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非遗】八十年初心不改——乐山“李菜刀”的传承故事 ‖ 刘睿煊 张波

作者:刘睿煊 张 波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6-15 15:00:22 浏览次数: 【字体:

八十年初心不改

——乐山“李菜刀”的传承故事

刘睿煊 张 波

“铛——铛——铛——”这是从古朴的锻刀工坊传出的特殊乐曲。沉稳、厚重的曲调,仿佛在吟唱厚重的史诗。白炽灯的光晕下,“毕毕剥剥”地往外飞溅着火星,一同扬起的是锻刀工匠飞扬的手臂,火花中若隐若现的银光,是经受千锤百炼即将成形的刀具。

“前切后宰一刀挑”,这是菜刀名匠李培德一手创立和打造的“李菜刀”所享有的美誉。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师傅的支持下,李培德在乐山城区打铁街开设铁匠铺,打造菜刀,并在菜刀上打印“李”字标记,“李菜刀”开始走入乐山寻常百姓家。

如今,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打磨,打铁街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而李菜刀的传承人李学荣,仍然带着10几名工匠,在市中区牟子镇的偏僻一隅,坚持着这门打铁手艺。

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李菜刀”

巧妙匠心 李培德和“李菜刀”

每天一大早,李学荣都要从乐山市中心城区牛咡桥赶往牟子镇桃园路附近,在这里,他要和工人们一起,开始一天的铁匠活儿——将量好尺寸的毛铁放入高频炉中烧至通红,然后用铁钳夹住,放在铁砧子上,用铁钳不断翻动,再放入空气锤中锻打,反复多次,菜刀初步成型,后面等待着的还有抛光、砂样、校正等一系列工序。而打造这样一把“李菜刀”,李学荣和徒弟们有着一套自己的工艺流程:首先选熟铁,进炉、打毛坏、开凿夹钢……70多道工序的锻造各有分工,有条不紊。

李学荣说,为适应时代和环保要求,他们的工具多少发生了变化,而在父亲李培德那一代,烧铁的炉子是红炉,烧好后完全靠臂力用铁锤敲打。

李培德,1920年出生在乐山市中区关庙乡石榴山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到乐山城当铁匠学徒。李培德的师傅是和他同乡的雷兴和。雷师傅开了两处红炉,分别在打铁街和兴发街。雷师傅有3个得意徒弟,3人分别掌管一种刀具——大徒弟李少廷主要掌管剃头刀,二徒弟王华春主要掌管剪刀,三徒弟李培德主要掌管菜刀。

1939年,在师傅支持下,李培德自己开起了铁匠铺。“那时候制作菜刀的材料是普通的铁,也就是最早的夹钢刀——把普通铁开个口,钢就夹在里面,发火以后再打出来制成成品。”李学荣回忆说,父亲李培德在打制菜刀过程中,爱动脑想办法,经过总结摸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制刀流程,在高温红炉中的淬火工艺把握得恰到好处,使得打制的菜刀手感舒适、经久耐用,很多人都慕名前来买刀。

1954年,公私合营成立铁器合作社,虽然当时的合作社聚集了不同年龄、不同级别的师傅们,但李培德生产的菜刀都是亮胚(表面光滑、干净),而其他的菜刀主要是黑胚(只有刀口亮)。普通的铁匠都做不了将黑胚变成亮胚的那道工序,自然而然李培德就被选成理事会主任,在铁器社管理生产,成为铁器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

1961年,四川省举行手工业系统技术比武,李培德代表乐山地区到成都参赛,经过激烈、严格的比试,最终一举夺魁,荣获第一名。紧跟着,在重庆举行的一次现场比赛中,李培德又代表乐山夺冠,李培德不仅被誉为“菜刀王”,“李菜刀”也享誉乐山。因打铁成名,李培德连续当选成为乐山市人大代表,1963年,又当选为四川省人大代表。

