎子诚因病返回山西,在晋祠疗养3年后,到山西省公安厅高家堡农场担任场长,后回离石疗养。

1953年,阎子诚身患肺部疾病去世,离石县委在大楼底广场为阎子诚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

作者简介:

 陈探许,1947年3月出生于山西临县碛口镇霍沟村,1949年随父母南下四川。1966年毕业于成都青少年滑翔学校(成都七中),招飞入伍在空军十二航校学习飞行。1972年,因身体原因停飞,在中国航空工业供销四川公司从事管理工作,曾任科长、处长、副主任、高级经济师。2007年退休。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罗一洋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