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美酒>详细内容

从川酒惊华夏到川酒香天下

作者:四川日报记者 周显彬 阳菲菲 来源:四川日报20190826 发布时间:2019-08-26 18:34:15 浏览次数:1187 【字体:

五粮液厂区。五粮液集团提供

“我来的时候,‘新’厂区才开始建。现在‘十里酒城’又要再次扩容,这个发展成就太让人惊叹了!”刘耀辉(左一)看到巨大的变化不禁感叹。

精要撷录 改革潮将巴蜀的骄子——川酒推涌出盆地,接受着全国大市场竞争的考验。尽管来自各方的赞誉和批评并存;尽管川酒发展的本身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印记,然而,大江南北的人们通过比较、鉴别,对川酒的爱越来越炽烈。 五朵金花,几十种名酒引来各路客商,他们把四川视为当代玉液琼浆的王国,在近年全国性的糖酒交易会上,川酒交易额独占鳌头。——摘自1988年11月21日《四川日报》

随老记者回访川酒名企,见证川酒产业发展的点点滴滴——

“四川酒,云南烟,轻纺产品数上京天。”30年前,一篇名为《川酒惊华夏》的文章在四川日报刊发,报道了川酒在中国白酒市场的地位与影响力。这篇文章虽然不足两千字,从立题、采访、调研、成稿却历时一个月之久,由时任四川日报高级记者刘耀辉主笔,浓缩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川酒行业取得的重要成绩。

30年后,省委省政府提出“川酒振兴”战略,川酒发展又迎来全新机遇。近日,本报记者与老记者刘耀辉一起重走川酒产区,在历久弥香的氛围中感受川酒行业的巨变,共迎川酒更为灿烂的未来。

再访现场

回眸

抓好典型 激活四川产业经济

7月28日一大早,已85岁高龄的刘耀辉背着30年前那个采访包,神采奕奕地和我们一起从成都火车南站出发前往宜宾五粮液集团。上了火车,他就从采访包里拿出那张泛黄的报纸。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还原新闻现场,他还从时代背景、采访路线、全文构思等方面手写了一份5页A4纸的材料给我们。

列车缓缓启动,老记者刘耀辉的讲述也将我们带回到30年前——一名资深记者探寻、记录时代发展的点点滴滴……

抓好改革十年发展中的典型,用典型引路。十年来川酒的崛起,就是好典型。1988年11月初,时任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川将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了四川日报,执行任务的记者就是刘耀辉。一周后,他启程前往宜宾、泸州、绵竹等川酒重要产区采访。进车间、访工人、学技术、观产业……历时近一

见证

双箭齐发 川酒迎来最全阵营

从成都到宜宾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刘耀辉一路给我们讲述当年采访的故事,精神好得很。到了五粮液集团东大门,他先拍了一张照片,发了一条意味深长的朋友圈——“30年回娘家,变化得已经认不出了!”然后拿出采访本,进入采访状态。

“就是这个!当年,还是五朵金花的时代!”在五粮液酒文化博物馆,刘耀辉找到了五粮液蝉联1984年评酒会金奖的奖状,也看到了每个年代的五粮液展品陈列。在当年的报道中,川酒刚刚登上世界舞台,当时的五粮液出口6个国家,如今的五粮液已遍布全球60余个国家。刘耀辉感叹,个月,刘耀辉走遍了我省主要酒厂,既深入基层,又对话高层,全面深入地掌握了一手材料。

“那次去宜宾,坐的是吉普车,但路况太差,路上出了车祸,我也受了伤,采访时还绑着绷带。可当我实地感受到川酒发展的蓬勃力量时,就真心觉得这趟采访虽然辛苦却很值得。”刘耀辉说,他在深入采访中摸清了川酒产业发展的脉络——

1988年以前,中国先后举办了四届全国评酒会,第一届(1952年)、第二届(1963年)、第三届(1979年)、第四届(1984年)全国评酒会,川酒军团皆放异彩。凭借优异的品质,川酒军团迎来了“五朵金花”争艳的时代: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和全兴大曲多次蝉联金奖,沱牌、叙府、文君、二峨、三溪、仙潭、三苏等地方名酒也纷纷崭露头角。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川酒企业竞相发展、好产品齐头并进的好局面,四川以白酒为主的饮料产业年产量由1978年的21.06万吨发展到1985年的101.8万吨。经年持续的努力,终于迎来“金花银花交辉,川酒饮誉华夏”的局面。“五粮液酒厂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川酒乃至中国白酒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缩影。”

1989年到2019年是中国白酒产业风起云涌的三十年,出现了3到4次深度调整,也给全行业带来了一次又一次深刻的嬗变。从2018年公开的数据看,白酒行业品牌集中度不断提升。行业前十占据了全行业70%以上的利润,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提高。这其中,川酒“六朵金花”成为一股左右行业风向的力量,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尤其是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川酒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利好政策,极大地激发了行业活力。今年7月,代表着川酒中腰部力量的丰谷、文君、古川等“十朵小金花”正式出炉,进一步夯实川酒腰部企业蓄势发力的基底,川酒军团迎来史上最强阵容。

