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老干新姿活力迸发——非遗传承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成都实践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老干新姿 活力迸发
非遗传承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成都实践
张 擎 穆天钊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乡村振兴的结合,既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非遗既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忆和精神特质的重要载体,与乡村有着原生的契合,是乡村振兴的“基底”和“灵魂”。广大乡村是非遗传承发展的沃土,成都市经调查确认各类非遗项目达1000余项,在成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在乡村传承和发展的非遗项目占比达到64.6%。近年来,成都市将非遗保护纳入乡村振兴、公园城市示范、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体系中,不断增强非遗传承活力,老干焕发新姿,使非遗在乡村产业发展、精神生活丰富、乡风文明建设和个体发展、群体维系、乡村治理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产业支撑。
一、成都非遗传承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强产业振兴之基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成都市积极推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培育传统工艺产业,促进非遗传承人创收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一是搭建传统工艺发展协作平台。搭建成都传统工艺企业与创意设计、运营管理、市场推广等专业机构的跨界协作平台。2018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批复同意设立成都大学彭州传统工艺工作站。2022年,成立成都市非遗品牌促进会,旨在构建以“共建共享共赢”为理念的非遗品牌打造平台,促进广大会员和传承人的理念互享、资源互通、渠道互用、平台互助,实现互利共赢。
二是实施“集群发展”策略。推进以传统工艺为特色的相关产业、要素、人才集聚。目前,在成都市主城区外初步形成了郫都区安靖蜀绣公园、川菜产业园、绿城川菜小镇,新都区锦门丝绸文化特色小镇,成青路川派盆景产业带,彭州市桂陶产业集聚区,邛崃市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崇州市道明竹艺村、怀远藤编街,蒲江县明月国际陶艺村10个传统工艺特色产业集聚区,年总产值约100亿元,带动就业3万余人。
三是构建以“成都手作”为核心的品牌引领集群。充分发挥社会企业销售渠道优势、高校创意设计资源优势、传承人技艺优势,构建“渠道+创意设计+传承人”传统工艺产业发展闭环。打造“成都手作”非遗公共品牌,实施“成都手作+”双品牌战略,提升成都非遗品牌影响力。2020年至今,已与300余位川渝地区传承人展开长期合作,研发设计、策划包装、营销推广川渝地区非遗产品600余款,帮助川渝地区传承人增收超1亿元。每年开展“成都手作”非遗集市20场以上,累计100余位传承人参与,每场活动平均参与民众超5万人次。
(二)汇人才振兴之力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成都市通过提升传承人整体素质,完善传承人队伍梯队建设,树立行业领军人物,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一是提升传承能力。实施“双育双培”计划,实行非遗传承人和高校学生双向驱动,着力提升传承能力,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的青年领军人物丁春梅、杨隆梅、肖瑶等均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半年以上,道明竹编传承人陈绍文、贾文清分别受邀到中央美术学院授课,高校师生到竹艺村进行调研创作实践,并与传承人对话交流。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全面落实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共组织了蜀绣、竹编、银花丝等项目的300余位传承人参加。开展传承人对话交流活动,每年组织开展2次,每次活动参与传承人达100人以上。
二是壮大传承队伍。开展职业培训。将非遗职业技能培训与促进就业、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在人社、妇联、工会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安靖蜀绣公园结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累计培训绣娘6000余名,郫都区印发《2018年“铸造鹃城工匠传承非遗技艺”培训行动计划》。支持授徒传艺活动。2018年开始,给予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3000元传习补助,支持传承人培养徒弟。开展职业教育。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等院校开设蜀绣、漆艺、川剧、曲艺、木偶皮影等传统手工技艺和表演艺术专业,培养了1000余名有文化素养的非遗传承人。
三是支持青年人回乡下乡创业。2022年12月,在蒲江县箭塔村召开青年人才交流活动,搭建对接沟通平台。伍茂源在担任箭塔村第一书记期满后,辞掉公职,在箭塔村成立吾乡乡村创业孵化器,打造创业服务平台,吸引陶艺、建筑、漆艺、绘画等青年人才在此创业。竹艺村的肖瑶在崇州市文体旅局的支持下,于2018年回到竹艺村跟随母亲学习竹编创业。
