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旅游>详细内容

【人文地理】王怀林 ‖ 贡嘎山—作为国家公园的典型意义(三)

作者:王怀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8-15 14:25:12 浏览次数: 【字体:

众神的居所

山之美被发现了,那么,人们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山呢?

截至目前,人类对山,大致有三种态度。

古代中国人对山,尽管也有诸多溢美之词,如李白的“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赞泰山的“别有天地非人间”,徐霞客的“黄山归来不看岳”,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名句,但我总觉得他们与山,有一种疏离之感,有些“敬鬼神而远之”。要么出于恐惧,要么就是一种夜郎自大似的赏玩,包括山水画中对山之险的极度夸张和只见山不见人。从秦始皇开始的多代帝王都要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即在岱顶聚土筑圆台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禅”即在岱下小山丘积土筑方坛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其间也是只见天和地,山不过是个“托儿”。就其原因,除了交通和科技的不够发达,应还有受农耕和儒家文化的保守和世俗心理的影响。

张光宾巨幅《蜀道难》山水画长卷之一(图片来自网络)

而西方人对山,由于近代科技发展和地理大发现的刺激,以及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对利益的追求,则充满了发现和征服的欲望。对此,我们有一长串的数据:就到贡嘎山地区从事自然地理、动植物采集考察的西方人中,有俄国人普尔热瓦斯基(1855--1870)、波塔宁( 1892)、伯列诺夫斯基(1892-1895)、柯兹洛夫(1899-1900),英国人普拉特(1892)、巴列依(1904)、威尔逊(1903-1908),法国人达维(1867-1874)、狄拉瓦依(1870-1874)、亨利(1890),德国人费尔其列尔(1903-1905)、巴普赫姆(1909)、维哥尔德(1914-1924)、霍恩(1934-1936),奥地利人奥尔良.享利(1902)、韩马迪(1914-1918),瑞士人埃蒙霍夫(1930)以及美国人查培(1907-1909)、福雷斯特(1917)安德耶伍斯(1912-1922)、罗斯福兄弟(1928)、洛克(1928-1929)、葛维汉(1923-1930)、史密斯(1930-1938)、杜兰(1931-1934)等。

在这一征服活动中,甚至还闹出这样的笑话:洛克沿着贡嘎山脚整整绕行了三圈,用他自己的方法,得出了一个结论。他在给“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电报中说:“木雅贡嘎的主峰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她海拔9210.52公尺。发现和测量者—洛克。” 华盛顿协会总部的专家拒绝按洛克测得的高度定位,因为他们用更科学的方法测量并证实,贡嘎山主峰高度应为7581.50公尺,这一高度与现在公布的贡嘎山主峰7556米的准确高度十分接近。

约瑟夫·洛克镜头下的贡嘎山(图片来源: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30)

这些发现尽管促成了现代科学和文明的传播,但这种无止境的对山的征服欲望,不仅造成了对大自然的破坏,也使人类自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比如登山。

从某种意义上讲,攀登贡嘎山绝对是个死亡的游戏,但是,前往者仍络绎不绝。1957年5月,中国登山队首次独立攀登7000米以上的雪山时,就选择了贡嘎山。经过九死一生的拼搏,6人登顶成功,4人遇难。如果说,中国登山队的付出还有特定时代背景下原因的话,那么,后继者的前仆后继,其意义就值得疑问了。

1980年10月,美国登山队4名队员沿西北坡攀登5500米处横切雪区时遇雪崩,1人死亡。

1981年8月5日,首登贡嘎山的日本北海道登山队8名队员因滑坠遇难,震惊国际登山界。

1982年,日本市川山岳协会登山队松田宏也和营原信在登顶的过程中,营原信因冻伤和滑坠遇难,松田宏也下落不明。整整19天后,当地山民在2900米冰舌发现了奄奄一息的松田宏也,经过抢救,截去了冻伤坏死的肢体,终于挽救了他的生命。这是世界登山史上登山遇难者“死而复生”的一个奇迹。

1982年5月,瑞士登山队登顶成功后,队员安德埃施曼在7500米高处滑坠身亡,滑坠时尖利冰林把他头部和身体分割,其情景十分悲惨。

1982年9月,日本登山队中谷武在4100米患高山脉水肿病故。

1994年10月,喜玛拉雅协会登山队攀登贡嘎山,4名队员在3号营地附近失踪,经推测为遇雪崩身亡。

1998年,韩国登山队3人登上顶峰后,下撤到7300米时,吴锺洛滑坠遇难。

从1957年至今,共有24人登顶,同时,也有20余人遇难,死亡率达90%。

2006年7月,我们来到燕子沟埋葬着8名日本登山者遗体的墓地,荒草凄凄中,一位自发照料墓地的老人对我们说:自从2002年他们来人安放了这一墓碑后,就再也没有日本人来过了。

贡嘎山攀登(图片来自网络)

贡嘎山就像大自然中的王者,是既不可亵玩又不可征服的。

而生于斯长于斯的藏族居民对山却有另外一种态度:他们对山是敬畏的,许多有特点的山峰他们都视为神山,并赋予其美丽的传说。相传莲花生大师入藏传法时,他的妻子益西措杰(密宗称明妃)问他:藏地有何特殊的地方,值得你千里迢迢去传法?莲花生对她说,那里有四大名山,其中东方的贡嘎大雪山有着“七政宝”“八祥瑞”奇观,是神灵居住的地方。

