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非遗】胡光俊:蜀锦织造技艺守护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8-30 14:44:21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胡光俊

蜀锦织造技艺守护者

胡光俊

四川省峨眉山市双福镇人,出生于1949年7月19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成都大学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蜀锦蜀绣研究所研究员、“一带一路”国际教育联盟非遗文创专家委员会专家。

2008年至今,在胡光俊的带领下,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生产了一批蜀锦锦画、服装、文创产品等,多次在国内外各类展评中获得金奖、银奖和创新产品一等奖,为蜀锦织造技艺的传承和弘扬作出了重要贡献。

机缘巧合遇蜀锦

蜀锦,专指蜀地(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物,因其色彩明艳、织纹精细、花型饱满、质地坚韧而闻名,位居中国四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壮锦)之首。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蜀锦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国家对蜀锦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蜀锦不仅是代表成都历史的文化名片,也是天府文化中历史与智慧的象征。

提起蜀锦,胡光俊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能和蜀锦打上50多年的交道。

1971年,胡光俊被分配到成都蜀锦厂工作。经过4个月的学习,同期进厂的6个人被分配到不同车间,胡光俊被分配到了穿吊组。回忆起那段日子,胡光俊表示:“穿吊工作很辛苦,不是什么香饽饽,而且组里的师傅们年纪偏大,聊不到一块去,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犟脾气的胡光俊没去报到,索性在家痛快地玩了3天。

不曾想,厂办主任直接找上门来,对胡光俊一番劝说:“按照厂里规定,连续旷工15天,就要开除,如果你规规矩矩地去,旷工这3天就算了。另外,厂里是看你比较灵醒,才把你安排到穿吊组,给你找的师傅也是西南技术最厉害的,这是厂里对你的看重。”胡光俊不想失去工作机会,只好打起精神,去穿吊组报到。这一去,他就开始了与蜀锦数十年的“恩怨情仇”。

胡光俊性格中有一种“犟气”,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到穿吊组后,他不但踏实肯干,而且爱思考、钻研,很快就从一个“生手”转变为“熟手”。

他的师傅叶乃树是位传统的老手艺人,不善言辞,而且脾气有些暴躁。对蜀锦织造技艺很感兴趣的胡光俊,每每看到师傅熟练地操作着各种穿吊工具,就好奇地询问工序原理。叶乃树极少回应,被问烦了,就生气地说:“你咋这么多问题,不会动脑筋自己想!”

师傅虽然技艺精湛,但是只会“身教”,不善“言传”,这让胡光俊犯了难。他向厂里的师兄师姐打听到,当时的成都纺专学校有讲蜀锦织造技艺的教材,于是利用休息时间,从青羊宫走十几里路到三瓦窑借资料。那时,成都的郊区还没有通公交车,往来全靠步行。学校的老师给他找了几本油印教材,尽管书里的介绍都是泛泛而谈,但胡光俊也从中初步积累了一些理论知识。

成都蜀锦厂的工人分工明确,上班时间不允许串岗。为了熟悉全套的蜀锦织造技艺,胡光俊下班后就到其他车间去“偷师学艺”。当时他还没有结婚,住在厂里的单身宿舍,这也为他自学掌握蜀锦织造技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975年,成都市政府给成都蜀锦厂下发了研制喇叭布的任务。当时国内还没有相关生产技术,喇叭布全是依靠进口。接到任务后,厂里专门成立了工作组,负责喇叭布的研制,胡光俊的师傅叶乃树就是其中一员。

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眼看截止日期一天天临近,喇叭布的研制工作却迟迟没有进展。一天,胡光俊下班路过设计室,看到里面围着一堆人在争论喇叭布的织造方案。听着听着,他有了自己的想法。

“能不能采用‘双造’法来织造?”入厂仅4年的胡光俊在一众资深设计师面前毫不露怯、侃侃而谈,“就是把一个提花机当成两个提花机使用,假设一个提花机上有1000根纹针,将其分为两区,第一区是1到500,第二区是501到1000,等花区排列的时候,就可以分段分区进行穿递。”他的话清晰明了,叶乃树一听就明白了,回去和另外两个厂里的老师傅一起,成功织出了喇叭布,填补了当时国内喇叭布生产的技术空白。

创建蜀锦研究所

成都蜀锦厂发展到鼎盛时,有织锦机505台,工人2800多人,生产出的蜀锦产品远销海外,是成都轻纺行业的创汇大户。未料风云突变,2003年,成都蜀锦厂被成都蜀锦文化有限发展公司收购,厂里的职工被遣散,数百台织锦机和凝结了无数匠人心血的花本被当作废品卖掉,高大的厂房也被夷为平地。

在成都蜀锦厂工作了32年的胡光俊失业了,为维持生计,他甚至还喂了两年猪。在与蜀锦打交道的日日夜夜,胡光俊早已对这项古代的“高科技”产生了深厚感情。他深知,全盘掌握蜀锦织造技艺的人已经不多,不能让老祖宗留下来的这项古老而珍贵的技艺在自己这一代中断、失传。