展望

群星竞耀 川酒军团闪耀国际舞台

“川酒的未来,就是世界的舞台!”登上五粮液酒厂最高点——酒圣山,十里酒城,绿茵长廊,格外震撼,这是五粮液多次扩建后形成的格局。

“川酒的未来在哪里?在世界的舞台!”凝望良久,这位心系川酒发展的老记者说。

一份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世界品牌五百强”的榜单中,食品饮料行业高居入围数量之冠,其中白酒品牌更成为最耀眼区域,五粮液、郎酒、泸州老窖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成为代表川酒、代表中国的品牌。

另外一份则是《财富》“2019世界500强”,这份榜单迄今没有烈酒企业登陆。距离“最近”的英国酒企帝亚吉欧,上一年的营业收入为1050亿元人民币左右,离1700亿元人民币的500强“门槛”还有不小的距离。

两份名单折射出的是中国白酒以及川酒产业在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现状——有挑战,更有机遇。

“以全球化视野加快创新发展、全球化发展,为推动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共融发展贡献智慧。”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这样阐述国际化目标。

“川酒正面临多重机遇期!”在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锋看来,“拥抱变化和机遇,我们有繁盛千年和走向世界的蓬勃生命力!”

“从金花会盟到群星闪耀的新阵容,目前川酒振兴战略成果已初现雏形。”在四川大学白酒学院院长张文学看来,以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四大产区及部分特色企业为骨架,川酒产业已形成了“6+10+4+N”的产业体系。

国际化正成为名酒企业战略的焦点,APEC论坛、好莱坞的大片、欧冠的赛场……都能看到金花们的身影。

“犹如20、30年前,国人对可口可乐、喜力、芝华士等的第一印象,也是从Logo 开始。”酒业专家铁犁的观点来自长期的跟踪研究:虽然道路漫长,但走出中国,拥抱全球是中国白酒产业下一个中长期目标,“也是川酒产业下一个三十年最重要的课题!”

再看三十年,星辰大海的征途,依然酒香一路。

见证者说

徐占成、赖高淮既是推动和参与新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第一代“白酒人”,也曾担任多届全国评酒会的特邀评酒员,他们对川酒三十年发展和未来如何看待?

徐占成:过去数十年,川酒通过工艺、技术、人才的输出,在带动全行业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名酒数量逐渐增多,企业和社会越来越注重产品质量,同时也使浓香品类成为消费主流。

新时代,白酒企业要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工艺和企业自身优势来发展。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非常关键,因为找到了缺陷,就找到了“特色化”发展的钥匙。目前大家公认中国白酒有12大香型,未来得到广泛认可的新香型会越来越多,且一定是从这些具有“特色”的产品中诞生的。

在新的竞争中,川酒要在坚守窖池、环境和技术三大优势要素的同时不断进步。历史、文化等要素之外,还要通过高科技领域的不断探索,将中国白酒香味物质生成的机制搞清楚,科学解释传统工艺关键要素。

赖高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白酒的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5年内,四川省的酒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国家层面也格外重视川酒发展,给名酒厂拨款支持发展。

川酒能在全国占有半壁江山,既有自然酿酒环境因素,也有国家给予的大力扶持。此外,川酒在发展的过程中保证了质量这条生命线。希望四川的各大酒企更充分地挖掘自身的内涵和特色。

记者手记

期待下一个三十年

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网络时代……越来越快速的发展迭代与白酒产业的“慢腾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或许也是白酒产业最为独特的魅力,“用心不计代价、用工不计成本、用时不计岁月”的核心理念形成的共识依然在发挥效力。

但改变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1952-1989、1990-2019、2020 -2050是新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回过头来看,这几步也分别营造了一段时势。第一步,解决有无的问题,产量高、产出快的清香型白酒成为主流,“汾老大”由此诞生。第二步,解决好坏的问题,浓香型的五粮液和酱香型的茅台各领风骚。第三步,则是自定义对错的时代,适合消费者的就是对的,还没人能够预言谁能登顶。

因为,这一次能登顶的企业,必然要目光放远,思维放开,以真正兼容并蓄的姿态走向世界。期待中国白酒的下一个三十年。

时光轴

1984年

第四届全国评酒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全兴大曲被评为国家名酒(金质奖),“五朵金花”诞生。

1989年

全国第五届评酒会,沱牌新晋“中国名酒”,川酒的“六朵金花”竞相绽放。

1994年5月

泸州老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川酒首家上市企业。

1995年

五粮液在“第十三届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再获金奖,并被第五十届世界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

1998年

水井坊古代酿酒的遗迹被发掘,随后以原址命名的品牌“水井坊”诞生。

2005年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宣布实施白酒行业生产工艺技术规范,剑南春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的企业。

2008年

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中国白酒金三角”白酒产业战略构想,打造中国白酒黄金产业带。

2009年

郎酒在酱香、浓香、兼香三个香型上合线发力,在2009—2012年间首度冲上百亿规模。

2012年7月10日

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中国白酒金三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5年

天洋控股以70%股权控股沱牌舍得,并启动企业改制,业绩呈现连续增长,2017年沱牌舍得改名舍得。

2018年6月30日

四川省提出“川酒振兴计划”,其中明确提及优先发展名优白酒千亿级产业、高质量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提升“六朵金花”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川南经济区重点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等一揽子内容。

2019年7月12日

“首届四川省十朵小金花”白酒企业诞生,成为川酒产业“第二梯队”的中坚力量。

本版撰文四川日报记者 周显彬 阳菲菲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阳菲菲 摄

来源: 四川日报20190826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