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旅游>详细内容

关于巴中建设“红色文化历史名城”“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的几点思考

作者:罗之聪 来源:巴中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5-16 15:56:00 浏览次数: 【字体:

巴中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未来五年巴中市加快绿色发展、建设“五彩巴中”的发展战略,作出了推进“文旅资源向文旅经济跨越”“建成红色文化历史名城”“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的重大决策,应发展之势、合市情之实、顺民众之意。巴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25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个中共党史教育基地,12个4A级风景区,2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文化名镇,13个中国传统村落。巴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全市现有革命遗址909处,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位居全省各市州第一位。全国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四川有9处,其中巴中就有5处。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涵养巴中人文精神,建设“红色文化历史名城”和“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旅游区”资源丰富、条件成熟、大有可为。

793a77ea9df34b5b8e11f01b19e89048.jpg

统筹协调谋划,综合开发打造

围绕加快绿色发展、建设“五彩巴中”的发展战略,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谋划设计“红色文化历史名城”及“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旅游区”建设,综合开发打造巴中历史和红色文化名片。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整合宣传、旅游、史志、文物管理和民政部门的职能,加大对各类景区景点及革命遗址遗迹的行政及法律保护力度,杜绝各类人为破坏损毁,对年久失修的予以修缮。坚持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红色旅游、巴人文化旅游与绿色产业、生态旅游、森业康养协同发展,在景区、景点及线路上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绿+特”融合的旅游业态,整体打造知名旅游品牌,让游客既有思想上的升华,又有身心的净化;既有精神、道德上的感悟,又有感官、健康上的享受。坚持全市“一盘棋”的理念,统筹开发利用境内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打造五县(区)内旅游景区景点及线路,在生态旅游、历史文化及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的开发打造上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亮点;在旅游产品的线路设计,景点风格、展陈内容上切忌同质雷同、千篇一律,避免重复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坚持文化为魂,深植文化元素,体现文化特色,特别是要在城乡风貌上体现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城镇街道、广场、交通要道和村口社区设立体现主题文化的雕塑、文化墙、固定标志等,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历史名城氛围。

深挖文化内涵,传承红色基因

建设红色文化历史名城,必须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提炼核心精神,涵养红色基因、传承红军精神。巴中是红色沃土,革命战争年代,12万人参加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作为红军后代、革命后代,我们的血脉里沸腾着红色的基因,理应认知好、传承好、弘扬好先辈先烈伟大的红军精神、厚重的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涵养笃学、朴实、勤劳、尚美的巴中人文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红四方面军及川陕苏区历史,挖掘提炼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考证编纂革命史籍,创作红军题材、红色文化的文艺作品、影视作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让红色文化、巴中人文精神深植于老区人民心灵深处。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注重发挥好文化资源和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党的历史,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宣传党史文化、红军文化,用党的历史教育人、启迪人,推进红色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三微一端”等媒体开设栏目,讲好党史故事、讲好红军故事、讲好巴中故事。加强干部队伍党性党风教育,把红色文化、党史文化教育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课程。加强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精神,坚定信念信仰,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市中小学逐步推行“三个一”的红色文化教育,即一人一本红色文化书,一周一节传统教育课,一期一次参观瞻仰。

创新发展理念,打造旅游精品

着眼于高品位打造“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大众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投融资体制,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旅游发展,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旅游产业开发。深入挖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景区景点品牌。重点打造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空山战役遗址、恩阳红色古镇等红色旅游景点,与光雾山———诺水河等生态旅游景区形成“红色”“绿色”配套的精品旅游线路。注重把历史文化、巴人文化、民俗风情等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推动红色旅游与科考式旅游、特色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游相融共进。突出红色旅游的资政育人功能,让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把干部培训教育作为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同各地党校(行政学院)及高校的对接合作,承接全国各地干部培训团队开展革命传统、党性党风现场教育,把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建成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进一步创新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逐步改变革命遗址遗迹场馆等红色旅游景点静态有余、动感不足、千人一面的风格,通过开发动态化、参与式、自助式、体验式的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旅游的教育性、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场景的布置、场馆的展陈注重运用IT技术、声光电等手段从视、听、嗅觉上帮助旅游者达到高峰享受。注重开发特色化、体验性的红色旅游产品,比如“当一天红军”,穿红军衣、吃红军饭、走红军路、唱红军歌、听红军故事等等,增强旅游活动的娱乐性、趣味性和感染力。探索通过现场表演、实景演出、场景再现等方式增强红色旅游的动态感、现场感和震撼力,设计“原汁原味、有惊无险、苦中有乐、先苦后甜”的参与性旅游产品。比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模拟当年红军空山战役情景,通过一定的声效、光效、烟雾及玩具武器等再现当年壮烈的战斗场面,甚至可以让游客扮成红军实际参与“战斗”,亲身体验革命之艰辛、胜利之不易,激发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怀,达到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目的。

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宣传推介

完善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加强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着眼于吃住行游购娱,着力提升旅游整体发展水平。巴中旅游景区景点众多,但大多比较分散,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形成方便快捷的核心精品区。在交通建设上,建设旅游快速通道,提高道路等级,尽可能缩短景点景区之间的行程,加强景区周边酒店宾馆建设,改善吃住条件,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加强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推介巴中绿色食品、土特产品的同时,注重红军用品、文化用品、巴人文化等具有巴中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生产和市场推广。加强旅游行业的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支持旅行社团发展,提高导游解说水平,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行得顺畅、吃得健康、住得舒适、玩得开心、购得放心,对“五彩巴中”有深切体验。加强宣传推介,大力宣传“五彩巴中”,深度宣传巴中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开办巴中文化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巴中开展讲座,举办红色文化、巴人文化研讨及投资促进活动,制作传播巴中旅游宣传专题片,绘制发行巴中旅游地图,全方位、大声势、高密度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巴中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同时,加强与井岗山、延安、遵义及周边地区红色旅游景区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巴中红色文化、红色旅游事业整体发展水平,高品位打造“红色文化历史名城”和“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旅游区”。

(作者单位:巴中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巴中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