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巴蜀英烈>详细内容
2023-04-25 09:16:44

【巴蜀英烈】上世纪30年代中共四川省委代理书记廖恩波:将满腔热血献给中华民族

作者:翁得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4-20 14:58:02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烈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和精魂,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化身,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和历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深化“四史”教育,铭记英雄事迹,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四川省地方志办开展“巴蜀英烈”征文,在方志四川“巴蜀英烈”专栏陆续发布 ,以教育和激励巴蜀儿女缅怀英烈、不忘历史、鼓舞斗志、奋发图强,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上世纪30年代

中共四川省委代理书记廖恩波

将满腔热血献给中华民族

翁得志

廖恩波(1901—1935)

廖恩波(1901—1935),四川省内江县人。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中共川西特委组织部长、省委组织部长、省委书记等职。1933年10月,赴中央苏区。红军长征后,担任赣南军区政治部秘书,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3月6日,在突围中被俘,21日在江西大庾被杀害。

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内江,一部分热血青年学生极为振奋,18岁的廖恩波积极投身于内江的学生爱国运动。不久,内江县学生联合会成立(参加学联会的学生有300多人),廖恩波被推选为学联会负责人之一。

学联会成立后,决定发动一场争取学生自治的斗争,遭到校长蛮横拒绝,廖恩波挺身而出,带领同学们罢课。这在内江学运史上是第一次,在内江引起很大反响。

学校强行挂牌开除廖恩波的学籍。经同学们据理力争,迫使学校同意发给廖恩波转学证书。随后,廖恩波忿然离开学校。

廖恩波离开家乡,进入成都资属中学。1922年夏,考入四川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机械专业。廖恩波在成都读书期间,先后认识王右木、吴玉章、杨闇公等四川早期的一批革命家。在他们的教育和影响下,廖恩波思想进步很快,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同时与校内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也组织了一个“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

1922年,廖恩波在成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四川早期的团员之一。

廖恩波

此后,廖恩波利用寒暑假机会,在老家仿效成都“读书会”形式,与黎灌英、谢独开、廖释惑(即廖维华)等进步青年一道,在内江城里的太平巷杨家祠堂秘密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他们邀约一批社会青年和内江县立中学的学生,一起阅读进步报刊杂志,交流思想心得。

廖恩波还根据团支部决定,及时把“读书会”的优秀会员,如黎灌英、谢独开等人,吸收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这为内江革命活动培养了干部力量,奠定了内江党组织创建的根基。

1924年,为团结更多青年同学进行社会活动,廖恩波联络在成都读书的内江籍学生,发起组织了一个内江旅省同学会。他被推选为内江旅省同学会的会长。为揭露和控诉当时内江的封建反动势力对人民的摧残,以散播革命的火种,内江旅省同学会创办了油印刊物《不平鸣》(即不平者,则鸣)。廖恩波以犀利的笔锋,写了《发刊词》。其中最后两句写道:“当今野草丛生,谁是锋利的剪草机呢?!”文章揭露了内江的“三九”(即县团练局局长马祥九、商会会长林基九、浮桥经费收支所所长范承九)的罪行,激起民愤。反动当局在民众的压力下,不得不将“三九”关押起来,以息民愤,这进一步激发了内江人民的革命热情。

由于廖恩波在校内外的革命活动中成绩显著,逐渐引起成都学生界的注意和敬佩,先后被同学们推选为四川省立工业机械专门学校学生会主席和全川学生联合会执行部主任。

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反帝风潮渐浓,经廖恩波等人奔走联系,1925年6月17日,在工专校内召开了二十五校学生代表紧急会议。接着,成都学校、工商、市民一百多个团体的代表约一千人,在川北会馆成立上海英日惨杀华人案成都国民外交后援会,廖恩波被推选为总务部主任。

6月20日,上海英日惨杀华人案成都国民外交后援会在旧皇城高师校召开各部紧急联席会议,决定于21日举行全市国民大会,进行示威游行,以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同时决定,国民大会由廖恩波担任公务主席,童子军总司令谢晓轩担任会务总指挥。

6月21日黎明,各团体万余人齐集西较场旧皇城会场,隆重举行国民大会。廖恩波代表上海英日惨杀华人案成都国民外交后援会向大会提出四项议案:

“一、请政府照吾人目的向日英严重交涉,立刻释放被拘华人,赔偿死者命债及受伤医药费,惩办英日肇事官及凶手,英日政府向我道歉;

二、凡英日在华所雇佣之中国人,一律退职;

三、与英日经济绝交;

四、联合世界被压迫民族,打倒帝国主义。”

接着,进行了空前未有的大游行。廖恩波以及欧阳辑光、杨自廉(宣传部副主任)等负责人,率领游行队伍沿途演讲,带头高呼。这一运动的开展,广泛教育了人民,提高了群众的革命觉悟,为推动成都地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了积极作用。

1926年,廖恩波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年,廖恩波被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派往川南自流井,协助刘远翔(当时地委工委委员)在盐场工人中开展工作,发展党的组织,建立起中共自流井特别支部(机关设在自流井八店街述善盐业公司内),刘远翔任特支书记,廖恩波负责组织工作。