(三)铸文化振兴之魂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成都市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播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增进文化认同,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一是持续举办传统民俗活动。持续举办都江堰放水节、洛带客家水龙节、天彭牡丹花会、端午龙舟会等10余个传统民俗活动,活动设内容不断丰富,年度参与群众达100余万人次。2022年开始,市文广旅局与区(市)县政府联合共办传统民俗活动,提高举办层级、扩大举办规模、加强活动宣传,提升传统民俗活动影响力、吸引力、辐射力,重塑民俗活动品牌。
二是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传播活动。2013年以来,全市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持续开展“畅游成都·体验非遗”“非遗在社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成都非遗主场活动等各类活动,每年达300场以上,年受惠观众100余万人次。2012年以来,各区(市)县将非遗项目纳入“市民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的培训课程,每年有7万以上的群众参加培训;将传统表演艺术纳入“走基层”文化惠民活动,每年有30余万群众参与。
三是高质量举办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形成了非遗国际论坛、国际大展、国际展演、项目竞技、主题分会场、社区实践、非遗节国际推广7大类品牌活动,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并积极参与的展示各国非遗魅力的重要节会。2019年第七届非遗节共有86个国家5600余名代表共襄盛会,570万人次参与各项活动,300余家中外媒体报道5000余篇(次),非遗节相关话题线上点击1.6亿人次,直播平台在线观看超3000万人次。非遗节设置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展等专题展览活动,在乡村地区设置分会场,为提高成都非遗的可见度搭建了国际平台。
(四)塑生态振兴之形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成都市积极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突出小镇、村落的非遗特色魅力,打造乡村非遗生活美学场景。
一是公布非遗与旅游融合场景名录。包括10个非遗特色小镇、40个非遗项目体验基地、20个非遗研学旅行基地、20个非遗生活美学场景。2019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171个四川省非遗项目体验基地中,成都市有29个基地入选。2020年,“竹艺村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和“‘锦绣成都’研学游展示非遗魅力”2个项目入选2020年全国20个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2021年,安靖蜀绣公园入选四川省委宣传部等7部门认定的十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中,郫都区的绿城川菜小镇入选非遗旅游小镇,青羊区的文殊坊入选非遗旅游街区,崇州市的道明竹艺村入选非遗旅游村寨。
二是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场景建设。基本建成竹艺村、明月村、蜀绣公园3个集非遗传承、田园生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四位一体”的传统工艺为核心的非遗生活美学场景。
三是推进非遗进景区。2021年以来,与成都文旅集团合作,在安仁古镇、西岭雪山、西来古镇、五凤溪古镇、平乐古镇建立5个“成都手作”非遗传承体验中心。
四是推进非遗融入乡村社区。蒲江县鹤山街道蒲砚村,融入蒲砚制作技艺,村民每月30人次参与固定的制砚技艺活动,人均月增收2000元左右。蒲江县甘溪镇箭塔村以吾乡乡村创业孵化器作为服务平台,挖掘本土非遗项目,包括蒲草编织技艺、红茶制作技艺、幺妹灯和年猪祭民俗活动;引入青年创业者和外地陶艺、漆艺等非遗项目,共同融入社区。郫都区战旗村建设传统工艺传承展示、体验、展销于一体的“十八坊”,增强乡村文化特色。
五是创办非遗相关节庆活动。都江堰市在推进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柳街薅秧歌传承发展的同时,深入挖掘当地非遗资源,联合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于2015年创办“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鲜活阐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六是推介10条“非遗之旅”线路产品。两2022年8月9日,四川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纯复女子飞龙(四川省体育局/供图)次邀请媒体和网络达人、社会人士体验非遗工坊和“非遗之旅”线路,直播30余场,总观看量2337万人次。
(五)促组织振兴之效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成都市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
一是以非遗为抓手开展乡村社区营造,借助公共文化活动和文化空间的塑造建立社区自治组织,强化社区认同,培育自我管理意识,增强社区韧性。蒲江县箭塔村通过大力开展社区总体营造行动,培育本地社会组织箭塔社区发展中心,举办箭塔年猪祭和各类社区公益活动,大大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充分发挥了非遗在规范村民行为、化解社会冲突、提升社会认同、培育社会治理主体、塑造乡村共同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是培育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为乡村振兴提供力量源泉。2018年,成都市开展家训家规调查征集活动,共梳理优选家训家规40余则,编辑出版《成都家训家规辑》,充分发挥传统家风家训在淳化民风、美化人心,激发邻里互助、民主参与、文明共建的积极性,不断营造良好乡风文明,发挥家风家训培育传承和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作用。
