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乡风情录
彝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富有光荣革命传统,喜歌善舞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川、滇、黔、桂四省区,人口仅次于壮、回、维吾尔族而居第四位。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彝族人民用自己的汗水和热血浇灌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编织着传奇的生活,留下了具有浓郁特色的彝乡风情。
斗笠
彝族斗笠,既用来遮阳挡雨,又是值得观赏的装饰品。尤其是彝族男子,身披“瓦拉”,头戴斗笠时显得十分威武。
彝族斗笠用竹编成,因竹的不同,制作的品种也有差异,有名“依玛尔布”、或名“玛孜尔布”的,它们是彝家的心爱之物,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欢,常常作为珍贵的礼品馈赠亲友。
而今,戴斗笠的彝胞,却很少在城镇露面了。然而在彝族聚居的集市上,常有三五成群的青年男女,戴着“依玛尔布”嘻笑过市,别有一番风采,在山村原野中,也有三三两两的牧童,头戴着“玛孜尔布”扬鞭牧歌,别有一番情趣。
瓦拉
彝族的“瓦拉”,是用羊毛拧成线织成的。它在彝家有三大用途:一是保暖,二是遮雨,三是垫坐。“瓦拉”是彝家生活必需品,又是一种典雅的装饰品。
“瓦拉”的颜色大体上分青、蓝、白几种,边缘镶有各色衬布,衬布上彩色丝线精工绣上千姿百态的图案,底边留一尺余长的绳穗。它是彝族日常必备服饰。
服饰
彝族服饰,作为彝族形象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凉山,保持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特点。因凉山多系山区和半山区,气候较冷,不产或少产棉花,而牛羊较多,形成当地彝胞衣着服饰多以毛、麻为主,并以青、蓝二色为基调,比较注重厚实和保暖,但又绝不因此而显得色泽色调单一。彝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设计和缝制了许多漂亮的服饰。彝族男子的服饰既有特色,又富于变化。他们的头顶留一绺三寸左右的长头发,彝语叫做“孜尔”,汉语称为“天菩萨”,裹一盘长达丈余的青、蓝布的头帕,并在前方扎成一个拇指粗的长锥形“孜帖”,汉语称“英雄髻”。上身穿黑色窄袖并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身着多褶的宽脚长裤。依诺地区为大裤脚,展开宽度一般为3尺6寸;圣乍地区为中裤脚,一般为2尺5寸,所地地区为小裤脚,小到刚能把脚穿进。他们在左耳上戴一串用红丝线穿起来的红黄色蜜蜡大石耳珠,披一件青黑色羊毛披衫“瓦拉”,自有一种威武英俊的气概。
彝族妇女的服饰以雍容典雅见长,民族特色也最多最浓。未婚姑娘头顶一块绣花的瓦式方帕,用毛线和发辫缠压,方帕前端遮蔽住前额。已婚的妇女则头戴一顶圆形黑布帽,双耳都戴有银质或蜜腊珠、玛瑙做成的耳环,并在领口上镶一排银花。上身穿镶有色布或绣有花边的右襟大褂,袖子细窄,衣短仅及腹部,下身穿着用多层色布环绕拼接而成的百褶裙,裙裾及地,线条修长优美。行走的时候,其翩翩彩裙随着脚步在地上翻滚着,漂浮着,似黑色的浪潮,又像五色的流云。
