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优美的得荣民族文化
歌 谣
千百年来,四川得荣藏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总是把“山歌”作为传家“珍宝”。它是藏族民间口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走到高山村寨或辽阔的牧场,到处都能听到朴实优美、脍炙人口具有深厚高原气息和人情风味的歌声。藏族人民吟唱的歌谣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有赞美祖国河山和自然风光的生活歌,有歌颂党和人民领袖、社会主义的颂歌;有咏叹封建统治和黑暗社会的悲歌;有少部分反映宗教神灵的宗教歌,婚丧嫁取的仪式歌;还有表现各种劳动歌。
随着时代进步,得荣藏族民歌必将绽放出新的生机,成为一枝独特的长开不败的鲜花。
民族舞蹈
得荣县藏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丰富多彩、雄劲有力,包含着浓厚的高原气息和人情风味。
经过长期的生活积累,得荣县搜集整理民间音乐近千首。整理编排了整套民族舞蹈,积累了很多民间舞蹈材料。自行改编了民间舞蹈素材作品,如《扎聂情》《沙恰鲁》《九步舞》等,富有浓郁的得荣本土风格,独具风采。创作出舞蹈《进城路上》《筑起心中的白藏房》等反映以山区农村人民的生活为素材的情节舞蹈作品,其独具风格的舞蹈音乐和蕴含浓郁乡土气息的舞蹈作品在文艺调演和比赛中荣获各类奖项,赢得专家和观众高度评价。
人类的舞蹈艺术是在多样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得荣县民族民间舞蹈正是这样,它不仅是社会发展及民族文化发展的产物和民族的精神反映,而且也体现了民族的兴衰,包含着民族的历史。音乐往往伴随着舞蹈,旋律优美动听,曲调高雅。这样,边歌边舞,使舞姿更加端庄典雅、舒展奔放、潇洒自然。
弦 子
藏语叫“谐”,即歌舞之意。“弦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的曲调,在康巴地区(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云面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和青海果洛等地)广泛流传,而得荣县广大藏族群众更是喜爱。
“弦子”舞曲多为二至四乐句的分节形式,歌词为四句一首,每句为六个音节。有的在曲首、曲中及尾部并有衬词、衬句或衬段,这类词可以填入不同的曲调。还有一类固定词曲的弦子,其歌词为六至八个音节一句,二至四句为一段,多段体问答叙述式歌曲,人们称之为“吉玛”(意为杂曲)。
“弦子”旋律的常见调式为羽调式、徵调式和商调式,拍子通常以2/4居多。跳“弦子”时,都是由领舞者拉奏弦胡(类似于二胡的一种拉奏乐器),边奏边歌边舞,后面男女列队相随。其曲调优美动听,其舞姿典雅端庄,或舒展奔放,词句艳丽而富的诗意,颇具浓郁的乡土气息。
锅 庄
藏语叫“卓”或“果卓”,意为圆圈舞。这是最广泛流行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卓”的歌词一般以二至四句为一段,每句多是8个音节,通常每首为三段歌词。“卓”的曲式大调式为羽调式和商调式。表演“卓”时,先由领舞者领唱起舞,男女分开列队相随,由慢渐快,最后以快速结束。
根据传统习惯,表演时唱词舞曲均需一定程序,不能随意。主要程序是:一唱(欢聚之意),二唱(祈寿),三唱(赞颂),四唱(逗趣),五唱(婚嫁),六唱(颂佛法)。
得荣县内锅庄,舞姿古朴凝重,搭臂连歌,重在脚下的动作变化。得荣锅庄与甘孜州北路各县锅庄的粗犷奔放、东路丹巴锅庄的古朴潇洒和变化多端的队形有所不同。