不久,自流井特支接到中共重庆地委指示,需尽快组织领导盐场工人进行罢工斗争,以支持北伐战争。1927年3月,天刚蒙蒙亮,盐场各帮工会按特支决定,带领手执标语旗子的盐工们,从四面八方向自流井汇合。很快,这次罢工取得了初步胜利。罢工结束后,工人党员由11名发展到40名,盐场基层支部增设为10个。

重庆发生骇人听闻的“三·三一”惨案后,自流井特支被迫转入地下隐蔽活动。第二年初,再次开展了一场以增加工资、改善工人生活为内容的第二次总同盟大罢工。这次斗争,前后坚持了18天。在人民强大力量支援下,反动当局接受了工人们提出的几项条件。

反动派对廖恩波等党的负责人恨之入骨,发出通缉令,悬赏大洋一千元捕捉廖恩波。此后,白色恐怖像满天乌云一样笼罩整个盐都。为保存革命力量,迎接更艰巨的战斗,四川临时省委决定,将廖恩波等主要负责人撤离自流井。

廖恩波离开自贡后,受四川临时省委派遣,辗转于川南、川西一带活动,传达省委指示精神,从事着艰苦的地下斗争。

成都“二·一六”惨案后,在四川反动军阀的大屠杀下,党的工作条件更加艰难,活动经费难以为继。廖恩波想到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处境,回到家里,准备变卖家里的十几亩田,来做党的活动经费。做通母亲思想工作后,托人“卖青苗”,廖恩波凑齐了六十元大洋回成都。

1929年,省委决定在成都恢复川西特委,并且调廖恩波负责特委组织工作,川西地区党的组织工作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1930年,广汉兵变失败后,廖恩波和陈翰屏一道到重庆向省委汇报,而未联系上,廖恩波回内江进行隐蔽活动。那时的内江农村百分之七八十的农民都种甘蔗,他们辛勤劳作却还要遭官府、豪强掠夺,终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廖恩波深为愤恨,在和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后,决定把蔗农组织起来,团结在党的周围,与糖坊老板作斗争,并取得一定成效。

1931年5月,廖恩波到省委负责组织工作。1933年8月,省委领导机构重新作了安排和部署,廖恩波任中共四川省委代理书记。

1933年10月下旬,廖恩波奉中央的指示,化名廖昔昆,辞别患难与共的战友,前往江西中央苏区,向党中央汇报四川党的工作。几经周折,于年底到达红都——瑞金。此后,他便留在中央机关工作。

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危害,粉碎敌人第五次反革命“围剿”的希望无法实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廖恩波奉命留下来担任赣南省军区政治部秘书,坚持游击战争。

廖恩波带领赣南省军区政治部的政工人员和文工团员们,为广大指战员宣传演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他鼓励大家,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应付各种复杂局面,为保卫苏区要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1935年1月,蒋介石纠集大批兵力,妄图在一个月内荡平留在江西的红军游击队,留在中央苏区的中央分局等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2月中旬,中央分局接到党中央从长征路上发来的电令,在敌我力量过于悬殊的情况下,将部队化整为零,向外突围,继续坚持地方游击战争。

3月4日,刘伯坚、廖恩波等人率赣南省委党政军机关人员和一部分地方武装力量,突围到达信丰、大庾境内的马岭附近时,遭到五倍于我军的国民党粤军余汉谋部的阻击。在此危急时刻,廖恩波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奋勇杀敌,打垮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围攻,战斗一直持续了一天。到3月6日,部队在信丰、会昌交界的金沙、罗坑、石寮、鸭婆坑一带,被粤军余汉谋部之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重重包围。在弹尽粮绝,伤亡惨重的情况下,除一部分冲出重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廖恩波及赣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独立第十六团参谋长陆如龙、中央办事处交通科长连德胜、贸易局会昌分局采办处营业部主任王志楷等5人不幸被俘。随即被押往驻信丰(原登贤县)的敌军团部,后又被押往大庾县监狱,3月11日移囚粤军驻赣第六绥靖区公署。

从被捕第一天起,廖恩波就做好至死不屈的思想准备。反动派为了从他口中捞到党和红军游击队在赣南的活动情况,软硬兼施,先诱之以高官、金钱和美女,遭到廖恩波严词拒绝后,又威逼他写“笔供”。廖恩波用他那戴着沉重手铐的手,毅然挥笔,慷慨激昂地写道:“我之加入共产党,系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统治和废除封建剥削制度,故献身于中华民族解放运动。”这短短的“笔供”,表达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伟大胸怀和高尚品格!敌人对廖恩波施用各种残暴酷刑,都遭到失败,只好以“危害民国,扰乱治安”之罪,将廖恩波判处死刑。

廖恩波故居

1935年3月21日,大庾县城从绥靖公署通往城北门金莲山的一段2里多的公路上,敌人五步一兵,十步一岗,戒备森严。上午约10时,一群刽子手将带铐拖镣的廖恩波等5人五花大绑,推上刑车,押往金莲(现大余县水泥厂门口)刑场杀害。面对着死亡,廖恩波他们不停地大声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激昂的呼声响彻了章水两岸,震荡着大庾县城。廖恩波牺牲时年仅34岁,他将自己满腔热血和闪光的青春,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中华民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整理: 翁得志( 内江市市中区委党史研究室

供稿: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