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德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作者:周雯 赵英 发布时间:2018-11-14 16:46:00 浏览次数: 【字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

德昌傈僳族用火草绒线与火麻线自织的布,俗称“火草布”。火草布的制作须经过割、晒、淋、泡、理、漂、绕到纺织等20多道加工环节。

火草线。每年农历6、7月,傈僳族妇女纷纷上山采撷深箐里的野生火草叶,将火草叶片用水浸泡后,撕下白色绒膜,捻成火草线。

麻线是用自己种植的或上山采割的野生火麻,经日晒、雨淋、浸泡后剥下皮,再将麻皮用纺线车纺成麻线。

德昌傈僳族传统的火草织布是在自制的织布机上编织,操作简单方便,可织出单层或双层的布料,也可织出带花图案、带花边的腰带。织布机子(傈僳语:耶喃)和竹盘子(傈僳语:耶玛),是织布机上的两个重要部件,前者决定在布上是否织上方格和图案,以及方格图案的大小、多少,后者则是将织线压紧。使用前,把拉好的线一根根先穿过去,每织一道线用它来加紧一次。这样,省时省力,织出来的火草麻布既美观又结实。

织布前,傈僳族妇女三五人约好,相互配合拉好线,不同的拉线方法可以决定布料的单双层和长宽度,一般每匹布要拉十多抱长(成年人两手向身体两侧平举的长度为一抱),宽度可以放一百多股线。然后把这些线一根一根穿过织布机子和竹盘子,再将线的两端固定在柱子上,把织布机挂好就开始编织了。

织火草麻布(贾斌 摄)

火草织布采用双梭编织,一梭火草线,一梭麻线,相互交替使用。织布者坐在织布机一端踩动脚下的竹板,竹板带动织布机一上一下把穿好的线平均分成整整齐齐的两份,织布者把线放到中间,再踩一下竹板便织好了一道。此时只要加上不同颜色的线,就可织出带花纹的布匹。

2014年,火草织布技艺被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傈僳族服饰


傈僳族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颜色不同,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德昌傈僳族为花傈僳。其服饰色彩鲜艳而古朴,材质为火草、火麻手工织成的火草布,皆是傈僳妇女精心缝制。傈僳族有句俗话:“傈僳女儿不勤快,傈僳男儿无穿戴”。无论男女衣着式样极具民族特色,有很好的观赏性。

男装多为本色(白色),稍加绣饰。男子头上包缠青布“葫芦”帕,着偏襟短衫,腰系麻布带,外罩一件无领无袖的山羊皮褂(冬天增加一件用羊毛捻线织成的上衣),双脚缠青布(带)裹腿。

女装精心搭配彩线,挑花刺绣。成年妇女头上包缠青布帕,帕宽尺许,纹呈“人”字,盘大盈尺;身穿花领偏襟绣花窄袖上衣,衣长过膝;裙多皱褶,长至脚踝,裙边绣数行水波纹;腰系羊毛编织的红腰带,带宽5—6寸。

古老的傈僳族传统服饰(贾斌∕摄)

傈僳族无论男女老幼,外出皆随身斜挎一个全手工绣制的“勒些”(挎包),包为方形,长宽尺许,十分美丽。

2009年,傈僳族服饰被四川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傈僳族婚俗


德昌傈僳人婚嫁礼仪,至今保留着极富情趣的民族特色。说亲、订亲日期,一般都在每年农历7月15后的双月进行。不兴媒人,不讲究彩礼,通常由男方父母(或哥、姐)出面去女方家说亲。婚期多定在腊月至次年2月。

傈僳族婚俗特色主要表现在:

1.男方家请两名证婚人(傈僳语“娃拿扒”)负责领亲和主持操办婚礼。

2.请一位辈分高的老人(傈僳语“阿巴莫”)在领亲前祝告家神、祖先,为娃拿扒各挎上一条麻布,作为领亲人的标志。

3.娃拿扒带上两名小助手接受新郎一拜之托,带上一小截羊腿骨启程,到女方家后,女方也拿出一截羊腿骨,双方交换羊腿骨表示“婚事既成,绝无反悔”。

4.女方家请一位阿巴莫对女方家家神、祖先念诵祝福语,并为娃拿扒各挎上一条麻布,并将两条麻布交叉、打结,表示承诺领亲。

5.娃拿扒与女方家邀来的女歌手(傈傈语 “嘎妈”)对歌。

6.对歌结束,娃拿扒与女方的伴郎、伴娘(一般是新娘的姨婊、姑爹或姐姐、姐夫)和姐妹在堂屋里跳罢《送亲舞》,领新娘出门。

7.女方家请的葫芦笙手一路吹奏《送亲调》,引着送亲客转山绕水缓缓前行,队伍浩浩荡荡,热闹无比。

8.送亲队伍经过三次休息,来到男方家附近。男方家派出葫芦笙手吹奏《迎亲调》前来迎接。

9.新娘进屋前,伴娘、伴郎和送亲姐妹赶快将所带被盖高擎四角遮护新娘,此时,男方家的人抓一些羊粪丸撒去,以示驱走贫穷和疾病,让新娘带来一生幸福和吉利。

10.新娘进屋后,新郎及其家人暂不露面,意为可避免婚后相处不和睦。送亲仪式以娃拿扒和女方伴娘带领大家在场坝上跳《领亲舞》后即告完成。

11.婚宴简朴、别致。在地坝上摆四块劈柴当坐凳,中间散放些青松针为饭桌。待九碗菜上齐后,新郎先来席间叩谢双方的长辈。

婚宴(贾斌 摄)

12.晚上,在堂屋里举行拜堂仪式。新人拜堂,称为“请拜”。赠送新人礼金,叫做“丢拜钱”。谁先谁后,依照辈份高低进行;赠多赠少,绝对无人计较。

13.“请拜”完毕,娃拿扒给新郎、新娘起新名(傈僳语 “夫米咪”),表示新生活的开始。在场的人一边接受娃拿扒分赠的熟羊肝粒嚼食,一边听他起新名,直到认为起的新名合意了,便齐声欢呼“嚓喔──”“嚓喔──”表示赞成、通过。从此,新郎、新娘不再用原来的名字。

14.起了新名,婚礼结束,男女双方客人齐聚场坝上,围着大堆篝火跳《山羊、绵羊合拢舞》。舞步欢腾,气氛热烈,往往通宵达旦。

15.结婚当晚,新郎、新娘同屋“不同房”,须由伴郎、伴娘相陪,同宿于新房内。

16.婚后3天,新娘回门,一般当日返回;路程远的,可留宿两夜。

2009年,傈僳族婚俗被四川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傈僳族阔时节


阔时节(傈僳族语音译)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意为新年歌舞节、年节或春节,节期各地不一。云南省华坪县等傈僳族聚居地的阔时节是公历12月20日起的半个月;德昌县傈僳族的阔时节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节期与汉族春节一致。内容包括:扫尘、祭祀、喂猎狗、洗衣、送神、女子梳头比赛、拜年、刺绣、纺织、跳舞等。节日气氛浓厚,颇具特色。

1.每年腊月十五之后,各家各户按测算好的吉日开始除尘。

2.节前必须把衣服洗完。腊月里,村寨附近的沟溪边到处是洗衣的傈僳女;栅栏、树枝、石头上晾晒着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衣物,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节前各家小孩到山坡上采回黄绿色的松针,将松针撒于屋面及堂屋,松针越好表示来年庄稼更好。

4.年三十祭祀活动极为讲究。白天上山寻一树,在树下杀公鸡以祭山神,祭后则要在树下将鸡煮熟带回家团年时食用。

5.吃年饭前用猪头祭祀,先祭天地、再祭家神、祖先,之后将专门制作的有孔的红纸、门神、灶神贴在羊圈、包谷楼、蜂桶、柴堆上,祝愿来年诸事顺遂。

6.以地上的松毛为桌,热热闹闹吃年饭。

7.年初一早上,天不亮大人悄悄起床,不惊动他人。先将松针撒在屋顶上,再烙糯米粑。在堂屋里祖先灵位上放上糯米粑,然后到屋外鸣枪、放鞭炮,敬迎去世的老人回家,并烧香纸,祭族中逝去的孤寡老人。