彝族服饰花纹、花边的图案绚丽多彩,富有浓厚的地方、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多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以天象为图的有日、月、星形图,天河、彩虹、云、经纬图等;以大自然为图形的有山、河等;以动物为图形的有鸡冠、鸡肠、牛眼、羊角、猪牙、獐牙等;以植物和什物为图形的有叶、花、火镰、发辫、几何图等。这些当然是彝胞节日的盛装,至于平时的穿戴,今已越来越讲求简洁和方便,彝族小伙子与汉族着装差不多,尤其爱穿白色球鞋,或者在涤确良白衬衣上加一件黑色花边领褂;彝族姑娘的耳环、手镯之类的装饰物已经逐步为手表、围巾所代替,领口、袖口往往露出了鲜艳的涤确良服衬衣或毛线衣,下装一般都穿上了纤维料子西裤或直统裤,脚上的绣花鞋已经被商店出售的塑料鞋、高跟鞋、皮鞋所取代,唯有她们的绣花头帕仍然显示了彝家的特色。这一切经过有意无意的安排,使现代色彩和民族特色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民族特点和时代气息统一、和谐的效果,反映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瓦板房
彝胞居住的瓦板房很有特色。这种房屋以土墙为壁,双斜面房顶,劈树为瓦板,一般长5尺,宽1.5尺,厚4厘米。瓦板要有经验的人顺木纹竖劈,瓦板上的木纹呈沟状,雨水可顺纹路流淌,每年的六、七月份翻盖一次。瓦板一般要用三代人,也就是说可以用上一百多年。
彝家瓦板房盖在半山腰或山顶上,为了防冷挡风是不开窗的,每家堂屋里有一个火塘。火塘边栽三石成鼎脚置锅,叫“锅庄”。这火塘既是灶,又是取暖之处,到夜晚又起照明作用。锅庄在屋的右边,彝家宴请宾客、吃饭、谈天,都是围着锅庄席地坐在蔑笆上面。睡觉时也围锅庄倒地和衣而眠,一件“瓦拉”和披毡又当被又作褥。
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在《随军西行见闻录》中回忆红军长征经过凉山时写道:“彝族所居之家室,则鄙陋不堪,以竹木编为壁,上覆松树皮,潮湿特殊,跳蚤成群……”。而今,彝族人民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彝族村寨新建的住房采用土木结构,用小青瓦盖顶,住房开窗,还打了灶。瓦板房多数已作畜圈和碓、磨房,用于堆放农具、柴禾了。
彝族漆器
彝族漆器,早在战国、汉代就具有很高的成就。其造型、纹样、色彩都具有强烈的地方民族特色,被人们誉为“世界第一的艺术”。
彝族漆器,相传由狄一伙甫开始。距今60年至70代左右,有2000多年的历史。漆器使用面广,有餐具、酒具、马具、兵器和毕摩用具等。尤其是木漆餐具、酒具,更以独具特色经久耐用而使用至今。其品类繁多,有木钵、木碗、木盘、木勺、酒壶、酒杯等,既很实用,又是值得观赏的工艺品。木餐具、酒具通常选用硬杂木加工,纹饰的原料以生漆为主,外加少许朱砂、石黄、锅烟等调合而成,色彩有红、黑、黄三种。彝胞认为,红色象征勇敢、热情;黑色表示尊贵、庄重,黄色代表美丽、光明。图案取材于自然生活,以日月山水,花鸟蛇虫,家畜家禽、野兽等为素材。由此制作的木餐具美观、精巧、色彩鲜明,而且还具有耐温、耐腐蚀等特点,颇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月琴
月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彝族月琴制作考究。民间制作月琴的艺人,制琴注重选料,装饰华丽,琴颈较短,常以含珠龙头为饰。音箱有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种,上有二弦、三弦或四弦。琴面雕有多彩的图案。它既是乐器,又是精致的工艺品。
