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民俗】在米易“吃刨汤”‖黄启国

作者:黄启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2-19 15:34:39 浏览次数: 【字体:

在米易“吃刨汤”

黄启国

米易堪称阳光康养的一方圣地,真是个“阳光富庶得米易,河流悠然享安宁”。我退休后,这几年每年冬天都要去米易住上2—3个月。除了晒太阳、休闲玩耍,最闹热、开心、惬意的,是应米易朋友邀约去农家“吃刨汤”。

俯瞰米易县城(严白鲜 摄,图源:四川日报)

吃刨汤”,是川西地区乃至云南、贵州一带农村的一个习俗。就是快过年了,农家杀了年猪,办上几桌、甚至十几桌酒席,把亲朋好友邀聚在一起,喝酒、吃新鲜猪肉、内脏做的美食。这种习俗应该比较古老。为什么叫“吃刨汤”,据当地老年人说,“汤”是指开水、热水,用开水热水烫刚杀的猪,再用铁刮刮去毛的过程在民间称为“刨”,吃刚刨干净的猪身上的肉、头、尾、内脏做成的一道道菜肴,就简化成“吃刨汤”了。

我被朋友邀请一起去“吃刨汤”,很有几次。第一次去,对米易的这一风俗还不甚了了,也没有与主人家和老乡多了解这“吃刨汤”的习俗特点,只是大饱了一顿口福。以后的几次,我就比较留意与主人家摆谈,并感受那种氛围和体会其中的文化了。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2023年到白马镇龙塘村的那一次,主人家的房屋坐落在米易有名的风景区颛顼溶洞下面。主人姓申,四十岁出头,他一边在颛顼溶洞景区打工上班,一早一晚还得在自己家的农地里干活。人非常勤劳,虽然辛苦,但有两份收入,家里日子过得非常滋润,有两个四岁多的双胞胎小男孩,聪明可爱,我们吃刨汤时,两兄弟坐在另一边,起劲地玩着手机,对客人的大吃大喝一点兴趣都没有。“吃刨汤”的亲朋好友有10余桌。菜肴有内脏制作的肥肠、血旺、猪肝、腰花等等,肉则有排骨炖汤、回锅肉、油炸滑肉、凉拌耳朵、猪头、猪尾等等,当然还有当天从自家地里摘的时令蔬菜。那气氛真是其乐融融。

2019年11月12日拍摄的米易县白马镇高龙村新居(曾仲文 摄,图源:四川日报)

主人对我说,现在农民养猪的收入是非常微薄的,因为仔猪、饲料的成本比较高,加上人工,所以一般到四个月就必须出卖,不然就可能亏本。喂到能够杀的猪,一般都是用作自己吃的。这个就不管成本不成本了,吃的就是个“生态”“放心”。

主人自豪地给我们“吹牛”,他家杀的年猪,都是自家养的粮食猪,主要是喂玉米和农产品,以及吃饭剩下的一些食品,从来不喂饲料,喂养时间一般在一年左右,重量一般300斤到400斤。而其他卖到市场上的猪,都要喂饲料,重量大约400斤到500斤,喂的时间比自己吃的要短一些。

杀年猪(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今年,朋友又请了一次,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主人所在地是米易著名的柳贤村,号称“中国康养第一村”。从米易康养农家乐集中地“贤家”开车到半山腰,沿途满山的农户,大多有外来阳光康养的老人,或晒太阳、或打麻将,或散步。我们到了主人的院子,里面已坐了6—7桌亲朋,准备开席。主人姓乔,“乔老爷”是搞餐厨的,今天的“刨汤宴”就是他的杰作。打过招呼后,他又去忙他的去了。“乔少爷”刚好成人,自己做些事,是个“书法爱好者”,坐到我们一桌来陪我们吃饭喝酒,不时摆一些他学书法的事和家常。刨汤席菜肴很丰盛,除了猪身上的东西,还有牛肉、炸火鸡之类,酒水有白酒、啤酒、可乐、王老吉。因为主人姓乔,这个话题又多了起来,看他的院子还比较宽大,我说何不在大门上挂个“乔家大院”的牌子。乔少爷说不敢不敢,“乔家大院”的名声太大了,我们最多叫个“乔家本院”。我说可以叫“乔家别院”,别有韵致,别有特色。大家开心笑了。饭毕,我们道谢离开时,主人还特别送了土特产。我们没办法推辞,搞成了“又吃又包”。

火爆腰花(二毛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几年中吃了几次刨汤,不仅饱了口福,还深深地领略了“吃刨汤”的民俗习惯、文化内涵以及它记载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

“吃刨汤”民俗的形成,据当地老人们说,是以前养猪不容易,而猪是农家财富的象征,由于物质匮乏,杀年猪当然要让亲朋好友一起分享。“吃刨汤”在困难年代真是极大的享受。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刨汤”虽已不再如旧时那么饱口福,但作为一种风俗,也就自然传承了下来。

回锅肉(二毛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在米易一带,杀年猪成为农民的肉食主要来源,他们一般都是把肉放在冰柜里,随时可拿出来吃。富庶一点的农户,每年要杀三四头年猪。杀年猪后请客吃刨汤,去的亲戚朋友越多,证明这户主人的人缘关系越好,主人就越发感觉有面子。如果杀了年猪吃刨汤,没有几个人参加,主人会很懊恼。因此,杀了年猪的农家都欢迎吃刨汤的亲朋好友。

当地农民说,“吃刨汤”其实是一种联络方式,酒喝的是人情,肉吃的是鲜味,要的就是个人气。“吃刨汤”都是相互的,你来我往,感情就近了,有事好相互帮助。我想,这个习俗体现了农民团结互助的精神,豪气大度的性格,是人情往来的载体,淳朴民风的展示,庆祝丰收的方式,过大年的预热活动。“感情、鲜味、人气”,这大概应该是“刨汤文化”的内核吧。

2024年12月17日于米易鱼米阳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黄启国(中共四川省委原副秘书长,四川省文联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