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旅游>详细内容

绝壁上的悬棺:古老部族的神秘葬俗

作者:吴晓铃 来源:20210309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3-09 10:15:56 浏览次数: 【字体:

宜宾僰人悬棺。

国保档案

僰(bó)人悬棺,宋至明朝的古代崖葬墓群,1988年成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宜宾珙县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以将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悬崖绝壁上为特征。目前,珙县境内共保存有悬棺295具,它们置于距离地面十几米甚至100多米的悬崖绝壁上。因其棺木主人族属存疑、葬俗奇特等原因,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国保寻踪14

86年前,美国考古学者葛维汉历经艰辛,抵达了川南宜宾珙县的一处悬崖旁。在此之前,葛维汉听说珙县有一种非常奇特的葬俗——将棺材置放于高达数十米甚至百米的悬崖绝壁之上。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但当他抬头仰望,看到斧砍刀削般的绝壁之上,黑漆漆的棺木层层叠叠,仍然震撼不已。

这就是僰人悬棺。葛维汉同年发表的文章,则让这一匪夷所思的葬俗首次为世人所知。

86年后,历经风吹雨打的僰人悬棺,仍然搁置于绝壁之上。但是它们的主人是谁?为何要在死后葬于绝壁之上?人们又是如何将沉重的棺木放上去的?史料缺少记载,诸多秘密至今未解。

2021年初,记者前往宜宾珙县——全国悬棺葬分布最密集、最典型,特征也最明显的地方,探寻这一神秘又奇特的葬俗。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文向宇/图

绝壁上的天然悬棺博物馆

宜宾到珙县洛表镇,距离120多公里。然而山路崎岖,车行4个多小时才到达。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沟壑狭长,两侧奇峰挺拔。行至一处绝壁下方时,一同前往的宜宾市博物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朝卫一句“到了”,叫停了车辆。

下车。公路右侧是一片平坦的农田,当地百姓的两层楼房错落有致,一派静谧的四川田园景致。顺着王朝卫手指的方向,大家茫然抬头,几乎呈90度直立的山崖上,十余具棺木突兀地闯入眼帘。它们距离地面约20多米,坚硬的岩壁上,楔入了一根根木桩。黑漆漆的棺木,便置放在木桩之上。岁月更迭,日晒雨淋,棺木早已蒙上尘埃,颜色破败,但悬棺宛如“长”在绝壁之上,仍然给人无比震撼的视觉冲击。

这里是珙县洛表镇麻塘坝棺材铺景点,珙县僰人悬棺的核心部分之一。在中国,悬棺这种葬俗在福建、广西、江西、云南、贵州等地都有发现,但以四川珙县数量最多、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完好。在珙县,它们又主要分布在麻塘坝。在长约5000米,宽约三五百米的平坝两侧,22座山崖连绵起伏,悬棺就分布在绝壁之上。

它们并非只有木桩置棺这一种搁置方式。从棺材铺一路向前,白马洞、狮子岩、九盏灯、老鹰岩等地,不断出现的悬棺有的存放于岩壁天然形成的岩墩上,有的则搁置于岩壁间的天然洞穴或裂缝。棺木多为整木,距离地面少则10多米,在最高的老鹰岩,棺木距地竟达到110米左右。

沉重的棺木“飞”上绝壁,已经十分神奇。然而岩壁之上,还随处可见密如蜂眼的桩孔以及红色的彩绘岩画。长焦镜头中,岩画色泽依然鲜艳,它们有芒纹、圆球等几何图案,也有人物、武器、动物等图案,以及舞蹈、骑射等场面,为悬棺平添了几多古朴气息。

王朝卫介绍,自1935年葛维汉以《川南的“白人坟”》为题介绍了悬棺之后,这种神奇葬俗便开始受到学术界关注。1945年,内迁李庄的中央研究院以民族学研究大家芮逸夫和石钟健为首,曾对珙县悬棺进行考古调查,清理了6具悬棺,并首次以“悬棺葬”为其命名。1974年和1985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也对悬棺进行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考古人员调查发现,珙县麻塘坝悬棺数量228具,这里也因此成为中国天然的悬棺博物馆。

悬棺主人族属至今为谜

究竟是什么族群,会使用这种奇特的葬俗呢?置于绝壁之上的悬棺,又在此存在了多少年?80多年来,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考证,却至今莫衷一是。

宜宾僰文化研究专家黄华良介绍,对于悬棺的主人,至今仍有僰人、古越人、僚人等不同的说法。

在中央研究院调查珙县悬棺之后,悬棺主人也成为学者们最想揭开的秘密。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清朝乾隆年间的《珙县志》对当地悬棺有这样的记载:“昔僰蛮酋长与岩端凿石椓钉,置棺其上,岩高百仞,下临符江。”僰人,的确是川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就曾见僰人一词。学者们结合历史文献和地方志进行研究,认为珙县悬棺的主人应该就是宜宾土著居民——僰人。这便是目前悬棺主人最主流的说法:僰人说。

