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客家古镇洛带及旧时会馆

作者:陈石都 发布时间:2011-02-15 08:28:00 浏览次数: 【字体:


        来成都,如果城市里面逛腻了,想去周边走走,只有一天半天的时间,可以考虑洛带古镇。洛带是距离成都最近的一个古镇了。几十分钟的车程,也是成都人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这个小镇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是成都坝子最大的客家文化“码头”。来自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客家人,经历过无数岁月的磨蚀,依然聚居于此,保持各自的传统、语言、习惯,成为川人中的特色一族。而且,还完整地保存了客家移民的标志性建筑———客家会馆。洛带镇很小,三条街道将小镇组成一片树叶状。客家人讲究饮茶,这里喝茶的讲究丝毫不逊于成都城里的大茶楼。小天井似的院子,假山、枯石、盆景、植物,古朴的建筑,斑驳的树影,几杯香茗,三五老友,十几张桌子,或喝茶、或聊天、或打牌,很是悠闲。是一个访古休闲的好去处。

        其实,成都清代移民的历史遗迹俯拾皆是。成都附近各县的会馆建筑有许多是令人惊叹的古建筑珍品。不少会馆耗费大量钱财,历时多年落成。清代成都城内规模最大、最为堂皇的会馆是福建会馆和浙江会馆,惜乎不存。倒是城外保留了不少会馆建筑。如龙泉区洛带镇、金堂县土桥镇、五风镇等。有趣的是,清代会馆在成都城内留下不少遗迹。明末,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大西政权。后清兵压境,张献忠弃焚成都,全城尽毁。成都城在清康熙年间逐渐恢复,许多会馆建筑建于城内荒野之处,初多无街道铺户。后因会馆会期甚多,商家小贩依会馆做起买卖,渐成街坊,成都的许多街道边与会馆结下不解之缘。城内除湖广馆街、江南馆街、燕鲁公所(直奉会馆)街等直取会馆名为街名外,其他不见会馆名的街道亦多与会馆有关。陕西街原名芙蓉街,因街中有芙蓉桥。清康熙二年(1663年)陕西会馆在此修建,街名因此改称陕西街。陕西会馆遗址位于现在的蓉城饭店内。外南小天竺街,街北有浙江会馆,人称小天竺庙(因杭州西湖附近有小天竺山),街因此得名。金玉街街北有广西会馆、仁寿宫、浙江会馆(城内外各有一处)俗称三道会馆。浙江会馆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馆内有历朝文魁匾额,世人誉为“金玉满堂”,街因此得名。棉花街街北有帝主宫(湖北黄州会馆、江西会馆,湖北、江西商人多以会馆为堆栈之处,出湖北黄州等地购进棉花,街中店铺多经营棉纱、棉絮、棉布买卖,街因此得名。江南馆街旁有一小巷,名兴业里,原为江南馆的一部分。民国14年(1925年)江南馆会首拆会馆辟为通道,取“兴家立业”之意,故名。

    成都市目前会馆遗址最为集中、保持最好的就是龙泉洛带镇了。

    洛带广东会馆原名曰“南华宫”,清乾隆11年(1746年)由广东籍客家人捐资兴建,供奉佛教禅宗的创始者六祖慧能(被誉为“南华道人”)。清末毁于火,民国初年重建。会馆座北向南,主体建筑为山门、戏台、乐楼、耳楼及前中后殿、左右厢房,组成三个四合院,呈中轴线对称排列,复四合院结构,总建筑面积3310平方米。广东会馆是目前成都市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会馆之一,其建筑风格精美。各殿撑弓上雕刻坐狮、戏剧人物、花鸟鱼虫,照面枋有各式花格,大殿中植刻有金色蟠龙,以八卦图居中,其后殿建筑嵯峨高耸,为重檐歇山式黄色琉璃瓦盖顶,金碧辉煌,四角“鳌尖”高翘,独具南国特色的风火墙远近可见,已成为洛带古镇的标志性建筑。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洛带江西会馆原名“万寿宫”,位于洛带镇老街中街,座北向南,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由江西籍客家人于清乾隆18年(1753年)捐资兴建,供奉赣南乡贤神祗“许真君”。主体建筑由大戏台、民居府、牌坊、前中后三殿及一个小戏台构成,复四合院式。江西会馆在整体布局和建筑美学方面都颇有价值,特别是它在中后殿之间的天井里还伸出一个小戏台,构思独特,环境空间布局十分完美,为四川会馆中独有。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洛带湖广会馆原名“禹王宫”,为湖广籍移民于清乾隆8年(1743年)捐资修建,供奉大禹。会馆座北朝南,依中轴线对称布局,由牌坊、戏台、耳楼、中后殿和左右厢房构成,全贴金装饰,建筑面积2480平方米。馆内天井虽无下水道,但无论下多大雨,即使街上已洪水漫涨,该处的水都不会淌水漫延,为该馆的一大奇迹,民间传为大禹保佑之故。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位于洛带的川北会馆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同治年间,原址位于成都市卧龙桥街,2000年5月,由人民日报社出资180万,迁建至龙泉驿区洛带镇,工程占地5亩。其建筑风格独特精巧。为四合院布局,由山门、戏楼、正殿和庭院组成。山门、戏楼房顶为歇山式,正殿为穿逗式架梁,单檐歇山式屋顶,筒瓦覆盖。建筑部位的木雕、石雕刻技十分精美,为典型的川西神庙建筑风格。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旧时会馆活动,大致可以分为祭祀、互助两大类。其中尤以祭祀活动最为精彩纷呈。

