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美食>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美食】中国美食文献收藏家二毛:老菜谱使创新菜品成为可能

作者:薛维睿 发布时间:2019-05-08 10:10:03 浏览次数:821 【字体:

2019年5月15日至6月15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博物馆举行的美食菜谱类的文献展——中国美食(菜谱)文献展在成都博物馆4楼展出。中国饮食文献收藏家二毛从他数十年的菜谱收藏中,精选出从明清到上世纪80年代的1500本菜谱文献,以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等为主要线索,全方位展现中国美食文化(菜谱)的历史、变迁与美食文化的发展。

 5月15日即将举行的“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上,“中国美食(菜谱)文献展”作为其中重点推出的特展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博物馆举行的美食菜谱类的文献展览。

 中国饮食文献收藏家二毛从他数十年的菜谱收藏中,精选出从明清到上世纪80年代的1500本菜谱文献,以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等为主要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中国美食文化(菜谱)的历史、变迁与美食文化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献收藏家二毛

 为了这次美食文献展,二毛重新梳理了自己近30的收藏。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收藏,其实我不完全是有意识收藏,我是因热爱而自然而然地探寻。”除了收集本身的乐趣以外,他通过菜谱获得更多的是超越收藏的意义。

 收藏老菜谱的30年,也是他从事美食相关工作的30年。作为中国美食的爱好者和研究者,除了中国饮食文献收藏家的身份,二毛还是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专家,以及中国现代美食诗歌的开创者。

二毛整理收藏菜谱

中国美食不灭

“我在重庆、成都、北京开了30年餐厅,研发创意了30年的菜肴,阅读了无数美食的书籍,写过许多关于美食的文章,但直到面对这些传统老菜谱,我才真正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数十年在这些老菜谱中细细追溯,二毛从中看到了中国美食发展的脉络,感受到是饮食文化波澜壮阔的发展,以及一代代的传承和延续。

二毛收藏的菜单(二毛 供图)

 藏品中时间最早的来自于明朝永乐年间。“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明末清初达到第一个高峰,在清末民初达到顶峰,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50年代初,直到60年代饮食文化受到打压。”

 在二毛收集到的60年代以后的文献里,有数量不少的油印菜谱,这些非正规出版的文献菜谱让他深为感动,“在被压制的年代仍然暗流涌动,这说明中国饮食文化的倔犟和不死。所谓中国美食不灭,正是得益于几千年来中国饮食文化极富生命力的发展。”

二毛收藏的菜单(二毛 供图)

 改革开放不久后的80年代,饮食文化得以重新发展。“和诗歌、哲学及其他社会科学在这个年代的总爆发一样,传统饮食文化也以崭新的色、香、味、形、器、意呈现。”对于这一时期出现的许多烹饪大师,以及他们对食谱和食史的撰写和口述,二毛认为是“真实而有见地”的。

菜谱收集止于80年代(90年代特别优秀的收了极少部分),二毛认为,90年代中后期开始,菜谱传抄日益严重,普遍缺乏原创性,以致这以后绝大部分的菜谱没有收藏价值。

二毛收藏的丰泽园饭庄菜谱(二毛 供图)

历史与创新

 没有创新的菜谱没有价值,而追溯传统正是为了寻找“新”的根基。对于二毛来说,研究传统菜谱是挖掘、传承、转化和利用的过程,正是老菜谱和老师傅让如今创新传承菜肴成为可能。

 美食需要创造力,创造离不开对传统的学习,研究老菜谱是推陈出新的必要条件。“我主张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离开传统的创新是不成立的。”二毛认为,时下流行新派川菜、新派粤菜、新派淮扬菜等,但若脱离了传统菜系的传统,新派之“新”很难有长久的立锥之地。

二毛收藏的中国食谱(二毛 供图)

 以美食的历史发展为序,文献展划分为明清、民国及建国后三个类别。除了这三大类别,根据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等线索,特色菜谱还将分列的专柜展示。

二毛收藏的《扬州名菜名点》(二毛 供图)

 比如,“四川文献”就是其中单独设置的专柜,有近300册(件)与四川、重庆相关的菜谱及食单,还有50年代至90年代初成都各种粮油肉票。“四川食单”也有单独的陈列专柜,包括成都餐厅、金牛宾馆、锦江宾馆、岷山饭店、努力餐等四川著名宾馆饭店食单。其中最为特别的是1959年由一代川菜烹饪宗师蓝光鉴指导,其嫡传弟子张松云、孔道生二位大师操作的“成都满汉全席”,“这是非常稀少的文献,将作为单独的展位展示。”

农村缺粮供应证

二毛收藏的成都餐厅菜单(二毛 供图)

二毛收藏的成都东风路饭店菜单(二毛 供图)

二毛收藏的努力餐菜单(二毛 供图)

 像“成都满汉全席”这类有特殊地位的文献还有很多,在美食文献展上都会作为特色专柜单独呈现。比如“外文中国菜谱专柜中有一本《中国美菜》这是已知这个世上最早的英文中国菜谱,1923年在纽约出版。”

二毛藏《中国美菜》,1923年纽约出版

还有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的“中国的名优食品的加工和制作”,一套六本单独列柜,“这个系列的文献是油印的,因此印数有限,从收藏的角度来说也非常珍贵。”

在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各大钢铁公司包括首钢、攀钢、鞍钢等都有各自的菜谱。除此以外,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菜谱、中国铁路局的菜谱等都陈列了专柜。

二毛收藏的鞍钢烹饪(二毛 供图)

二毛收藏的攀钢烹饪(二毛 供图)

二毛收藏的武钢《烹饪学》(二毛 供图)

二毛收藏的海军北海舰队《炊事员学习材料》(二毛 供图)

二毛藏中国人民解放军菜谱(二毛 供图)

“粮油供应证”也设立了一个专题。“粮油供应证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可以看到,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需要为生存吃饭,也因为饥饿更渴望美食,这是有历史意义的呈现。”

“粮油供应证”也设立了一个专题。“粮油供应证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可以看到,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需要为生存吃饭,也因为饥饿更渴望美食,这是有历史意义的呈现。”

二毛藏上世纪60年代浙江省《军用粮油供应证》(二毛 供图)

二毛藏上世纪60年代云南江省军用肉票(二毛 供图)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