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非遗】推动传承与创新让四川工艺美术灵动展现

作者:钟 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9-11 14:56:36 浏览次数:652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推动传承与创新

让四川工艺美术灵动展现

钟 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的生动表征,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022年6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要求深化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

做优做强四川工艺美术产业集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川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过程中,非遗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呈现出令人振奋的新气象、新局面。四川传统工艺美术历经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和技艺传承,门类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近年来,四川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正加快创新发展,将“非遗”文化与生活、时尚结合,创造出更多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产品,在丰富人民生活、提供社会就业、振兴地方经济、弘扬民族文化和对外交流活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在卡塔尔世界杯主题艺术展区内50件四川大熊猫工艺品与47件青神竹编组成“竹与熊猫”精彩CP,成为闪耀世界杯的“中国元素”。这套展品便是由熊猫工艺品和传统的青神竹编组成,它们既是文化使者,更代表着中国“国宝级”工艺的传承。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走进生活,走向更大的舞台。如藏羌织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华珍,靠着一根绣针白手起家,最终登上了国际时尚舞台,先后与劳力士、星巴克、植村秀等品牌开展广泛合作,通过高端品牌让羌绣走向全球。蜀绣传承人郝淑萍、蜀锦传承人胡光俊,在频频织绣出收藏家重金收藏的作品时,也把蜀绣、蜀锦变成了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礼品和奖牌绶带,将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和传统工艺的风采。

四川省现有工艺美术大类11个(工艺雕塑,染织,刺绣、抽纱和服饰,编织,扎制,艺术陶瓷和玻璃,漆艺,建筑装饰和工艺家具,金属工艺和首饰,剪刻绘印和其他工艺美术品)、103个品种,工艺美术行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金银制品、漆艺、刺绣、竹编、蜀锦、工艺雕塑及藏族唐卡等工艺美术精品荟萃享誉海内外。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工艺美术已经发展为一种产业。四川省工艺美术产业显现集聚发展的态势,基本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艺美术产业体系,产品知名度也在显著提高,逐渐形成了成都蜀绣、自贡彩灯、自贡扎染、青神竹编、攀枝花苴却砚、绵竹年画、南充丝绸、阿坝羌绣、甘孜唐卡、芦山乌木根雕等一大批产业集聚区。

新的时期,依托四川省丰富的资源禀赋,融银合历史文化特色,四川工艺美术发挥人才和品牌优势,利用“互联网+”,针对新的消费群体和新生市场,改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开发一批特色产品。继承和发扬蜀绣、蜀锦、藏羌彝绣的传统技艺,加强以绣、织等技艺为手段的不同文化题材的表现,突出地域特色,融入时代元素。研制开发竹、草、皮革、金属等多种材料相结合的竹编包装、装饰和实用产品。注重与环境、建筑和室内装饰等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推广工艺品之间的跨界融合,积极开发具有收藏和使用价值的金银制品、饰品和青铜工艺品以及硬木家具、镶嵌工艺家具、竹(藤)工艺家具和藏式家具。突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传承发展唐卡、彝族漆器、羌族水磨漆器、藏式浮雕以及民族服饰、银器、首饰等民族工艺品。加大因材施艺的设计和制作,提高苴却石、木雕和竹雕等雕刻品的艺术水平。以自然风光旅游区、历史文化旅游区和红色旅游区为载体,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积极开发具有景区风光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和旅游品牌形象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文博衍生品。

出台配套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为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与文化旅游产业和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提升四川工艺美术产业的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四川相继出台了《四川省传统工艺振兴实施计划》《四川省传统工艺美术振兴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四川省工艺美术产业振兴发展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加大政策扶持引导,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助推市场拓展和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非遗传统工艺美术提升传承创新能力、融入现代生活,切实加强四川各民族优秀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传承。

其中,《四川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四川省工艺美术的发展,促进织绣染织业、编织业、雕刻业等七大特色产业的发展,保护和传承蜀锦、蜀绣、彩灯、羌绣、年画、竹编、漆艺、漆器、陶艺、扎染、剪纸等独具四川特色的技艺,打造一批四川工艺美术特色区域品牌,不断壮大工艺美术产业。

