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非遗】李晓燕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昌翻山铰子
民间舞蹈“翻山铰子”发源于大巴山深处的平昌县西兴、龙岗一带,“铰子”既是乐器,也是手中的道具,“翻山”指舞动道具的方式,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和地域特色,堪称巴文化艺术一绝。2008年6月,翻山铰子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历史起源
翻山铰子舞起源于清朝中后期平昌县西兴、龙岗一带, “铰子”本是当地巫师跳神驱鬼时使用的法器,当地居民每当逢灾遇病时,就宴请巫师击着铰子用各种风趣优美的动作来愉悦鬼神,使之不再为害。当地民间艺人苏兴太,他观察巫师用铰子敲打的招式,通过改编,用两根鲜红的长绸带,一头分别系住两块铰子,一头分别挽在左右手中,合着节拍,挥动双铰,不时放长或收短铰上所系的绳子,忽而甩过头顶,忽而绕过腰腿翻旋飞转,在各个不同部位击打,让两块铰子迎面相击发出响声,还加进唢呐伴奏应和旋律和鼓点,遂成铰子舞。
清朝末年,西兴、龙岗一带的人家娶亲或是嫁女,总会请铰子艺人热闹助兴,迎亲送亲时,铰子艺人领头开路,翻山越岭沿途击铰而舞,素有“离了铰子不迎亲”的传统。
铰子教材(平昌县西兴镇文化站 供图)
铰子教材(平昌县西兴镇文化站 供图)
二、表演形式
翻山铰子舞由于技巧性强,一般以单人表演为主,后来发展了双人、3人、4人等多种表演形式。在院坝、堂屋、路途等平地上表演的铰子统称为“平地铰子”;揉合民间杂耍技艺在方桌和长凳上表演的称为“高台铰子”;绳子十厘米左右的称为“短绳铰子”;绳子长35厘米以上的称为“长绳铰子”;双手一副铰子,腰上绑一副铰子,双腿膝间绑一副铰子,用手上的铰子击腰和腿上的铰子称“异形铰子”。据传,苏兴太可以打一丈二尺的长绳铰子,越长难度越大,现在艺人一般可打一米多的长绳铰子。
高台铰子表演(平昌县文化馆 供图)
平地铰子表演(平昌县文化馆 供图)
三、铰子流派
建国前,翻山铰子有个行规—“传子不传女,更不传外姓”,因而发展缓慢。建国后,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因此“翻山铰子”又被称为“翻身铰子”,“秘不外传”的“铁规”被打破。通过巴山历代艺人的打磨、锻造,铰子舞形成了四个流派,一是郭派,头戴面具,动作滑稽、诙谐风趣。二是谭派,动作刚硬有力,粗犷豪放,三是吴派,动作优美抒情,长短绳铰子套路变化自然。四是岳派,动静结合,婀娜多姿,不拘于传统表演形式。2008年,平昌县经过挖掘整理,将此民间舞蹈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确定谭派代表人吴华德为翻山铰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级传承人,郭派代表人郭登俊为翻山铰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川省省级传承人。
图片由平昌县西兴镇文化站提供
四、发展创新
20世纪80年代前,翻山铰子仅流行于乡村嫁娶婚宴上,随着时代发展,1980年,翻山铰子首次走出乡间院落,以舞蹈的形式来到县城表演,走向升级发展阶段,到上世纪80年代末这一地方特色文化达到鼎盛时期,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会表演,并传播到周围的达县、营山县等毗邻县市。
翻山铰子进校园(平昌县西兴镇文化站 供图)
20世纪90年代,平昌县文化部门将翻山铰子舞进一步编排提升,创编了“少儿铰子”“成人铰子”“老年铰子” “广场铰子”“舞台铰子”等多种版本,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舞台版表演形式,固化了“黄龙缠腰”“二龙抢宝”等40个基本动作,常年在全县、全市各类重大节庆活动和文化活动中表演亮相。
2008年,翻山铰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昌县文化部门积极开展翻山铰子传承和保护工作,编印了宣传资料,刻录了光碟,常态化开展翻山铰子进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进农村活动,铰子操正式成为平昌县各大校园的课间操,2016年在金宝新区组织了万人同台演出活动,翻山铰子得到全面推广。2017年,翻山铰子文化传习基地在西兴镇皇家山4A级风景区建成。
翻山铰子进校园(平昌县西兴镇文化站 供图)
五、荣誉集锦
平昌翻山铰子,2005年参加四川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比赛,获金奖;2006年参加国家文化部在浙江举办的全国锣鼓大赛,获铜奖;2007年代表四川省参加第十四届广场舞比赛,获群星奖;2011年参加全国首届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获“金土地奖”;2013年获首届四川广场舞大赛金奖;2015年获世界大舞台全国中老年文艺汇演金奖;2017年在“越舞越好看”首届全民广场舞大赛中,获得冠军。
翻山铰子不仅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同时还出现在2017年马来西亚等世界舞台。
平昌县西兴镇文化站 供图
六、文化展示
平昌县西兴镇皇家山4A级景区翻山铰子传习基地
翻山铰子传习所位于平昌县西兴镇皇家山4A级景区内,建成于2017年12月,具有川东北特色建筑风格,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总投资约480万元,采用图片、文字、绘画、影像、实物、雕塑等形式对“翻山铰子”进行动静结合的充分展示,承载着“翻山铰子”的起源、传承、流派、提升、技艺、荣誉等。所内使用各类图片300余张,展出各项实物100余件,设置翻山铰子单人、高台全息投影2处,布置翻山铰子场景1处,室外还设置有户外体验区和翻山铰子文化长廊,展陈内容丰富,展陈手段新颖。
翻山铰子传习所一角(平昌县西兴镇文化站 供图)
传习所分为序厅、起源厅、影视厅、发展厅、传承厅、荣誉厅、纪念品销售厅7大区域。序厅展示了翻山铰子舞气势恢宏的迎亲场面;起源厅反映了翻山铰子的由来;影视厅通过影视记录的方式为游客展示翻山铰子舞的动作要领、发展厅具体描述了翻山铰子的发展变化;传承厅记录了翻山铰子师徒传承;荣誉厅展示了翻山铰子取得的成绩和荣誉;纪念品销售厅展示销售翻山铰子相关的文创产品以及大巴山地区的土特产。该所不仅作为翻山铰子的传习所,供传承人、喜爱者教习之用,同时也作为翻山铰子的展陈馆,供展览观赏之用。
翻山铰子传习所塑像(平昌县西兴镇文化站 供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