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美食>详细内容

《二毛的老菜谱》第5期:从“娇莺戏蝶”到“东篱采菊”,古诗词和菜谱的完美结合

作者:口述:二毛 整理:薛维睿 来源:封面新闻 发布时间:2019-06-24 10:13:35 浏览次数:945 【字体:

【编者按】“中国美食不灭,正得益于几千年来中国饮食文化极富生命力的发展。”美食家二毛收藏老菜谱30余年,所藏文献跨越明清到上世纪80年代。

《二毛的老菜谱》栏目以不同的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为线索,在老菜谱里探寻美食文化的历史和变迁。

人物名片

二毛(原名,牟真理),上世纪60年代生于重庆酉阳。著名诗人,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专家(文化部和中国烹协),中国饮食文献收藏家。1987年直至现在,先后在重庆、成都和北京创立文化餐饮品牌“川东老家”和“天下盐”。著有《碗里江山》《妈妈的柴火灶》《味的道》《民国吃家》等美食著作。

二毛

口述/ 二毛

整理/ 薛维睿

这本《中国诗词典故菜谱》在1986年出版,由黑龙江一位烹饪大师刘立群编著。

       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诗词大国,同时也是烹饪大国。中国烹饪历来被称之为一门艺术。无论是刀功还是火候,调味还是装盘,处处都有精妙绝伦之处。

中国美食讲究色香味形器意。这里的“意”就是指文化。许多金馔佳肴的名称,如果冠上诗词典故的名字,就会显得十分优雅和秀美。

《中国诗词典故菜谱》是我收藏的比较少见的一类菜谱。菜谱里有诗词、有成语,每个菜里都有故事,赋予菜肴以诗词的灵魂,使它有丰富的诗情画意。宾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能够领略诗的意境,这对于一道菜来说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中国诗词典故菜谱》,1986年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左);《陆游饮食诗选注》, 1989年 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右);《连环画食画》, 2010年 二毛编著

 这本菜谱收录了50个菜名,这些名字往往需要搭配不同的场合。比如“娇莺戏蝶”“鸳鸯相对浴红衣”“鸳鸯红杏”适合出现在喜宴上,“麻姑献寿”“斟汤献寿”用于给老人祝寿的场景,为亲友送别的宴席可以用“鹏程万里”,宴请侨胞就可以是“龙蟠钟山”,宴请外宾则可以选择“孔雀迎宾”。这些名称非常典雅的菜肴,会为宴会增添很多光辉。

打开菜谱第一道菜是“娇莺戏蝶”。这道菜名取意于诗人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所作《江畔独步寻花》。诗原文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道菜具体做法是用大虾做成十个蝴蝶,用鸡泥子做成十个黄莺小鸟。然后将十个蝴蝶形的虾摆在盘子的四周,浇上白汁,再将十个黄莺摆在蝴蝶虾的里层,中间放上嫩油菜心,菜心中间放四个水萝卜花即成。

再比如这道“东篱采菊”,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这道菜呈现出了其中的诗意。在造型上将浮油鱼片放在盘子的中央,围上一圈粘什锦丝炸的鱼球,有如菊花,最外边围鱼卷。呈红、黄、白三种颜色,形象美观。

还有一道“桃花桂鱼”也很有意境。这道菜名是从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词中引来的。这首词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编者说道,西塞山前水面上的鹭飞上飞下,碧绿的流水映照着岸边火红的桃花,春风时节,正是鳜鱼肥大鲜美的时候。这样的菜谱代表了中国食文化深厚的内涵,在老食谱里非常珍贵。

桃花桂鱼(图片来自网络)

另外一本同类菜谱是《陆游饮食诗选注》,这本书是中国商业出版社在1989年出版的,由孔祥贤注释。这本菜谱收集了陆游的美食诗歌,包括许多他在四川游玩留下的诗句。

这本书在前言里介绍,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作诗最多(几万首)和存诗最多(九千多首)的一位诗人,历来的选诗家一般都不选他的饮食诗,评诗家也不评他的饮食诗,一般读者又难觅《剑南诗稿》全集,也没有工夫去阅读,因而他的饮食诗鲜为人知。

剑南诗稿

这里面有不少有意思的诗歌,比如这首《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这首诗的原文为:“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栮脯美胜肉。大巢初生蚕正浴,小巢渐老麦米熟。龙鹤作羹香出釜,木鱼瀹葅子盈腹。未论索饼与饡饭,掫爱红糟并缹粥。东来坐阅七寒暑,未尝举箸忘吾蜀。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