        四川各地会馆的神前祭祀是以举办庙会的形式进行,带有同乡聚会娱乐与交往的需要。每至会期,演戏酬神,集乡人亲友举酒高会,狂欢极乐,夜以继日。为此,各会馆都在神殿前建有戏台和宽敞的堂厦。

    旧时川剧的演出习俗,多与川人喜结同乡帮会,喜办行业酬神赛会的习俗密切相关。明末清初,东南及西北各省居民大量迁川,多保留原籍的风俗习惯,以省别建同乡会馆,各私其神。对戏剧的喜好亦按地域而别。大体上江、浙、闽、粤之人好昆腔;赣、湘、鄂之人喜好高腔、胡琴;陕、甘之人爱弹戏,农村人喜好灯戏等,此对川剧“四条河道”的形成亦很有影响。戏曲班社长期流动演出,亦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习俗。四川各地会馆多借祀会以乐游观。至会期,“鱼龙曼衍,百戏杂还。士民走观,充衢溢巷。”因而四川民间戏剧艺术的发展繁荣,与会馆有相当重要的关系。

    旧时四川各大城市均无戏院一说,百姓看戏听戏均在各会馆举办的庙会期间。川西民俗,每年庙(神)会,必接班唱戏。会期日唱“亮台戏”,会首醵金雇班,可持续数日至数十日不等,以城隍会戏最为隆重热闹,一般是固定在农历五月二十二日唱“亮台戏”。相约成俗,各地名伶荟集一堂,彼此观摩,切磋技艺。《锦城竹枝词》:“秦人会馆铁桅杆,福建山西少这般;更有堂斋难及处,千余台戏一年看。”清光绪年间丁治棠所著《晋省记》详细记载了成都会馆观戏盛况:“初晴天气,观剧人伙,万头攒簇,庙坝为满。茶担木凳,无隙可坐。是时,人涌如潮,吹哨喝彩者,应声四起。女坐边凳,随挤而倾,诸茶担为之震摇。”李劼人在《死水微澜》中记载晚清成都的会戏,“每个会馆里,单是戏台就有三四处,都是金碧辉煌的。江南馆顶阔绰了,一年要唱五六百台整本大戏,一天总有两三个戏台在唱。”各地庙(神)会戏,大略如此,亦岁以为常。

        各会馆的主体建筑由此皆有气势恢宏的戏台。清代成都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新修庙宇佛光开,钟鼓焚香会首来;优扮灵官斋戒后,八抬迎上万年台。”会馆新塑神象完工谓之“开光”,戏台成则必接灵官踩台。戏班伶人必先期变食明衣,斋戒数日,至期扮如神象,众人鼓乐香花,前往迎之。会馆戏台因此又别称“万年台子”。《锦城竹枝词》还有“旗人游猎尽盘桓,会馆戏多看不难”的记载,足见其况之盛。各会馆的这种祀会游观仪式,招戏班唱戏助兴可持续数日至十数日,时间长短多取决于庙会的重要程度及会馆的财力大小。普通百姓,不分省籍,均可免费观看。成都的各省会馆中,戏剧演出最有特色、最火爆的要数陕西会馆。位于陕西街的陕西会馆戏台最大,装饰华丽,传说为鲁班亲手建成,并立有一铁桅杆,以示万年永固之意。大门内为近800平方米的大坝,四周建筑以廊庑相连,献技楼(戏台)位于正门后部,由22根石柱组成构架,共分4层,第一层为大门,第二层(献技楼)面向大坝,楼上栏板上遍布木雕,共刻有19出川戏演出场景,显示了人神共娱的欢乐场景。清代成都竹枝词中有许多描写陕西会馆唱戏的趣闻。一则云:“会馆虽多数陕西,秦腔梆子响高低。观场人多坐板凳,炮响酬神散一齐。”一则云:“戏班最怕‘陕西馆’,纸爆三声要出台。算学京师戏园子,迎台吹罢两通来。”旧时成都会馆唱戏,开场、散场俱不限时,唯陕西会馆与众不同,开场以放爆竹为节,三节(响)后戏班若不开场,即无复召(这种开场仪式是学京师民俗。京师各戏园开场前必先打锣鼓点子,称“打三通”。“三通”之后则示人齐开场,其中“打头通”又叫“吹迎台”)。散场则以放炮为号,炮响之后众人齐去神庙叩拜,各散归家。因此远近的戏班子最怕到陕西会馆演出。这是因为陕西会馆会众中一向巨商大贾多,处处显示见多识广,刻意夸耀与众不同所致。除会期的演艺活动之外,每年元宵节均要耍龙灯,成都城内湖北黄州会馆的龙灯耍得最好,堪称一绝。过了元宵节还要唱灯会,多上演四川胡琴戏,剧目多为《驼子回门》、《送妹》、《广东人上京》等诙谐幽默的剧目。

        客家火龙是颇为刺激、野性、热闹的舞龙。客家民系是汉民族中一个苦难深重而又卓尔独行的民系,他们在用一种浴水的舞蹈,诉说他们的历史和精神。客家火龙以“刘家龙”最负盛名,其名得于参加舞龙的都是刘氏族人。刘氏族人在洛带镇已经居住了14代300余年之久,刘家吉庆节日在古镇舞龙,也有300多年了。刘家龙舞直接从中国古代龙舞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家族内部传承,且一直没有中断,因此,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朴的仪式。刘家龙分为火龙和水龙。火龙七节,水龙九节。夏日伏旱,水龙则大显身手,是为祈雨;初一到十五,火龙则每日飞舞,是为祈福。舞龙者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上下腾挪;观赏者用烟花喷龙,前后追躲。烟花是吉财的象征,烧得越红,吉财越旺。因此,舞者和观者攻防进退,煞是刺激,刘家龙也成为客家民俗表演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项活动。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