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旅游>详细内容

【改革发展】杨臣义 李秀丽 ‖ 凭借资源禀赋优势 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四川省会理县发展全域旅游纪实

作者:杨臣义 李秀丽 来源:中国改革报(2019年6月28日第12版) 发布时间:2019-06-30 20:42:09 浏览次数:960 【字体:









皎平渡全景(图片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两千多年的设县历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蜀韵滇风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为会理开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不竭滋养。”中共会理县委书记黄玉超高兴地说。“会理县委、县政府将认真落实省委、州委的战略决策部署,以建设文化强县、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为目标,突出旅游首位产业地位,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古城为龙头、以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为抓手、以景区景点打造为载体、以重大旅游项目为支撑、以扩大旅游消费为着力点,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阳光康养、生态农业、运动休闲、文化创意、红色教育等业态,充分释放文旅经济活力,把会理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康养品牌,把会理建设成为西南康养旅游目的地。”



会理县铜矿村石榴基地(2019年6月28日蓬州闲士 摄)

 2018年以来,会理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委、州委有关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和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坚持从本县实际出发,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全县观光休闲农业稳步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旅游经济呈创新驱动、多元发展态势,实现了全县旅游经济高速增长。2018 年,会理县接待游客 218.88 万人次 ,同 比增长 7.95%;实现全县旅游总收入13.08 亿元,同比增长23%。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发展拉动城镇乡村创业就业 2 万人,农特产品交易额达33 亿元,实现农特产品人均增收7000 元。



红军湖,会理会议在这里召开(图片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展乡村旅游见特色 四季八节皆“盛宴”

丝路古道逢端午,万人空巷风情游。2019年6 月1 日~9 日,会理县 举办以“丝路厚泽· 古道遗韵”为主题的第四届“会理端午风情游”活动成效斐然。此次活动是会理县从2016 年以来举办的第四届“端午风情游”,活动为期9 天,规模空前,无论是活动内容、参游人数还是社会经济效益,均为历届之最。据该县旅游部门统计,“2019 会理端午风情游”吸引国内外游客达26.08 万人,实现旅游收入 1.27 亿元 、同 比增长 24.5%。其中“会理古城端午万人药根宴”从2018 年的3273 桌32,929 人增加到 2019 年的 3318 桌 33,000 余人,带动地方中药材、农特产品销售额800 多万元。



2019年6月7日,“会理古城端午万人宴”震撼上演 (黄正伟 摄,图片来源:凉山日报)

在本届端午风情游开幕式上,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为“会理古城端午万人宴”颁发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端午风情游”共策划开展了会理“logo、吉祥物、形象歌曲”征集、端午药市、端午健康养生论坛、开幕式文艺演出、国学经典诵读大会、“药香千年古城”端午万人药根宴、端午大典(古装巡游)“、乐水之旅”水上亲子活动、端午彩色迷你马拉松“、家在星空下”房车帐篷露营活动、端午民俗和“古老的技艺”绿陶非遗文化体验、全国知名音乐家会理行采风活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优秀书画作品及古字画展等 15 个大项活动。让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和本县居民, 从观光旅游、参与体验、休闲娱乐、学习借鉴、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国学经典弘扬等方面,体会到最纯粹的端午风情, 并领略一次穿越之旅,“仿若重回汉唐盛世”。据悉,会理县每年都要举办新春文化节、傣乡泼水节、万亩石榴观花节、龙肘山杜鹃花观赏节、白沙祭龙节、端午风情节、蜜芒采摘节、石榴采摘节、黑山羊美食节等节庆活动,凭借独特民俗风情,打造乡村旅游特色精品,吸引国内外游客。



2019年会理古城端午巡游表演 (图片来源:凉山日报)

会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美桦说“:会理古城端午万人宴已成为中国之最,充分彰显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重镇’等会理的独特魅力,是会理特色精品旅游品牌和国内旅游的黄金名片。县委、县政府一年一度组织举办全域性‘端午风情游’等大型节庆活动,旨在文旅搭台、经济唱戏,引领群众发掘资源潜力,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为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奠定基础。”