过去,彝族月琴以马尾为弦,用手指弹拨,现在增设了音品,改用金属弦,用拨子弹奏。彝族有句谚语:“月琴会唱歌,口弦会说话。”在彝乡的山村旁、树林间,常常可以听到小伙子叮叮当当的月琴声和姑娘娓娓动听的口弦声。在节日的歌舞场上,婚嫁的庆典时,月琴更是必不可少的乐器。
口弦
彝家姑娘非常喜欢弹拨口弦。口弦,彝语叫“嗬火”,是一种用竹片或铜片制成的簧乐器,有三片到五片的不等。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铜制的音色清丽。吹奏时,以手拨动簧片,利用口腔共鸣发出声响。吹奏的姑娘随着口形、气力变化音色,弹拨出高低、强弱不同的声调,借以传递心声。
彝家姑娘常将配有丝线吊穗的口弦装在小竹筒内,戴在衣襟上,她们用这小小的口弦去拨动小伙子的心。小小的口弦,吹出了彝家姑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添了欢乐的气息。
待客
彝族有着文明的待客礼仪。
只要你来到彝族村寨,彝族同胞会主动指路和打招呼。客人到达家门口时,彝民不习惯采用敲门来惊动主人,而是停步在院坝叫喊:“主人家在吗?”或直呼主户的姓名。当主人应声而尚未出门迎接之前,客人是不能匆忙进门的。客人进屋后,到锅庄边客位上入座,有数位客人时,要以长辈坐上方,晚辈依次的顺序入座。客人对面门方是主妇位,锅庄正方系主户长辈位,锅庄下方坐未成年的孩童。
客人坐定后,主人问的第一句话是,“老人和孩子都好吗?”接着再问:“粮食收成怎样?”随后,属专程访亲者要向主人交待来意和留宿期;属过路投宿者,则向主人说明从何来到何处去,以便主人酌情安排。
汉族来客献茶,彝族则是客来献酒。客人到来,主人斟上一杯白酒双手捧给客人,客人也要用双手去接,哪怕不会喝酒,也要起身接过酒杯象征性地表示一下,否则就会被认为是看不起主人。
初次到来的客人或已来过主人家的贵客,都会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当宾主交谈片刻后,主人进畜圈逮杀牲畜时,客人要加以劝阻,尽管主人盛情难却,但做客者不表客气会被主人暗中评说的。
主人从圈里拉出猪或羊,要当着客人面宰杀,表示这只猪或羊,是为了专门款待客人而宰杀的。客人用餐时,还要按照彝俗,讲究“一拿准”就是不能在食盘里选来选去,或者一次拿多块。主人若是杀鸡待客,客人一般不超吃两坨鸡肉,因一只鸡只切为八坨,多吃了,使主人分不够鸡肉。客人吃饱后,一般要速喝几口汤,以提示主人,随即将喝汤的“马勺子”微抖一下放入盛粑粑的簸簸里,用双手端给主人。若是客友还在用餐,食完者将食品连同餐具轻轻朝客友面前推移。此外,客人用餐时,要按照彝家习惯,不能全部吃光,要剩下一些。这样主人才满意,意思是客人确实吃饱了,还剩下部分未吃哩!有趣的是,彝族的家宴有“客先主后”的规矩。客人先吃主人却不陪,到屋外休息。待客人吃毕或告辞后,主人才开始用餐。
摔跤
被誉为“彝族体育之花”的摔跤,历史悠久,它是彝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一年一度的“火把节”等重大节日,彝族人民都要举行盛大集会,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捧跤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难怪彝族有句谚语:“请客没有酒不行,快乐离不开摔跤。”彝族摔跤在形式上与国际自由式摔跤相似,一般采用三战二胜制,但摔跤手没有体重等级的区别,只要双方愿意,都可对垒。彝族群众举行摔跤一般以村为单位,筹办者事先选好场地,物色好摔跤高手,酿制好美酒,然后杀猪宰羊,邀请四邻参加。比赛时,摔跤手光着上身,裤腰上扎一根布带,显得十分雄健有力。比赛前,对手要互相敬碗酒,以示友好。交手之后,你争我夺,各不相让,腾挪翻滚,抱单腿,穿腿,过背,夹臂翻,激烈扣人心弦。在观众的阵阵喝彩中,直到把对方摔倒,迫使其双肩着地,才算胜利。这时,担任裁判者用左手将胜利的右手高高举起,观众以热烈的欢呼声向他表示祝贺。然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敬酒三杯,并赠送“卡巴”———即奖品。