2008年,胡光俊在弟弟的帮助下买了几台二手织锦机,创建了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恢复了蜀锦生产。研究所设在成都市双流区九江街道,而这一选址,也寄托了胡光俊对复兴蜀锦织造技艺的美好愿望。

蜀锦兴于秦汉,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双流在这段历史中则有着独特的地位。蜀汉时期,诸葛亮在葛陌栽桑养蚕、织造蜀锦来提高财政收入;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226号墓中的“连珠龙纹锦”残片背面,也写有“双流县,景云元年折调紬绫一匹,双流县八月官主薄,史渝”的题记。此外,过去的双流还有很多与蜀锦联系密切的地名,如金花、簇锦、簇桥、机投(现均属武侯区管辖)等。

自创立以来,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在胡光俊的带领下,在蜀锦产品研发、创意以及纹织工艺设计、小样设计、纹织组织设计、提花装造技艺、经纬配色、机械设备等方面进行大力创新,在保证传统蜀锦织造技艺完全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电子提花纹枕生产出原汁原味的蜀锦产品,为传统技艺产业化生产探索出新的道路,实现了七梭三十六色重纬、重组织、经纬同时起花的织造技艺。

与电脑数码织锦和其他织锦相比,胡光俊团队织成的蜀锦产品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手感细腻,从不同角度观赏,会反射出不同的色彩,充分展示出蜀锦的独特性。

蜀锦传承遇难题

蜀锦织造技艺极为复杂,因此古代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在胡光俊看来,这项技艺甚至和四大发明一样伟大,因为它有4大工种,近70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独特的技艺,必须按照工艺规格来进行制作,最后再组装到织锦机上进行生产。从纹样设计到挑花结本,再到挽花工、织工合作生产,一件完整的蜀锦产品凝聚了不同工种的智慧,是一个团队耗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成果。

繁复的工序和较低的生产效率,使蜀锦织造技艺在传承上遇到不小的阻碍。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的发展状况很不理想。“我们的厂房都是租的,欠了半年房租没交,个人负债一百多万元,说不定哪天就支撑不下去了。”提及发展前景,胡光俊额头上的皱纹愈深,不过他很快又振作起来,“不管怎样,只要我还在,就会把蜀锦织造技艺传承下去。”

胡光俊现有5个徒弟,学习时间最长的已经快4年,最短的也接近2年。复杂的技艺增加了学习难度,一般情况下,学习五六年才能掌握蜀锦织造的基本操作,而要想学会纹样设计、点意匠、挑花结本、装机、织造等全套技艺,甚至要花费十多年。

在胡光俊看来,他的几个徒弟能吃苦,耐得住寂寞,虽然工作枯燥,工资也不高,但还是能够坚持下去。

“我准备把我掌握的所有技艺全部交给他们,让他们成为蜀锦的‘星星之火’,望‘星星之火’会有燎原之日。”在徒弟身上,胡光俊看到了蜀锦复兴的希望。

立志终身为蜀锦

胡光俊已经73岁了,满头银发的他,依旧精神矍铄地奔走在传承蜀锦织造技艺的道路上。

除了将自己的全部所学无私地传授给徒弟,胡光俊还积极走进校园,举办蜀锦知识讲座,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蜀锦、爱上蜀锦,激发他们传承蜀锦织造技艺的兴趣;参加世界博览会,让蜀锦产品再次走出国门,提升蜀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成立成都市胡光俊蜀锦织造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更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拥抱互联网,借助抖音等新媒体渠道宣传蜀锦;与多个服装设计公司合作,力争将蜀锦推广到千家万户,力求让人人都熟悉并喜爱蜀锦产品。

“蜀锦织造技艺是古代的高科技,这项技艺凝结了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生产经验,不应该进博物馆,而应该活起来,实现产业化,为人民和国家创造财富。”胡光俊很看好蜀锦的发展潜力。

虽已逾古稀之年,胡光俊的心态却依旧年轻。他积极拥抱新事物,想方设法拓宽蜀锦的发展空间。在他看来,蜀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床上用品、桌布、沙发巾,还是帽子、领带、手提包、鼠标垫等,都有蜀锦的“用武之地”。

与天涯明月刀IP合作,用蜀锦促进汉服创新;与高正雅装品牌合作,借蜀锦演绎现代时装;与金笛服饰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蜀锦文创产品……胡光俊正带领着他的团队,不断寻找着蜀锦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

胡光俊认为,如果蜀锦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就会对上下游产业链产生极强的带动作用。例如,农村里的百姓可以栽桑养蚕,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不用背井离乡,到大城市去打工,而城市中的相关产业如纺织业、服装业等,也能够吸收新鲜血液,拓宽发展空间。

“我无法预测蜀锦的未来,但是我努力过,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蜀锦,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我们的老祖宗。”在蜀锦织造技艺的传承道路上,胡光俊仍将努力奔走下去,做蜀锦的守护人。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口述:胡光俊

整理:《巴蜀史志》编辑部 天下志鉴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