会理端午古装巡游(图片来源:会理宣传)

雄厚的人文自然资源   独特的会理古韵魅力

会理位于四川省最南端,与云南隔金沙江相望。全县面积4527 平方公里,辖25 个乡镇、5 个街道,总人口46 万,是一个汉、彝、藏、回、傣等19 个民族齐聚的“大家庭”。会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历来是川滇两省的军事和经济重镇、商旅物资集散地、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素有“川滇锁钥”之称。会理古城文化、红色文化、石榴文化、川滇文化交融,拥有丰富的矿产、土地、光热和旅游资源,是“全国石榴第一大县“”国家黑山羊核心群繁基地县“”烤烟大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其中石榴种植规模、产量、产值达到全国第一, 享有“攀西聚宝盆”美誉。



会理,中国石榴第一大县(2019年6月27日蓬州闲士 摄)

千年古城神秘悠远。会理建县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设县历史。会理古城元代以前为土城,明代以后为砖城, 总面积1.62 平方公里,至今仍完好保存着4 街、3 关、23 巷的格局,其中明、清两代和民国初期的古建筑星罗棋布,呈棋盘之状,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会理古城(2019年6月29日蓬州闲士 摄)



会理古城晨钟仪式(2019年6月29日蓬州闲士 摄)



会理古城晨钟仪式(2019年6月29日蓬州闲士 摄)

红色文化引人入胜。会理县皎平渡是当年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的遗址,城郊的铁厂村是长征时期中央政治局召开著名的“会理会议”遗址,都是全国红色旅游精品景点;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通安四方街红军活动遗址,皎平渡口的将军石、厘金卡旧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住过的江边山洞以及红军进攻会理古城指挥部景庄庙等红色景点如数家珍,令人神往。



江边的窑洞,皎平渡中央红军渡江指挥所(图片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会理会议遗址雕塑(图片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天赋康养令人惊羡。会理古城平均气温15.1℃,常年日照时数达2421.5小时,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阳光充足,素有“小春城” 之称,是消暑暖冬康养的首选之地。



会理龙肘山之春(图片来自网络)

山水风光旖旎诱人。会理地形地貌独特,自然景观奇特,有龙肘山的万亩杜鹃花海、黄柏石垭口高原草甸、贝母山的原始森林、金沙江大峡谷的雄峰云崖,以及城郊的东岩瀑布、西岩泉琴、南来放光、北岩淌米等景点,景色秀甲天下。



会理县杜鹃花海(图片来自网络)

民俗风情绚烂多彩。会理多民族齐聚,民俗风情交融,这里有四川省唯一傣族乡——新安乡的泼水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小黑箐镇的祭龙节,歌舞、大号、蹢脚舞、筛糠等风情独特。独具特色的“端午药膳“”游百病”等民俗,历史可追溯到两汉、三国时期。



会理县新安乡泼水节(图片来自网络)

物产美食醉人心扉。会理独有的风味小吃,如黑山羊羊肉汤锅、羊肉米粉、鸡火丝饵块、铜火锅、熨斗粑、油茶、稀豆粉、筒子骨等,堪称食林一绝。



2018年冬至当天,数百张餐桌摆在会理古城街巷的石板路上,食客们尽情享用着黑山羊全羊宴(黄正伟 摄,图片来源:新浪网)

古村古居钟灵毓秀。会理金沙江水系的景观、水域风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绿水镇松坪关、黎溪镇白云村、鹿厂镇铜矿村、城南五官屯和会理古城内的川南民居群、科甲巷明清民居、小巷清代民居、东明巷周家大院等数以上百的古村落和古民居,浓缩了千年农耕文化精华。人文景观稀世之珍宝,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全域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锁定全域旅游发展目标  做强农旅文旅融合文章



白沙风情(图片来源:会理宣传)  