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将珙县悬棺定名为“僰人悬棺”,1988年国务院也以“僰人悬棺”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两次考古以及几年前四川大学进行的体质人类学测定,判定珙县悬棺的年代上至宋代,下至明代。

然而,最早研究悬棺的石钟健和芮逸夫却还有不同看法。

石钟健发现,国内最早的悬棺,并不在四川,而是在遥远的福建武夷山。大约在3800年前,这里是越族生存繁衍的区域。由于越族部落众多,也有“百越”之称。2005年,复旦大学经过DNA检测,进一步佐证了武夷山悬棺主人为古百越人的说法。数千年来,百越人在挤压之下开始了漫长的迁徙,武夷山悬棺距今3800年左右,江西龙虎山悬棺的时间则在距今2600多年,重庆巫山绝壁上的悬棺距今1600年左右。相比之下,宜宾悬棺年代最晚。石钟健认为,珙县悬棺主人应该是从福建历经数千年迁到宜宾的百越人。

和石钟健一同考察悬棺的芮逸夫则认为,悬棺的主人应该是僚人。芮逸夫认为,史料记载明朝时期居住在川南的少数民族是都掌人,这是古代僚人的一支。而都掌人在明朝万历年间被朝廷派出的14万大军剿灭之后,川南从此再无悬棺葬。

时至今日,悬棺族属仍未确定,但以主流提法统称“僰人”。

他们怎样将棺木放置悬崖

古人为何要在悬崖绝壁上置棺?他们又是如何将棺木放到绝壁之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人员对悬棺进行正式考古发掘。为了在数十米高的崖壁开展工作,他们用楠竹搭起层层脚手架。古人放置悬棺,就是使用的这种方法吗?王朝卫介绍,这种方法几乎没有可能,“因为搭脚手架,就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对要及时下葬的逝者而言,这种方式显然过于缓慢。

研究人员发现,珙县悬棺大多离地面甚远,相反离峰顶更近。那么,难道他们是从山顶放下绳索,将棺木吊到绝壁之上?在近几十年的考古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悬棺所处的绝壁虽然陡峭,但是山的另一面山势相对平缓,可以供人攀爬而上。他们猜测,古人在放置悬棺前,应该从峰顶将工人垂下,在绝壁上楔入木桩。此后,再将棺木以同样方法垂下,置于木桩之上或者天然的洞隙之中。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这种方法并不适于另一种置棺:有的棺木上方,岩壁突出数米,动辄四五百斤的棺木,显然无法像荡秋千一样荡到几米深的岩壁上。

此时,九盏灯等地密如蜂窝的孔洞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这些孔洞从接近地面处到峰顶处到处都是,有的孔洞内还留有木棒,与放棺的木桩有明显区别,更像栈梯。会不会是古人借这些木桩搭起栈道,从栈道将棺木抬上悬崖,最后再拆掉栈道,以免棺木被人盗扰?这种方式得到不少专家认可。然而,并非每一处悬棺绝壁上都有空的孔洞,那它们又是如何放置上去的呢?

王朝卫认为,悬棺放置很可能并不只有一种方式。“古人或许根据地貌选择不同的方法。有的打孔铺栈道,有的则可能从峰顶用绳索下垂。”2002年,僰人悬棺进行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次维修,也正是在这次维修中,在岩壁上发现了不管哪种方法,升置沉重的棺木都是巨大难题,也恰恰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神秘部族消失在历史舞台

只是,古人为何一定要耗费巨大精力,把棺木放在如此险要之所?

从历史记载来看,这应当是一种追求吉利的风俗。在元代学者李京撰写的《云南志略》中曾这样写道:“行悬棺葬者,挂得愈高愈吉,以先坠者为吉。”与云南相邻的珙县悬棺同样置于高处,应该就是同样的寓意。

那么,明代以后,珙县再无悬棺,曾经的悬棺主人到哪里去了?还是另有原因促使他们的后代放弃了这种葬俗?这不能不提到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的一次明军平叛。

在明朝,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一直实行土司制度,即由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对当地进行管理。但因为交通等各种原因,明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并不十分稳固。彼时,尚武的都掌人不时会侵扰朝廷流官管理的地方,明军虽然多次镇压,均无效果。

到了张居正时代,他下定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公元1573年,他派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调集14万大军开赴川南,并制定了铁血政策:“乘势运谋,奋勇进剿,务扫除尽绝。”此次出兵,总兵刘显采用首先歼灭小山小寨的办法,迫使僰人集中到以凌霄城、石堡寨为主的较大山寨,特别是集中到僰人最大王城九丝山寨,最终各个击破。为了避祸,幸存的都掌人纷纷迁徙他乡,隐姓埋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黄华良曾多次造访九丝城,明军占领此处后曾付之一炬。当地农民介绍,他们在耕作时,还能偶尔从泥土中翻出烧焦碳化后的谷物。

时光飞逝,当年幸存的都掌人,也早已在明朝随后实施的改土归流政治中,与当地其他民族进行了大融合。唯有绝壁之上的悬棺,成为他们最后的神秘背影。

来源: 20210309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