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美食>详细内容

天府周末•地方志|舌尖上的川菜:百菜百味,味在民间

来源: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摄影 向宇 发布时间:2021-01-08 10:19:38 浏览次数:1163 【字体: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摄影 向宇

“红萝卜抿抿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十五过大年,家家吃汤圆。”在四川,这些民谣人人会唱,过年与美食几乎是自然的联想。掐指一算,还有个把月,又要过年了。那么,除了红萝卜、汤圆、腊肉、香肠,过年的餐桌上,还能有哪些新花样呢?这一期,翻开《四川民间文化大典》,专家们对四川民间餐饮的详尽钩沉,将刷新川人对川菜的全新认识。名菜品、地方美食、糕点、特产等,有的耳熟能详,有的闻所未闻。

叫一声“灯盏窝” 回锅肉会答应吗?

川菜,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四川民间文化大典》主编侯光介绍:“四川地处亚热带,土地肥沃,雨量丰沛,兼有山、林、水、草之利,为烹饪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酿造业的发展,众多的调味名品辅佐川菜,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川菜特点主要在味,讲好吃,吃得香,不大讲究形式与色彩。”大典里,仅名菜品,专家们就梳理了28种。

这28种名菜品,最常的莫过于回锅肉。人人都爱吃,家家都会做,但说得出它前世今生的人恐怕很少。“四川回锅肉,传说由清末成都一位凌姓翰林创制。”侯光说,回锅,即再次烹调之意,故又称“熬锅肉”。将肥瘦相间的新鲜猪肉,煮熟后切成薄片,用中火将肉片与剁细的郫县豆瓣混合熬炒,使豆瓣特有的色泽和味道浸入肉中,肉片熬制成一个个的卷窝形状,俗称“灯盏窝”。然后放入作料和配料,翻炒起锅。“其特点是,口味独特,鲜香爽口,肥而不腻。”下馆子,只要喊一声“灯盏窝”,店家都懂“顾客点的是回锅肉”。

还有一道菜,东坡鱼。侯光道出它来历:“苏东坡贬谪湖北黄州,他用家乡之法烹鱼吃,但味道不及鱼脍鲜。于是自创一套煮鱼流程,去鱼鳞,除内脏,留鱼鳍和鱼尾,在鱼体两侧各斜划五刀,放入料汤快煮,味鲜美。后又改成下油锅煎一下,再放入有调料的沸汤中煮到一定火候,备酱油一碟蘸着吃,鲜美更甚。这种独特的烹鱼方法,苏东坡取名‘五绺鱼’。诗人黄庭坚有一日到访,苏东坡请他吃了这道菜,黄庭坚大为赞赏,起名‘东坡鱼’,这个叫法流传了下来。”

还有些川菜,名字生僻,寻常少见。如封鸡法,“将宰杀好的鸡洗净,脚弯处用刀切至筋略断,将脚顺转塞入屁股内。烘热,用甜酱抹遍,温油翻转烹煮,俟皮赤红捞起来。下锅内,用水慢火先煮到汤干鸡熟,再下甜酒、花椒、八角等作料,炖至极烂,加辣椒末、葱粒,用碗盛上来,或者将鸡砍成四大块或小块皆可。”此外,侯光还提到了糟鱼法,将鱼破开,不下水,用盐腌,腌两天,再以清水摆净,去鳞翅及头尾,于日中晾晒。等鱼半干,然后加酒糟,每放鱼一层,盖糟一层,上加整花椒,逐层用糟及花椒摆放坛内。加糟汁少,微觉干,便取好甜酒酌量倾入,用泥封坛口,四十天后可吃。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道菜来头不小!出自清代重要的饮食专著《醒园录》。该书系清乾隆时期,宦游浙江的四川罗江人李化楠在做官期间,收集家厨、主妇的烹饪经验,后来,他的儿子李调元将他收集的厨艺经验整理出来,取名《醒园录》。李调元,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川菜成为八大菜系之一,他功不可没。