全面强化政策支撑,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保障。2017 年以来,会理县委、县政府在梳理、整合、完善原有旅游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会理县实施全域旅游推进首位产业发展办法》《会理县实施全域旅游推进首位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会理县乡村旅游实施方案》《会理县建设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实施方案》和《会理县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等专项配套政策,为“发展旅游首位产业”提供了保障。同时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县旅游经济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县委分管常委和所有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开展政策调研、听取专题汇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加速旅游业发展。近3 年来,会理县面对财政资金紧缩的压力,仍然坚持旅游业优先保障原则,每年安排旅游专项资金1000万元(其中用于旅游营销宣传300 万元);从2017 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4000 万元,做到按需逐年增加,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相应的财力支撑。



会理黑山羊(图片来源:新浪网)

打造美丽乡村样板,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会理县坚持建设美丽乡村和创建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示范区双管齐下,做到建设重特色,创建出精品,让一个个美丽村寨成为乡村旅游线上的一道道风景,实现串点成线,连 线成片,树立样板。3 年来,全县建成“会理——鹿厂镇铜矿村”等美丽乡村旅游精品线 6 条;建成城北铁厂、兰厂,城南五官屯,以及小黑箐白沙村、新安傣族民俗村、彰冠古桥村、外北白龙新村、黎溪河漂村、绿水松坪关村等 10 余个文旅精品特色村寨。



会理县鹿厂镇铜矿村党支部书记介绍石榴名品——软籽石榴(2019年6月28日蓬州闲士 摄)

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中,会理县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突出田园生态和多产融合,致力打造“农庄样板“”农庄田园”和集乡村旅游、田园主题乐园、健康养生等为一体的田园社区。至目前,会理县303 个行政村中已建成美丽新村 181 个,60%行政村达到省级“四好村”标准。



会理县果元乡五官屯高家老宅(2019年6月28日蓬州闲士 摄)



2019年6月28日,会理县果元乡五官屯高家老宅主人、农民书法家高安全在自家老宅留影(蓬州闲士 摄)

与此同时,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2018 年至今,县财政投入1000 万元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彻底消除了垃圾围村、围田、围河现象,共清理各类河道、沟渠 103条,清运垃圾300 余吨,改造危房777户,实施土坯房改造4500 户;专项拨款160 万元建造县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站,购置了16 辆垃圾中转车。此外,分年度推进垃圾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垃圾填埋场、城河沿线新建城郊和五个中心集镇的生活污水管网,启动污水处理站、医疗废弃物处理站建设, 对 800 户农户的厕所和 12 个公共厕所进行改造,农村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会理石榴(2019年6月28日蓬州闲士 摄于会理县鹿厂镇铜矿村)

发力培育特色旅游,营建乡村旅游高地。会理县坚持以扶持民宿和创建星级农家乐为切入口,加速培育特色旅游。县政府专门就全县民宿发展作出规划,设立民宿专项补助资金并推出旅游民宿专项信贷,以此盘活闲置民居。2018 年,全县新建成文化创意型、休闲度假型、生态体验型等各类民居 12 家,三星级以上农家乐 3 家,新增床位600 余个。其中,龙肘村和白沙村5 户民宿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民宿旅游服务质量达标户。近3 年来, 会理县通过引资、筹措、合作等方式, 先后投资1 亿多元,培育了“15 万亩的石榴文化田园综合体”,先后建成了占地200 亩的“现代农业科技园”,9.8 万亩核桃、花椒、油橄榄等林业生态产业基地、金砂现代农业主题公园和一批旅游风情小镇、旅游风情村寨,创建了会理古城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由于农旅融合,深度打造,已成为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会理县小黑箐乡白沙村彝族祭龙节(图片来自网络)

大力发展阳光康养旅游,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项目引领,借力招商,变资源为资本,化潜力为实力,这是会理县农旅深度融合,做大做强康养旅游业的践行思路。2018年,会理县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成功引进城南片区文旅康养新城、城东运动康养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协议引资182 亿元,33 个外来投资履约项目到位资金41.49 亿元,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碑(图片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为建设“ 高端康养旅游度假基地”,2019年初又推出“会理县城南片区文旅康养”“城北新城文旅康养产 业”“宝利金龙·曼哈顿森林公园”等 19 个招商项目,重点引资建设“旅游、康养、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复合型特 色小镇,打造旅游目的地“居住、工作、购物、休憩、娱乐和现代商务”为一体 的高端商业中心。目前,该批招商项 目中的“会理县南片区文旅康养项目” “县城北新城文旅康养产业项目”和“宝利金龙·曼哈顿森林公园”等三个项目,分别与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 集团、蓝城房产建设管理集团、四川新鸿兴集团、香港宝利国际房地产集团等知名大企业完成项目签约,签约投 资总额达195 亿元。



