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美食>详细内容

【美食】承载着乡愁的“双双牛肉”‖戴雅平

作者:戴雅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16 20:10:01 浏览次数: 【字体:

承载着乡愁的“双双牛肉”

戴雅平

“双双牛肉”是雅安30多年的老招牌。我和朋友们外出旅行,“双双牛肉”是必备。我们给在外地工作、学习的娃儿带美食,几乎都有“双双牛肉”,娃儿们反馈回来的信息都是“妈妈带来的家乡味儿,巴适”。

认识“双双牛肉”是在1990年,朋友说“苍坪路菜市有家‘双双牛肉’好好吃哦”。于是,被她带着去认识了大双姐、小双姐。

大双姐热情健谈,只要一提到咋做吃的,她马上眉飞色舞,津津有味地讲起来,咋个码料,咋个煮,“好吃得很”,几乎就是口头禅。也不怕我们学会了做法,不买她的牛肉。

来往多了,知道她是老雅安人,老屋在羌江南路,街坊邻里都管她叫大双姐。1982年,她在天安厂(今泛华厂)的大集体印刷厂上班。工资低,就寻思着咋个多挣点钱让一家老小的日子好过些。于是,下班时间和周末在宿舍区搭个桌子,卖凉粉、凉面、鲜活粉。1985年,时兴留职停薪,她向厂里申请,正式做起卤肉小生意。她邀上妹妹小双一起干,她加工,小双在苍坪路菜市销售。大双姐很有品牌意识,1992年注册了商标,店招“双双牛肉”。

1999年,她女儿杨莉从泛华厂辞职,大双姐在多营租了处300平米的房子,办起雅安市雨城区双双牛肉食品厂。有标准化生产加工、检测设备,专门生产牦牛肉制品,生产“手撕牦牛肉”“酱香牦牛肉”“风干牦牛肉”系列;在苍坪路菜市租了个门店;产品进入几家超市。开发灯影牛肉、麻辣牛肉、龙须牛肉、牛肉香菇等,产品形成牦牛肉系列、凉菜系列。从选料到制作非常讲究,辣椒面、花椒面、芝麻都自己加工。

杨莉有一大堆证书:“四川省食品生产企业检验人员培训班2013年第一期优秀学员”荣誉证书,“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合格证书,“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业培训合格证,“雅安市知名商标”证书等等。

灯影牛肉与龙须牛肉是她们的招牌菜,灯影牛肉厚薄均匀,透光,油亮亮的,干而不硬,脆而有嚼劲儿,满嘴留香;龙须牛肉一根根全是手工从煮熟的肉块上梳出来的,很香,特下饭。

雅安市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攀升地带,是四川与西藏、云南经济交往的交通枢纽。宋朝时期,朝廷加强西部的茶叶贸易,雅安的茶叶、成都的丝绸、内地的布匹等运过去,甘孜、阿坝地区的牦牛肉运过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全了雅安的悠久的牛肉加工历史。

于是,我问杨莉,你家祖上有人加工牛肉吗?杨莉道:“我姑婆叫杨志坚,修红房子以前,那时叫沿江路,开了家店,卖小吃和卤肉。我小时候,姑婆和我妈、我外婆她们凑在一起,一摆龙门阵,就摆啥子咋做,牛肉咋煮,才嚼劲更好,好吃,她们总摆得津津有味。”

“双双牛肉”,是杨莉的妈妈创出的品牌,是杨莉家三代“妈妈的味道”的凝聚,也是雅安味道的传承;在雅安,“双双牛肉”走过了30多个春秋,家喻户晓,已融入了雅安人的味蕾,是远行的雅安人乡愁的寄托。

现在的餐饮业竞争很大,生意不好做,我问杨莉有啥打算,她说:“这是妈妈创出来的品牌,我要继续传承下去,把‘双双牛肉’这个品牌做好。儿子有他的理想,女儿还在读书,为了他们,我也要把‘双双牛肉’做好。”

我衷心地祝愿,“双双牛肉”这“妈妈的味道”,继续在我们的生活里;“留得住乡愁”的“双双牛肉”继续远足慰藉游子;也希望我们不忘初心,把自己手边的事做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戴雅平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