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民俗】丰富多彩的巴中民俗文化‖方绍海

作者:方绍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6-16 15:33: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丰富多彩的巴中民俗文化

方绍海

在四川东北部的广袤大地,巴中如同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地域文化魅力。这片土地北高南低,山水相依,北部群山巍峨耸立,南部丘陵绵延起伏,河流交织如网,滋养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春节,是巴中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从腊月初八的腊八粥飘香开始,年味便逐渐浓郁。随着春节临近,乡村里杀年猪、灌香肠、熏腊肉的场景热闹非凡,屋檐下悬挂的腊肉香肠,是丰收的象征,也是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腊月二十三祭灶神,人们怀着敬畏之心,在灶台供奉糖果糕点,祈愿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除夕,阖家团圆,年夜饭上的鱼和汤圆寓意着“年年有余”和“团团圆圆”。饭后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孩子们守岁嬉闹,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初一清晨,人们身着新衣出门拜年,邻里间互道祝福,孩童们燃放鞭炮烟花,整个巴中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

巴中还有独具特色的节日。正月十六登高节,人们扶老携幼攀登城郊高山,传说此举能祛病消灾、祈福纳祥。登山途中,舞龙舞狮、杂技魔术等民间表演精彩纷呈,山顶寺庙香火缭绕,人们在祈福之余,还能品尝到酸辣粉、糖油果子等特色小吃。

三月初三“三月三”庙会盛大举行,各地民众汇聚于此,进行物资交流、文艺表演和祭祀活动。庙会上,商品琳琅满目,美食香气四溢,舞台表演引人入胜,祭祀仪式庄严肃穆,寄托着巴中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巴中传统技艺更是一绝。巴山剪纸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地域特色闻名。艺人以纸为材,用剪刀或刻刀创作,题材涵盖人物、动物、花卉等,常以巴山风土人情和民间传说为主题。其制作工艺精细,先挑选合适纸张,经折叠裁剪后,艺人通过巧妙处理线条和图案,赋予作品丰富层次和立体感。

巴中皮影戏起源于清代,以兽皮或纸板制成人物剪影,借灯光表演。其唱腔融合川剧、民歌等元素,表演形式灵活。皮影人物造型精美,制作复杂,剧目丰富多样,极具观赏性与教育意义。

巴中皮影戏表演

恩阳古镇木雕工艺可追溯至明清,题材广泛,造型优美,注重神韵表达。制作工序繁杂,从选材、设计到雕刻、打磨、上漆,每一步都凝聚着艺人的匠心。其作品广泛应用于古建筑装饰、家具制作等领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然而,在现代社会发展和外来文化冲击下,巴中地域文化面临挑战。部分传统习俗逐渐淡化,一些传统技艺濒临失传。

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巴中市人民政府和各界积极行动,加强文化遗产普查、整理和保护,抢救濒危技艺和遗址,修缮传统建筑。同时,鼓励艺人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并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提升巴中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巴中风俗与技艺,是巴中人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时代浪潮中,我们应守护这份文化根脉,让其传承创新,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方绍海(文学爱好者,四川省南江县公山镇人)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