8.初一是傈寨中热闹的时光,女子要进行梳头、织布、刺绣、跳舞比赛,男子要进行打靶、射弩、斗羊等活动。小孩则以打弹弓、做游戏为乐。

9.初二至初六是傈僳族拜年和走亲访友的日子。刺绣、纺织、跳舞也是这期间的主要活动。

10.初六白天洗衣、找柴,晚上烧猪脚,祭祖先。

11.初七开展的活动基本与初一相似。这一天日出前要送神,祭锄、刀等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祭后才能使用。

12.正月十五,用猪颈项圈祭献家神天地等,阔时节结束。

2009年,傈僳族阔时节被四川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


“嘎且且撒勒舞”傈僳语意为来跳美好的舞蹈。从前是由72种曲调伴奏的72种舞蹈。傈僳族俗语说“傈僳娃儿不会说话就学唱歌,不会走路就学跳舞。”傈僳人舞蹈主要反映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及日常劳动生活,例如《迎宾舞》《领亲舞》《打豹子舞》《勾脚舞》《斗鸡舞》《大雁南飞舞》等。舞蹈动作如挖红薯、扳包谷、采撷东西、纺麻、撵麂子、鸟儿喝水、哐娃娃、找朋友等,大都来源于傈僳人的生产生活。舞蹈跳法有:三脚、七脚、抵脚、靠背等,形式由数人至数十人拉手连成圆圈,或站成两排对跳。傈僳人凡遇祭庆典礼、红白喜事、逢年过节、庆贺丰收、祈祷神灵,或男女青年相聚,都跳嘎且且撒勒舞。

纺织之余跳欢快的嘎且且撒勒舞(周雯 摄)

2009年,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被四川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傈僳族葫芦笙制作技艺


傈僳族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都离不开葫芦笙。德昌傈僳族妇女喜欢弹口弦,男子喜欢吹葫芦笙,葫芦笙为自制的五管葫芦笙。制作葫芦笙是劳动量较轻的手工艺,传男不传女,男子一般在十四五岁就开始学习制作。制作工具主要为几把专用刀具,原料包括黄竹、泡竹、空心竹、葫芦、黄蜡等。制作过程包括:摘葫芦、砍竹子、削竹管、制簧片、加工葫芦笙斗、粘管、配上增音器,最后调音。

2009年,傈僳族葫芦笙制作技艺被四川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傈僳族口弦制作技艺


竹口弦,又称“响篾”“吹篾”“弹篾”,是一种以吹或拉弦而发音的微型乐器。德昌傈僳族竹口弦选用优质黄竹为材料, 经制作师精心加工而成。其制作技艺过程主要是选材、晾晒、取材、制形、刮片、制舌、试音、调音、成形等。常见的傈僳族口弦有单片、三片,它在形制和制作方法上独具特色。其演奏方法有用手指拨动和抻动两种,其曲调或反映生产劳动、反映爱情生活或抒发离愁别绪,内容十分丰富。在竹口弦的外筒上刻绘花纹,既作装饰,又可抒发感情。因此,口弦成为傈僳族妇女喜爱的随身佩戴之物。

2011年,傈僳族口弦制作技艺被四川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傈僳族刺绣技艺


傈僳族刺绣主要是火草布服饰刺绣。中老年人的服饰刺绣,线条、图案简单、明快,显得古朴大方;青年服饰刺绣,鲜艳夺目,对比强烈,讲究图案的搭配、绣饰繁缛、精细,展现独特的风格。其绣饰部位主要有衣领、衣袖、裙边、背裙、盖头和挎包。纹样取法自然,花、鸟、草、虫等皆可入绣,并多用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形式。常见的图案有三跳针、羊蹄叉、波浪花、八角花、树林、蝴蝶花、小动物等。主要技法有,挑花、顺针、平绣、立体绣 、乱针绣、错针杂线绣、贴布绣等。

2011年,傈僳族刺绣技艺被四川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傈僳族高腔


傈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德昌傈僳族高腔民歌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形式,其曲调高亢悠长、唱腔优美、节拍极为自由,韵味浓厚,颇具感染力。傈僳族妇女皆喜唱歌,无拘无束,开口即歌,出口成诗,一唱百和,大凡生产劳作、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各种仪式均离不了唱歌。