20世纪70年代初,省委领导到乐山视察工作,向地区行署询问起乐山的三刀:菜刀、剃头刀、剪刀,指示行署领导尽快恢复“三刀”,并扶持其发展。数月后,乐山手工业管理局成立“乐山县日用刀具厂”,李培德被任命为副厂长,分管生产技术工作。之后,经过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李培德和他的菜刀虽历经风雨,起起伏伏,但打刀事业从未中断,并在努力前行中实现着新的发展。退休后的李培德,为了让“李菜刀”品牌后继有人,他带领儿子李学荣创建了李氏刀具厂,菜刀商标仍然冠名“李菜刀”。

“李培德八九十岁时还天天坚持上炉把关干活,从裁料、锻打、冷却、淬火,到清口、抛光、装把、校正,一个细节也不放过,一丝不苟就是他的的绝活。”20多年前曾采写《“莱刀王”李培徳》的毛万安回忆,李培德身体好,在人来人往的牛咡桥,经常看到他坐在门口锻打菜刀,那是一道风景。2018年9月,老人以98岁高龄去世。

砂样式、砂堂子

专注技艺 用心传承保质量

李培德的时代已经过去,他留下的是精湛如初的手工制刀技艺和质量,良好的口碑,需要一代又一代工匠继承发扬。李学荣的徒弟周海波和吴明超等人也扛起了传承的大旗。“经验丰富的铁匠才能把控好刀刃的温度,多一分则裂,少一分则软。”锻刀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体力活动,其实工序复杂,火候也很难以掌握。在李氏刀具厂的操作间,周海波和吴明超戴着工作用的眼镜,分别坐在机器的两头,不停地砂样,飞溅的火花在两人身边此起彼伏。

“早就习惯了,为了让刀身的碳化物更均匀、更结实,一把刀可能要锤几百下,因为那个锤子有几斤,一天不可能做一把刀。做刀做得多的时候,每天手都拿不起来,吃饭拿筷子手都在抖。”周海波这代铁匠,为适应环保要求,将以前的烧煤改为用电,用上了电动空气锤,脚踩下机关,75公斤的大锤开始有规律地击打铁料,出活儿的速度更加快。不过,新工具省力、省功夫,却省不出手艺,想要铁器做得精巧,仍需依靠打铁师傅巧妙的构思和精准的打磨。

人间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打铁的辛苦自不必说,复杂的工艺也考验学习者的悟性和毅力。因此,像周海波这一代的打铁人,都是少时入行,经过多年磨炼才能出师。周海波和吴明超都是从十六七岁就开始学,到如今已锻刀30多年。“李菜刀”传到周海波这里,已是第三代。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菜刀”这门古老的工艺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然而,当提及如今是否有年轻传承人时,周海波坦言,虽然他今年已45岁,但在这个行当算是年轻人。周海波说:“干我们这一行,技术成熟起码都要10多年,像师爷李培德,干到70多岁退休,师傅66岁依然在打铁,而我们现在正是打铁的年龄。”

锻刀工艺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磨练。正因为工艺复杂,技术难度较高,为保证刀具质量,周海波收徒弟更青睐年轻人。2019年28岁的孙元彬是周海波年龄最小的徒弟,入行已经第10个年头。孙元彬坦言,如今肯学习这门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他却正是看中这行的“特立独行”,喜欢这份简单却又引以为傲的工作。

初心不改 乐山品牌远名扬

如今,超市货架琳琅满目的漂亮刀具比比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精美刀具也让人们有了更多选择。就在笔者采访时,一名顾客正在挑选“李菜刀”。“8年前,我买过一把‘李菜刀’,非常好用,不生锈,很锋利,随时打磨一下,又跟新的一样,‘李菜刀’是乐山的骄傲。”这名顾客表示,他准备网络销售“李菜刀”,让乐山品牌走得更远。

“很多人从成都、重庆甚至贵州等地慕名而来,买过一次便认准了‘李菜刀’。”李学荣说,在销售模式上,“李菜刀”也积极适应如今的电商销售模式。相比以前的代理商拿货、开门市,如今,他们还加入了微商、淘宝、阿里巴巴等网络渠道的销售,每个月能销售上千把菜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刘睿煊 张 波

供稿:乐山市委党史和地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