陆游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陆游有许多谈论四川美食的诗作,我认为这是很有代表的一首。这首诗是陆游在吴兴山中,与佛庵姓溥的庵主谈起川食。也就是说,他在异地想起过去在四川停留时候吃的美食。他给寺庙里的佛僧深夜介绍吃食,聊鱼肉鸡肉,津津乐道,垂涎欲滴,这个情景十分有趣。

鱼肉(图片来自网络)

我自己也用连环画做过食谱,是天下盐2010年做的一本《连环画食画》。里面每一个菜我都用诗来把它描述出来,这也是对我们传统中国诗词典故菜谱的继承和创新。当然我写的不是古诗词,我是用现代诗歌来表达的。

比如其中的“黄氏牛肉”是美食大家黄珂的菜。他在北京自己的居所开了一个宴席,叫“黄门宴”。这个宴席是不收钱的,都是朋友或者朋友介绍的朋友去吃。迄今为止家宴做了将近20年,一共接待了十多万人次。

《连环画食画》之黄氏牛肉

我在这道菜的做法里写道,“将牛腩用盐、初恋、料酒码味,然后随姜、激情、香料下油锅炒至金黄加汤。先用18岁的猛火后转50岁慢煨3小时。香辣中有爱的柔软、情的粘糯、恋的缠绵。”我在其中用了拟人化的方式,还曾经上过《鲁豫有约》。

《中国诗词典故菜谱》做法

“娇莺戏蝶”

主料 大虾十个,鸡泥子四两,蛋松一两。

配料 火腿一两,菜心一两,鱼翅针二十根,黑芝麻二十粒。

调料 鸡汤、大油、味素、淀粉、盐。

制作方法

1.取十个羹匙,里面抹上青豆油或猪油,将合好的鸡泥子在羹匙中做十个小黄莺鸟,上面蘸上炸好的蛋松,上屉蒸熟。

2.将大虾去头、洗净,用刀从脊背一片两开(胸部不能断),抽出虾肠子,再用刀尖在虾背上戳几个小口,轻轻地将虾肉拍两下(以免熟时起卷),做成蝴蝶形,放在盘内撒上盐、味素、面粉。用鸡泥子做蝴蝶身子,然后用黑芝麻做眼睛,用鱼翅针做须子,上屉蒸熟。

3.嫩油菜心十个,过油略炸,撒上盐、味素,放在盘子的中间,上面配上水萝卜花。

特点 此菜鸡泥子鲜嫩,虾肉清淡,菜心爽口,色泽美观,呈绿、黄、白三色。

“东篱采菊”

主料 鲤鱼二斤一条。

配料 鸡蛋四个,发菜、冬笋、油菜心、口茉、火腿、青豆适量。

调料 葱、姜、蒜、盐、味素、淀粉、面粉、绍酒、鸡汤。

制作方法

1.将鱼的骨、刺剔去,取一部分鱼肉剁成泥,加蛋清、淀粉和水搅匀,勺内放青豆油,七成熟时用手勺将搅匀的鱼泥子淋到勺内,不要一次下入太多,以免不匀,浮起后捞出,用清水洗去油沫。勺内放底油炝锅,放入鸡汤、味素、盐、火腿片,烧开后撇去浮沫,下吊好的鱼片。淀粉勾芡,淋上绍酒,倒入盘子中央。

2.将另一部分鲤鱼,一半剁成泥,一半切成一寸长的丝待用。将鱼泥加一个蛋清及盐、味素搅匀。用两个鸡蛋加淀粉吊一张蛋皮,把合好的鱼泥抹在蛋皮上,鱼泥上放泡好的发菜、菜心,卷好后改刀成一寸长的卷,口处抹上面粉糊,勺内放油,八成熟时将鱼卷下入,炸成金黄色,捞出摆在盘子的外围。

3.将切好的鲤鱼丝加火腿丝、肥肉丝、味素、盐、绍酒,然后抓鸡蛋糊。勺内放油烧至七成熟时,用手将鱼丝糊挤丸子,炸至金黄色,摆在盘内鱼卷的里边(吃时可上一碟花椒盐)。

特点 鱼卷色泽金黄,嫩软鲜香,鱼球外酥里嫩,醇香味美,鱼片洁白如玉,入口即化,鲜嫩可口。此菜色彩鲜艳,口味各异。

来源:封面新闻

口述:二毛(著名诗人,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专家,中国饮食文献收藏家)

整理:薛维睿(封面新闻记者)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封面新闻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