会理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据了解,宝利金龙·曼哈顿森林公园项目,将以超前的国际化视野和设计理念,率先引入第四代绿色环保建筑,打造川西首个康养与居家体验合一的绿色建筑科技示范区,填补会理绿色建筑的空白,以发展成为西南城市的新名片。规划占地68 亩的“宝利金龙·曼哈顿公园项目”,投资 10 亿元,总建筑面积为14 万平方米,其中2 万平方米为新亚洲风格精致私家森林公园园林景观,与会理城河水上景观廊桥无缝对接,配有优美的大型音乐喷泉和变幻多彩的夜景灯光;小区规划布局有大型私家公园、大型人工湖、恒温游泳池、健身中心、文化中心、社区医疗站、乐环跑道和全智能识别系统,并拥有2 万平方米的超市和大型购物商场,是会理县高颜值宜居宜养的“全智能全生态的典藏版”。



会理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推广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为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会理县积极探索村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新路子,在创新机制的基础上开展脱贫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创收试点,大力推广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鼓励村民(农户)入股合作、村集体统一流转资源开发旅游项目等,使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村集体经济就地增收、村民坐地分红,以激励全民参与乡村旅游业建设,打造乡村全面振兴强力引擎。目前,会理县共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2,000 余人,其中农民从业占比率 80%以上。全县有效劳动力就业率达 100%,普遍呈劳动力倒挂现象。全县涉旅村寨村民从事乡村旅游活动,经营农家乐、民宿和农副特产品等,实现农户户均年增收5000 元以上。



 会理龙肘杜鹃(图片来源:会理宣传)

补齐短板提升基础设施 积极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补齐短板,完善硬软件、强化基础设施,是创建国家级风景区的关键。对此,会理县做到主攻硬件上项目、强化创建求创新。截至目前,会理古城720°全景智慧体验式虚拟旅游项目建成上线;落实《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并专项补助资金63 万元,抓好星级旅游厕所建设;会理会议纪念地成功创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龙肘山、皎平渡渡江遗址4A 景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会理自驾游营地主体工程完工;《龙肘山·仙人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同时,大海子水利风景区入选四川省级水利风景区,精华观光农业生态园被评为四川唯一“ 全国巾帼示范农家乐”,仙人湖酒店成功创成“五星级乡村酒店”,仙人湖森林度假村荣获“四川省生态康养旅游区”称号,松坪村荣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会理古城端午万人宴”荣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从而提升了景区的品位和影响力。



会理县大海子水利风景区(图片来自网络)

为切实强化弱项,2018年会理县投入资金5228.4 万元,建设、改善、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网升级等基础设施。目前,全县18 个乡村旅游交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其中黄柏通乡路全面竣工;完成城河堤防果元段和全县73 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新建220 千伏输电线路1 条,如期完成农电网改造和开工建设 35 千伏输变电工程。景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业态更加丰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会理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积极引进合作项目,创新营销模式,通过与国家品牌企业开展合作,打造产业优势,实现旅游提质和品牌扩张。

发展全域旅游,走乡村振兴特色之路,贵在坚持,功在不舍。会理县委、县政府领导集体,专注资源禀赋和非凡智慧,坚持本土生态和旅游精品打造,为建设旅游经济强县书写一个个精彩故事……深信,明天的会理必将成为西南璀璨的旅游明珠,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会理古城凌霄楼(2019年6月29日蓬州闲士 摄)

来源:中国改革报(2019年6月28日第12版)

作者:杨臣义 李秀丽

来源: 中国改革报(2019年6月28日第12版)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