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五彩斑斓傈僳人

作者:吴兴刚 来源:米易县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1-13 14:30:00 浏览次数: 【字体:

龙肘山,横断山脉的一部分,绵延起伏,横亘攀西,聚集灵气。攀上高峰,俯瞰山下,一条蜿蜒长龙,从北向南,犹如长长的飘带,这就是米易的母亲河———安宁河。

相传龙肘山为夫、安宁河为妻,衍生出了奇迹。在龙肘山孔武的怀抱中,在安宁河温柔的臂腕里,一支奇特的民族,一个古老的村落,成了夫妻二人情爱的结晶。这个村落,就是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这个民族,就是傈僳族。据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童恩正等专家、学者考证,新山傈僳族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9a3a1d26a6484565a750433f793f5079.JPG

傈僳族的历史是一部迁徙的历史。他们在大规模迁徙的同时,留下少部分人居住在故地,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傈僳族早在公元8世纪就生活在雅砻江和金沙江两岸,明洪武七年(1374),在普济、威龙等地均有聚居点,他们是米易土著民族之一。后因参与械斗失败,被迫辗转迁移。明万历年间,从云南辗转迁徙至米易丙谷一带,并与当地汉族群众一起修建了盘龙寺,后在清顺治年间迁入新山境内。

迁入米易的傈僳族是零星迁入四川境内较大的一支,由于远离本民族的主体,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到1950年解放时,他们还处于原始公社状态,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私有财产的观念,仍然保留着原始公社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态。

新山乡傈僳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演变中,形成独有的文化特色,其传统民族节日“约德节”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2000年,米易县开展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域规划工作,新山乡被纳入其中。参与规划工作的专家们发现当地傈僳人有一种节日———鸟鸣节。每年春天到来之际,村寨里未婚的傈僳同胞进入谈情说爱的季节,男女之间只要情投意合,就能彼此敞开性的意向。在得知傈僳人把情人叫做“约德”之后,专家们就把“鸟鸣节”改为“约德节”,并写进保护规划之中上报。此后,“约德节”不但被新山傈僳人接受,也得到各界的认可,成为傈僳村寨吸引游客的一张金字招牌。每年“约德节”期间,总有好奇的人乘兴而来,满意而归。51a9bb4f8c2f4dc88b55958e92153502.JPG

2003年,首届“约德节”在新山举办。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姑娘穿上整洁艳丽的长裙,小伙子带上心爱的葫芦笙,齐聚到一起,唱起动听的傈僳山歌,吹起多情的葫芦笙,跳起欢快的锅庄,把最美好的祝福和最真诚的爱情尽情表达。自此,新山乡年年举办“约德节”,逐渐增加了打跳、跳锅庄等民俗元素,不断扩大“约德节”的民俗成份。2007年3月,新山傈僳族“约德节”被列入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进新山,可以感受到这里独特的傈僳族文化,特别是歌舞,相当具有民族特色。傈僳人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没有一副好嗓子,休想找个好媳妇”之说。他们能歌善舞,从几岁孩童到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情之所至都会一展歌喉,跳上几种不同的舞蹈,其灵性之高、即兴创作能力之强,令人钦佩。他们的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配上琵琶、口弦、四弦和葫芦笙等乐器,逢节日、婚礼、新房落成、狩猎和收获等时候,群聚演唱,新老内容都表现出“源于生活”的民族文化特点。锅庄舞是其主要舞蹈,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表达欢乐、营造喜庆气氛的舞蹈,主要动作是脚步的快慢和腿的摆动,配以摆手、扭肩的舞姿动作。脚步的变化是傈僳族舞蹈的鲜明特点,如“团结舞”“赶斑鸠”“对脚舞”“撵麂子”“蒿秧舞”等,大多表现他们的生产生活情景,据说有72种之多。