选美
选美,这对汉区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才兴起的活动,而在凉山火把节的故乡———阿都地区的普格、布拖两县来讲,彝家选美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纯属彝族民间的文化范畴。
彝族选美,男女不限,方法简单,不举行专门的仪式,一般是在火把节、超度送灵、丧葬等比较隆重的仪式上进行。在这种场合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或中年人自然成了评委。他们在人群中穿来游去,不动声色地看看这个姑娘,又瞧瞧那个小伙子。最后公认出一个仪表出众的姑娘或小伙子为美女俊男后,当场赠给一份“卡巴”,以资奖励。
换童裙
换童裙,彝语叫“沙拉洛”,是彝族地区对姑娘进行洗礼的一种独特仪式。
姑娘长成少女后,阿达阿嫫就暗暗地为女儿准备新美的服饰,并选定一个吉祥的日子,为女儿换去童裙。这一天,男人们就暂时避开,家里只留女性,然后弄一顿新鲜的先炒后煮的荞麦疙瘩,用绘有花纹图案的木盔盛着,把它端在姑娘的面前,让她先吃一口,接着母亲就开口为女儿念诵一段祷语,其大意是:自家的女儿从现在起长成少女了,愿勇敢的小伙子来追求她……
母亲念诵完后,当即把女儿身上所有的旧穿戴换掉,换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五彩裙、花帕、耳线、红头绳。辫子也开始梳成两条,并盘绕在头上,让女儿以崭新的容貌走进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青春年华。
按彝家的规矩,姑娘没换童裙以前是不允许与别家的小伙子交往的,当然更不能去约会,谈情说爱了。所以,那些相爱的阿哥阿妹都要默默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婚嫁
彝家婚嫁有着古老传统的迷人色彩,尤以“背新娘”和“抹黑脸”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过去,彝胞的婚事要有媒人说合。媒人,彝语称为“夫呷”,多由男方指派人充当,一般由男方聘请,一经女方同意就择日订婚。订婚,首先是男方到女方家,主要是男方的兄长、长辈和媒人等,去时带酒、彩礼、公鸡母鸡一对等。其主要活动是看猪胰腺以卜婚事是否吉利,所以这天女方家要宰杀一头猪,取其胰腺展示,以平整为吉,曲翘为凶,但一般只是一个形式,都是女方说好而已。随后是女方派人到男方家,也要举行观猪胰腺仪式和对婚礼的进一步商定。婚礼一般选在秋冬农闲季节举行,具体的“吉日”选择,要根据新娘和新郎母亲的生辰推算选定。婚礼举行之前,新娘要禁饭食,一般一两天,多者数日。娶亲之前,男方派出人数为单数称为“侠木”的男青年背酒到女家,以示如期娶亲。“侠木”一般是新郎堂弟、姨表弟等人,他们要接受女方的姑娘们的泼水、抹黑脸等善意而欢乐的嬉戏。
迎娶之日,男方派出新郎弟弟和同村的好友等前去接亲,由一长辈率领,带一匹骏马前往女家。当他们一到女家村寨时,又将遇到全村女青年的泼水、抹黑脸等象征性的阻挡。有时甚为激烈,直至女方长辈出面迎客才告结束。第二天一早,由新娘兄弟一人将新娘背出家门后骑马或步行到婆家,步行者距男方家2、3百米时,由其表兄弟将新娘背进男方家,新娘家送亲者主要是新娘的兄、弟、叔、伯等。