2014年,傈僳族高腔被四川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傈僳族民间传说


20世纪80年代前,德昌傈僳族无本民族文字,民族文学仅是以歌唱和讲述形式口耳相传,深藏于民间。这种社会条件,客观上又促使口头文学发展,使德昌傈僳族民间文学呈现出奇的兴盛,其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笑话、民歌、民谣、谚语等多种体裁,内容非常丰富,实为一支奇葩。德昌傈僳族民间故事生动形象,故事性强,富于幻想和夸张,以本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独树一帜。这些故事通俗易懂、朴素自然,流传时间久远,是傈僳族先民探索自然,勇于创新的历史佐证。

2011年,傈僳族民间传说被四川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傈僳族野蜂养殖习俗


德昌傈僳族有长期捕养野蜂的习俗,80%的人家都养殖野蜂。养殖的野蜂,有马蜂、土琴蜂、牛角蜂、狗屎蜂等十多种。他们将蜂巢取回家悬挂在房屋上或园子里,让野蜂自行在蜂巢内繁殖。每年8月前后取第一次蜂蛹,9月、10月各取一次,每次摘取后将蜂巢缝好循环利用。养蜂是傈僳人家一条收入门道,把养野蜂、卖蜂蛹作为一条致富之路。

2013年,傈僳族野蜂养殖习俗被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定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建昌板鸭制作技艺


德昌先民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养鸭,制作板鸭。唐咸通六年(865)蒙诏立建昌府,德昌属建昌府地,饲养的鸭子名“建昌鸭”,制作的板鸭名“建昌板鸭”。“建昌鸭”主要在安宁河两岸繁育,产地是现今的麻栗、阿月、德州、王所等乡镇。“建昌板鸭”用建昌鸭制作而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沈万三等人收集、整理出一整套制作工艺,相传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建昌板鸭属宴席上品,明清时期曾被列为贡品,美名也流传于民间。建昌板鸭选用放牧饲养3—4月龄的建昌鸭填肥1—2周,宰杀后的胴体用盐腌制,再加入天然辅料(青椒、蘑菇、沙姜、花椒、胡椒等),腌制1—2天后,自然风干,经叠胚、整形即为成品。食用时浸泡、洗净、煮熟、斩块即食,也可蒸食。其特点外形饱满,体干皮亮,肉质细嫩、丰厚、紧密呈玫瑰红色,香味浓郁,肥而不腻,独具特色,属名优地方特产。

2008年,建昌板鸭制作技艺被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定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傈僳族端午节药市


德昌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每到中草药采挖季节,汉族、彝族、傈僳族群众纷纷上山采药,尤以傈僳族居住的山区盛产药材。人们每年将采挖的中草药集中储存,待机出售。长期的历史发展,德昌城乡形成了每年独特的端午节药市。端午节一到,人们涌入城乡街道,争相采购各种中草药材。沿袭传统习俗,人们在门前挂上菖蒲、陈艾,饮雄黄酒,食大蒜、角粽,采艾草煎汤浴体,以除疮疖等。儿童多佩戴一种含药用香料的香包。人们特别爱食用药膳,用药草炖肉、炖菜,有养生作用。每年端午节药市便成为德昌城乡街道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3年,傈僳族端午节药市被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定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德昌傈僳族民俗故事》


德昌傈僳族民间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20世纪80年代前,傈僳族民间文学仅为口耳相传,没有文字记载。

1988年5月,德昌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印的《德昌县傈僳族民间文学资料集》,是德昌傈僳族口头文学见诸文字的第一本图书,很受群众欢迎。随后,“资料集”中大量精品入选《凉山民间文学集成》和《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四川卷》。1999年9月,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傈僳族文化大观》和《傈僳族文学简史》,均从“资料集”中选载了许多作品,备受社会关注。

2007年10月,德昌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选编的《德昌傈僳族民俗故事》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德昌县独具特色的民俗故事,展示了傈僳族文化的魅力。本书由“风俗·礼仪”“傈僳人与红军”“神话·传说”“故事·寓言”4部分组成。2008年,德昌县人民政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将傈僳族文化作为重点保护、发掘对象,并将本书中的110个神话、民俗故事公布为县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予以保护。

2009年,本书获“四川省民间文艺优秀作品奖”。2010年,本书与《燕子留恋的地方(德昌传说)》同时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作品奖入围作品”,受到广泛赞誉。

