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美食>详细内容

【中秋特辑】乡愁浓 糍粑香——写在中秋节之际‖卢孝辉

作者:卢孝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11 20:35:40 浏览次数:521 【字体:

乡愁浓 糍粑香

——写在中秋节之际

卢孝辉

凉凉夜风中,一轮皎洁的圆月挂上了枝头,又是一年中秋到,夜是迷离的,月是伤感的,这样的夜色,总是会勾起我浓浓的乡愁。

乡愁里有山水,那是我儿时成长的摇篮,我在那里摸爬滚打,在一次次跌倒爬起中长大。

乡愁里有亲朋好友,那是我儿时的伙伴,是爱我逗我的邻居,是疼我怜我的父母姐妹。

乡愁里有美食美味,那不仅是哺育我成长的养料,更是那个贫瘠年代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那时,食不果腹,瓜菜半年粮,那些薄薄铺在红苕上、颗颗混在菜叶中的白米饭,就是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向往。

美好的日子,在我望眼欲穿的盼望中姗姗来到。

中秋节前夕,父母拿出珍藏的糯米。一看见这些白白的、细长的糯米,我就如被美女蛇勾去魂魄一般,挪不开步子。看着母亲一碗一碗往大盆中舀米,我呆若木鸡,这得有多少米啊,该不是把全家全年的大米都拿来了吧?看我痴呆的样子,父母大笑起来,告诉我,这是糯米,中秋节要到了,按照风俗,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糍粑”!

“吃糍粑”,那多吓人啊,幼小的我吓得哭了起来,父母却笑得更欢了。至此,我第一次知道了有一种“糍粑”是可以吃的。

准备好糯米后,父亲就往里面添水,淘洗干净后,倒掉水,又往里面添水,我的视线在水缸与大盆中来回穿梭到停不下来时,父亲却停止了加水,还准备起身离开。母亲告诉我,今晚只是泡米,想吃糍粑,明天早点起床。

在对可以吃的“糍粑”的好奇与期待中,我迟迟无法入睡,直到母亲承诺,她起床就叫醒我,一定让我看着“打糍粑”我才沉沉睡去。睡梦中,我被母亲叫醒,“要打糍粑了吗?”我睡意全无,翻身起床,随母亲来到厨房。父亲已升起灶火,锅中的蒸笼周围萦绕着薄薄的蒸汽,母亲正往里面装昨晚泡好的糯米,然后盖上盖子,父亲起身搬来一个大石臼,又拿出几根绿色的小木棍。“咦,这是啥?”母亲说,“这叫芦毛杆,是专门用来臼糍粑的,你闻闻看,多香啊!”果然,好清香的味道!

待父亲把石臼和芦毛杆清洗干净,母亲把糯米也蒸熟了。蒸盖一打开,浓浓的饭香扑鼻而来,我忍不住咽了几口口水。母亲把蒸好的米饭倒入石臼中,父亲开始了臼打。

臼糍粑(图片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绿绿的芦毛杆在米饭上欢快地跳着舞蹈,父亲一边臼一边和母亲愉快的交谈。慢慢地,芦毛杆迷上了和米饭的游戏,父亲需使劲才能把他们分开,母亲也加入进来,帮父亲摁住石臼,不让石臼随着父亲的节奏动弹。在父亲的反复臼打中,米粒似乎意识到自己遇到了强敌,他们不再调皮乱跑,而是牢牢抱成一团,共同对付这个强劲的“敌人”。父亲越努力,他们抱得越紧,父亲额头已冒出细细密密的汗珠。我主动请战,父亲看看我,“你?好吧,体会一下也对。”我愉快地从父亲手中接过芦毛杆,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的征服之旅。不可思议的是,我使出了全身力气,芦毛杆却被米团牢牢地抓着,一点动弹不得。父亲笑着接过芦毛杆,继续他的战斗。在我等得几乎厌倦的时候,终于听到父亲说“可以了”!我迫不及待想尝尝这难弄的糍粑到底是啥味道,母亲却神秘地说,“还不到时候!”母亲起身走到厨柜前,从一个瓶子中盛出一些粉末,又从另一个瓶子中盛出一些白糖,一边搅拌均匀一边告诉我,“这就是昨天才用大豆、芝麻炒熟后磨的粉,加上白糖,又香又甜,糍粑蘸着这粉末,那才好吃呢!”

父亲拿出昨天清洗干净的簸箕,在上面均匀地洒上一层生米粉,他从一大团糍粑中揪下一小团放入碗中递给母亲,然后将刚才臼打好的糍粑移到簸箕里。母亲将洒上大豆芝麻粉后的糍粑碗递给我,“快尝尝,看这‘糍粑’会扎你嘴不?”我迫不及待夹一块放入口中,哇!米饭的香甜,芦毛杆的清香,大豆芝麻的香浓,白糖的甜,混合在一起,香甜软糯,吞下后,唇齿留香。

糍粑(图片来源:宜宾传媒网)

看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父母慈爱地笑了,他们说:“不要急,尝点就够了,这还只是糍粑最初始的状态,真正的糍粑才更好吃。”我这才发现,父亲正在把这些糍粑分成无数小块,然后再把每一小块均匀揉开,摊成一个个大小适中的圆饼子。母亲从中拿出一块,用刀子切成一块块小长方形,这时父亲已再次点燃了灶火,母亲在锅里放入油,一块块放入切好的糍粑,香浓的味道在“嗞嗞”声中弥漫了整个厨房。煎至双面黄后,母亲将糍粑盛入盘中,洒上大豆芝麻粉端上桌子,我们全家围坐一起,愉快地享受起劳动成果。此时的糍粑,外焦里嫩,比起先前的满口清香,更多了一份香浓。

糍粑(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因为那一抹香浓,中秋节成了我最美好的向往!

后来,外出求学我离开故乡,随之而来的工作、结婚、生子,让父母也离开故乡搬到城里和我一起生活。从此,我们远离了故乡,远离了故乡的生活。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层出不穷的美味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味蕾被各种美味刺激得麻木不仁,“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留身”,我们不断经历,不断遗忘。

又是一年中秋节,受亲戚之邀,我带着家人回到故乡。此时已快中午,青山绿水间,缕缕炊烟飘散在一座座竹林树木掩映的房屋周围,熟悉的田野风光让我兴奋异常。一阵寒喧后,我走进弥漫着柴火和饭菜香味的厨房。烟雾缭绕中,一眼看见水缸上簸箕中圆圆的糍粑。“糍粑!”我惊叫出声,是和初恋失散多年、久别重逢的喜悦。一瞬间,时光之门开启,我仿佛看见弥漫着烟雾的厨房中,父亲、母亲一边闲话家常,一边亲密配合臼打糍粑,旁边呢,站着那个谗诞欲滴的我!

糍粑(图片来源:宜宾传媒网)

都说美食是人最深的乡愁,它最能勾起人们心底浓浓的乡情。不管时光如何飞逝,不管记忆如何模糊,糍粑的美味,始终残留于唇齿间,存留在记忆中,仿佛一咀嚼吞咽,就能入心入胃,滋养我成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卢孝辉(女,四川省仁寿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学习强国》《中国乡村》《方志四川》《天府散文》《仁寿文艺》等杂志及新媒体平台)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