新娘到家时,不直接进入婆家的房门,而是到事先用新竹、松枝和竹帘搭成的青棚内,待晚间星出之后,新娘才进入婆家屋内,由新郎的姐妹侍陪开始吃禁食以来的第一餐饭。在整个婚礼过程中,还要大宴宾客,举行赛马、对歌、摔跤等。当天或次日,新娘与送亲者返回娘家。新娘返家时,新郎在同寨青年的陪同下,背酒肉、牵猪羊到新娘家回拜。再过数日,新郎家派人去接新娘,从此才开始过夫妻的正常生活。
而今,彝家的婚嫁已逐步改变了过去包办买卖婚姻、早婚、收彩礼、新娘禁食等一些习俗,但仍然保留着具有民族特色而饶有风趣的婚俗习惯。
丧葬
凉山彝族实行火葬。人死后穿以寿衣,曲腿侧身放置灵床上,多数地区男性左侧身而放,女性右侧身而放。甘洛等地有坐放的。
彝族死者一般择吉日火葬,停放时日内举行吊唁活动。吊唁仪式一般都较为隆重,尤其是正常病故的老人,全家支的亲友都要前来悼念。这期间,嫁出的女儿们都要赶回来,奔丧时要带牛羊和祭品。吊唁过程中,有的还举行彝语称作“哇子里”、“策格”、“阿古火”的对唱、合唱。歌词内容多出自彝族民间史诗《勒俄特依》,赞扬死者或寄托对死者的哀思。
吊唁仪式完毕后,由四人抬到固定的火化场地,连同尸架置于柴堆上,头朝北,面向西,遗体上盖新树枝,然后点火。这时形成哭丧高潮。随后,送葬亲友就地分食酒肉,烧完后,由死者的儿媳背一桶净水泼过,用蒿杆将死者全身各部位骨骸捡一点,包入白布放到祖先灵牌的山洞里。其它骨灰扫净装入布袋撒到山林,即告结束。如是青壮年就不捡骨灰,用泥土掩埋。
火化场彝语称“蚩夫”,一般都设在村落附近的小山岗上,一姓一处。如是凶死者,不入家支的火化场。
彝族与鹰
彝族自誉为鹰的后代,他们崇拜鹰,认为鹰能镇邪。远古时候,彝族先民跋山涉水,来到这片荒凉的土地,他们赤身裸足奔波跋涉时,望见天空的雄鹰跟着人群;人们歇息时,这些鹰又久久盘旋在天际,从此,彝族人民与鹰结下了不解之缘。
彝族人身披“瓦拉”,这种形似披风的下端吊着绳穗,颇似鹰的翅膀羽毛,行走时披风鼓起,像奋飞的鹰;当彝家汉子策马奔驰在山道上,“瓦拉”飘向后方,远远望去,好一幅鹰在马背上腾空起舞的画面;彝家的鹰爪杯,由杯身和雕鹰爪组成,杯身为木胎或皮胎漆绘,杯底有一突锥捆上鹰爪成为一体,用土漆涂抹,杯上绘着对称的花纹,是彝族独具特色、经久耐用的工艺品。此外,彝族著名史诗《勒俄特依》一书中,有彝族英雄人物支格阿鲁是雕(鹰的一科)滴下三滴血孕育而成的记载。
1984年,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在西昌泸山小寺坪落成,从博物馆东侧进正门,一个身材魁梧身披“瓦拉”腰系短刀、吹牛角号,头帕上挺起“英雄髻”的彝家汉子的大型雕塑“凉山之鹰”矗立在广场上,表现出觉醒的彝族人民一往无前的剽悍英姿,和飞跃向前的时代风貌。
禁忌
与时日有关的有:如月亮与某星座位置,星与星的位置变化,人的生辰和某种鬼所在位置的计算等都会形成某种禁忌。再就是有些地方,有龙日不宜下种,猪日不宜砌坎子,鸡日不宜理发,猪日、蛇日新娘不宜回娘家等。
与自然现象和鸟兽有关的有:忌讳在风和日丽中见到旋风;忌讳用手指彩虹;彩虹落处的水不能吃;雷打过的树不能砍来烧;忌讳乌鸦怪叫和猫头鹰、狐狸在自家周围叫;忌讳看到蛇吃青蛙,蛇交配;忌讳母猪吃猪仔等。
与伦理道德有关的有:火塘上方供奉灵牌的神位不准生人进入,不准站在锅庄上;不准随便抓男子的“天菩萨”;生客不准坐靠内屋的火塘上方;忌讳公公儿媳、兄长弟媳之间过于接近或开玩笑;忌讳妇女跨过男人的衣物,更不能从男子头上、身上跨过;妇女不能上房顶;客人夫妻不能同宿;家人出远门、客人出门后不能立即扫地;忌讳吃狗肉等。