2013年至2019年,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财政厅安排专项省级工业发展资金用于支持工艺美术行业,支持综合实力强、研发设计能力突出、人才优势明显、带动能力显著的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创意设计、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研发等,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市场影响力,实现由单一的原料生产加工向文化创意、工艺研发、推广营销、进出口贸易等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突出品种、技艺、地域和民族特色,鼓励挖掘、保护和发展民间特色传统技艺,培育具有四川特色的巴蜀品牌,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工艺美术大师为支撑,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错位发展的格局。各地积极培育郫都区蜀绣产业园、雅安芦山乌木根雕产业园、眉山青神竹编产业园、攀枝花苴却砚雕刻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引导工艺美术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不断增强园区配套和服务能力,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

夯实人才队伍,振兴发展传统技艺

近年来,四川省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为推动非遗传统工艺传承创新、融入现代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人才培育体系不断完善。四川省积极探索新型师徒传承机制,支持工艺美术大师创建大师工作室,培养接班人,逐步壮大人才队伍,传统技艺正逐步得到传承。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十分重视工艺美术传承人培养和传承人技艺提升,组织开展四川省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扶贫三年行动,通过技艺培训、产品对接等方式,推动工艺美术传承发展。组织举办4期工艺美术深度贫困县扶贫培训班,共45个深度贫困地区500余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支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创建大师工作室。引导相关院校开设工艺美术专业,与工艺美术企业、工艺美术大师开展合作,提升工艺美术大师的艺术修养和设计创作水平,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和行业管理人才。组织开展“太阳神鸟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举办第七届“创客中国”四川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暨“创业天府”创新创业大赛及竹产品、丝绸产品专题赛和蜀绣、根雕等行业的技能大赛,为中小企业和创客提供交流展示、项目孵化、产融对接、协同创新的平台,鼓励同行之间切磋互鉴,发现、扶持传统工艺创意人才,提高创意设计水平,提升再创造能力。鼓励工艺美术大师发扬工匠精神,对产品、技法、生产方式、功能进行研究创新,鼓励大师收徒授艺、大师进校园授课传艺、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博物馆、开展工艺美术大讲堂,培育传承成都漆艺、四川陶艺、荥经砂器、藏式面具、康巴藏刀等四川特色技艺。2021年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印发《四川省工艺美术专业人员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试行)》,完善工美专业人员职称评价标准;单列工艺美术专家库,目前有70余名专家入库;指导制定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自律奋进实施意见,加强工艺美术大师的自律奋进管理。

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四川多所高校已设立工艺美术专业或开设工艺美术课程,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工艺美术设计、制作人才。2022年开展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四川评选推荐活动和第九届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新增2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89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壮大工美行业发展人才基础,提升工美人才队伍水平;现有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1个,省级工艺美术大师427名(现有402名,去世23名和其他2名),亚太手工艺大师1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3名。大师们积极创建工作室和技艺培训机构,使四川省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得到传承发展。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直接从业人员约17万人,带动就业约150万人,规模以上行业营业收入约120亿元。

加大传播力度,培育工艺品牌

推进四川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必须要持续提高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传承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以及培育传统工艺品牌。

四川工艺美术行业充分发挥历史悠久、技艺精湛、风格独特的优势,结合相关国家风俗习惯,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青神云华竹编产品开拓了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市场,阿坝羌绣在台湾参加展览,受到消费者喜爱。组织四川省企业参展中轻联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全国工艺品交易会”,在2021年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中的“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评奖活动中,四川展团共计提报33件参评作品,共获得奖项19个,其中金奖3枚、银奖7枚、铜奖7枚、优秀奖2枚;在2022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四川展团共计提报61件参评作品,共获得奖项12个,其中百鹤金鼎奖2个、百鹤奖6个、百鹤新锐奖2个、百花奖银奖1个、百花奖铜奖1个。

当前,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在题材选择、材料使用、技艺运用等方面普遍缺乏创新,多数企业在产品创新研究和推广宣传上投入不足,制约了行业的长远发展。工艺美术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对外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弱。因此,四川省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还将继续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拓展,积极引导企业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外观和包装、深化产品个性,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软实力,着力培育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推进形象营销,形成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产品品牌。此外,要利用多种媒体,宣传工艺美术继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

下一步,四川省将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着力推进工艺美术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提升工艺美术传承保护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品牌影响能力。振兴一批传统技艺、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培养一批技艺人才,打造巴蜀工艺品牌,培养巴蜀工匠。推动传统工艺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着力研发工艺美术实用产品,让四川工艺美术更好地在世界舞台灵动展现。

(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钟 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轻工纺织处一级主任科员)

整理:《巴蜀史志》编辑部 天下志鉴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