神秘的公馆菜  也是老百姓的智慧

虽然川菜特点主要在味,不太讲究形式与色彩,但还是有例外,《四川民间文化大典》主编屈小强就特别推荐“成都公馆菜”,“清末民初,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成都是达官贵人、文化名流会聚之地,其所住的深宅大院,成都人称为‘公馆’。公馆主人对衣食居处极为讲究,对烹调技艺的追求更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于是有了公馆菜。”

一些公馆主人,创制出许多经典菜肴,密不告人。如香橙虫草鸭,它源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原国民党四川省教育厅秘书长杨慎修患有肺结核病。其母善料理,按家传秘方用橙汁、虫草、老公鸭为其烹制“香橙虫草鸭”调养。三个月后,杨慎修病愈。富贵人家注重养生,名菜苦瓜酿肉也是从食补出发。制作原料主要为苦瓜、肉末,作料有姜末、蒜末、盐、生抽、豆粉、花椒粉等。将苦瓜切成差不多一指厚,挖掉中间的籽,再将肉馅填入苦瓜中,上锅中火蒸15分钟即可。同样,荷叶蒸肉,当年的公馆主人也不只是为了好看或取荷叶的清香,他们注重的是它除了好吃外,还对健康有益。

除了健康,公馆菜还精致有花样。如鲇鱼要用凉粉烧,做法是在红烧鲇鱼中加入凉粉,微火炖烧,鲇鱼味儿入了凉粉,凉粉晶莹剔透,顺滑爽口,比鲇鱼更受欢迎;“醪糟红烧肉”,红烧肉加醪糟烹制,非甜非咸,入口滑腻,芳香沁脾;红烧狮子头,源于河南淮阳,光大于成都。

有意思的是,公馆菜神秘归神秘,但终究离不开普通百姓的智慧。在专家们寻访证实的那么多道公馆菜中,有几样相当接地气。如毛血旺。这道菜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重庆沙坪坝磁器口古镇水码头。王姓屠夫每天把卖肉剩下的杂碎贱价处理。其妻张氏觉得可惜,于是当街摆起卖杂碎汤的小摊,由于做法特别,生意很好。一次,她在杂碎汤里放入猪血旺烹煮,味道更鲜。毛血旺的毛,在四川方言里是冒、烫的意思。如此接地气的一道菜,最终被深宅大院的成都公馆人青睐,足见民间美食的强大。

走人户需要伴手礼  四川人的选择从不让人失望

如果说过年在家吃吃喝喝是件美事儿,那么亲朋好友串串门儿,百家味百家香,更是不亦乐乎。侯光和屈小强直言,这又是不得不提的四川民间文化的又一个重要文化——走人户。逢年过节,带着礼物穿着新衣,看望亲人、探访朋友,主人家割肉卖酒,热情款待。主人家烹饪的,是上面提到的各种美味佳肴,那么,走人户带的礼物是什么呢?自然也少不了美食——地方特产。

桌子上端得出台面,手上提的也绝对拿得出手。在《四川民间文化大典》中,就制作的各种菜肴而言,地方特产就有51种。咸菜、泡菜之类,就有9种:四川咸菜、四川萝卜干、新繁泡菜、青城山泡菜、资中冬尖、威远周萝卜干、南充冬菜、宜宾芽菜、眉山东坡泡菜;两种豆腐乳:成都海会寺豆腐乳、大邑唐场豆腐乳;5种鸭子:成都施鸭子、成都耗子洞张鸭子、成都樟茶鸭、彭州九尺板鸭、乐山甜皮鸭;5种牛肉:自贡火边子牛肉、犍为罗城牛肉、阆中干牛肉、阆中回民牛肉、达州灯影牛肉……

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还有些新鲜入耳,值得寻味的,若能买到,不失为这个春节走人户最好的伴手礼。