对贡嘎山的美丽风光和佛法因缘,藏经中有文赞曰:“木雅贡嘎美丽雪岭举世无双。居士在家静修十年,不如在此小住一宿;在家敬神千次,不如在此敬香一柱。”

贡嘎山西边,与雪峰隔溪而望的锅盖梁子,是山中一块清静祥瑞之地(也是近观贡嘎主峰的绝好场所)。13世纪初,两个喇嘛率先在此建庙,人称贡嘎寺。以后有不少高僧大德来过此地,贡嘎寺的名声也愈发响亮,周边前来朝圣者络绎不绝。在九龙县时,听说当地的木雅居民每年都会翻山越岭,历经十余天到贡嘎寺朝山,他们已经把寺庙当作山神的代表来顶礼膜拜了。贡嘎五世活佛却吉生根道行深厚,民国时遍游内地,收了许多包括国民党高官的弟子,他1957年圆寂后法体仍然保存,近年还有不少再传弟子前来参拜。

2004年我和几位同伴到木里考察女国文化回来,从六巴乡色巫绒村经13公里山路到贡嘎寺,不想这已是老贡嘎寺的分寺了。该寺属噶举派寺庙,旁边还有一座宁玛派寺庙和平相处,由于离老贡嘎寺还有60里山路,此次就只有遗憾而归。不过,寺庙幽静的环境、宁静的氛围和友善安静的僧人,已使我们几位禁不住计划下次再来的旅程了。

贡嘎寺(图片来自网络)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态度,藏族人对山不伤其一草一木,不动其飞禽走兽。他们的生活与山紧密相连,甚而融为一体。在经过山口时,藏族同胞都要口呼“拉索”,撒下“龙达”,以赞美山神,感谢让其通过。在过去战争前,同族的战士要到山下杀牲盟誓,请求山神保佑获胜。藏区随处可见的玛尼石堆,据说也是按山神的模样塑造并献上的礼物。乃至居家生活,房顶上要放上白石,那是山神的灵魂。他们就这样世世代代与山互相祝福,和谐相处着。

山不仅养育和浸润着藏族人,也感化着与山接触的外来者。摄影家林强先生,自从20多年前第一次与贡嘎山“亲密接触”,就迷恋上了这座山,已进山30余次,出版了两本专门画册,虽然登山时几次受伤多次遇险(遇上狼群和出现幻觉),还为宣传此山四处奔走,与当地人结下深厚友情,呼吁并捐资近7万元在民族地区一处麻风病人村建立了一所小学。

2006年,林强给阿布洛哈村村民和孩子们发放他所拍摄的照片(中国网图片库 郑兵 摄)

希腊神话中的众神都居于奥林匹斯山上,但他们又有着人的性格,显出人和大自然的亲密,这点和藏族人殊途同归。

奥林匹斯山俯瞰希腊,《众神》电影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对发展美国国家公园作出重大贡献的罗斯福总统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建设自己的国家,不是为了一时,而是为了长远。”也许人类只有学会既不过分自卑,也不盲目自大,只有将雪山视为众神(包括人类)的居所,那山才能成为大自然和人类永久的宫殿。

其实,美国国家公园也是不反对人类进入的,但这种进入应是以尊重和保护为前提,而要做到这点,除了资源规模外,还需要高效的管理。

美国、加拿大等世界不少国家的普遍做法,是由国家直接管理世界遗产和国家遗产,以保证其权威性。

我国目前对于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因为涉及到林业系统、文化系统、文物系统、宗教系统、旅游系统、商业系统等等,条块分割矛盾很多,关系错综复杂,管理体制不顺。

这种管理体制导致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实际决策,财政保护投入不足,管理机构权威不够等。以贡嘎山为例,虽然建立了直属州里的海螺沟风景区管理局,但只是管理局部,而这一地域从法理上属于泸定县。而面向全山的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仅是个设在州林业局下的副县级机构,人员14人,不仅管理区域和风景名胜区不一致,要协调涉及的几个县(和其它市州)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加上辖区达15.6万平方公里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每年财政收入不到3亿,要拿出多少投入,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显然也左右为难。

许多专家和一些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者呼吁,我国也应当成立一个类似“国家遗产管理局”的职能部门,由国家直接管理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同时,还应当成立一个专家管理委员会,让专家参与设计、规划、管理风景区,以维护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完)

作者简介

王怀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某大型国企高管。

自考祖籍西部,母系源鲜卑后裔,故不安份,喜流徙,迄今已历经省内省外、机关事业、党委政府、经济外事、内地藏区等数十岗位,搬家多次,仍乐此不疲。就学“文化大革命”后期,学制不长,学业不精,故以后力图弥补,除授文学学士外,已攻读经济学研究生并自考法律本科,并参加现代企业管理、经济金融等培训多种。时世多变,颇惧落伍于时代,遂勉力抽暇读书,并图有所收获,曾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四川教育卷》《可爱的四川》《香格里拉丛书》《天府英姿》《巴蜀民间节日》等书;有专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西部冲击——一个援藏干部的手记》《打开康巴之门——横断山腹地人文地理》《寻找东女国——女性文化在丹巴到泸沽湖的历史投影》《魅力甘孜》出版,发表论文、文章30余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怀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某大型国企高管)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