二、成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村非遗传承发展的载体和传承主体面临挑战。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乡村经历了急剧的变革,这一变革反映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乡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显著变化,传统守望相助的生活方式和共同体认知不断瓦解。据《成都年鉴》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乡村户籍人口占比在近五年(2017—2021)下降10.6%,人口减少近114.6万人,村落数量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乡村场域的减少和青年人的外流使非遗传承发展的载体和传承主体面临较大的现实挑战。
二是乡村非遗品牌塑造推广亟待加强。地方政府在本地非遗品牌营销推广方面鲜有具体行动和政策措施支持,相当多的非遗品牌未能在政府支持下及时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和证明商标。非遗传承人和企业对品牌价值缺乏足够认识,在生产销售上讲究短平快,着眼于眼前利益,未注重品牌推广。非遗行业组织机构在品牌建设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联结、协调、组织作用。目前,仅郫都区食品工业协会在“郫县豆瓣”品牌营销推广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
三是乡村民俗活动的影响力有待提升。注重活动举办,不注重活动宣传的现象普遍存在。活动的群众参与度不足,注重邀请相关单位及领导,忽略了群众参与。没有准确把握非遗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一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非遗的“群体认同性”这一本质特征。非遗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只有人民群众深度广泛参与,非遗才有生命力。
四是非遗与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不够。比如传统工艺原材料种植与生态休闲旅游结合不够,传统工艺产业发展与农旅融合发展不够等。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结合,是各类资源和渠道的有效统一。非遗需要与其他发展要素和平台深入融合,借力发展,发挥聚合效应,才能更深入地推动乡村振兴。
三、对策与思考
一是加强整体规划,开展乡村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充分挖掘乡村物质文化资源(工程建筑、农耕工具、植被作物、自然景观等)、精神文化资源(历史传说、民俗节庆、地方戏曲、传统工艺、饮食传统等)、制度文化资源(社会伦理、家风家训、生产制度、产权制度等),通过资源普查,了解乡村非遗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针对性地拟定工作规划,开展保护工作。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政策激励、教育引导,强化人才支撑和财税支持。
二是推动成都非遗乡村品牌建设。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鼓励和支持非遗企业和传承人注册属于自己的地理标志产品;增加乡村非遗名优产品品牌的数量和扶持力度,落实成都市名优品牌扶持的优惠政策;组织非遗品牌营销人才培训活动,支持其在乡村开展工作;搭建非遗品牌与专业推广机构合作平台,开展品牌推广活动,支持非遗企业牵头举办传统工艺产品展交会;支持非遗企业打造传统工艺项目专项类市集品牌活动。
三是提升传统民俗活动的举办规模和影响力。以都江堰放水节、龙泉驿区洛带客家水龙节、彭州市天彭牡丹花会、端午龙舟会、清明春台会等传统民俗活动为培育重点,强化和尊重民俗活动中群众的主体性,转变政府部门参与角色,放大民俗活动在群众文化认同中的作用。促进“民俗节庆+农业景观”融合发展。依托成都郊区丰富的花卉、果蔬、茶叶、竹林等农业景观资源,将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与花卉经济、采摘经济等新兴农业经济形式相结合,丰富民俗节庆活动内涵。
四是深入推进非遗与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生态振兴。促进非遗传承融入生产生活。挖掘提炼非遗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乡村规划设计,合理应用于广场、道路等公共空间,提升乡村品质;加强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推进非遗传承与历史遗产保护融合发展。在大遗址、古建筑、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古镇等历史遗迹的保护、展示的基础上,植入非遗展示内容,使非遗与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推进非遗传承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将传统工艺原材料种植与生态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特色生态休闲旅游场所。将非遗体验、展演与川西特色林盘整治、田园观光、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存等休闲旅游资源利用开发融合发展。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 擎(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非遗处处长)
穆天钊(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
整理:《巴蜀史志》编辑部 天下志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