1990年,在得荣县曲雅贡乡挖掘“歌庄”舞蹈(九步舞),则是以小九步为一个节,综汇为大九节的舞步,给人以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动态感,动作古朴、沉雄。以周而复始的圆圈队表演,有如一种向心力,又代表吉祥和昌盛,也是得荣县独具特色的舞蹈。
学 羌
学羌意为一起跳,它是流行于得荣县子庚乡一带的民间自娱性歌舞。学羌作为一民俗性舞蹈,与民众的民俗活动紧密相连,但凡节日、集会,村村寨寨、男男女女,老幼欢聚一堂,跳起学羌以示和睦、吉祥。特别是秋收之夜,人们点燃熊熊的篝火,相聚在其周围,跳起学羌,尽情欢唱。
学羌舞蹈刚劲有力而古朴大方,其动作特点在于脚下的蹈跺组合。舞蹈中常见的进式踏点,可谓下步的力,踏脚轻脆,当舞者俯身而变化踏点后,这一动作则又显得柔韧、洒脱。此外,那多见的跺脚与踏脚动作相结合,则创造出学羌舞独特的韵味。
学羌舞曲调较单一,其旋律结尾处多以不稳定的角音为主,每段曲子旋律结束后,伴以舞者的踏点而填补空白,给不稳定的余音造成稳定的结尾,使学羌这一旋律单一的舞曲充满生机。
谚 语
谚语是藏族人民语言的组成部分,它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经验之结晶,言简意赅,形象行动,内容丰富,广为流传,经久不衰。谚语语法结构具有藏语词法与句法的语法结构形式,其格式多为双句,间有单句、四句者不等。
其他文艺资源概况
民间特色乐器
“觉央”,梵语泽为世间最美妙动听的声音,觉央是得荣县徐龙乡境内独有的一种民间乐器。 “觉央”制作时琴身和琴把要分别选用一种名为“巴桑树”的树枝和杜鹃树枝,初步打造成模型后,进行阴干,然后再仔细打磨。它的弦用铜丝或胶线制作,三根或四根,可弹奏出多种不同的声音。弹奏“觉央”的人,大都不懂任何乐理知识,但却能随心所欲地弹奏出优美的曲子,这也许也是“觉央”能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藏族服饰
藏族服装给人以雍容华贵之美,各种装饰品绚丽昂贵——由金、银、铜、珊瑚、玛瑙、翡翠、松石、珍珠、宝石等精工细做而成,故一套服装饰品价格高达2—5万元之多。
藏装分藏衣、藏袍两种。有男装、女装,冬装、夏装、外装、内装之分。男式藏衣的特点是左襟宽右襟窄,有衣领,衣领的边沿部位镶有金丝料窄边,颜色多为素色,面料以绸、缎为主,也有布料者;女式藏衣以无领者为多,衣袖特长,谓之“水袖”。面料为绸、缎,颜色多为粉红和草绿袍,得荣称“葛热”。男式以平肩宽袖大衣襟、右襟窄、左襟宽大盖右襟,右腋下有扣,多以银、珠、铜为扣,有的男式袍以彩带扎结系住。春夏藏袍以细呢、灯心绒、氆氇料为主,冬装为羊羔皮做里、夏衣料为面的皮袍。皮袍以约0.5到1尺宽的豹皮、水獭皮镶领襟,袖口往下摆。女式长袍分长袖和短袖两种。城市妇女的袍长度以盖至足背为限,农村妇女的袍长则到踝关节以上,以便于行走、劳动。男子袍以豹皮、虎皮镶边,加襟边为饰,女式袍以红、蓝、黑三色布镶边,既美化了单调的皮袍,又显示了各自的经济实力。近年来,藏装深受游人喜爱,购买来常作纪念品。
特色文化产品
土陶烧制、木器工艺:太阳谷土陶烧制、木器工艺历史悠久,品种多样,如土陶制茶罐罐、火盆、花瓶、茶杯等。
木器工艺制品有50多个品种,如茶具、果盘、木碗、花瓶、酥油盒等,且用材基本选用上等的鹅掌木。各种土陶器皿上还可雕刻各种花纹和文字。土陶及木器工艺技艺精湛,经欠耐用,境内千余户农民长期使用,产品远销到云南、四川各地和印度及东南亚等国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国际、国内游客的喜爱和好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得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部分图片来自得荣县人民政府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