屈小强说到自贡牛佛烘肘,牛年送牛佛烘肘,很应景。这个自贡特产,是清时皇宫贡品,尽管名中含牛,可材质并非牛肉,而是牛佛镇所产猪的四只蹄肘。它在去毛烧烙,刮洗干净之后,配以豆油、冰糖、香油、井盐,放入烘缸中扣盖烘烤即成。此菜具有色泽棕红、味鲜回甜、咸淡适度、肉质肥嫩、肥而不腻的独特风味。

除了大鱼大肉的土特产,走人户又怎么少得了方便即食的糕点?日前,老成都人记忆最深处的耀华糖果糕点铺重新开店,满满的一波回忆杀。而《四川民间文化大典》中,更是将全川的糕点记忆重拾了一遍。30种糕点,有甜有咸,软软糯糯的,酥脆爽口的,应有尽有。叮叮糖、蛋烘糕、叶儿粑、花生糖、桃酥这些都常见,但芝麻萝卜饼、熨斗糕、鸭儿粑这些名字,是不是有些陌生呢?芝麻萝卜饼是四川民间的一种面饼,油炸或烘烤的酥皮点心。因其在馅里加入萝卜丝、火腿、猪肉丁及芝麻等食料而别具特色。熨斗糕有两种:蓬溪的,用米、面、蛋、糖浆,用铁烙碗烙熟食用;会理的,烙制器皿是小铜罐,将发酵的米浆加入鸡蛋调匀,倒入小铜罐内放到炭火炉上翻动烤制而成。鸭儿粑是宜宾高县特产,以其鲜嫩如雏鸭而得名。其做法是选用高县云山糯米磨粉做皮,以肉馅为心蒸制而成,芳香爽口,具有不粘叶、不粘筷、不粘牙的“三不粘”特点。

【民俗多一点】

春节团圆饭

四川民间除夕年饭,又称团年饭。其菜品丰盛,一般人家备有拌鸡(以公鸡肉做成)、回锅肉、腊肉、香肠、猪头肉、炖腊猪蹄、甜烧白、咸烧白、笋子烧肉、韭黄肉丝、腊肉汤煮红白萝卜、豆瓣鱼等。吃团圆饭时,先要祭祖。祭品主要是煮过的雄鸡和刀头肉(猪臀肉),祭祀由家中最长者先向祖先跪拜,后依辈分一一向祖先跪拜,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农业兴旺。祭毕,全家上桌吃饭。

打牙祭

“打牙祭”又称为“吃牙祭肉”。即旧时店主、雇主定期供店员、雇工吃有荤菜的饭,一般在夏历每月初二、十六两日,并逐渐成为行业规定。清代已盛行。如《儒林外史》十八回:“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茶水、灯油都是店里供给。”《犍为县志·风俗》记载:“工商业家月以初二、十六两日肉食二次,名为打牙祭,忆成为各家普遍之习惯。”民国27年《泸县志·风俗》记载:“肉食则不常御(遇)。寻常人家半月或十日食豚肉一次,谓之打牙祭。”

饭店鸣堂

饭店叫餐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旧时,鸣堂分为空店鸣堂和待席鸣堂两种。空店鸣堂,是没有顾客时,幺师站在店门前,对街上来往过客吆喝招呼,介绍店内设施技术和菜品等。待席鸣堂,作为一个过程,从顾客进店开始,围绕吃喝而开展的一系列辅餐鸣堂。如:鸣堂幺师从顾客衣着、举止、面容等,判断饮食爱好,介绍酒菜品种。点菜鸣堂,幺师将客人确定的菜单内容,高声唱念给厨房里的锅师。应允鸣堂,锅师听到幺师点菜鸣堂后,用同样的声腔给予回应,以示知道客人点菜内容。唱唤鸣堂,锅师制作好菜品后,高声唱唤幺师前来端菜。结算鸣堂,食客吃喝完毕后,幺师将饭菜品种数量及金额等情况高声唱念出来,以接受锅师和堂柜的复核监督。送客鸣堂,幺师高声唱念某席客人离店,对客人说:“这次照顾不周,下次再来。”

来源: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摄影 向宇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