2013年,《德昌傈僳族民俗故事》被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巴洞鱼洞寺草坝场


位于德昌县巴洞镇前进村境内的鱼洞寺建于明正德年间,鱼洞寺前一座字库塔为清光绪十年(1884)所建,至今保存完好。歌颂该寺的“鱼洞安禅”被列为邛都十景之一。每年正月十五举办庙会,前往鱼洞寺进香、拜谒字库的人很多,又是农民备耕置办农具的季节,于是庙会逐渐形成期市,曰“草坝市”,习称“草坝场”。历时百余年,逐渐发展成如今具备各类商品交易、经营特色名小吃、精彩表演乡土节目和旅游观光等功能的大型集市。

草坝场以传统农具交易为主,尤以铁、木、竹、棕、麻、皮革制作的中小农具品种多,规格齐。至今还沿袭着一种原始的商品交换方式──以物易物,如用一根锄把换一个撮箕。农民以此方式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这样的交易方式在其它地方已属少有。

2013年,巴洞鱼洞寺草坝场被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定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德昌枕头粑制作技艺


枕头粑是将香糯米、红豆、黄豆、红沙糖加工后用粽叶包成的食品。

枕头粑的制作工艺:先将一级香糯米用60℃的温开水浸泡10 分钟,在阳光下晒干,打成粉备用。再将一级红豆炒香打成粉与一级红沙糖合制成馅,又将一级黄豆浸泡后打成浆,将其与糯米粉拌好,最后将野生粽叶洗净,用开水煮10分钟,用香糯米与红豆馅做成形,放在粽叶上包成枕头形状,然后用大火上笼蒸熟,即可食用。

蒸枕头粑(张杰 摄)

枕头粑清香细柔、入口香甜,具有粽叶的清香,糯米和豆浆的浓香,红豆和芝麻的干香,属地方名优特色小吃。

2013年,德昌枕头粑制作技艺被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定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年银坊”银饰技艺


用白银制作的各式领泡、领花、耳环、戒指、手镯等物是彝族妇女喜欢佩戴的装饰品,尤其是男婚女嫁,男方必须为新娘制作这样的服饰。世居德昌县德州镇的何明德一家,其手工制作的各种白银饰品具有鲜明的彝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深受彝族群众喜爱。

制作白银饰品,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传统手工技艺。何明德师承父亲,下传儿子,其祖上在德昌开设银店从事银饰品制作已逾百年,故民间有“何银匠”之美称。

2009年,“百年银坊”银饰技艺被德昌县文广局评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德昌卷粉制作技艺


德昌卷粉是用德昌香米制作而成。在德昌,卷粉是人们外出旅游、休闲度假以及餐桌上的一道可口小吃。

卷粉制作技艺:将一级香米浸泡24小时,打成米浆,加上优质牛奶、豌豆粉、白糖,装入特制的盘子,在水里蒸1—2分钟成形。将配制的大头菜、鸡枞油、海带丝、红椒油、花生油,卷在一起,即可食用。

卷粉(张杰 摄)

德昌卷粉口味品种多样,有酸味、麻辣味、干拌味、白味及酸甜味,特点是:粉皮柔软,入口香味浓厚,油而不腻。属地方名优特色小吃。

2009年,德昌卷粉制作技艺被德昌县文广局评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燕子留恋的地方(德昌传说)》


民间传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它口头传承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以及其他思想意识,具有记录生活、文治教化的功能。作为文学作品,它具有艺术构思、情理感应等审美价值,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遗产。

20世纪80年代,德昌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历时6年编印近百万字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德昌县资料集》(三册),荣获四川省和凉山州的“一等奖”。2008年7月,德昌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编辑人员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卷》《凉山民间文学集成·故事卷》及《德昌县资料集》中选出近300篇作品,经整理编印成《德昌傈僳族民俗故事》和《燕子留恋的地方(德昌传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分集出版。这是德昌县各族人民经过努力抢救得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为充实祖国文化宝库作出的一份贡献。《燕子留恋的地方(德昌传说)》由神话、人物传说、史事传说、红军传说、现代传说、风俗传说、地名传说、其他传说、动物传说、植物传说、民间故事、古韵新篇等栏目组成,广泛传存于德昌民间的口头文学,随之大放异彩。

2009年,《燕子留恋的地方(德昌传说)》被德昌县文广局评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