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美食>详细内容

【饮食文化】新繁是夫妻肺片发源地‖梅家强

作者:梅家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7-07 11:59:43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名菜夫妻肺片,可谓全国有名,此菜什么时侯在何地形成的呢?

经询问成都新繁9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介绍:在新繁外西街天星桥旁的陈焕廷(1899—1959)张素清夫妻所卖的钵钵(盆盆)肉麻辣鲜香,至今80余岁的老年人都夸其味道很好。笔者邻居胡宗才(今年95岁)1944年在陈家打工,据胡大爷讲:陈焕廷年青时在嘉定(今乐山)当兵,1927年刘湘同杨森军阀混战,陈焕廷头部中了枪弹,养好伤后便带着妻子和年幼的长子回到新繁老家。陈焕廷幺儿陈启元(省级特级厨师)讲述:“父亲1928年左右就开始在新繁天星桥头卖钵钵肉,今年已102岁的老人代成明给我讲:他十岁多点就开始买钵钵肉吃。胡宗才老人说他四几年到陈家时,陈焕廷已卖了十多年钵钵肉了,陈家邦工王大金每天去太和场(今团结镇)回民屠户张云成或马国州处,专买牛肺、牛心、牛脾(连铁)、尿包、几种牛肚担回新繁,在天星桥河边将牛杂清洗干净,牛杂要先汆水,然后放进老卤汤锅煮熟,将牛杂切片(牛肺便宜切得大片)放入红油辣子、花椒面、复制酱油、食盐、老卤汤、熟芝麻等调料拌合,售卖时在瓦钵内插上六至八双筷子,沿街叫卖,最后来到新繁米市坝的摊点,每天三四盆牛杂,很快就卖完。”

由于钵钵牛杂是贫民化食品,有人称它是“口水拌肉”,也称“两头望”。有体面的人见两头没熟识人,先付钱,吃后快速离开。牛杂是以片数卖,建国前,川版贰百(200)文铜币能买二至三片牛杂,有的人先吃后付钱,陈焕廷使用小铜币作记每个人吃的牛杂片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焕廷夫妇年老体弱,便将生意交给第三子陈启华(又名陈觉如)宋玉茹夫妻经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陈启华将钵钵肉改良,除去肺叶和尿包,增加了牛头皮、牛利子(舌头)和牛肉。

20世纪80年代后期,陈启华将钵钵肉技艺传给儿子陈兴国(四川省一级厨师)李光群夫妻。

经典川菜“夫妻肺片”,就是由盆盆肉(钵钵牛杂)提高发展而来。

最早的夫妻肺片是有肺片的,新繁可谓正宗“夫妻肺片”的发源地。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梅家强(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