而今随着社会的前进,生产的发展以及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许多妨碍人们生产生活的观念,特别是那些直接危害革命和建设的禁忌,在解放后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一些属于礼节性的禁忌,已成为彝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受到了党和政府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尊重。
火把节
火把节彝语叫“都宰”,每年定于农历6月24日举行,它是彝族人民传统的节日。
火把节这天,彝族同胞穿上节日盛装,扶老携幼,载歌载舞,涌上街头,聚会村堡,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节日头一天,各个村寨凑钱买一头黄牛宰杀,俗称“打老牛”。然后分食牛肉,并由青少年打着火把在房前屋后庄稼地转游,杀虫灭灾,祝愿吉祥如意。过节这天最为热闹,村村寨寨人们聚集到宽敞的坝子上来,举行传统的赛马、斗牛、斗鸡、摔跤等活动。当夜幕降临时,人们点燃支支火把连成火龙,在号子和彝家小调的伴唱下,翻滚着来回穿梭。彝族青年男女吹竹笛、弹奏口弦、月琴,围着火堆跳起欢乐明快的锅庄舞。夜幕中,往往出现火龙、火圈、火花、火环等五彩缤纷的图案,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随着彝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凉山地区各族群众年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火把节庆祝活动,州府西昌市除开展斗牛、赛马、摔跤、选美等传统活动外,还增加了各种体育比赛和文艺表演,物资展销,科技成果展览等现代色彩的内容,使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更加丰富多彩和饶有情趣。
彝族年
彝族同胞把过年叫做“枯史”,这是根据彝族的太阳历,一年为十个月来确定的,故而称为“十月节”。过年(按十月太阳历为尼伍前五~六日)具体日子都不相同,不过大都在农历的十月间,当秋收结束之后,彝家的年节就到了。
过年的第一天凌晨,全家一大早起床,清扫房屋,清洗用品。然后家家户户举行迎祖仪式,在屋侧烧起火堆,那青烟就是他们请祖先回家来与子孙后代相聚的信号。有的还让孩子们在门外喊:“阿普(祖父)回来呀!阿妈(祖母)回来!……”天亮以后,寨子里的小伙子们便聚在一起,分成若干组,分别给各户杀年猪。以猪死得快,血流得多为吉。主人家的长者还要给杀猪匠倒上一杯“杀猪酒”致谢。晚间,各家把猪头、酒等祭品献在室内的祭台上。年节期间,全家人在晚上还要跳锅庄舞守岁,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唱歌跳舞,炉火不熄,灯火不灭。这也是彝家祭祖先的一种方式。
第二天,青年人举行赛马、斗牛、斗羊、斗鸡、摔跤等活动;孩童们则到郊外野炊,尽情地游玩,举行“荡秋千”、“猜谜语”、“掷石”等游戏,老人们则聚在一起聊天或饮酒为乐。
第三天是新年结束的日子,家家户户重新把头两天献上的祭品煮热,在鸡叫前恭恭敬敬地举行仪式送祖先“归天”,送行的人们还不停地祈祷:“但愿这一年吉祥如意,来年祖先再来同我们一起过年。”从这天起,已经出嫁的姑娘们带着酒、猪头、鸡蛋等回娘家看望父母,走亲访友,直到此后五六天,彝家的年才算过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