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美食>详细内容

砂锅雅鱼

作者:倪宏伟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22 19:51:13 浏览次数:1393 【字体:

  有朋自远方来,杯觥交错间,“砂锅雅鱼来啰——”服务员端上热气腾腾的砂锅。
  只见砂锅里晃荡着乳白色的汤,雅鱼时隐时现,阵阵香气袭来,让人垂涎欲滴。这是一道雅安传统名菜——砂锅雅鱼,为“中国菜”四川十大经典名菜。服务员用小碗把雅鱼一一盛上,分送给每一位客人,有鱼头的那碗要送给主宾,以示礼节性尊重。细细品尝,雅鱼口感爽滑,汤鲜味美,算得上是珍馐佳肴。到雅安行游,错过雅鱼美味,实为一种淡淡的遗憾。
  雅鱼盛产于四川雅安雨城区周公河,学名齐口腹裂鱼,又名嘉鱼,古称丙穴鱼。鱼体修长白灰,头部呈锥形,裂腹红尾,形似鲤,鳞细如鳟,与雅雨、雅女并称“雅安三绝”。宋代成都知州宋祁在《益部方物略记》述:“鱼出石穴中。今雅州亦有之,蜀人甚珍其味。”民国版《雅安县志》载:“孔坪柏香村有丙穴洞。”周公河流经此段,水体平缓清澈,岩壁、石缝甚多,适合以吮吸岩浆为主的雅鱼生长。雅鱼肉多、质嫩,为蜀中鱼鲜烹饪之上乘。清代雅州举子李景福带着雅鱼和名厨上京,慈禧太后品尝后誉为“龙凤之肉”。唐代大诗人杜甫惊异于其味鲜香,遂诗赞云:“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
  雅安素有西蜀漏天之称,相传女娲在雅补天之时,因五彩石未完全补上天漏,常年雅雨飘飘,故称雨城。其身佩戴的宝剑也不慎跌落于周公河,幻化为灵气的雅鱼。雅鱼头颅有一神奇鱼骨,酷似宝剑,剑柄、剑把、剑刃栩栩如生,暗合古老的传说,也是辨别雅鱼真伪的标志。吃罢砂锅雅鱼,服务员要把宝剑鱼骨洗净,用礼盒装上送给客人,据说可以驱邪除病。
  砂锅雅鱼传统烹制讲究精细,高汤制作是关键。高汤又叫奶汤,用大锅烧热泉水,放入老母鸡、老母鸭各一只,猪膀一个,舂破棒子骨数根,火腿小半只,适度放盐,先猛火,再文火,熬煮大半天。简洁版只用棒子骨、鸡颈骨熬制。最后放入汆水猪肚提白、水发虾米提香,再文火熬制两小时,高汤方成。将汤汁盛入砂锅,微放胡椒粉两克,适量姜片、蒜片、葱头,二到三两鸡化油煮开;同时,将雅鱼涂少许料酒、抹盐花,然后用热锅煎至两面鱼皮起卷,将鱼放入砂锅中。再依次放入水发鱿鱼片、水发香菌、竹笋片、熟猪肚条、熟猪舌、熟猪心、鲜土鸡丝、竹荪、黄花、豆腐等辅料。出锅时在锅面点缀数片红绿菜叶,一锅营养丰沛、色香味俱佳的砂锅雅鱼遂成。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砂锅雅鱼烹制亦与时俱进,尽量减少影响雅鱼本味的主辅料,投盐更少,不放胡椒粉,猪肚、猪心、猪舌等富含胆固醇的内脏配料也明显减少,但依然鲜香四溢,鱼嫩汤鲜。
  陆游曾在《思蜀》中云:“玉食峨眉栮,金齑丙穴鱼。”可见丙穴雅鱼早已美名远播。砂锅雅鱼正成为雅安一张响当当的餐饮名片,许多餐馆都主打雅鱼品牌,推出传统名菜砂锅雅鱼,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宾客。

来源: 四川日报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