新山傈僳族舞蹈巧妙地将粗犷热情和柔美冷艳融合,能够因时因景地反映傈僳族迁徙游牧的历史,更能展示幸福美好的生活。舞蹈“斑鸠吃水”就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代表舞蹈之一,是新山傈僳族文化的精髓。舞蹈集中体现了“憨斑吃水”的形象,舞者左右轻打脚、抬腿,以点头作斑鸠吃水状,模仿得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真实地再现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睦邻友好的场景,集中体现了新山傈僳人的精神、性格、气质、心理素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文化特征,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欣赏新山傈僳人的歌舞,总是能见到一种乐器———葫芦笙。这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乐器。这种复合乐器,是在凸型的空葫芦上竖插五根手指大小有孔的金竹,像烟斗一样,可发出一个单音,也能同时发出几个重叠复音,圆润悠扬节奏感强。这种乐器有一种禁忌:为男人专用,任何妇女不得吹奏;且不能在布谷鸟、阳雀开叫的时候吹奏。除此之外,傈僳族还有“帕兹麻”(即吹木叶)等乐器。随便摘取任何一片树叶,置于嘴唇边吹奏,就可化平凡为神奇,随心所欲地吹出各种曲调,伴奏锅庄舞。063dc035ffa64682bf36f8430e6ed220.JPG

傈僳族爱美,从其穿着就可看出。姑娘一般上穿短衣,以黄色为基调,配以红色横条纹,并在红色条纹上绣白色、紫色、蓝色等各种颜色的碎花和图案。下穿以黑色为基调的长裙,配以红色、黄色、蓝色等各种颜色的横条纹。腰束一条大红带有暗竖条纹的宽腰带,整个服饰色彩艳丽,搭配协调,美丽大方。已婚妇女上穿短衣,以黑色或蓝色为基调,配以红色、黄色横条纹,下穿长裙,长裙以黑色为基调,在裙下部配红色条纹,腰束一条大红带暗竖条纹的宽腰带,色彩搭配严谨,表现美丽的同时不失庄重。有的妇女手指上佩戴镶嵌珠宝的银戒指和银手镯或玉石手镯,也有的妇女佩戴银制项圈、珠宝项链、银制耳环等饰品。妇女外出时都习惯背一个自制的筒包,筒包以白色为基调,上用红色、黄色的线绣上密集的几何图案和各种动物、花草、生活用具图案,既美观又实用,最能体现傈僳族妇女的慧心与巧手。

新山傈僳族男子一般着短衫,裤长过膝,有的以青布包头,左腰佩砍刀,右腰挂箭袋。傈僳族男子外出时,总要背上一个自制的花挎包,内装烟、烟杆等物,行走途中、闲散时刻,一个二个都是嘴叼大烟杆,吞云吐雾,快活似神仙。

新山傈僳族女人还善编织火草麻布、手工羊毛腰带,手工缝制、刺绣的女性衣裙尤具特色。

居住在新山的傈僳族人在受到现代文明影响之前,祖祖辈辈都依靠火草麻布遮雨御寒,这种布是用火麻编织而成,因此,每家每户要种火麻,还要学会织布。“傈僳女儿不勤快,傈僳男儿无衣穿”是流传在他们中间的谚语。新山还流传着许多火草歌歌谣,“傈僳儿女们,六月好时光。火草叶面绿,背面白晃晃。叶儿闪悠悠,火草窝儿旺。六月不扯草,过时无用场……”每到农闲时,傈僳妇女们便忙着种麻、捻麻、扯火草、织布、纺衣。火草麻布工艺十分独特,编织时有两梭,一梭为麻线,一梭为火草线,交织而成。火草线是用山上生长的一种当地人称火草的植物叶背上的白色绒毛,晾干或晒干后捻成线,织入布中,形成独特的麻布。这种麻布制作过程工序多,从割麻、制麻线到织布,有几十个工序,十分费时,一件衣服可能要织几个月。

随着现代文明的侵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讲傈僳族语言,也不会唱火草歌谣,对于火草麻布,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不过,傈僳妇女的手工技艺———刺绣依然在衣裙上展示,如珍贵的工艺品一般的服装让他们增添了神秘感,也使更多的人更加关注他们的风土人情。

2011年5月,新山傈僳族织布和刺绣技艺被列入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约德节”一起走进了由文化部、四川省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为广大游客进行了精彩演示及作品展示。

(作者单位:米易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米易县地方志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